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方星海:期市兩年期改革方案已成,今後將滾動更新

“三十而立”,這是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對走過29年的中國期貨市場的最新描述和期待。而立之年的期貨市場,改革和開放正在不斷加速中。

方星海在11月30日舉行的2019年第15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上表示,今年以來,中國證監會就促進期貨和衍生品市場健康發展進行了進一步深入研究,形成了兩年期的改革創新發展方案,今後將滾動更新。

方星海提出,中國期貨市場今後努力主要有四大方向,一是加快成熟品種的國際化,增強期貨市場國際定價影響力。在現有四個特定品種的基礎上,逐步將具備條件的商品期貨和商品期權品種實現國際化。

二是進一步加大品種供給,豐富衍生品工具體系。在商品期貨期權方面,將繼續推出各類符合實體經濟發展需求的商品期貨,逐步實現已上市期貨品種的期權全覆蓋,並加大對商品指數期貨、航運指數期貨等指數類期貨的研究開發力度。

方星海表示,生豬期貨是在我國特定的生產情況和消費習慣下特別需要的一個期貨品種,將進一步凝聚共識,儘快填補這一空白。在金融期貨期權方面,也將根據市場需要,適時推出更多的產品,為各類機構投資者提供更加有效和精細化的避險工具。

三是多措並舉,不斷提高市場運行質量。在改進市場運行機制方面,將不斷豐富交易指令,研究推出大宗交易,探索結算價交易機制;進一步擴大做市商制度試點範圍,持續改善合約連續性,提升產業客戶的套保效率。在降低市場交易成本方面,優化擔保品管理,研究推出組合保證金,提高市場資金使用效率。在提高市場流動性方面,逐步推出更多品種、不同類型的期貨ETF產品,儘快實現商業銀行和保險資金參與國債期貨交易,提升期貨市場的機構化、專業化水平,提升整個金融體系的防風險能力。

四是夯實法治基礎,提升監管能力。進一步完善市場法律法規體系,特別是協助推動《期貨法》早日出臺。

而立之年的期貨市場,方星海表示行業一大發展趨勢是品種上市步伐顯著加快。2019年品種上市步伐加快,前11個月上市了包括紅棗、20號膠、尿素、粳米期貨在內的6個商品期貨和天膠、棉花、玉米3個商品期權,12月還將有純鹼期貨以及PTA、甲醇、鐵礦石、黃金期權等5個品種上市,2019年新品種上市數量將達14個,為我國期貨市場歷年之最。

“滬深300股指期權也將很快推出,預計到今年12月底,中國期貨市場上市品種數量將達到75個,初步形成了商品金融、期貨期權、場內場外、境內境外協同發展的局面。”方星海表示。

11月8日,證監會宣佈正式啟動擴大股票股指期權試點工作,批准上交所、深交所上市滬深300ETF期權,中金所上市滬深300股指期權。

方星海表示,期貨市場規模也在穩步擴大。截至10月底,今年期貨市場累計成交31.85億手,成交金額235.43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和37.4%。10月末全市場資金總量達5450億元,為歷史最高,較年初增長25.58%,是繼2010年、2015年之後,10年內的第三次大幅增長。近期全市場持倉量躍上了2100萬手,也創出了歷史新高。

此外,期貨公司首次在A股上市,資本實力提升,國際化佈局加快。2019年有兩家期貨公司成功在A股上市,將促使期貨公司股東結構走向多元,資本實力不斷增強。截至2019年10月末,我國期貨公司總資產為6260億,淨資產為1169億,較2018年底分別增長了16%和9.3%。

2019年8月30日,南華期貨正式登陸上交所,成為A股主板期貨第一股。9月5日,瑞達期貨在中小板正式掛牌上市。

然而,期貨市場也面臨當前的一些問題。方星海指出,長期以來,期貨經營機構發展一直面臨“大市場”與“小行業”的矛盾。期貨公司在資本實力、專業能力、服務水平,以及人才儲備等各方面均存在不足,明顯滯後於實體經濟風險管理發展的需要。

對此,方星海對期貨經營機構提出,一是要深化改革,促進行業優勝劣汰。 要加大市場化改革力度,優化牌照管理,逐步建立市場化准入、退出機制;不斷優化期貨公司分類監管評價制度,充分發揮政策引導作用,扶優限劣,加大對資本實力強、業務能力強、經營管理規範的期貨公司的扶持力度;繼續支持符合條件的期貨公司上市,鼓勵期貨公司利用市場化手段收購兼併,實現優勝劣汰。

二是推動創新,引導期貨公司差異化發展。期貨公司應明確作為期貨及衍生品服務提供商的基本定位,深耕經紀業務,做精做細創新業務。在管控好風險的前提下,加快創新能力建設,加快差異化發展,擺脫業務單一、同質化競爭激烈的局面,構建適應商品金融、場內場外、期貨現貨、境內境外需求的綜合衍生品服務體系。

三是適應開放,提升期貨公司跨境服務綜合能力。期貨公司要充分發揮自身獨有的競爭優勢,儘快建立與各類機構需求相匹配的綜合服務體系和能力,在資本、技術、法律、人才、文化等多方面做好準備,在開放中積極應對境外機構進入我國期貨市場帶來的挑戰,學習借鑑境外機構在產品研發、綜合服務、風險管理等方面的先進經驗,通過綜合性的定價服務、風險管理服務,將中國開放帶來的重大機遇轉變為期貨行業發展的優勢,通過服務將全球的市場、資源、產品、產業鏈以及風險管理銜接起來,不斷提高跨境服務能力和水平。

四是堅持合規經營,不斷提升風險防範能力。風險管理公司要儘快提升專業能力,拓展服務實體經濟的優勢業務,擴大業務規模,形成差異化的競爭優勢。同時要做好自身風險的防範,要時刻牢記業務發展要與資本實力、風控能力相匹配,切忌盲目擴張。各級監管機構要堅定不移地支持期貨經營機構圍繞服務實體開展創新業務,期貨業協會要進一步加強自律管理工作,積極推動解決期貨公司業務發展中面臨的共性問題;加快推進場外衍生品交易報告庫等基礎設施建設,做好風險分析研判,有效防範化解業務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