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波司登高端化遇冷 又一場危險遊戲?高德康華為論能溫多少資本心

導 讀

進入冬季主場,波司登意外遭遇了資本寒冬。


股價下跌、又遭減持,結合之前沽空報告的財務疑雲,大佬波司登正在經歷什麼?


另一方面,超萬元產品橫空出世,驚鴻一片,眾多國際明星的代言加持,更讓波司登的高端化屬性持續加強。然面對原料成本高、開發難度大、消費群體受限、品牌高端屬性不足、競品強勁等問題,波司登是否又在進行一場危險遊戲?高德康的華為論、使命感、千億夢,成色又幾何呢?





話題不斷的波司登,又有新料。


2019年12月10日,波司登董事長高德康表示,建設服裝強國、品牌強國是波司登的夢想所在,將全力把波司登打造成中國服裝業華為。實現波司登溫暖全世界的中心使命,為百年品牌、千億夢想而奮鬥。


消息一出,業界震動。


尷尬的是,高德康的華為論、千億夢沒有溫暖多少資本態度。


截至2019年12月11日收盤,波司登股價3.25港元,連續7個交易日下跌,失守百天線(3.304元)。


在冬季主場,大佬波司登怎會遭遇水逆呢?


波司登高端化遇冷 又一場危險遊戲?高德康華為論能溫多少資本心


01

股價水逆 慘遭沽空


細觀之下,波司登的資本市場似乎一直存在問題。


雙11狂歡剛過,波司登就出現了閃崩,2019年11月12日,臨近午盤收盤,波司登短短20分鐘內暴跌近15%,截止收盤,波司登股價跌幅仍達9.58%。


不過,這不是最慘的。


2019年6月24日,波司登股價一度暴跌超25%,創上市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市值蒸發60.9億港元。


資本變臉,與沽空機構BONITAS的沽空報告關係密切。其指控波司登存在財務、負債等方面問題,認為波司登在財報中偽造約8億元利潤,未公開關聯方交易及以低價收購未公開內幕人士的多付款等問題,並給予零元評級。


對此,波司登於6月25日發佈公告予以全部否認。但沒有直接提供多少問題證據,而是對Bonitas的利益目的進行批判,進而指控其虛假及誤導輿論。


業內人士指出,如果無法拿出足夠有力證據,此次沽空仍會給波司登帶來負面影響。此外,澄清公告中缺乏具體財務數據這一點,也易讓人生疑。


在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看來,否認指控是企業常見的公關現象,並不代表波司登被指控方面不存在問題。從目前看,Bonitas揭示和監督上市公司的財務欺詐等違法違規行為已成慣用手法,但波司登想要洗清自己被做空的指控,仍需用事實說話。波司登的覆盤不能說明什麼問題,若後期無法拿出令市場信服的證據,做空事件還會對波司登造成負面影響。


實際上,暴跌前波司登曾被譽為港股市場大牛股之一,如今光芒顯然已有所暗淡。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波司登還不斷被減持。數據顯示,2019年12月3日,內資減持727萬股,12月4日內資減持103萬股。


同時,一些外資也鉅額拋售。大摩鉅額拋售近1000萬股,美林減持700萬股,瑞銀減持500萬股,瑞信減持437萬股。


02

成績可贊


慶幸的是,雖然股市行情不佳,不是沽空就是減持,但波司登的營收還是可圈可點。


2019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波司登實現營收44.36億元,同比增長28.8%;實現淨利潤3.43億元,同比增長36.4%。其中,公司的品牌羽絨服業務在報告內實現了42.9%的增長,收入達到25.33億元,佔總收入的57.1%。


對此雙增表現,波司登集團首席財務官兼副總裁朱高峰表示,主要有兩方面原因:公司品牌羽絨服核心板塊的增長;公司OEM業務板塊的增長。


從品牌羽絨服業務角度看,報告期內,波司登實現收入25.33億元,佔總收入的57.1%,同比增長42.9%。其中,雪中飛增幅為5.4%,冰潔增長11.7%。海外OEM業務看,報告期內,波司登實現營收達13.5億元,增幅21.9%。


營利雙增下,線上銷量發力是一個重要考量。

財報數據顯示,在2019 /2020財年上半年,波司登旗下全品牌線上銷售收入達3.05億元,同比增長70.9%,在天貓致IN品牌中名列前茅。


私募人士徐輝表示,“波司登在一個平平無奇的賽道做出了奇蹟。對投資人而言,如果在2017年就登上波司登這條船,獲得的收益會是巨大的。”


不過,也非全是利好。比如女裝業務就顯得格格不入,營收5.06億元,下滑幅度為6.1%。

同時,老品牌德爾惠的停業似乎也在傳遞一個行業洗牌信號。


03

高端化的面子裡子


的確,放眼快速迭代的服裝業,競爭已成紅海。如何牢握話語權、不會在日益個性化、品質化、圈層化的市場中落伍、出局,是每個從業者的嚴肅考題。


聚焦老兵波司登,急迫感也自然溢於言表,高端化成為其一大利器。


不少消費者吐槽,曾經講究性價比的波司登,價格正在向高端化邁進,售價越來越高不可攀。


2018年,波司登1800元以上的高端產品佔比達24.1%。


波司登財務總監朱高峰曾表示,波司登羽絨服的售價在2018年平均提高了20%-30%,未來還將繼續提價,將主力產品價格定為1500元-2000元,並提升高端產品佔比。


2019年10月底,波司登又推出了羽絨服“登峰”系列之珠穆朗瑪峰,也是這個品牌裡最貴序列,售價11800,最低價位也要5800元,幾乎突破了國產羽絨服的價格極限。


令人吃驚的是,在“雙11”火熱時刻,波司登竟從天貓下架了萬元登峰系列。而有媒體注意到,該系列下架前,波司登還特意為其推出了雙十一促銷價。


對此,波司登回應稱:由於部分產品銷售火爆,提前售罄;根據公司的部署,由於限量版高端產品登峰系列並不參與天貓‘雙11’打折活動,因此於‘雙11’之前下架,並於‘雙11’結束後重新上架銷售。


客觀而言,上述理由不算牽強。


問題在於,即使拋開雙十一,這款高端品的銷量似乎也不樂觀。有媒體報道,“登峰”系列發佈一個月後,波司登天貓旗艦店裡,最貴羽絨服的銷售數僅是8。


看來,衝擊高端市場的波司登,並不太被消費者買賬。


有業內人士分析,目前波司登在國內羽絨服市場的佔有率第一,然而,在高端及奢侈等細分市場還缺位。推出萬元羽絨服,是強化品牌高端定位的戰略手段。不過,轉戰高端市場的步子,不能邁得太著急。


急不急,不去評論,但從匹配高端化的營銷投入看,波司登可謂大手筆。


2018年,安妮·海瑟薇、傑瑞米·雷納等世界頂級明星,在紐約時裝週秀場為波司登助陣。並且,還找來國際設計師發佈聯名系列,分別是前LV和巴黎世家設計師Antonin Tron,前Ralph Lauren設計總監Tim Coppens、師從山本耀司的設計師Ennio Capasa。


2019年9月份,波司登又請來妮可•基德曼,瞄準米蘭時裝週,同時萊塢明星抖森和寡姐代言,電商大佬馬雲也為其帶貨。


一番操作之下,民族品牌波司登透出了滿滿的國際範。起碼,從面子看是此。


只是,裡子又如何呢?


對此高端化路子,國內某羽絨服企業品牌宣傳負責人唐先生表示,波司登要做高端,一定要經歷從低端到中端再到高端的過程,雖然現在其中端市場比較成功,但從中端到高端的路不容易。畢竟,要改變品牌定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尤其是從低向高走,在鞋服行業,之前還沒有成功案例。


也有業內人士分析,波司登羽絨服一直以來以親民價格籠絡顧客,在消費者心中是一種價格實惠、保暖好用的羽絨服品牌。目前想要改變這種消費者認知,波司登想要走的路還有很遠。


同時,這種高端化的消費意義、行業導向,也值得考量。


依開文所言,波司登董事長高德康說,波司登要做羽絨服專家,建設服裝強國、品牌強國是波司登的夢想所在,將全力把波司登打造成中國服裝業華為。實現波司登溫暖全世界的中心使命。


試問,如此高端能溫暖多少消費者的心?服裝強國僅靠高端化就能實現嗎?想做服裝業的華為,除了高端,還要匹配哪些更關鍵的要素?



波司登高端化遇冷 又一場危險遊戲?高德康華為論能溫多少資本心


04

又一場危險遊戲?

事實上,如今上萬元標價的波司登也曾處於低谷,就連高德康自己都說,“慘得都不想提了。”


2013年,由於H7N9禽流感病毒的傳播,羽絨業最重要的鴨絨和鵝絨價格暴漲。受此波折,波司登自2013年到2017年,經歷了4年的斷崖式發展。


不過,原材料的打擊只是其中一個方面,波司登還曾陷入戰略轉型謎團。


2009年,波司登便提出了轉型戰略,多品牌化、四季化和國際化,試圖以此開拓除羽絨服之外的新戰場,從而衝擊年輕人市場。


此後,波司登通過收購、合資和海外旗艦店等方式,進軍男裝、女裝、童裝、家居等多元化業務。


為落實此戰略,波司登進行大肆擴張。據悉,2012年波司登門店數達到14000餘家,當年一年就增長了5000家。


彼時,波司登仍雄心勃勃說,要把集團開到中國每一個角落去。


甚至重金在倫敦最貴的商業街——Mayfair開設第一家海外旗艦店,陳設極盡豪華。


但好景不長,大規模的店鋪佈局,不僅消耗大量成本,還因資源分散削弱了品牌塑造力,而互聯網電商的發展,則讓其線下實體店更顯過剩,由此出現了庫存積壓、業績下滑等問題。

於是,龍捲風式變臉開始上演。


2013年,波司登關閉了3000多家門店;2014年,關閉了5053家零售網點,並終止盈利能力不濟的服裝品牌;2016年6月,又關閉1328家門店;2017年2月,波司登在倫敦的海外旗艦店關閉,宣告其國際化戰略基本失效。


對此,高德康也很迷茫,他曾表示“我知道有問題,但是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看來,作為當家人,其管理經營能力和經驗還有待提升。


隨後,清理庫存成為波司登的主頻詞。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以此來看,波司登的高端遇阻、激進步伐,是否又在進行一場危險遊戲?


05

紅海競爭


聚焦市場,也許有更深入體會。


從波司登女裝來看,ZARA的店面都是500平方米以上,且一年能提供12000種設計新款,而波司登店鋪數量雖多,但多是幾十平方米的小店,款式、更新都不佔有優勢。而且優衣庫、H&M、無印良品等品牌,也不斷蠶食國內羽絨服市場。


從波司登男裝看,為實施“國際化”佈局,波司登一度把男裝重點放在了國外,而回到國內時,市場已被勁霸男裝、海瀾之家等搶佔不少。


從波司登羽絨服看,除國內競爭者外,加拿大鵝、Moncler等國際品牌也紛紛進入中國市場,波司登的市場佔有率僅有10%,未來市場醞釀不少變局。


波司登高端化遇冷 又一場危險遊戲?高德康華為論能溫多少資本心


06

華為精神VS強國內涵


朱高峰表示,中國市場是波司登重點發力的市場。公司會繼續深耕中國市場,20%-30%的市場佔有率是完全有能力拿到的。但對於30%的市場佔有率目標何時達成?朱高峰並未給出具體的時間。


現階段看,對佈局高端羽絨服市場的波司登來說,其主要競爭對手是加拿大鵝。


根據公開資料,加拿大鵝主打輕奢時尚和功能性羽絨服,奉行奢侈品的銷售法則,一方面,從不降價或打折出售,嚴格控制渠道,側重於提升產品的購買率和重點銷售人群的滲透率;另一方面,堅持原產地製造,不盲目擴大生產,以保持產品稀缺性。


在快消行業專家路勝貞看來,波司登與加拿大鵝最大的差異是品牌溢價的方式不同,加拿大鵝本身進入時尚領域的時間較早,有文化做支撐,這與現在的消費趨勢是一致的。而波司登屬於資本強勢推拉型,短期的營銷刺激會產生階段性效果,但從長期來看,還需要在品質、價格、終端、品牌形象、服務上整體推進。


由此來看,波司登的競爭壓力不小。聚焦高端羽絨服,原料成本高、開發難度大、消費群體受限、競品強勁,一系列不確定性因素下,其高端路線的挑戰及風險不容小覷。


作為志在服裝業華為的波司登也需銘記,高端轉型絕不只是產品價格的簡單提升,更應讓消費者看到時尚元素、產品質量、衍生服務、價值匹配甚至文化內涵等。這或許才是標的華為的精華內涵,更是服裝強國、溫暖使命的根本要義。


不盡狂瀾走滄海,一拳天與壓潮頭。雄心之下,變局之中,波司登亦或高德康如何表現,銠財將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