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當下產業金融領域的最熱風口:供應鏈金融


在中國金融壓抑與金融自由化的博弈進程中,監管與市場的摩擦導致金融業務的週期性極強,從而引發金融創新的風口不斷演化,而當下產業金融領域最熱的風口無疑是供應鏈金融。

探究供應鏈金融勃興的原因,可以從兩個大的歷史背景去思考:一是互聯網技術對於金融傳統業務的變革,我們可稱之為技術維度;二是宏觀政策和監管環境對於實體經濟投融資需求的影響,可稱之為政策維度。

從技術維度看,互聯網一直推動著金融基礎設施和業務邏輯的底層變革,從第三方支付(微信和支付寶)取代現金和銀行卡業務,到個人存款和理財逐步互聯網化,再到現金貸、房抵貸業務線上化。而目前供應鏈金融的興起也一定程度上沿襲了這種趨勢,通過大數據、區塊鏈等金融科技對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的瓶頸進行突破。

從政策維度上,我們可以看到一條清晰的風口演進路徑:從前幾年全國遍地開花的政府產業基金,到2015年至2016年消費金融業務火爆,再到2017年開始的供應鏈金融風口。


當下產業金融領域的最熱風口:供應鏈金融


在目前金融強監管、降槓桿、去產能的大背景下,供應鏈金融對於金融從業者而言,不僅是一條政策鼓勵、市場推動的產業金融之路,而且是一條轉型發展、補齊短板的必選之路。


供應鏈金融的前世今生

供應鏈金融的本質並不是融資,也不是某種金融業態或者金融屬性,而是供應鏈管理發展到成熟形態後自然衍生的金融功能。

通常的供應鏈是指圍繞某個核心企業,通過對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進行管控,從而將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零售商和終端客戶連成整體的功能網絡結構。

對供應鏈進行有效管理能夠降低生產成本,減少生產流程複雜度,大幅縮短生產週期,進一步提升企業運營效率,供應鏈管理的優化驅動了企業對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的進一步關注,

供應鏈金融由此應運而生。

國內供應鏈金融起步於20世紀80年代後期,隨著國內的物流行業整合,一些大型物流企業逐步顯現出規模化和電子網絡化的優勢,藉此進一步強化了供應鏈的整體物流服務,同時關於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整合的概念廣泛傳播。


當下產業金融領域的最熱風口:供應鏈金融


國內供應鏈金融行業也在嘗試拓展應用如庫存商品抵押融資、物資銀行、融通倉模式及其相關技術模式。雖然傳統銀行最早參與了供應鏈金融業務,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物流電商行業的崛起,供應鏈金融生態的參與方逐漸增多,越來越多的金融科技企業、物流、電商企業通過各自優勢與資金方開展合作,不斷拓展供應鏈金融應用的廣度和深度。


供應鏈金融的道與術

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本質是對傳統企業授信方式進行再造,將過去的主體信用轉換為資產信用。傳統的銀行授信更看重的是交易主體自身實力,包括融資主體的綜合財務狀況和抵押擔保措施,而供應鏈金融注重的是中小企業資產負債表上流動資產的價值,比如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和存貨資產。

供應鏈金融之“道”可以總結為:核心企業是“骨”,三流(資金流、物流、信息流)是“血”,交易結構是“筋”,即供應鏈金融=核心企業(骨)+三流(血)+交易結構(筋),以上公式也是供應鏈金融風控的核心抓手。

關於供應鏈金融具體的風控之“術”,與傳統融資授信業務不同,它更加註重貿易的真實性、交易風險和第一還款來源的風險控制。具體而言,可以從四個方面著手:

自償性,是指還款來源為貿易自身產生的現金流,產品設計的基礎在於授信項下的資產支持,授信償還歸結於資產項下的現金迴流;

封閉性,是指通過設置封閉性貸款操作流程來保證專款專用,對資金流和物流進行全流程控制;

連續性,是指同類貿易行為在核心企業上下游直接持續發生,以此為基礎的授信行為可以反覆進行,連續性一定程度降低了信用風險;

特定性,是指授信項下的每次出賬都要對應明確的貿易背景,做到金額、時間、交易對手等信息的嚴格匹配。


在交易結構設計上,根據應收賬款債權人(供應商)和債務人(核心企業)的實力強弱,也可以分四種情況去設計風控方案:對於債權人強債務人強的情況,可以設計有追索+明保理或暗保理,或者無追索+明保理或暗保理;對於債權人強債務人弱的情況,只設計為有追索+明保理或暗保理結構;對於債權人弱債務人強的情況,設計為有追索或無追索+明保理結構;對於債權人弱債務人也弱的情況,不參與或者要求追加強擔保強抵押。


當下產業金融領域的最熱風口:供應鏈金融


此外,關於供應鏈金融的展業之“術”,可以從兩個大的維度去規劃:空間維度與行業維度。商圈包括批發市場、零售商業中心、園區企業集群等有形商圈和在線交易平臺、電子商務平臺等無形商圈;產業鏈是指圍繞某一個大型核心企業形成的上游供應商和下游經銷商的產業集群;行業協會或商會是指官方或民間依法組成的有某個共同關係的社會團隊。


供應鏈金融是服務產業鏈的金融業務,產業鏈分佈呈一定的分散性和全國性。當前供應鏈金融已經由傳統的線下1.0階段上升到線上2.0階段,並繼續向更高階段發展,國家為防範金融風險不斷出臺政策,引導供應鏈金融向健康發展,未來供應鏈金融會帶給大眾怎樣的驚喜,不如一起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