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欠债百亿,67岁果汁大王成了“老赖”

小北财经导读:汇源果汁当年要被可口可乐收购,一片杀喊声中,朱新礼没有办法拒绝。结果,现在把人家搞成了老赖。其实,汇源果汁的几斤几两,老朱比我们清醒的多。

欠债百亿,67岁果汁大王成了“老赖”

凤凰网截图

“有汇源才叫过年”,对于朱新礼和他的汇源果汁来说,这个年关并不好过。

欠债百亿,67岁果汁大王成了“老赖”

朱新礼/头条图库

曾是家喻户晓的“国民果汁”,曾创下港交所规模最大IPO,被曝卷入“先锋系”风波之后,汇源果汁(01886.HK)及其创始人朱新礼,再曝新的危机。

先锋系的一纸公告,是撕开朱新礼庞大债务链条的导火索。

9月底,先锋系先锋集团旗下P2P平台工场微金公布了一份四家借款企业以物抵债的公告,公告显示,伊春源原商贸有限公司、伊春汇源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虎林汇源新生态乳业有限公司和虎林汇源新生态牧业有限公司四家因无法偿还418.5万元的欠款,拟以汇源果汁系列产品等抵债。

这四家借款企业的控股股东均为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实际控制人为朱新礼,涉及借款的担保机构为北京汇源集团。

随后,越来越多债务问题公开曝光。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朱新礼旗下有14家关联企业,其中持股80%的背景汇源控股有限公司从2018年开始,三次被列入被执行人,涉及执行标的合计6.38亿元,收到裁判文书合计5份。

而朱新礼控制的北京汇源集团则被20次列入被执行人,裁判文书高达141条,自身风险多大327条,关联风险为427条。

截至目前,朱新礼已被法院强制执行5次,被两次列入限高消费人员,1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朱新礼持有的北京汇源集团、北京正和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德木兰公社股权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均被冻结。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统计,以朱新礼为关键词搜索的裁判文书高达15条,欠款对象包括深圳国投商业保理有限公司(4.54亿元本金)、国民信托有限公司、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1.39亿元本金)、北京农投商业保理有限公司等。

在2019年4月25日发布的国民信托有限公司等公证债权文书执行裁定书显示,因公证债权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国民信托有限公司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裁定冻结、划拨被执行人北京汇源集团、朱新礼的银行存款15.1亿元。同时,冻结、划拨北京汇源集团、朱新礼应支付的股权转让溢价款(以13亿元为基数,按年利率15%计算。自2018年12月15日起至实际清偿之日止);以及应支付的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和申请执行费157.76万元以及执行中实际支出费用。

2019年6月28日发布的北京农投商业保理有限公司等公证债权文书执行裁定书显示,冻结、划拨虎林市汇源天佑谷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北京汇源集团、朱新礼的银行存款7517.62万元;应支付的利息(以6505万元为基数,按年利率24%计算,自2019年5月31日起至实际清偿之日止);应支付的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应负担的申请执行费14.26万元以及执行中实际支出费用。

同时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北京汇源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虎林市珍宝岛汇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股权(出资额为一亿元)。

12月2日,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曾判决,在与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的融资租赁合同纠纷一案中,因未在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汇源集团创始人朱新礼被执行限制消费令,将不得实施高消费行为,不得乘坐飞机及列车二等以上仓位等

12月11日,朱新礼作为有权代理人的中国德源资本(香港)有限公司(简称德源资本)被法院查封,41亿元人民币资产遭冻结。

“国民饮料”汇源果汁和朱新礼,这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德源资本被法院查封,这是汇源果汁掌门人朱新礼面临的新危机。

成立于2014年德源资本,属于私有股份制公司,曾经参股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中石化销售曾与25家境内外投资者签署《关于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之增资协议》,包括中国人寿、华夏基金、中国银行、腾讯、复星、大润发、汇源等在内的25家投资方以现金共计人民币1070.94亿元认购中石化29.99%的股权。在这次增资中,朱新礼实际控制的德源资本代表汇源正式入局,斥资30亿元人民币参与中石化销售公司混改,并于2015年3月正式完成股份交割。

但2014年11月,德源资本将持有的2.4万中石化销售公司股份质押给了招商银行。

这一质押,引爆了5年后今天的“危机”,公开资料德源资本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被招商银行起诉,将于2020年5月13日开庭。

目前,汇源果汁的执行董事只剩三人,分别是创始人朱新礼、朱圣琴、鞠新艳;其中朱圣琴是朱新礼之女。

欠债百亿,67岁果汁大王成了“老赖”

来源:汇源果汁2018年4月19日《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经审核项目账目》

欠债百亿,67岁果汁大王成了“老赖”

来源:汇源果汁2018年4月19日《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经审核项目账目》

错过可口可乐 汇源最大的“过错”

欠债百亿,67岁果汁大王成了“老赖”

头条图库

汇源果汁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是十年前舆论关注的“可口可乐收购案”。

1992年,已经40岁的朱新礼辞去沂源县外经委副主任职务下海,创办了汇源集团,接手一家负债千万、停产多年、已倒闭的县办水果罐头厂。

1993年,参加德国食品展,拿到了500万美元的果汁订单,成为朱新礼的第一桶金。此后,汇源果汁相继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94年,朱新礼到北京顺义安营扎寨,创办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并斥7000万元中标央视新闻联播5秒广告权。

从此开始,汇源果汁布局中国多地,成为享誉全国的“国民品牌”。

2007年2月,汇源果汁登陆港交所,募资24亿港元,是当年港交所规模最大的IPO。

2008年,可口可乐开出179.2亿港元、溢价接近2倍的价码收购汇源果汁,朱新礼为了这次“豪门联姻”,提高汇源的资产评估价值,大举扩产,暂停新品推出,还裁减了经营16年的销售团队,销售团队压缩掉三分之二。

但那时的并购行为被舆论解读为“中国饮料行业遭遇洋品牌威胁”,最终未通过商务部的反垄断审查而搁浅。

而大刀阔斧的“调整”,也让汇源果汁元气大伤。

2010年,并购被叫停的第二年,汇源果汁开始出现亏损,股价腰斩,扣非净利润连续六年为负,政府补贴和变卖资产,成了企业净利的主要来源。

此后,朱新礼做了很多努力,引入职业经理人,多元化布局,但投资者和舆论把朱新礼的行为解读为:想把“猪”养得更大更肥,好再卖出去。

“企业要当儿子养,还要当猪卖”,这句话成为朱新礼心中永远的“伤痛”。多年来,他多次公开表示:如果2008年交易成功,我们将是千亿级公司。

但世界最残忍的是:没有如果。

曾经跟马云一起作为《赢在中国》评委的朱新礼,曾经创造港交所最大规模IPO的汇源果汁,今年被港交所发函:“如果不能在2020年1月31日前完成复牌条件,将启动对公司的退市程序。”最新公告显示,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下令将清盘呈请及临时清盘人申请的聆讯押后至2020年3月13日。

依稀记得当年的场景,全国一致抵抗,名族牌品汇源果汁拒绝收购。

欠债百亿,67岁果汁大王成了“老赖”

市场经济的事情,就是让市场去决定。用任何名义、任何形式“保护”的,最后都是害人的!会害了消费者,老百姓,害了社会,最后肯定会害了它自己!

当年喊着保护民族品牌的那帮人就因该家里所有饮料都买汇源,网上义愤填膺喊打喊杀,自己在家喝着可乐雪碧好不逍遥,哎!民族主义要不得,商业事件就该交给市场自由抉择,你保护这个对抗那个,最后还是没卵用。

汇源的问题,是所有家族式企业面临的问题。囿于能力,此类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将面临瓶颈无外乎三个结果,出售变现,自我控制衰落,引进高水平管理人才突破。

当年可以百亿收购啊,那是北京的房子刚过万,买几个楼盘现在就是随意消费的土豪。键盘侠可不管你的死活,他们扛着国家民族的道德大旗,还要继续喷你把民族品牌搞砸了,他们可以随意举例做对比,反正只要全国有一个中国品牌没倒,就是你做企业没做好对不起国家。

汇源不一样,它不是一家技术公司,朱新礼当年就发现了汇源经营到那个阶段能力已经不足,也没有创新能力,当时想着卖掉前台,专心搞后台的种植业,可惜被赶鸭子上架。如今的没落当年已经注定。

企业大好之时讨论并购,众多人反对说“要保护本土民族企业,使其不落外企手里”。现在企业陷入债务危机,面临退市,可有援助之手来释解危局。银行 ,资本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景上添花,雪中送炭者屈指可数。

可口可乐179亿港币收购汇源,那是汇源的巅峰时刻,我们都太高估它的实力了,其实就是企业家做出来的一个资本泡沫,想割洋韭菜,结果被爱国人士劝退了!

我按股份比例算了一下,当年要是卖给可口可乐,朱新礼个人能套现74亿港币,这在2007年中国富豪榜上可以排到第80位,可是这个假设永远也不会发生了。

写这个事情就是帮大家调节一下心态,想想有人74亿逃顶大计破产,如今连飞机高铁都不能坐了,你们那点套牢和踏空的得失又算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