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你喜歡哪種羊肉的吃法,為什麼?

羅雄是個好孩子


紅燒海門羊肉

食材準備

主料:羊肉500克,白蘿蔔50克,蔥3根,生薑1小塊,

調料:老抽生抽1大匙,糖3大匙,料酒4小匙,精鹽1小匙。

製作步驟

1.將羊肉洗淨,漂淨血水,切塊,放入沸水中氽一下,撈出洗淨。放入沒過羊肉的高壓鍋中煮1小時左右,羊肉9分熟,羊肉和羊肉湯備用。

2.蘿蔔洗淨,切大塊。

3.蔥、姜洗淨分別切段、拍松。

4.在鍋里加入羊油,將羊油熬出後加入煮好的羊肉翻炒,放入姜、蔥,灑入料酒、放蘿蔔、倒生抽和老抽、少許鹽、多點糖,將羊肉湯倒入燒至肉爛後蘿蔔也熟人盛出即可。



上海人在海門


我是指尖的細雨,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關於羊肉,我最喜歡的吃法還是烤著吃!夏季又快來了,烤羊肉串➕啤酒,你們想了嗎?

過了一個漫長的冬季,久違的羊肉串又快出現在小巷子裡了。從第一次吃,我就愛上了它!我老爸特別注重飲食健康,所以最不喜歡我吃烤羊肉串,他總說這種吃法是強致癌。雖然老爸苦口婆心的說過很多次,但我還是抵不過羊肉串的誘惑,每每到了夏季都深深淪陷,不能自拔!

夏天,是吃烤串兒的盛季,我特別喜歡那露天的燒烤,雖然沒有那麼衛生,但是感覺超棒。看著忙碌一天的人們,三三兩兩圍坐在小地桌前,邊吃肉串,邊揮灑冰啤,聊著趣事,好不愜意。而我,最喜歡站在烤串兒師傅旁邊兒,看著他烤羊肉串。他邊烤,我邊吃,雖然有點熱,但是可以在炭塊兒的噼裡啪啦與忽明忽暗中,能看到肉串吱吱冒油,能聽到肉串滋滋作響,能聞到夾雜著碳香和草香的肉味兒,真是食慾大開,一嘴能擼下好幾塊兒焦灼的羊肉。此時,我能感到自己的臉也被燻的通紅,滿身飄著煙熏火燎的味道,或許鼻頭上還飛了灰,但我仍樂在其中!

真是越說越饞了。我期待著夏天!期待著熱鬧的市井生活氣息!期待著那炊煙裊裊的烤肉串兒攤兒!期待著那把讓我垂涎的竹籤兒肉串兒!

謝謝閱讀!期待和你下次相遇!(圖片來自網絡)





指尖的細語


我是從小吃著羊肉長大的孩子,小時候剛出生體重不到4斤,到3歲了還是很瘦小,於是母親用羊肉給我做羊肉粥喝,不知母親是怎麼做的,羊肉鮮嫩,粥的味道也一點也不羶氣;長大後最歡吃的就是每年在我過生日時,母親會做羊肉餡水餃給我吃,每年最期盼的就是過生日這一天了;現在最愛吃🉐還是羊肉火鍋,全家人一起其樂融融的圍著一個鍋吃飯,氣氛祥和。可能是人🉐年紀越大越依戀家吧,羊肉伴隨著我長大,喜歡吃羊肉,更喜歡我的家鄉,愛我的家人[愛慕][愛慕]





董小廚在北漂


最喜歡的是我們老家的羊肉湯。

我家門口就有家羊湯店,在開封也算小有名氣。還沒進到店裡,就能聞到濃郁的羊肉香,心裡一個念頭就響起來了,“嘖,正宗,來的是地兒。”進了門,先在櫃檯報好湯裡的料,有白肉、燉肉、雜碎,還有酥肉、丸子、四味菜,我最愛的是燉肉,通常來個15塊錢的,再配一塊鍋盔就吃的飽飽的。


你拿著鍋盔佔個座,再返回取湯的窗口,你往裡一看,呵,幾口直徑超一米的巨鍋,冒著白氣,燉的滿滿當當。大師傅拿起臉大的海碗,裡面是早已配製好的佐料,放入你要的肉,從白如牛奶的熱湯的沸騰滾燙舀一勺,澆到碗裡,把肉燙一遍,再拿大勺罩住碗口,把湯濾出,最後再盛滿一碗湯,撒上香菜少許,端走。

拉開馬紮坐定,就可以準備開喝了,但可千萬甭心急。彎下腰,把嘴湊到碗邊,吹兩下,溜著碗沿,呲一小口湯,擱嘴裡品品,拿拿味。桌上有油潑的辣椒和鹽,憑自己喜好再調調口味。放完攪勻,濃白的湯裡,飄著青綠,泛著紅光,下面還藏著大塊的羊肉,趁熱哧溜來兩大口湯,嚯,湯裡帶著濃香與熱意,從口腔到胃裡,直充盈全身。我家門口就有家羊湯店,在開封也算小有名氣。還沒進到店裡,就能聞到濃郁的羊肉香,心裡一個念頭就響起來了,“嘖,正宗,來的是地兒。”進了門,先在櫃檯報好湯裡的料,有白肉、燉肉、雜碎,還有酥肉、丸子、四味菜,我最愛的是燉肉,通常來個15塊錢的,再配一塊鍋盔就吃的飽飽的。


你拿著鍋盔佔個座,再返回取湯的窗口,你往裡一看,呵,幾口直徑超一米的巨鍋,冒著白氣,燉的滿滿當當。大師傅拿起臉大的海碗,裡面是早已配製好的佐料,放入你要的肉,從白如牛奶的熱湯的沸騰滾燙舀一勺,澆到碗裡,把肉燙一遍,再拿大勺罩住碗口,把湯濾出,最後再盛滿一碗湯,撒上香菜少許,端走。


拉開馬紮坐定,就可以準備開喝了,但可千萬甭心急。彎下腰,把嘴湊到碗邊,吹兩下,溜著碗沿,呲一小口湯,擱嘴裡品品,拿拿味。桌上有油潑的辣椒和鹽,憑自己喜好再調調口味。放完攪勻,濃白的湯裡,飄著青綠,泛著紅光,下面還藏著大塊的羊肉,趁熱哧溜來兩大口湯,嚯,湯裡帶著濃香與熱意,從口腔到胃裡,直充盈全身。


不過是人間煙火


羊肉我最愛的吃法3種。

最最最喜歡的,當然是火鍋啦,不管是冬天吃的熱乎乎的,還是夏天吹著空調吃火鍋,都是一種享受啊。而吃火鍋必點的肯定是羊肉啦,熱氣的還是加工過的都喜歡。

其次喜歡的那就是羊肉串啦,而且必須是新疆飯店那種正宗的羊肉烤出來的,因為現在外面好多的小吃店鋪的羊肉串吃著感覺都不是羊肉做的,想吃正宗的還是的去新疆飯店,雖然價格貴點,但是羊肉串味道很地道。當然最好吃的肯定是去新疆本地啦,聽說那裡的羊肉串又大,還特別便宜,好想去一次。

最後喜歡白切羊肉,喜歡精一點的,太肥的有點吃不下口,蘸的那個醬料很重要,可以為這道菜加分不少。

羊肉常見的還有紅燒羊肉,但是我好像不是特別的喜歡那個味道,不曉得為什麼,但是愛吃的朋友也很多的,個人口味不同嘛。

哦,還漏了一個,鐵板羊肉,我也愛,羊肉撒上孜然粉的都喜歡[呲牙]





家有萌寵的巧克力迷


我屬“灰太狼”的,最愛吃小羊羊。只要是新鮮的羊肉我都喜歡吃,要說起喜歡哪種羊肉的吃法,在我的心中這樣排名的。

  1. 羊肉串:碳火必須要燒到沒有明火,羊肉串也必須是沒有經過醃製的,醃製的羊肉串失去了羊肉那自有的鮮,會變成吃調料的味道。羊肉串必須要帶上一塊肥油,架在碳火上讓肥油去滋潤肉串。變色後撒上點孜然、辣椒麵,先聞味,一定要深吸一口把羊肉燒烤的鮮味吸進肺裡,然後開擼。那滋味現在只能回憶一下了!


  2. 涮羊肉:涮羊肉必須是清水鍋,什麼火鍋湯底都是對鮮嫩羊肉的“褻瀆”。自己搭配點麻醬、腐乳、韭菜花調的小料,羊肉只要一變色即可撈出蘸料,一次怎麼也得二斤打底。

  3. 蔥爆羊肉:最清真的做法是選取羊裡脊的部位,剃去羊肉的白色筋膜,然後切成柳葉片。把羊肉片用蛋清和澱粉上漿,加上大蔥的蔥白部位,急火爆炒出來。大蔥只能用蔥白部分,裡面的蔥心都要剔除(蔥心發苦影響味道),羊肉的鮮嫩、大蔥的香氣相得益彰,發明這道菜的人絕對是吃羊的“高高手”。
  4. 孜然羊肉:孜然羊肉的風靡應該跟新疆羊肉串一統烤串江湖有關,孜然基本就是為羊肉而生的。如果沒有羊肉,孜然這味調料估計不會有多少人購買。

  5. 羊肉湯:不論哪個季節,去那種桌椅都斑駁的,一進屋就聞到羊肉那特有羶味的羊湯館。點上一碗羊湯,來上一個油餅。喝到鼻尖微微冒汗,腳底都升騰起一股熱氣,那舒服和愜意的滋味太美妙了!喝羊湯必須要去城郊結合部喝,一定是那種農村柴火大鍋熬煮的“現殺活羊”才正宗、才過癮。

  6. 魚羊鮮:我們的先人在造字的時候就告訴我們“魚和羊搭配起來叫鮮”!所以用新鮮的魚搭配羊肉來燉,尤其是【鯽魚燉羊肉】鮮的能把舌頭吞進去。




疫情過去以後,我第一件事就是找家燒烤店,點上幾十串大串擼上,好好解一下饞癮。不過現在還是暫時先忍一忍,估計大快朵頤的日子不遠了!


73神牛


要說羊肉我最愛的吃法就是烤,尤其是新疆烤全羊,外邊酥脆,裡邊嫩香,回味無窮!

1.備料,選用兩歲全羊一隻(兩歲的不老不嫩正好),蛋黃、鹽水、薑黃、、孜然粉、胡椒粉、香菜、芹菜、炭、。

2.先用一頭穿有大鐵釘的木棍,將羊從頭到尾穿上,羊脖子卡在鐵釘上。

3.再用蛋黃、鹽水、薑黃、孜然粉、上白麵粉調成糊汁。全羊抹上調好的糊汁,頭部朝下放入炙熱的饢坑中。

4.蓋嚴坑口,用溼布密封,燜烤一小時左右,揭蓋觀察,木棍靠肉處呈白色,全羊成金黃色,就可考熟取出。(新疆的饢坑烤全羊,吃著還有點土香味,比較自然的味道)

5.全羊烤熟後 放置餐車上,烹製者在羊頭上挽系紅綵綢,打成花結,羊嘴裡放入香菜。

6.新疆烤全羊色澤黃亮,皮脆肉嫩,鮮香異常,本是新疆人民招待貴賓的佳品。這樣一道完整的新疆烤全羊就做好了。

以上就是我的解答:希望對有需求的朋友們起到參考作用。有什麼不足之處,還請大家多多留言指正。謝謝大家!


新餐飲鐵哥


其實羊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吃法下面餐飲先驅就為大家分享羊的哪些部位適合做什麼菜吧:

【羊肉各部位特點】▼羊頭

日常吃羊,大多以羊肉、羊排、羊雜為主,很少有人會去吃羊頭,大抵是因為羶味較重,且難以處理之故。

其實羊頭若處理的好,反而比其它部位更多一份驚喜。羊臉肉質細膩,鮮嫩多汁;羊舌全是精肉,入口緊實,很有嚼頭;羊唇入口綿軟酥糯;羊眼雖有些像“黑暗料理”,但細細品味,肉質又脆嫩又勁道。

整隻的羊頭通常以滷製為主,滿滿的膠原蛋白。另外北京的白水羊頭也是一道非常著名的回族菜餚,是將羊頭用清水煮熟後拆骨切片,蘸著椒鹽食用,軟嫩清脆醇香不膩,風味獨特。

羊頸肉

即羊脖子,其肌肉發達,肥瘦兼有,肉質幹實,夾有細筋,通常切成圓形片狀/去骨做成頸肉排,亦可用於紅燒、燜燉,製作肉餡和丸子。

西餐中,羊頸肉常用來燉、燜、做肉醬或者其它慢燉料理。這種富含膠質的活動肉,料理的出品肉質柔滑美味,口感豐富。

羊肩肉

即肩背部位的肉,由互相交叉的兩塊肉組成。

這部分的肉溼潤,呈粉紅色,有明顯的大理石花紋,白色的骨頭被結締組織包裹著,外層有厚肥肉層。由於肩部活動較多,所以羊肩肉纖維長,肉質要粗一些,肥筋也比較多,入口比較肥嫩。

羊肩肉通常整塊帶骨出售或切半出售,適合涮、煎、烤。

羊上腦

“上腦”位於脖頸後、脊骨兩側、肋條前,因接近頭部故稱上腦。其特點是脂肪沉積於肉質中形似大理石花斑,質地較嫩,適宜熘、汆、滑炒等,是是涮火鍋的最佳肉食品。

羊肋排

羊肋排是整隻羊最優質、也是最昂貴的一個切塊。這個切塊位於羊的肩頸以下,接近羊身中部位置。這部分的切塊由7~9條肋骨組成,肥瘦互夾而無筋,外覆一層層薄膜,肉質軟嫩,細膩多汁,適宜烤、煎、蒸、燜、燉多種烹飪方式。

在西餐中,會根據不同的切割手法又分為許多種類。如把肋骨邊上的肉切除,使骨頭部份裸露,骨頭另一端是一部份圓形的腰肉或肋肉;將羊排之間的筋膜切斷,綁成皇冠狀的圓形;或將兩塊羊排骨頭交叉綁在一起等。

羊外脊

外脊肉位於脊骨外面,貫穿整個脊背,呈長條形,長如扁擔,所以又稱為通脊、扁擔肉、硬脊。外面有一層皮帶筋,纖維呈斜形,肉質細嫩,專用於較嫩菜餚的主料,用途較廣,用於涮、烤、爆、炒、煎等。

這一部位出肉率 較少,非常珍貴,屬於分割羊肉的上等品。

羊裡脊

裡脊是緊靠脊骨後側的小長條肉,從腰子到分水骨之間的一條肉,呈長條圓形,一頭稍細,是羊身上最嫩的肉(也有叫腰柳肉的)。其因為形似竹筍,纖維細長,又稱“竹筍羊肉”,適合熘、炒、炸、 煎等,一直是中餐爆炒的原料。

羊蠍子

羊蠍子就是帶裡脊肉和脊髓的、從頸項到尾尖的完整的羊脊椎骨,一節一節的羊龍骨。從橫切面上看去,成“丫”字狀,而那“丫字狀”的下面,還有一個小的分叉,這就是蠍子張揚的形狀了,“羊蠍子”因此而得名。

羊蠍子適合做火鍋或者紅燒、黃燜,吃的時候必須上手才夠滿足。

羊胸肉

是前胸軟骨兩側的肉,也是羊肉中最便宜的部分。這部分的肉像海帶一樣薄長,有肥有瘦還帶筋,雖然略顯肥膩,但是非常適合做烤羊肉串或者蒸羊肉。

另外如果採用西式的料理方法,大多是慢煮,一段時間後,脂肪會融化在湯中,剩下的羊胸肉柔滑細嫩。

尾龍扒

尾龍扒是羊的臀尖肉,也稱“大三叉”。此部位肉質較好,有適當的脂肪滲透其中,柔嫩的肉質搭配細密油花,風味濃郁、細膩可口,去掉上部一層筋膜後,甚至可代替裡脊肉使用,無論煎、炒、熘、炸、烤都很適宜。

羊針扒

針扒指的是羊的後臀部位,肌肉較多,脂肪筋膜較少,肉質比較細嫩,適合煎、炒等烹飪方法。

羊燴扒

臀尖下面位於兩腿襠相磨處的肉,叫“磨襠肉”,這部分揉纖維縱橫不一,肉質鬆軟,肥肉相連,略有薄筋,最適合做烤羊肉串。在烤制的時候肥油滲入到瘦肉纖維中,肉質不幹不柴,略帶嚼勁,讓人吃了還想吃。

羊黃瓜條

與磨襠肉相連處是“黃瓜條”,位於磨檔前端,三岔下端。肉色淡紅,形狀像兩條黃瓜,其肉質細嫩,適合煎、烤、炸、炒。

羊霖肉

羊霖肉,俗稱羊元寶、和尚頭、元寶肉、羊肉人參,是羊後腿上的一塊肉,在腿前端與腰窩肉相近處,呈半球形,纖維緊密,肉外有三層夾筋,肉質瘦而嫩,適宜燒烤、香煎、清炒、滑炒、爆炒。

羊腩肉

是指羊肚腩的肉,軟塌塌的,一層皮一層油一層筋的五花腩,肉質稍韌,口感肥厚而醇香。這個部位最適合紅燒、燜燉,做好後酥爛軟糯,非常入味。當然,也可以做成咖喱羊肉或者鍋仔羊肉,總之是讓人大愛的一個部位。

羊腱子肉

腱子肉是大腿上的肌肉,分為前腱子和後腱子,有肉膜包裹,肉中夾筋,很有嚼勁,適於醬、燒、燉、滷等。

羊腿肉

後腿的肉比較多,但是就肉質而言,前腿更加肥嫩。一般適合製作烤羊腿或者手抓羊肉,那種大口吃肉的感覺真的是太棒了!

羊尾巴

羊尾部分帶的油太多,因而經常被棄之不用。實際上,在有些地方,羊尾是羊身上最好的部位,得給尊貴的客人吃。

而羊尾更普遍的吃法,是在吃火鍋放入幾片,整鍋湯立刻變得鮮香肥腴起來。此時,羊尾的作用是潤鍋,叫清湯變得溫潤。除此之外,也有將羊尾巴烤著吃的。

羊蹄

羊蹄,即羊的四足,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質,脂肪含量也低,並且不含膽固醇,簡直是美容養顏第一佳品。其適合紅燒、乾鍋、清燉等烹飪方法,吃的時候感覺肉質非常細嫩,外面包裹著一層Q彈的膠質,不論是下飯還是下酒都是難得的好菜。

羊肝

羊肝是一道絕頂美味,生煎羊肝完全可以和法式鵝肝相媲美,口感細膩、味道濃郁、營養非常豐富。除此之外,羊肝還可以爆炒、水煮、醬滷,都是很不錯的吃法。

羊肚

羊肚是羊內臟中的佳品,在各種羊雜中,羊肚可能是接受度最廣的一種了,它的口感絲毫不比羊肉差,肉厚質韌,很有嚼頭。

羊肚最著名的吃法大概是老北京的爆肚了,入口韌、脆、香,不愧是一方的名小吃。烹飪時,可選擇爆炒、燒烤、涼拌、乾鍋、滷水或者製成羊肚湯。

羊腦

羊腦裹粉後炸制,是遠超羊肉本身的一道美味。除此之外,羊腦還可以打碎了燉蛋,或者燉豆腐,燉湯也是不錯的選擇,口感豐腴嫩滑。

羊腸

羊腸是很多人喜歡吃的一種羊下水,毫無腥羶臭味。河北滄州就有一道民間美食羊腸湯,讓不少北京人開車跑200多公里,就為吃上這麼一碗,可見它有多麼好吃。而火爆羊腸、香辣羊腸什麼的,也是非常好的下飯菜。

羊腰

羊腰子就是羊腎,《日華本草》說,羊腎能“補虛損,陰弱,壯陽益腎”,可製作燒烤、爆炒腰花、羊腎粥、炸羊腰等美食。

羊寶

也叫羊蛋,就是指羊睪丸。羊睪丸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燒烤、爆炒、白切均可。

羊鞭

中醫認為,羊鞭對於溫補腎陽有一定的功效,因此羊鞭也是大受歡迎,供不應求。羊鞭最簡單的吃法是燉成羊鞭湯,或者燒烤、紅燒亦可。

羊血

好的羊血只有鹽、水、純血三種物質構成,有點像果凍,但比果凍勁道一些,細嫩,非常好吃。

辣子蒜羊血是陝西省咸陽等地區傳統名菜,冒好的羊血撈在碗裡,不需要很多湯,加各類調料便可以吃了。羊血鮮嫩,加上辣子蒜和醋,味道美極了。

羊血粉絲湯也非常受人喜愛,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天來上一碗,別提多舒服了。

【下面介紹如何挑選好羊肉】

黏手的新鮮,骨頭細的嫩。另外,還可以從色澤、紋理、手感等方面去挑羊肉。

1、整塊的羊肉摸一摸

新鮮羊肉摸上去有點黏,能輕易粘住小紙條。另外,新鮮羊肉肌肉結構堅實而富有彈性,越細緻緊密的越好。

2、帶骨的羊肉看骨骼

採購帶骨的羊肉塊時,可以比較骨骼的粗細,通常骨骼越細的,說明羊的年齡越小,肉質也更鮮嫩。

3、切片的羊肉觀色澤

新鮮的羊肉片,因為肌肉纖維緊密,如果切片較厚都可以立起來,而不新鮮的是軟塌塌的。

凍羊肉可以從色澤辨別,新鮮的會呈鮮紅色,而時間放得久的會發白,反覆解凍的往往呈暗紅色。

另外,羊肉是肥瘦相間的,脂肪部份應潔白細膩,如果變黃,則說明已經凍了很長時間。

此外,近年來市場上出現了一種瘦肉精羊肉,羊打開以後沒有肥肉,幾乎都是瘦肉。

據監測,這種羊肉內含克倫特羅,也就是一種用於治療哮喘的興奮劑,同時也是最常用的一種瘦肉精,它提高了豬牛羊的出肉率,但會殘留在肉品中。

辨別瘦肉精羊肉的方法:

1、看顏色

正常的羊肉呈爽朗的鮮紅色,瘦肉精羊肉呈深紅色。

2、聞味道

正常羊肉有一股很濃的羊羶味,瘦肉精羊肉的羊羶味很淡而且帶有清臭。

3、看肥膘

有瘦肉精的肉一般不帶肥肉或者帶很少肥肉,肥肉呈暗黃色。

4、摸肉壁

好的羊肉肉壁厚度一般在4--5釐米左右,瘦肉精羊肉肉壁一般只有2釐米左右。

我是餐飲先驅,喜歡美食的朋友請關注我,我會每天為大家分享美食的做法,歡迎大家評論轉發點贊。


餐飲先驅


感謝題主提出問題。

你喜歡吃哪種羊肉的吃法?為什麼?

對於題主提出這個問題哪種羊肉吃法?為什麼因為喜哥屬於內蒙人,在內蒙羊肉大家都知道是非常地道的,因為草原非常廣袤,內蒙的羊肉的羊,品質是非常棒棒的,羊群白天放牧,喝的是礦泉水,吃的是草藥,內蒙的羊肉,還是非常非常棒的,內蒙人對羊肉多種吃法,烤全羊,涮羊肉,燉羊骨,羊雜碎喝羊湯等等等一系列吃法。

尤其說到蒙古族烤全羊是非常傳統的。

而且蒙古式烤全羊已經申報國家的申遺文化遺產。

蒙古烤全羊是蒙古人嗎對於尊貴的才奉獻出的美味。

要選擇膘肥體壯的四齒三歲綿羊作原料,然後用開水燙去羊毛,以鹼水洗淨全身羊皮。在羊的胸腔內放入各種佐料,四肢向上,羊背朝下,用鐵鏈反吊起來,放入爐內烘烤。烤爐是特製專用的,以磚砌成,形成穹廬,先用一種叫梭梭的柴禾,將爐內燒紅,撤去燃料,將全羊從烤爐的天窗口吊入,並關閉天窗和爐門,借用爐內高溫,對著羊身進行烤炙,直到羊全身烤成焦黃色為止。

烤好後,先出爐倒掉腹腔內的羊湯和佐料,將全羊以跪臥姿勢擺入直徑約1米的大盤內,上桌後,由專人在客人面前將羊剖卸成小塊,視來賓身份依次奉遞。烤羊腔中倒出的羊湯,再加水調配,用小碗—一端給客人。

這也是吃烤羊肉時必不可少的一種極佳飲料。這種烤羊肉,吃起來酥脆香嫩,肥而不膩

這時蒙古主人會向尊貴的客人敬上馬奶酒,把最好的羊肉獻給客人,表示對你的尊敬,耳畔響起悠揚的馬頭琴,你會感受到蒙古民族偉大與自傲,草原, 羊肉,美酒,久久留香,終身難忘




草原喜哥vlog


羊肉是常見的大眾食品,它肉質鮮嫩、脂肪含量少、營養價值高,對人體的一些疾病還有輔助治療的功能,深受大家的喜愛。但是,有些人說羊肉有羶味,受不了這個味道,我認為,羊肉如果吃起來羶味重的話,那肯定是在製作羊肉的過程中,處理技巧出問題了。

今天,我介紹一種羊肉的吃法,經過處理和製作後,吃起來不羶不膩,鮮美可口。

燴羊肉

燴羊肉也是河南很有名的一道特色美食,香飄四溢的濃湯、鮮美軟爛的羊肉再加上五顏六色的配菜,吃起來香醇鮮鬱、肥而不膩

食材:羊肉一塊、胡蘿蔔、木耳、黃花菜、紅薯粉條、香菇、大白菜、豆腐皮、食用鹽、味精、十三香、生抽、料酒、蔥段、薑片、大蒜、香菜、八角、白胡椒、芝麻油各適量

做法:1、將羊肉切大塊,在清水中泡20分鐘,泡出部分血水。

2、起鍋燒水,將泡好的羊肉涼水下鍋,並放入薑片、蔥段去腥,煮羊肉。

3、待水開後,撇去上面的浮沫,然後大火再煮羊肉30分鐘。

4、在煮羊肉的過程中,處理好配菜,木耳、黃花菜、紅薯粉條泡水,變軟後,摘洗乾淨備用。香菇洗淨切小塊,白菜撕成大片,胡蘿蔔切成小塊,豆腐皮切絲備用。

5、羊肉煮好後,撈出瀝乾水份,放涼後切成厚片,煮羊肉的湯不要倒掉,留作燴羊肉的湯底。

6、起鍋燒油,油熱放入蔥、姜、蒜爆香。再放入準備好的羊肉進行翻炒,翻炒片刻後,加入適量鹽、十三香、生抽、料酒、八角再進行翻炒。

7、加入少許煮羊肉的高湯,蓋上蓋子進行燜制,主要是要羊肉入味。

8、燜制兩分鐘,放入胡蘿蔔進行翻炒,然後將其它配菜一起倒入鍋內翻炒入味(粉條先不放),翻炒兩分鐘,鍋內加入煮羊肉的高湯,具體加入量根據自己情況而定,然後蓋上蓋子開始燜燴。

9、大火煮沸後,轉至小火再燴至20分鐘,然後放入紅薯粉條,繼續燴。

10、再燴至5分鐘,可關火,然後放入味精、白胡椒、香菜調味,再滴上幾滴芝麻油即可出鍋食用。

經過精心處理烹製的燴羊肉,是吃不到羶味的。這種燴羊肉的做法,就是老鄭州的味道,大火煮,小火燉,所有食材的鮮香都鎖進了這鍋燴羊肉裡面。

湯鮮香濃郁、肉醇厚軟爛非常美味!小夥伴們,美食不要錯過,看到的朋友,可以試著品嚐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