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潘氏姓氏起源:男女多俊秀

他每次出行都會引發路人圍觀尖叫,就連老太太都要往他乘坐的馬車裡塞水果,直到馬車被水果堆滿。

這樣的追星,即使在現在,都是一種非常瘋狂的舉動。這位帥哥叫潘岳,可能你對他的本名並不熟悉,但提到他的別號潘安,以及“貌若潘安”的成語,幾乎就無人不曉了。


潘氏姓氏起源:男女多俊秀


潘,在中國著名姓氏學家袁義達、邱家儒編著的2013年出版的最新《中國四百大姓》中,排名第35位,也是四川大姓之一。

古代潘氏一族有愛美的傳統,而且潘姓男女相貌多俊秀,所以,出了潘安這樣的“巨帥”,並不令人驚訝。

《說文解字》釋義淅米汁也。一曰水名,在河南滎陽。從水番聲。普官切。

姓氏釋義:本意為淘米水


潘氏姓氏起源:男女多俊秀


潘,本意為淘米水,是中國古代最早的“洗髮香波”,在古代扮演了天然去汙劑的角色。雖然古人並不知道淘米水中的生物鹼、維生素B族是什麼東西,但長時間的實踐,讓淘米水在古人提高衛生水平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除了洗頭,古人還用淘米水洗牲畜的內臟,是古人生活必需品之一。

最早利用淘米水的氏族,漸漸被人稱為潘氏族。後來潘人生活的地方,就成了潘地。如今,在壯侗語系的其他民族中,仍有很多村寨保留著用淘米水洗頭的習俗。

袁義達認為,潘還是番的演化字。番是一種獸族,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番字從採從田,田像獸張開的掌形,田還代表著獸族著地的土地之義。番有pān和fān兩種讀音,最早的番人,應是崇拜足的氏族。

在潘氏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這些微妙的巧合,正等待著考古學家去探索和發現。

姓氏源頭:源自姬姓羋姓

成都的潘氏文化研究者潘啟章說,在四川潘氏族譜中的潘氏起源,主要出自姬姓和羋(mǐ)姓。另外,還有出自姚姓、鮮卑破多羅氏改姓之說。

源自姬姓。潘啟章說,《廣韻》《元和姓纂》載,周文王第15個兒子畢公高,兒子叫季孫,食邑於潘,子孫以邑名為氏。《元和姓纂》中說,“周文王子曰畢公高,畢公高子曰季孫,封於潘,因氏焉。”據斷代學最新推算,季孫封於潘,為周成王時的公元前1038年,距今已有3000多年。史載,季孫封地潘,為陝西泮水、渭水畔。

周的始祖后稷,定居於周(今陝西歧山)。周文王,姬姓,名昌,也稱西伯。他統治的時期,國勢強盛,遷都於豐(今西安灃水兩岸)。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滅商紂,建周朝。季孫時代,是中國由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前進的時代。

后稷,據說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種植稷這種植物的人。稷到底是哪種植物,目前還有很多爭論,但最廣泛的說法是黃米,這讓潘地之人最早用淘米水洗頭的說法成為可能。

源自羋姓。姬姓潘國是百國中的一個小國,是個弱小的國家。在被封地後,東遷到河南洛陽東的潘城,隨後又遷到商丘西北的潘侯集。

袁義達、邱家儒認為,春秋時期,楚國佔領了潘國,潘地成為楚國的一邑。楚成王時,楚國公族羋潘崇助楚穆王繼位有功,被穆王封為太師。後人以羋潘崇的潘字為氏,潘崇被認為是潘氏的重要始祖之一。

也有觀點認為,潘崇不是楚國羋姓,而是季孫的直系子孫,潘國被楚國吞併後,在楚為官。

羋潘氏始祖潘崇助太子即位,成就潘氏興起

潘啟章認為,潘氏在經歷數千年的繁衍逐漸成為中國大姓的過程中,潘崇的地位不可取代。他的一個決斷,改變了一度弱小的潘氏命運。在春秋那個下克上、諸侯不斷死於非難的年代,潘崇從弱肉強食的歷史中站了出來,成就了潘氏的未來。


潘氏姓氏起源:男女多俊秀


長幼之爭中的潘崇

關於潘崇的記載,在史記《楚世家第十》中有幾排小字,記錄了一場太子之爭。原文如下:四十六年,初,成王將以商臣為太子,語令尹子上。子上曰:“君之齒未也,而又多內寵,絀乃亂也。楚國之舉常在少者。且商臣蜂目而豺聲,忍人也,不可立也。”王不聽,立之。後又欲立子職而絀太子商臣。商臣聞而未審也,告其傅潘崇曰:“何以得其實?”崇曰:“饗王之寵姬江羋而勿敬也。”商臣從之。江羋怒曰:“宜乎王之慾殺若而立職也。”商臣告潘崇曰:“信矣。”崇曰:“能事之乎?”曰:“不能。”“能亡去乎?”曰:“不能。”“能行大事乎?”曰:“能。”冬十月,商臣以宮衛兵圍成王。成王請食熊蹯而死,不聽。丁未,成王自絞殺。商臣代立,是為穆王。穆王立,以其太子宮予潘崇,使為太師,掌國事。

這個故事說,楚成王四十六年,成王想立商臣為太子,和令尹子上商量。令尹是楚國在春秋戰國時代的最高官銜,是掌握政治事務,發號施令的最高官,執掌一國之柄,身處上位,以率下民,對內主持國事,對外主持戰爭,總攬軍政大權於一身。在楚國,令尹一般都是楚王的同姓。子上姓羋,鬥氏,名勃,字子上。

子上不太喜歡商臣,就拍成王的馬屁說,您看您年紀也不大,妻妾成群,您別忘了,在楚國能成大事的可都是小兒子。子上說出這段話,顯然是別有一番意味的。回顧一下成王上位的過程就能發現,楚成王是楚文王的少子,公元前672年殺其兄楚堵敖而即位,子上是在暗示成王以後可能會被商臣所殺。

子上還認為,商臣這個人面相不怎麼好,眼睛長得跟蜜蜂一樣,聲音像豺狼,生性殘忍而狡猾,太子可以不忙立,立了這樣的人,今後想要廢掉,肯定會出大亂子。

楚成王沒把子上的話當回事,還是立了商臣。在商臣背後,有一位擅長決斷而又多謀的軍師,此人就是潘崇。

潘崇的計謀

果然,子上的擔心應驗了。立了商臣後,楚成王又想立幼子羋職為太子。但楚成王沒有實施,只是在一些小型的君臣密會中透露了想法。商臣聽說了這件事,但不能確信。

在生死存亡的時刻,商臣跑去求問潘崇。作為商臣的軍師,潘崇意識到,如果商臣倒掉,本就弱小的潘氏一族也可能隨之滅族。在這個危急時刻,潘崇保持了冷靜。

潘崇對商臣說,成王這個人雖然是個英雄,但愛吹枕邊風,什麼事都和愛妾說。我是你的師傅,你要聽我的。你把大王的愛姬江羋請來吃飯,你就在宴會上犯混,怎麼混蛋怎麼來,到時就能知道那個消息到底是真是假了。

商臣將信將疑地聽從了潘崇的安排。果然,江羋藉著酒勁大罵商臣說:“大王想把你廢了果然是個很好的決定。立羋職,我看行。”這麼一鬧,商臣終於明白,成王想廢長立幼的事情果然存在。

商臣慌了,又去找潘崇。

子上被處死

在長幼之爭的過程中,商臣最大的絆腳石是子上。為此,潘崇和商臣定下了計謀。

楚成王四十年(前632年),子上曾在城濮之戰時指揮楚軍右翼,被晉文公擊潰。6年後,楚成王為立太子一事,徵詢了他的意見。

城濮之戰後,眾多小國倒向晉國。子上在楚成王四十五年率楚軍討伐陳國、蔡國。與陳、蔡媾和後,又攻打鄭國。

楚成王四十六年,晉國因蔡國又倒向楚國而伐蔡,子上出師救蔡,和晉軍陽處父對峙於汦水(一名滍水,即今河南魯山、葉縣一帶的沙河)。子上本想渡過汦水攻擊晉軍,但為避免遭到晉軍襲擊,就後退三十里,準備等晉軍渡河後再戰。

晉軍指揮官陽處父是個非常狡猾的人,為了保全自己,他製造謠言說楚軍逃跑了,就率軍退回晉國。讀者如果有興趣,可查閱一下“華而不實”的典故,說的就是此君。

晉軍遠去,子上只得率軍歸國。但正是這樣一個輕鬆就可被識破的謊言,卻被潘崇大做文章。潘崇讓商臣以此狀告子上,宣稱子上是接受了晉國的賄賂而退兵的,子上因此被楚成王處死。

最後的決斷

潘崇協助商臣除掉即位路上的絆腳石子上後,商臣仍未下定決心反叛。在關係到潘姓生死存亡的時刻,潘崇向商臣提出了3個問題,最終使商臣下定了決心。

潘崇問商臣:“你願意俯首稱臣嗎?”商臣答:“不能。”

潘崇又問:“你願意流亡離開嗎?”商臣答:“不能。”

潘崇再問:“你願意發動政變,殺王自立嗎?”商臣答:“能。”

這樣層層遞進的對話,潘崇抓住了商臣彷徨的心理。楚成王四十六年冬十月,商臣率領自己的私人軍隊包圍了父親成王。面臨這樣境地的楚成王,似乎看到了數十年前自己弒兄奪位的場景。楚成王希望能吃過熊掌再死,被商臣拒絕了。一代霸主,最終自縊而亡。

商臣成了楚穆王,成為楚國走向春秋霸主的一位重要過渡人物。在位12年,他四處征伐,滅了楚國附近大量的小國。潘崇則獲得了商臣在做太子時的全部家資,潘氏世代成為楚國的大夫,潘氏自此興盛了起來。

楚穆王不服晉國長期稱霸,但畏其聲威,只得韜光養晦,積極擴張以壯大楚國。晉襄公死後,趙盾執政,一家獨大,晉國軍政號令皆出於趙盾,其權勢聲威宛如晉侯。

楚穆王雖然在江淮、漢陽橫行無忌,但推進至中原,受到了趙盾的強勢壓制。有時奪取了部分盟國,很快又得而復失。面對趙盾如日中天的諸侯聯盟,楚穆王在位12年間的苦心經營都無法突破趙盾設置的鄭、宋防線,最終含恨去世。

具有戲劇性的是,商臣在位時,潘崇極力推進嫡長子即位,這個制度也得以被實施。這個臨危受命的男孩叫做羋熊旅,後人更願意稱他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很長一段時間,潘氏的名人皆出自楚國。

潘崇的決斷,讓潘氏從此興起。

潘氏遷徙:明末清初大量進入四川

先秦時期,潘氏活躍於陝西、河南、山西和湖北,此後一直活躍在中原。

唐朝以後,潘氏向西北進入甘肅,並向河北開始發展。隨著中原人口大規模向福建遷入,以及南方土著潘氏的融合,南方的潘氏人口比北方多起來。

明朝開始,潘氏人口一直在全國前30位左右,是中國的大姓之一。隨著“湖廣填四川”的移民大潮,湖廣地區大量潘氏人口進入四川,成為四川大姓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