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职场“老实人”,往往都是潜力股

职场“老实人”,往往都是潜力股

01

5年前,阿军辞职创业,开了一间摄影工作室,生意红红火火。和他同时辞职的同事小刘,也开了一间摄影工作室,已于2年前倒闭。

当年阿军和小刘同时在一家影楼打工,都是做摄影助理。小县城的摄影助理,不过是负责逗逗孩子罢了。

小刘一心想学摄影技术,对逗孩子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活,根本不放在心上,师傅让他逗逗孩子,他总是随便应付。

阿军也是奔着学摄影去的,但是面对逗孩子这个工作,他也不敢怠慢。每天都在琢磨着,怎样才能让孩子笑得自然,怎样才能让动作摆出来不做作。

后来,师傅发现,阿军很会逗孩子,与他合作,拍出来的照片效果更好,于是大部分时间,他都点名让阿军做助理。

得了清闲的小刘,劝阿军“你也太老实了,师傅又不教你拍照,你干嘛还那么卖力给他逗孩子!你又得不到提成!该拒绝就得拒绝!”

师傅不忙的时候,也会教阿军和小刘一些摄影技术。阿军因为经常和师傅合作,耳濡目染,对曝光和构图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学习起来“上道”很快。小刘因为图清闲,很少进影棚,接触的少,学习起来自然要慢一些。

在师傅看来,“老实人”阿军不但勤快而且还有灵性,甚至愿意给他开小灶。而小刘却被贴上了又懒又笨的标签。师傅懒得教,小刘自然也学不到什么真本事。

02

职场“老实人”,往往都是潜力股

慢慢的,阿军摄影方面也开始独当一面,而小刘还一直处在学徒阶段。

影楼到了淡季都会做一些营销活动,需要所有的工作人员配合,加班也是在所难免的。

小刘总觉得营销并不是他的主业,单子拉的再多,提成拿大头的仍然还是店里的门市,自己的付出和拿到手的提成不成正比,所以对店里的营销活动也不太上心。

阿军就不一样了。老板怎么要求,他就怎么做。一有营销活动,他便第1个冲在前边。主动上街宣传,主动和老顾客联系,也能拉来不少单子。

就这样,阿军不但得到了师傅的赏识,还赢得了老板的信任,工作干得顺风顺水。而小刘却有些郁郁不得志。

几年以后摄影工作室开始遍地开花。阿军也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于是辞职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工作室。小刘因为自己怀才不遇,也辞了职,准备自己当老板。

阿军会逗孩子,照片拍得好,又懂营销,工作室很快就步入了正轨,开始盈利。而小刘因为对摄影技术一知半解,又很少主动参与原来影楼的营销活动,摸不清营销活动的门路,生意做的一塌糊涂。勉强撑了两三年,工作室就倒闭了。

03

职场“老实人”,往往都是潜力股

我们经常会把那些喜欢埋头苦干,遇事从来不推的人,称之为“老实人”。与“老实人”相对的,便是小刘这种,目的性很强,一心只考虑自己得失,遇到事情能推则推,自以为是的“聪明人”。

“聪明人”喜欢用自己的工资收入,来衡量职场上到底该付出多少,如果工作量超过了收入,他们便想办法推脱工作,生怕自己吃亏。

“老实人”在工作上则是来者不拒,只要工作有需要,他们便默默无闻,开始奉献模式。在同事眼中,这类人不仅老实,还傻。

其实,老实人并不是真傻,聪明人也不是真聪明。

老实人深知,每一项工作都是一种考验和锻炼,只有接受不同的考验,才能增强身上的盔甲,在今后的工作中方能所向披靡。他们在工作中付出了时间,消耗了体力,也因此收获了能力值。

聪明人凭借着自己的小聪明,推掉了工作,既失去了领导同事的信任,也错失了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虽然得到了一些空余时间,却主动卸掉了工作中的铠甲。

当机会来临的时候,老实人有领导同事的认可,有精湛的技能,熟练的业务,轻而易举就能抓住机会。就像阿军一样,赶上了创业大潮,生意做的风生水起,收入也是水涨船高。

而聪明人在机会面前,唯一能做的却是苦苦钻营。平时得了小便宜时的趾高气昂,全然不了,只能用低三下四的态度,奢望被机会垂青。就像小刘一样,有创业的资本,却没有挣钱的本事。

周总理曾经说过: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所以,那些看上去傻里傻气的老实人,特别容易逆袭,他们才是职场上的潜力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