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浙江省一個縣,人口超30萬,因為一座山而得名

浙江省,簡稱“浙”,省會杭州,浙江省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與安徽、江西相連,北與上海、江蘇接壤。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浙江是吳越文化、江南文化的發源地。在悠久的歷史下,其境內有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截至2018年,浙江省下轄11個地級市,杭州、寧波為副省級市。其中,就縉雲縣來說,人口超30萬,隸屬於麗水市。在歷史上,縉雲縣於唐朝時期建縣,因為一座山而得名,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

浙江省一個縣,人口超30萬,因為一座山而得名

首先,縉雲縣隸屬於浙江省麗水市。在地理位置上,縉雲縣東臨仙居縣,東南靠永嘉縣,南連青田縣,西接麗水市,西北界武義縣,東北依磐安縣,北與永康市毗鄰。東西寬54.6公里,南北長59.9公里,縣界全長304.4公里。總面積1503.52公里。縉雲縣的縣城五雲鎮,北距杭州175公里(公路262公里)。就縉雲縣的歷史來說,早在春秋時期,該地區屬越國的疆域。到了戰國時期,楚國消滅越國,今浙江省縉雲縣一帶成為楚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今麗水市縉雲縣一帶屬會稽郡。會稽郡,郡治在吳縣(今江蘇蘇州城區),轄春秋時長江以南的吳國、越國故地。

浙江省一個縣,人口超30萬,因為一座山而得名

西漢時期,今縉雲縣一帶為會稽郡地,分屬烏傷縣。東漢時期,該地區屬章安縣。漢末建安四年(199年),江東孫氏分章安縣南鄉設立松陽縣,縉雲地分屬烏傷和松陽兩縣。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縉雲縣一帶成為東吳的疆域。公元245年,東吳分烏傷縣南境上浦鄉設立永康縣,今縉雲北部為永康縣一部分。吳太平二年(257年),分會稽郡東部設立臨海郡,松陽屬之:吳寶鼎元年(266年),又分會稽郡西部設立東陽郡,永康縣屬之。在此基礎上,該地區分屬臨海郡之松陽縣和東陽郡之永康縣。

浙江省一個縣,人口超30萬,因為一座山而得名

東晉太寧元年(323年),分林海郡東部設立永嘉郡,松陽縣屬之。魏晉南北朝時期,今縉雲縣一帶的建制和歸屬變化較大。公元589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分松陽縣東部設立括蒼縣,廢永嘉郡設立處州。公元591年,隋朝又改處州為括州。隋煬帝楊廣這位皇帝在位時,改婺州為東陽郡,括州為永嘉郡,該地區北部仍屬東陽郡永康縣,南部屬永嘉郡括蒼縣。公元696年,唐朝分括州括蒼縣東北界及婺州永康縣南界設立縉雲縣,因境內縉雲山而名,屬括州。縉雲山即仙都山,古稱縉雲山,位於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境內。

浙江省一個縣,人口超30萬,因為一座山而得名

最後,由此,就縉雲縣這一建制,始於唐朝時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唐大曆十四年(779年)因避德宗諱(名適,音 kuò),改括州為處州,縉雲縣屬之。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處州為處州路,縉雲縣屬之。明朝和清朝時期,縉雲縣屬處州府。到了1914年,縉雲縣屬甌海道。1928年,縉雲縣直屬於浙江省。1968年11月,縉雲縣屬麗水地區。2000年7月,撤銷麗水地區,設立地級麗水市,縉雲縣屬之至今。截至2018年底,縉雲縣總面積達1503.52 平方千米,總人口約為36.5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