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漫步廈門集美:大社的閩南味與陳嘉庚的天際線

到閩南的第一感覺就是熱,陽光火辣,大地焦糊,哪怕已是金秋十月。

不過海風和棕櫚樹,又讓人興奮起來。這次在廈門的時間很短,聽友人建議,決定在集美走街串巷一番。

中午時分,先來一碗麵線糊,一碟海蠣煎,還有炸酥肉,讓舌頭先感受一下閩南風味。

漫步廈門集美:大社的閩南味與陳嘉庚的天際線

第一次吃麵線糊,感覺還不錯

然後就開始半天的小逛,走起!

集美區位於廈門本島的西北對岸,而我們漫步的地方正是集美區的最南邊,一個三面環海的小半島,這裡既可以感受大社老街區的僑鄉文化,也可以尋訪著名華僑陳嘉庚興建的集美學村。

漫步廈門集美:大社的閩南味與陳嘉庚的天際線

大愛塘埔路的林蔭道

漫步廈門集美:大社的閩南味與陳嘉庚的天際線

綠意滿滿

集美原是漁村,清末時,許多集美人離開家鄉,走上了下南洋討生活的路途,這中間最著名的一個當屬陳嘉庚。1874 年,陳嘉庚出生在這裡,他 17 歲就離開家鄉,來到新加坡父親的米店學習經營管理,後獨立經營罐頭和橡膠等生意,成為了南洋著名華僑實業家。在努力經商的同時,他也心繫著祖國的教育事業。在民國初年那個百廢待興的時代,陳嘉庚在家鄉興建了一系列新式學校,校舍將集美、岑頭、郭厝三個村莊連成一片,被人們泛稱為集美學村。而原來的集美村因面積較大就被叫做「集美大社」,以此與泛稱的集美相區別。

漫步廈門集美:大社的閩南味與陳嘉庚的天際線

被譽為「華僑領袖」的陳嘉庚

漫步在大社街區的小巷子裡,仍能看到許多往日的影子,藏在樓房層層疊疊之下的紅磚大厝便是其中之一。這是閩南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民居。據說這種色彩和裝飾都頗為豔麗的房屋源於晚明時漳州月港的富庶商人,他們在菲律賓馬尼拉看到了西班牙人氣派的紅磚別墅,於是在家鄉也用紅磚仿建起了自家的房子,很快便風靡整個閩南。

高高翹起的燕尾脊和屋脊上繁複的雕飾,都是大厝的典型特徵。而不少較為現代的大厝,在建築表面的打造上也緊跟時代,貼上了各式各樣的瓷磚。

漫步廈門集美:大社的閩南味與陳嘉庚的天際線

潯江社區書院,典型的大厝建築

漫步廈門集美:大社的閩南味與陳嘉庚的天際線

現代的大厝都貼上了瓷磚,但色彩還是那個紅

另外一些漂亮的小洋樓則更具有華僑文化的色彩,這些別墅大都建於民國時期,由歸國的華僑所建。舊時在閩南,下南洋謀生的人被稱作「過番」,「過番」的人回到家鄉就成了「番仔」,他們回來建的這種中西合璧的小樓房就叫作「番仔樓」。番仔樓的建築材料多從南洋運來,造型頗具異國風味,內部也相當現代化,自來水、抽水馬桶、壁爐,一應俱全。這背後華僑們的西式生活方式,正反映了閩南傳統中開放的一面,這是與內陸迥然不同的海洋性格。

漫步廈門集美:大社的閩南味與陳嘉庚的天際線

建業樓,建於 1954 年的中西合璧風格的洋樓,由華僑陳建業委託陳嘉庚建築公司所建

漫步廈門集美:大社的閩南味與陳嘉庚的天際線

閩南番仔樓中典型的紅白配

穿行在大社的街巷中,也可以看到許多當代修築的住宅樓,大部分都是獨棟,雖然第一眼看上去有些雜亂,但其多樣的景觀是許多大城市中很難見到的。而且這種城中村式的住宅佈局,不像現在的許多小區高樓一樣有嚴格的室內室外的邊界,這些低層樓房面對街道更為開放,鄰里路人有足夠的空間進行互動。大社街區的肌理也很適合我們這樣走走停停的閒逛者。當然也有一些建得略亂的小房子,阻礙了街道的通行,破壞了景觀。

漫步廈門集美:大社的閩南味與陳嘉庚的天際線

大厝與樓房鱗次櫛比,頗有層次感,路邊也有足夠的空間供逗留

漫步廈門集美:大社的閩南味與陳嘉庚的天際線

高高低低,穿行小巷

不多時便來到了大社的心臟:集美大祠堂。在宗族觀念深厚的閩南,村社祠堂隨處可見,也是社會中相當重要的存在。閩商能在海內外吃得開,除了「愛拼才會贏」的性格,也靠著宗族成員之間的強力聯結、互相幫襯。

集美的這座祠堂重建於上世紀 80 年代,雖說屋脊彩飾繁複是閩南建築的特色,但它的色彩又有些過於花哨了,我個人不是那麼喜歡。祠堂邊則是居民們進行活動的廣場,對面有座大社戲臺,傳統的元素依舊在這裡活躍。

漫步廈門集美:大社的閩南味與陳嘉庚的天際線

集美祠堂

走近一看,發現集美祠堂的匾額上寫著「潁川陳氏」,這陳姓正是閩南的第一大姓。唐初,陳政、陳元光父子率河南光州固始縣府兵來閩南平亂,後唐廷割泉州、潮州地設漳州,陳元光即為首任刺史,它帶來的河南府兵們也就成為漳州入閩各姓的始祖。在閩南,可以見到許多陳氏宗祠上都有潁川字樣,各處陳姓人家往往將其宗族追溯到這位「開漳聖王」陳元光的身上。

漫步廈門集美:大社的閩南味與陳嘉庚的天際線

集美祠堂大門

漫步大社,最讓我賞心悅目要數社區裡的塗鴉了。房屋外牆、變電箱、卷閘門,都是它們肆意展現的舞臺。這些塗鴉畫風各異,腦洞大開,大多是近年閩臺大學生在創意塗鴉大賽中的作品。街道的新風景,讓大社的小角落也成了旅遊者們的打卡地。

漫步廈門集美:大社的閩南味與陳嘉庚的天際線

閩南漁女的七彩夢

漫步廈門集美:大社的閩南味與陳嘉庚的天際線

身披各種集美建築的門神獻上一碗沙茶麵

漫步廈門集美:大社的閩南味與陳嘉庚的天際線

掛滿鹹魚的變電箱

漫步廈門集美:大社的閩南味與陳嘉庚的天際線

變電箱上的龍舟池

漫步廈門集美:大社的閩南味與陳嘉庚的天際線

模仿 Keith Haring 的塗鴉

從大社出來,在嘉庚公園走一走,四周便是一片空曠的現代風景了,陽光也重回火辣。對岸是廈門本島的層層高樓,這邊是陳嘉庚填海所建的鰲園,高高的集美解放紀念碑訴說著過去的故事,陳嘉庚自己也伴著海潮長眠於此。

漫步廈門集美:大社的閩南味與陳嘉庚的天際線

鰲園遠觀

漫步廈門集美:大社的閩南味與陳嘉庚的天際線

陳嘉庚紀念館,屋頂是巨大的三川脊

出嘉庚公園,沿海岸而行,便可看到集美學村最引人注目的幾座嘉庚建築,這正是陳嘉庚留下的珍貴遺產。

集美學村和廈門大學都是在上世紀初由陳嘉庚一手籌劃興辦的。從民國初年建校起一直到去世前,陳嘉庚一直很看重校園的規劃建設,並且親自參與了校舍建築的選址與設計,這些特點鮮明、融合各種元素的新式建築,也就成了人們口中的「嘉庚建築」。

最早的校舍,融合了西方新古典主義和南洋外廊樣式,靠的是陳嘉庚的胞弟陳敬賢從新加坡帶來的圖紙和工匠。後來隨著本土建築設計師和工匠的加入,建築也融入了地域性的民族形式,尤其是屋頂,獨具閩南風格。

漫步廈門集美:大社的閩南味與陳嘉庚的天際線

集美中學的延平樓,最早建於 1922 年,後毀於戰火,於 1953 年重建,帶有連續柱廊和拱券的南洋風格

在抗戰中,學校的不少建築被摧毀。到解放後的五六十年代,陳嘉庚又開始了重建集美學村計劃。相比早期的建築,幾座新建的大樓更加帶有很強的民族形式,反映了陳嘉庚本人對祖國民族的強烈感情,也是那個時代的整體風氣。

陳嘉庚依託閩南本地的工匠,將外來建築設計與地方傳統工藝相結合,在這一時期建起了既氣派又有特點的代表之作。其中南燻樓、黎明樓、道南樓等校園主要建築,都由閩南的「工匠建築師」楊護髮主導設計與建造,它們沿著集美南部海岸線延伸,構成了學村迎海面的美麗天際線。

漫步廈門集美:大社的閩南味與陳嘉庚的天際線

集美中學的南燻樓,1959 年所建,中西合璧的塔樓很有特色,為當時廈門最高的建築

漫步廈門集美:大社的閩南味與陳嘉庚的天際線

南燻樓遠景,左側是 1957 年建的黎明樓,中式歇山頂與西式屋頂結合的代表

漫步廈門集美:大社的閩南味與陳嘉庚的天際線

道南樓為集美中學教學樓,1963 年建成,是最後一座嘉庚建築,將閩南屋頂組合運用到了大體量建築上

漫步廈門集美:大社的閩南味與陳嘉庚的天際線

嘉庚建築前的龍舟池

沿著龍舟池走,驚呼於噴水霧的車,享受著路邊攤的菠蘿,感嘆這景緻真是不錯。逛到最後才覺得真是太過匆忙,半天時間遠遠不夠。浮光掠影之後,也只能先作別,以後自然還是要來慢慢逛的罷。


歡迎關注「時差博物院」,在行走中感受古蹟與建築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