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庆余年 细数范闲生命中的六个贵人

本文是张若昀、李沁、陈道明、郭麒麟等主演的古装电视剧剧《庆余年》30集~32集剧评。


点击右上角“关注”,了解更多的电视剧深度赏析

庆帝虽派他去敌国完成危险任务,临走前却也叫他到太平别苑,念叨他不完成也不要紧要活着回来。

陈萍萍各种机关情报都备好,给予监察院全部支持。

费介先是听说他要去北齐犯险,快马加鞭不顾自身安危赶回京都,其次怕他危险要带他跑被陈萍萍拦下后,想跟着去又被陈萍萍拦下了,叮嘱各方面要小心的人物 把毒药备好,连怕范闲控制不好的解药都备好,最后一句谁要是伤了你,我要他们一城都陪葬。

范建,尚书都不坐 啥也不要 让庆帝收回成命不要让范闲冒险 最后实在没办法同意了 还要求增加自己的护卫。

林若甫

一开始就教育范闲,庆帝让他做啥都别答应。

五竹,直奔大宗师处为范闲去掉最强的障碍。


最近的两集中,长公主勾结北齐事发,引出一大串连锁反应,最关键的是这一事件中几乎每一个被涉及者都很出彩。

庆余年 细数范闲生命中的六个贵人

先是整个事件的导火索朱格。先前他的形象就是一个工具人,没有任何出彩之处。到这里整件事浮出水面,他投靠了长公主,但原因却很出人意料。

他的理由是为了整个国家,而监察院已然手眼通天,假如未来的主事者要反,几乎无人可以阻拦。

朱格是一个忠义的爱国者,他能为了自己的理念甘愿选择去死,算是问心无愧。

在朱格之死中,陈萍萍的人物形象也更加丰满。

他跟朱格只是立场不同,但彼此在私人关系并无嫌隙。

他懂朱格,也尊重朱格,愿意成全朱格最后的一点尊严,即自杀而非被审判

他能理解朱格,也同样有自己的信念,愿意为之赴死,也知道未来很可能自己会有和朱格同样的下场,那份感叹中也是一种惺惺相惜吧。

庆余年 细数范闲生命中的六个贵人

然后是长公主出局,范建和林相的谋远持重再次得到体现。

范闲在父亲提到林婉儿之后的选择多少有些出乎意料。本来以为他可能为了婉儿而选择为长公主求情。结果并没有。

他回到了这场纠葛的起点,去了滕梓荆的坟前,想到了滕当初所坚持的信念,为了这种信念滕可以背负罪名漂泊天涯,可以忠肝义胆死而后已。

范闲本来是相当情愿当一个富家贵公子的,但滕梓荆之死和滕妻儿的眼泪使迫得范闲背负起这一生的愧疚,也让范闲必须秉承滕曾经的志向走到坚持公义的道路上去。

所以他最终选择公义,哪怕显得很可笑,哪怕这对自己极为不利。

庆余年 细数范闲生命中的六个贵人

林婉儿作为在书中完全没有存在感的角色,这一次她和长公主的冲突使得这个人物不再那么扁平化。她和母亲的亲情,和范闲的爱情,她自小对于母亲的爱与怨,她对正义和真相的执着,她周璇于两个仇敌之间的煎熬,她对母爱的渴望,对爱情的渴望与执着,她的孤独和坚定,第一次这么直白地展现出来。

她也不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工具,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自己信念的人,并愿意为此堵上终身。

庆余年 细数范闲生命中的六个贵人

庆余年 细数范闲生命中的六个贵人

庆余年 细数范闲生命中的六个贵人

长公主在这场冲突中也展现出了另一面。她对女儿的复杂感情,她关于生存的智慧,她的不为人知的爱,她同样选择了自己的路,同样甘愿为此粉身碎骨。

家宴的时候,庆帝对太子和二皇子说,无论他们谁以后当了皇帝都要重用范闲。我记得小说里,庆帝似乎没把让两个皇子竞争的事挑明,毕竟他还是中意太子的,二皇子只是磨刀石。

庆余年 细数范闲生命中的六个贵人

在太平别院,庆帝召见范闲。整理过的陈道明精神多了,容光焕发,感觉和十年前印象里的样子一样。反观他的睡衣状态,看起来年纪很大,老朽垂矣。

书中描述范建“面相中正严肃,似乎无悲无喜”,但越接近事件的真相就越明白,他看似平静无波的面容下隐藏着多么深沉的痛楚。

每每午夜梦回,他是不是也常梦到自己刚刚降生却不得不“天折”的儿子,悲伤过度而撒手人寰的结发妻子,还有那个女孩天真烂漫的一抹笑容?

叶轻眉和范闲作为来自另一个完全不同世界的具有完全不同理念的人是孤独的。

叶轻眉可能也很孤单,或许她没想过什么对不对可能不可能,就是单纯的想让世界变更好,真正的我命由我,不由天。

五竹也开始通过思念品尝到孤独。庆帝,皇子,长公主,所有权力场中人也是孤独的,他们谁都不能信也不可以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