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怎么高效利用每天的时间?

孙华艺


怎样有效利用时间?时间管理是关键!

“时间管理是指通过事先规划和运用一定的技巧、方法与工具实现对时间的灵活以及有效运用,从而实现个人或组织的既定目标”

这里,我就分享一套不错的时间管理方法!

你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首先,先来定义个概念,那就是时间黑洞:“做事情之前没有预期,或不追求预期的结果就是被动时间,被动时间的集合就是时间黑洞”。

产生时间黑洞的主要原因:很多相互关联的信息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使时间不知不觉被消耗。

知道了时间黑洞的概念,我们该如何分析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那,就可以通过记录和分析时间日志,分析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并,找到自己高效的时段,分析自己时间的投入与产出比。

时间管理法,四象限法则,猴子法则和衣柜整理法

一 四象限法则

把事情按先轻重后缓急,放入四个象限:

①第一象限立即去做;

②第二象限有计划去做;

③第三象限交给别人做;

④第四象限尽量别去做;

二 猴子法则与第二象限工作法

运用猴子法则,明确职责,确定这只猴子不是你的,注意沟通方式,明确,坚决,但不生硬。

三 衣柜整理法

衣柜整理法对应时间管理的五个流程:捕捉→明确意义→组织整理→深思→行动;

①将一切引起我们注意的事记下来放在收集栏;

②清空收集栏的事情,明确每件事情的意义,辨别哪些是可以行动的,哪些是不可以行动的,行动就是可以直接去做的事;

③脑袋一次只装一件事;

④将明确意义的事情整理成“3+1”清单系统;

⑤深思的时间及内容;

⑥通过六个高度进行检视和规划:原则→愿景→目标→责任范围→任务→下一步行动;

想法不能仅仅停留在想象上,方法和思路,终归得落地!

几个有效利用时间的工具:

①用SMART法则厘清目标

②用思维导图梳理计划

③用甘特图掌控进度

④用九宫格平衡人生

好了,这个问题就到这,希望能帮到你!


Excel大全


首先,我想强调一点!正确使用时间可以决定人生价值的不同实现,而所到达的高度和时间利用率成正比。


刚才我简述了时间的价值,那么如何利用时间?我会分成几点讲述:

1.清单计划

哈佛优秀学生李柘远说过,每天我有几个固定时间段做一个事情,现在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或许和每天都会洗脸刷牙的习惯雷同】,几年以后做什么大概做什么,我也有一个整体规划…这就引出(清单)的重要性。大体上先划分一个事分成多久完成,其次精确到每一天。最好进行周总结,方便回顾和归纳一周的变化,如果有事打断了正集中注意力的事,也需要记载,一周一结算,就能明白时间利用率。例如,大多明星都会有经纪公司分配的经纪人,他们存在的价值有两点作用,一个是帮助明星屡顺每天的日程安排,甚至精确到几点起床和几点休息,另一个帮助明星攀谈参演事宜,提高自身曝光率。最后我再赘述下有关当日计划规划的方法,将一张笔记纸,划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待办事项、具体时间、当日舍得,每天清晨列出一天应作的事,按照从重要到一般排序,完成一项划掉一个,如果当日因某种原因没有完成,不用划掉!具体操作因人而异

2.时间工具

番茄时钟和滴答,使用方法在头条中搜索,综合起来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378813924669653249/

时间的价值毋庸置疑,但要学会经常反思和调整,如何找到学习方法和如何利用时间是类同的。


维度学士


重点在有效上,不少时间管理理论、书籍都是在教人如何在同样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但鄙人以为,这是一种片面的思维。

一、区分效率和效能

我认为,时间管理的首先要分清楚效率和效能,效率反映的是做事的速度,而效能是有价值的那部分效率,我们都知道南辕北辙这个词,如果方向反了或者说与目标不一致,做的越多,错的越多。

再比如我们写PPT,有些人不用母版,写的越多,后面改起来工作量越大,因为每页都需要修改,相反,如果我们花多一些时间在母版上,尽量把母版做好,然后每页严格遵循合适的版式,这样,要修改风格、配色等,即便几百页的PPT,也就是几分钟的事情,在我们公司,有专门的母版文件,至少有20个以上的版式,这样,花在母版上的时间时多了一些,对单个文件来讲,效率是低了,但从长期来看,一个母版可以用于很多PPT,这样最终的效能就大大提高了。

比如下图,母版设置好背景、配色、logo、字体、占位符、幻灯片大小、图形元素等。

总结,PPT制作母版,短期效率低,长期效能高


二、时间分配

追求效率,不是追求同时做多件事,我们不是电脑,不能多线程工作,要不然也就没有“一心不能二用”的老话。

同时做多件事情,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一件也做不成,在麦肯锡工作法中,麦肯锡顾问都会严格遵循“一次只做一件事”这条规则的。

那么,你是否会想说,我想一次只做一件事,但事情很多怎么办?这时候,就需要懂得时间/精力分配的四象限原则(紧急重要性原则)了。

提醒,很多人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又重要又紧急的事情,其实,这种思路需要调整一下,精力的重点投入应该是重要但不紧急,因为不紧急,你才能有时间从容不迫的把事情做好,做完整,否则,这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很快就变成了重要且紧急的事情,这样你就会忙于应付,往往因为时间或精力的原因,导致重要的事情没做好,这是很多拖延症人最常犯的错误。


三、会休息

没错,是会休息,不要以为利用时间的重点就是拼命干活,而是会休息,只有充分休息、精力充沛,才可能更好的产出,会休息不一定是要睡大觉,可以爬爬山、游游泳等,休息的时候就彻底不想工作的事情,这就是休息的时候全心全意休息,工作的时候全心全意工作,而不是休息的时候想着工作,工作的时候一下看手机、一下看新闻、一下八卦,这样的工作方式,累死也不会有太好的产出。



关注【思维导图PPT】,每天分享一篇思维导图、PPT、职场技巧干货,希望你的每次来访都有所收获,感谢您的点赞、转发、助您早日升职加薪!

思维导图PPT


关于高效利用时间我有六点建议:

1、学会拒绝:大部分人在遵守一种隐藏的社会道德:当有人请你帮忙的时候,你总是要说好。但是如果学不会拒绝,就会一直被迫脱离自己的目标。


2、关掉通知:现代科技已经进化到可以利用我们对紧急事情的嗜好了:邮件,微博,微信头条乎等等争先恐后的抢走你的注意力。幸运的是,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解决它:关掉所有的通知。当你有时间思想不集中的时候再去处理那些事情,比如饭后休息的时候,然后把那些事情集中解决,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3、为你的事情的优先级做计划:人类是种很有趣的生物,如果你要去见朋友,你得安排一个确定的时间去看他,但是如果你有一些事情恰恰是和你自己有关系,比如写一本书,或者去健身房,那么你却不会安排好日程。你就是想避开它。把你优先级最高的事情视作你要赶上的航班:预先约定好时间,然后对所有阻挡你的航班的事情说不。

4、最重要的事情先做:你现在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最紧急的)是什么?今天做一部分。请记住分散你注意力的事情是无穷无尽的,别用“我就先做这些事情,一会做那些最重要的事情”这样的想法骗自己。

5、更多的时间,更少的事情:你可能同时正在做成百上千件事,有一个小诀窍是一天最多做1到3件事,而且持续为之努力。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一件事情上要比同时做多件事要有效率的多。为熟练自己的工作多匀一点时间出来。



6、忽略:这是很粗鲁、不道德但是却相当必要的。总是有些人你是没空去搭理他们的。你必须允许自己忘记一些请求。而这样做的好处是你高效地完成了一些你必须完成的事情。

我是重玄,希望我的答案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关注~

重玄


尼采说过:“每个不曾起舞的早晨,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个人每天都是24小时。但是为什么有的人3小时的时间,就创造了8小时的价值了呢,那是因为我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做的事情不一样

有的人在这一小时里看书,有的人在这一小时里打游戏。你说价值能一样吗?

要高效地利用每天的时间,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 知道自己每天的时间花在什么地方
一天24小时,不管你用与不用,时间都在流逝中度过,要想提高今天的效率,就要从昨天总结经验,做一个笔记本,看看自己每天花了多少时间在什么地方
  • 体验浪费时间的损失
要想高效地利用每天的时间,要懂得时间的宝贵,通过反思自己今天什么事情没有做好,再去想象自己要是做了,现在该会是什么样子,去想象自己高效利用时间的快乐,将能够帮助你去体验到高效时间的快乐
  • 睡前做计划
每天睡前反思自己今天做了什么事情,花了多少时间在什么事情上,有多少时间是可以不被浪费的,做好明天要做什么事情的计划

  • 减少无意义的活动

减少看剧、玩游戏等无意义的活动


深度读书了吗


最近刚好看了一本关于时间管理的书,分享一下。

这本书是吉姆.兰德尔看了100多本关于时间管理方面的书后用漫画的形式写出来的,本书简单易懂,干货满满。特别是棒棍人时不时的出来搞笑一下,让我们在注意力要涣散的时候,开心一笑。希望这本书也能帮你解决手忙脚乱的生活和工作。

一,时间管理是什么? 时间管理是运用策略和技术,帮助你尽可能有效地利用你的时间。

具体怎么做呢?

1,回顾总结过去 你过去到底是怎样利用时间的?你所花的时间能让你更加接近你的目标吗?你的选择正确吗? 毕业后这10年里,我能坚持做的事就是坚持每天吃饭和刷手机,充分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隙时间去刷朋友圈,刷新闻。结果我的同学们现在都成了社会的中流砥柱,而我的收获除了日渐加深的近视度数还有腰间层层叠嶂加厚型的游泳圈。 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的是,时间管理的目标,一定是可以让我们的未来增值的事情。绝对不能瞎!穷!忙!

2,珍惜当下 目标是成功的催化剂。了解了如何使用时间后,设定目标,你的目标是什么?短期内希望达成什么愿望?你希望你的人生是怎么样的?打算怎么实现?实现理想的步骤和措施有哪些?怎样才能让时间发挥最大的效果呢?可以尝试写时间日志,周志,月志来发现自己的问题,并随时调整至最合适状态。有时候,我们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我们在做什么?到底为何而做?拖延是梦想的杀手,珍惜时间并有效的管理时间,才能把时间浪费降到最低程度。

二,到底怎样高效管理时间呢?有那些步骤和方法呢?

a,使你的工作区域更具有吸引力,并配备你工作所需的一切。

b,创建一个档案,同主题材料放在同一文件夹。

c,创建一个清单,把你所需关注的一切事情书写下来。

d,及时处理每一项任务,不把任何东西留到以后。

e,给每项工作选择一项,做,不做,以后做。

f,将想法转变成行动步骤。

g,决定了,马上行动。

h,保持良好的“提醒”系统。

i,每周对你的存储和生产系统进行检查。

j,每月对长期目标重温一次。

这个世界上唯一公平的事情就是老天给每个人每一天的时间都是一样的,不管是马云还是王健林,他们每天也都只有24小时,可是为什么他们就可以活出别样的精彩? 时间是你的,任你支配,生活也是你的,任你勾画。从现在起的每一天都是余生最年轻的时候,趁还有时间和机会,学会管理时间,高效行动,把自己变成喜欢的那种样子。5年或10年之后,你是开怀大笑,还是追悔莫及,取决于你现在怎样支配,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生活。


雪俏梅艳


很多人都苦于工作忙碌,每天都觉得自己的时间根本不够用。

我想跟你分享我的时间管理三大工具和三个建议,还会推荐一些自己用的比较好的时间管理APP,希望能够帮助你实现高效管理时间的目的。

首先是三大工具:清单、青蛙、番茄。

1. 清单

我一直都跟大家强调:一定要使用清单。

因为清单就像你给自己的一天画了一张地图,你可以很清晰的知道,我今天要去到哪些地方,要完成哪些事宜。

  • 制作清单最佳时间:清晨

建议在每天清晨,去梳理一下当天的全部任务,然后把它们统统列出来。选择在清晨列清单,是因为早晨的头脑最清醒,而且在一天的伊始写下清单,能够在大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让你的一天充满了仪式感。

  • 制作清单的方法

制作清单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罗列你脑中所有的今日待办事项,把大脑清空就可以了。

就像下图这样。

建议专门为自己买一个记录清单的本子,每天随便拿一张纸记录也不是不行,但总觉得特别随便,不容易坚持下来。在同一个本子上记录,慢慢就会觉得很有成就感从而养成习惯。

清单的APP,我给大家推荐“滴答清单”,界面简单容易上手,还有提醒功能,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

2. 青蛙

时间管理的第二个利器,就是“吃青蛙”法。

所谓的“吃青蛙”就是,每天从你的清单中,挑选出最重要和最困难的三件事,这三件事就是你今天必须要吃掉的三只青蛙。

无论今天遇到什么情况,一定要把这三只青蛙吃掉,有剩余时间再去做其他事项。

“吃青蛙”是博恩·崔西在他的时间管理畅销书《吃掉那只青蛙》一书中提到的,原理是80/20法则,我们只要完成最重要的20%的事情,就能得到80%的产出。

吃青蛙的时候还要注意一点,一定要先吃掉最大最丑的那一只(也就是最难最重要的那件事),想想每天一上来我们就完成了最困难的事情,心情会多么的轻松,这也就是要事第一原则。

3. 番茄

计划都安排好了,但是每天做事情的时候,注意力总是不集中怎么办呢?

我推荐大家使用番茄工作法,每工作25分钟就休息5分钟,在25分钟的工作时间里使用倒计时的工具,你在这个状态中会非常的专注。

番茄工作法能使我们做到劳逸结合,避免大脑过度的劳累。

番茄工作法的APP推荐给大家两个,免费的是“潮汐”,付费的是“Forest”。

下面是第二个部分,高效利用一天时间的三个小建议。

1. 早起

早起是很多人的痛,但是清晨是一天中最适合独处的时光,这时候不会有人打扰我们的思考,所以清晨非常适合做学习和成长的事情。

很多人都说自己没有学习的时间,每天早起一个小时就是最好的办法了。很多知识界的大神都是利用早上的1小时进行阅读和写作。

像你我这样的小白,如果能够做到坚持早起学习,长期坚持下来也可以变成一个很厉害的人哦。

2. 每晚做复盘

每天晚上不要只顾着刷手机、看电视,睡前记得翻开自己的小本本,对一天的工作任务来一次复盘总结。

看看自己今天都推进了哪些事情,还有哪些事情没有完成,原因是什么?每日复盘有三个好处:

a. 可以使我们的头脑更加清醒,有清单计划,必然要有复盘总结,这是一头一尾的工作。

b. 复盘使我们变得智慧,以后不会犯相同的错误。

c. 对第二天要做的事情了然于胸

3. 利用碎片化时间

高效利用时间,不得不提对碎片化时间的利用。

所谓的碎片化时间,指的就是我们在等电梯、等公交车地铁、乘车等一些分散性的时间。

我们可以将这些零散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去听一节音频、看一章节书、读一篇文章等等。

这些零碎的时间虽然不起眼,但被重聚之后能够产生巨大的效果,“碎片化”时间显得越来越重要。

最后对今天的内容来一个总结:

高效利用时间的三个工具:

1. 每天清晨写清单。

2. 吃掉三只青蛙,选出最重要的三件事。

3. 利用番茄工作法来集中注意力。

高效利用时间的三个建议:

1. 早起做自己成长的事情

2. 每天晚上做复盘

3. 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

这就是如何高效利用一天时间的全部内容了。

本文配图全部为小萌萌纯手绘。我是强大的小萌萌,用一年的时间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样子,如果你还有个人成长方面的问题,欢迎你的关注,我们来一起变强大。

萌萌一页纸工作法


在时间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怎么有效利用时间和在有效的时间里面完成更多的事几乎成了我们每个人经常要问的问题。方法很多,但是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有恒心坚持去做,久而久之才能够做到高效利用时间。

一,规划自己的时间

把一天的时间分成几个时间段,每天必做的事情,计划要做的事情,分派到相应的时间段中,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模式,每天早上对计划中的部分内容进行微调。 对自己的一天时间进行规划,对上班时间的每一段时间的工作内容也要进行规划。 工作时间、娱乐时间、交际时间,事无巨细规划好,对固定的时间段固定的活动内容必须雷打不动坚持下去,如几点起床睡觉跑步等!



二,计划要做的事情

有多少事情是在做无用功,有多少宝贵的时间做了不重要的事情,所以要把所有要做的事情列个清单。 把事情按照重要和紧急程度排序放到你的规划时间段里保证所有的事情完美的完成,高效的完成。

三,寻找高效的方法

做任何事情要多做思考,不要盲目,抓关键点找方法,不断的积累处理事情的能力。

四,不断地总结,不断地进步

睡前想想自己规划的时间执行情况,各种事情处理的优劣程度,多做一做检讨,改进。

任何事情贵在坚持!努力吧同志们!


zxldragon


用我去年接受的一个咨询实例来回答如何高效利用每天的时间吧

01

小A是90后,现在上海一家基础应用研究所工作,虽然很年轻,但对未来有点迷茫。他讲述的困惑有如下几点:

1、如果以现在路径走下去,下步必须去国外读博士后,然后再回来工作。职业发展只有两个方向——项目主管或专职研究。年薪20-30万一年,最高可以达到百万,但那已经是天花板。

2、因为是基础类研究,投入和产出比很低,一直有很强的挫败感,不是自己喜欢的方式。但除了本专业,不敢想象改行或跳槽。

毕竟隔行如隔山,他专门画了一张图来解释为什么研究的投入产出低。

3、如果不改行或跳槽,所从事的某专业研究就业面很窄,只有研究所、企业和院校三个方向。在企业工资高却没有成就感,在院校如果学校层次不高的话很难接到课题,收入又成了问题。

4、时间几乎全部被工作占用。每天的工作状态是上班后就可以做试验,可以一直干到晚上十一二点,然后回去睡觉,第二天重复上述过程。工作中还要研读专业论文,因为数据量巨大,总感觉读不完,而且如果产生新想法,又想去做试验。

02

通过上述交谈,我对小A有如下初步判断:

优势,专业基础扎实,向往自由的生活,有远大理想,懂得照顾人(吃饭过程中不时为我夹菜、张罗上菜)。

劣势,思路受专业经历限制较大,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大,有一句话反复出现——投入产出低。

我作为一名年长十岁的大哥,饭不能白吃,为他做分析和建议如下:

03

定目标时多问自己是因为什么。

这点主要是针对小A的职业规划。聊天中,我发现他一直把自己限定在从事某专业研究这么多年(读到博士),要转行很难做决定。

当我问他,只有出国留学一条路吗?

他说:“在这个专业里,大家的路径都是要出国的,出国就是为了再回到现在的研究所工作。另外,出国就是想出去看看,没有什么太大的想法”。

我笑笑说:“如果你出国留学,或者纯粹为了出去看看就是因为大家都这么做,而没有具体的目的,恐怕会白白浪费两年左右的时间”。

人有从众心理。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在职业规划上却不可生搬硬套。别人这么做,我也这么做。

我读大学时受同学影响,也大脑一热想留学,因为某些原因最终未能成行,且此后几年始终觉得不出国留学是个遗憾,直到阅读徐小平的《图穷对话录》,面对来访者,他都会强调一个观点:

出国前必须先想清楚“出去是为了什么,回国后怎么办”?否则就是浪费金钱和大好时光。

制定目标,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目标符合SMART原则,当中最难确定的是"R相关性"。我建议大家在制定目标时可以这样问自己:

我要实现这个目标是因为……

一定要多问多答,反复确认,把目标的实现与自己的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现在出国看看、增长见识很方便,不要在“留学”一条路上走到黑。

04

别让“投入产出低”的挫败心理来影响自己的自信心。

小A的工作主要是国家拨款指派完成基础学科类科研,不需要经济效益。实验花费的资金巨大,而最终得到想要的结果机会渺茫。

说白了,小A的工作好比是爱迪生发明电灯,需要反复实验不同材料得到结果,只是实际工作更加错综复杂。

这是一项挫败感很强的工作。言谈中我确定小A是一个D型性格(结果导向)的人。因经常性取得不了成果,在他的内心深处产生很大的纠结和矛盾,从而导致对未来的焦虑。

找到问题就好办。

我建议他在日常生活(而非工作)中多发现能让自己感到小有成就的事情,最好再来点小奖励。

听到我这么说,小A马上兴奋地跟我讲他坚持跑步健身的故事。

原来前期,他历时一个月做的实验失败了,非常郁闷,于是决定跑步放松自己。没想到这个原本用来发泄对工作不满的机会却让自己成功瘦身,是个意外收获。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打击和挫折恐怕不在少数,如果一直受影响,只会平添烦恼和失去自信。

解决办法就是尽量寻找能够让自身成功的小事情来激发自信和进取心!而且要设立阶段性的小奖励和完成终极任务的大奖励,不断鼓励自己前进。

05

时间究竟是“不够用”还是“用得不够”?

我在梳理别人和自己的成长路径中发现:一个人要有所成就,时间管理是第一步。

交谈中,虽然小A说自己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但我还是发现一些问题。

一是工作时间可以自主安排,即除了个别需要时间较长,比如每6小时观察的实验外,在一天的任何时间段里安排实验都是可以的。

二是即使在工作期间,大把时间是用来等待结果,完全可以同步做其他事情。

三是领导工作要求高,带头在办公室加班,导致本人及同事即使晚上没有工作任务也基本每天在实验室度过。

此外,因为成功率低,同事们普遍把大部分时间耗在工作上可以寻求心理安慰-----最后没有得到想要的实验结果不要紧,"我"把私人时间都用在工作上,"我"无愧于本职工作。

基于上述情况,我建议小A改进时间管理的方式。

一是在工作之余,增加一门爱好,把每天工作时间留出一小时用在个人爱好上。

既然投入产出低,减少一小时工作不会对结果产生多大的影响。但每天留出一小时的日积月累,对自身的影响却是巨大的。想想看,一年终于有365小时可以做自己的喜欢的事是多么美好呀。

从平衡角度讲,一个人不能只有工作没有生活,或者只有生活没有工作 ( 这也是为什么我至今么有选择不工作的原因 ) ,那都是"病态"的人生。

二是用好运筹学。想想小时候语文课文<>。

在等待水烧开时,洗杯子、放茶叶等,同步进行、互不干扰。把工作时间最高效用起来,想想做实验的时候可以"偷懒"做什么不影响本职工作。

三是不盲目从众,做具备高效能的成功人士。

他描述领导晚上加班的景象,让我想起我一位政府组织部门工作的朋友,即使完成工作下班了也到办公室坐会儿,只是因为大家都在加班,不好意思提前走。

小A领导的做法,让我想到解放初期,因为基础条件有限,很多科研人员都是吃住在实验室,废寝忘食地工作。于是,一代代传过来形成某种组织文化,认为加班是最好的工作态度。

但时代在变,如果因为周围人如此,盲目从众,那么我们只会慢慢麻醉。

当听到我提议不要跟大家学时,小A问道: "这么做跟周围人不一样,感觉不好意思。"

我提醒他说: "其实周围人应该也看到了现状和问题,却没有一个人勇于站出来,做提高效率的事情。如果不想自己的人生如此,那么你就做第一个站起来的人 ! 让大家看到这么做的变化,影响一批人 ! 慢慢纠正组织环境和文化岂不更好吗 ? ! "

退一步讲,我们也许无法选择工作,但可以选择多重利用时间,让自己在不自由的世界中寻找自由!

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写道: “人,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李安迪


点开这篇文章,你将学到三种高效管理时间的方法!第一种是「四象限时间管理法则」;第二种叫做「一小时值1万元的时间管理法则」;第三种为「番茄工作法」。


1.四象限时间管理法则


这个方法是由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提出的(强烈推荐此书!!不可不读!!)。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首先,拿一个笔记本,把自己一天从早到晚做的每一件事记录下来。然后按照「重要性」和「紧迫程度」两个要素分为四类:
①重要且紧急的事;
②重要但不紧急的事;
③不重要但紧急的事;
④不重要且不紧急的事。
我们大多数人都一直在①和③之间徘徊,很少有人重视②——比如学英语、参加社群、听网课学习等等。其实②才是提高收入的根本方法。正确的时间管理办法是先做①,多一些时间留给②——只做重要的事。


2.一小时值一万元的时间管理法则

你的月收入/你一个月的工作时间=你的时薪。现在你的时薪是多少呢?这种方法可以让你的一小时值一万元!
提升时间价值的方法很简单,首先,你要写下每周花费4小时以上做的事情,像这样列一张表。然后按照投资回报率(=回报价值/投入时间)进行排序,只留下前3件。这种方法可以帮你找出无用功。


3.番茄工作法

首先选择一个你要完成的任务,然后设置25分钟闹钟。在这25分钟内专注工作,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25分钟一到就休息5分钟,如此循环往复。
这种方法的核心是「专注」,专注是提高工作效率最有力的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