11.25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西北林业机械厂始建于1966年,1976年竣工投产,2012年6月28日宣告依法破产,完成了她从诞生到辉煌到衰亡46年的历史使命,寿终正寝。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1965年,根据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重要指示,国家全面开展“三线建设”:即从战争的角度出发,把东北、沿海等一线重点战略城市建设逐渐向内地转移。林业部根据建设需要,决定在陕西、海南和云南等地建厂,当年8月份,既来陕西渭南选定厂址。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1966年,林业部分别抽调牡木机、牡林机和哈林机部分生产管理、技术骨干将近一百人来渭南筹备建厂。刚来渭南时,东北来的许多职工带家属,都到保丰村租房住。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工厂打报告把问题反映上去,林业部批20万元,和军分区一起投资修路,那是老城街历史上第一次铺上光整的柏油马路。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当时电不够用,渭南城市变压器很小,供不上电,报告打上去,部里又批了几十万给渭南供电局购买大功率变压器,拉林机专线,改变了渭南供电现状。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职工小孩上学,本来计划建子校,后来看东关小学和育红中学都不远,干脆拿出一部分钱援助两个学校建新校舍……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那时林机厂是由国家计委立项,由财政部拨款,由林业部组织筹建。工厂设计任务由林业部林产工业设计院承担,具体设计由设计院和林机厂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完成。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林机厂南面整个背靠土崖,东西长近一公里,最初考虑厂房从土崖下深挖进去,形成防空洞式的地下厂房,可是预算成本太大,财政负担不起,于是放弃了这套方案。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现在的这套设计方案,从隐蔽角度,设计厂房都不算大,办公地方设计成四合院平房,即使打起仗来,从飞机上朝下看,给人印象是个居民区。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1968年10月,厂里把新招的200名复转军人拉出去东北培训,一年后他们成了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由于他们多是“一头沉”,除了礼拜天,都集中住在厂前单身楼,吃食堂饭。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长期的集体生活,使他们成为工厂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见了面,不打不骂不开口,不称尊姓大名,直呼外号,显得这样亲切。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1976年工厂竣工验收时,从西向东的铸造车间、锻造车间、热处理车间、模具车间、机加车间、机修车间、装配车间、电镀车间等小而全的企业生产布局基本形成。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竣工验收庆功大会在刚建好的厂大门西侧的工人俱乐部进行,很隆重。会上每人发了个印着竣工验收纪念的搪瓷缸子。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1978年,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以销定产。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八十年代初,当时工厂新开发的GJ85油锯刚投放市场就因为质量等问题败下阵来。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后来经过技术人员不断改进,油锯质量得到很大提高。不出三年时间,GJ85型油锯在牙克石林区占到市场80%以上的份额。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1987年5月9日,渭南西北林机厂这种正常的生活秩序一夜之间却全部被打乱了——起因于东北林区的那场大火。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林业部防火指挥部命令迅速发运风力灭火机三千台到大兴安岭火场。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消息传开,西北林业机械厂千余名职工群情激昂,生产车间改八小时为二十四小时轮班制,几乎所有的科室干部都下车间支援生产。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整个装配车间被拧螺丝声、铁锤敲击声、工具碰撞声所笼罩,被调试中吼叫的灭火机声所淹没。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西北林业机械厂的每日快报上记载着:12日空运140台,13日空运100台……短短二十五个日日夜夜,西北林业机械厂共突击生产并及时发运风力灭火机2390台,就相当于西北林业机械厂为大兴安岭扑火前线送去了35850名不吃饭、不喝水的灭火战士。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其功绩受到国务院,大兴安岭扑火指挥部以及林业部、陕西省人民政府等上级领导的赞扬和肯定。西北林业机械厂因此被中央森林防火指挥部授予“大兴安岭扑火救灾先进集体”光荣称号,这是陕西省在这次支援大兴安岭扑火救灾中唯一获得的殊荣。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从此,林机厂生产的风力灭火机名扬天下:连苏联人也急匆匆从北极村漠河买了几十台回去试试。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大洋彼岸的美国原始森林发生火灾后,国务院立即伸出了人道主义援助之手,指名要“在大兴安岭森林火灾中经受过考验的”风力灭火机200台支援美国。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国内各林区也纷纷涌向西北林机厂订货。西北林机厂的三大主产品一时供不应求。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1995年产值达到6000万元,是林机厂历史最高的。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1998年,林机厂出资2451万元(占总股本的57.79%),联合社会上18家企业法人和若干自然人发起设立“陕西西北林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当时提出到本世纪末的2000年,林机厂实现“三个一”工程,即工业总产值达到一个亿,上交利税一千万元,职工人均收入一万元。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但到了1998年,我国南方发大水,损失惨重,江泽民总书记在考察过程中,认真分析了原因,是因长江上游过度采伐天然林,造成长期水土流失严重所致。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很快,国家就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全国天然林一律不许采伐。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国家进一步加快国企改革步伐,推出抓大放小的政策,2005年12月,林机厂等20余家国企进一步下划渭南,要求三年内破产改制。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从2008年就无力上交职工养老金,加之拖欠建行、工行近千万债务,应收账款近千万元等,工厂已是强弩之末,无力回天。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2012年6月林机厂依法破产,是陕西省下划渭南20家国企中最后一家破产的大中型国企,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2013年3月新公司宣布正式接管,标志林机厂破产工作才告一段落。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很短时间,千余名职工就在林机厂的大门里消失了:铸造、冲压、电镀、锻造、模具等车间相继关停,铁将军把门,人去楼空。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现在,厂区只保留了装配和部分机加车间,以外协加工和外购件组装为主维持经营,留下的大量空余厂房对外出租:先后有十家社会小厂入住,形成“林机工业园区”。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西北林机厂,这个曾获“国家二级企业”、“省级先进企业”等无数荣誉的中型国企,在当时的渭南可以说是红极一时。有多少人托关系找门路想调来林机厂。又有多少青年想在林机厂找对象……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想当年林机厂篮球队称霸渭南,让人称羡。想当年,林机厂的锣鼓队可是威风八面。渭南市每年组织的大型活动,如庆祝毛主席最新指示、正月十五闹元宵、迎接亚运会圣火等,林机厂的彩车锣鼓总是被安排在庆典队伍的最前面。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过去西北林机厂工人俱乐部演节目放电影吸引了渭南城区多少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渭南市区的文化阵地,无论是文艺宣传、球类比赛、田径比赛、元宵闹春……只要是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几乎都由林机、印机、纺机等国有大中型企业承担,大中型企业几乎成为渭南城区文化的主宰。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可是如今,随着林机厂最后一家破产,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渭南城区的文化地位宣告彻底结束,成为城市记忆中的一部分。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声明:图文均由“大朋友摄影”搜集编撰,未经许可,请勿盗用。

小镇通过规划新产业示范区,引进一批新型工业项目入驻,为林机小镇拓展了一批“前店后厂”的消费型新业态,促进观光、体验等研学游产业发展。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未来林机小镇还将打造一批具有社会公益功能的工业旅游示范点;挖掘、包装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工艺美术大师和特色区域文创品牌。计划引进多种行业商户200余家,争取年接待参观游客20万人次,实现年销售收入一亿元。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依托国家产业政策与丝路振兴计划,结合政、企、产、校、社会综合力量协同优势,结合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共同打造“西北林机现代工业特色小镇”。

招商现已启动

期待加入

繁华落尽的西北林机厂

项目集工业遗存、文博展览、创客空间、教育培训、休闲娱乐、新派餐饮、酒店住宿等业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特色小镇,区内楼宇、厂房、车间面积均可分割,空间自由组合,配套共享公共资源。

声明:图文均由“大朋友摄影”搜集编撰,未经许可,请勿盗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