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误杀》影评

人眼前的波涛,都是海底深处我们一无所知乱象的表现

故事讲述了一个父亲在法治不全的小镇为了保护妻子女儿的“误杀”与警局展开了一场游离人性和法治边缘的高智商对抗,剧情来回反转十分精彩,结局两家互相开示得到解脱,回归到了人性真善的主旋律。

从人性的角度上来讲,李维杰虽然有正义的初衷,但走的时间长了,就忘了为什么要出发,只记下了走这件事,一念成魔,一念成佛,为了妻子孩子不受侵扰,杀了素察,布置下了所有的事情,利用了所有可利用的人,后来内心自责不安,祈福也没能得到宽恕,最终在结尾与拉韫的坦白中放下了心中执念,并主动向公众还原了事件经过,接受了法律的处置。拉韫夫妇完全是恶的设定,对孩子溺爱、对法治的蔑视、对权利的追逐和睚眦必报的凶狠体现淋漓尽致,最后也没得到好的结果。说句杠精的话,恶的有点彻底了。还有一个镜头很有意思,当记者问民众这件事怎么看时杂货店老板颂恩张了张嘴没有说话,留了一个意味深长的表情,电影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留给人更多的思考。彩蛋里,李维杰越狱,发现黄毛死在一个棺材里,又发现恶的爪牙伸到了边上,这是拉韫夫妇的报复,细思极恐。

刚看完电影的时候,我问身边的朋友,如果是你,在那种环境下,你会如何处理?朋友想了一下,张了嘴没说出话。按照电影中的逻辑下,这个父亲做的是正确并且唯一能够保护自己家人的选择,这就是法治混乱的悲哀吧,在一个法理沦丧之地,如何去寻找正义?电影后段民众的激愤和暴乱更是说明了在这个民众被长期压迫的地方,执法者的公信力可怜到什么地步,可民众代表的就是正义了吗?李维杰在最后一次进警局的时候交代人联系了政坛对手,才有了舆论的曝光,才有了汹涌的民潮,才有了事件在公众面前的还原,契合逻辑的同时又让人有些无奈和伤感,当民众的申冤都已经被政治利用,这样的社会真的让人看不到期待。李维杰遵守自己内心追求了真的善,缺并没有得到群众认可,相较而言,群众更愿意去维护那个被欺凌的李维杰而不是去抗争的李维杰,连最关系亲密的颂恩都不置可否,究竟什么才是真善?对个人,对民众,对社会,真善的概念恐怕都不一样。这让我不经想起句话,《乌合之众》里说,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