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慢阻肺核心药支气管扩张剂容易耐药吗?

中老年保健杂志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对于该疾病临床上会简称为COPD。慢阻肺绝大多数都是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发展而来的,当老慢支和(或)肺气肿患者出现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时,就可以诊断为COPD,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气喘、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等症状,肺功能下降且不可逆转。

除了肺移植,慢阻肺目前来说无法通过药物彻底根治,也无法做到摆脱药物而长久不发作,在药物治疗方面,在患者病情不严重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支气管舒张药物长期吸入维持病情稳定。所以大家都知道,慢阻肺的核心药物就是支气管扩张剂。支气管扩张剂作用机制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支气管、缓解气流受限,减少肺容积,改善肺过度充气,是控制慢阻肺症状的主要治疗措施。目前用于治疗慢阻肺的支气管扩张剂主要有三类:抗胆碱能药物、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如噻托溴铵、异丙托溴铵等;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福莫特罗等,临床上多采用雾化吸入或喷剂;茶碱类药物包括氨茶碱、多索茶碱,可以静脉使用,治疗作用相对较弱且副作用多。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全球倡议发布的临床指南中,噻托溴铵一直作为COPD患者治疗的一线药物。

支气管扩张剂容易产生耐药吗?比如沙丁胺醇以及特布他林都属于选择性的β2-受体激动剂,对支气管平滑肌有高度的选择性,长期使用会使β2受体数量减少,受体的敏感性下降,从而出现耐药。所以沙丁胺醇气雾剂主要用于缓解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者的支气管痉挛。也就是慢阻肺气喘症状急性发作时使用。

而噻托溴铵是一种长效抗胆碱药,竞争性且可逆性的抑制M3受体,可引起平滑肌松弛。由于其与M3受体解离非常慢,可以持续作用24小时以上。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慢阻肺疾病的维持治疗,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伴随呼吸困难的维持治疗及急性发作的预防。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噻托溴铵比长效β-受体激动剂有更好的支气管扩张作用和呼吸困难改善作用。一项大型3组试验中得到证实,该试验在超过1200例COPD患者中比较了噻托溴铵与长效β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和安慰剂,与沙美特罗或安慰剂相比,噻托溴铵长期治疗显著延迟了首次发作的时间,并减少了每年发作次数。所以,对于中重度慢阻肺患者,需要长期使用噻托溴铵(思力华)来控制病情。所有的支气管扩张剂长期使用或多或少都会有耐药性,一般建议联合用药,控制病情,同时增强体质,减少病情反复频率,减少药品使用次数。

虽然有较多的支气管扩张剂可以选择,但仍有40-50%的III-IV期的慢阻肺患者病情控制并不理想,承受着较多的症状,2018年,双支气管扩张剂欧乐欣进入中国,进一步改善慢阻肺患者的症状控制效果。欧乐欣通用名为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吸入粉雾剂,它包含了一种长效抗胆碱能药物乌美溴铵,以及一种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维兰特罗,药效维持时间较长,达24小时,一天使用一次即可,主要用于慢阻肺患者的长期维持治疗。比噻托溴铵效果更好,但价格不便宜。


胡洋


一般说耐药,指的是抗生素,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普通的药物一般叫耐受,就是长期用一个药物后,机体可能就不再敏感了。比如慢阻肺患者会有气喘,如果长期用沙丁胺醇气雾剂来平喘,刚开始用的时候,可能效果非常好,几分钟甚至1分钟左右就会发挥平喘效果,因为沙丁胺醇就是一种起效很快的支气管扩张剂。但是很多患者都会发现,随着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几年时间,会发现起效越来越慢了,可能要几分钟甚至要十分钟才能完全起效,而且感觉效果没有以前好,是的,这就是耐受了。当然,也可能是你的病情严重了。


不管怎么说,支气管扩张剂都是治疗慢阻肺的关键药物,长期使用一种支气管舒张剂是可能导致耐受的,使用的时间越长效果可能越差。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们可以两种长效支气管扩张剂联合使用,比如使用舒利迭的同时联合使用噻托溴铵,这两种都是长效支气管舒张剂,舒利迭还包含了激素成分。


为了更好的治疗慢阻肺,除了依靠药物,我们必须借助运动的力量。要知道,适当的运动锻炼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非常有帮助的,尤其是游泳、太极、慢跑等等,非常有助于锻炼肺功能。通过运动锻炼,也能减低药物的耐受性,同时也是有可能减少药物的剂量的,大家不要小觑了运动的能耐。


李鸿政医生


慢阻肺是以进行性发展,且持续存在气流受限的慢性炎症反应,可能与吸烟,大气污染、粉尘等接触有关。不同时期的治疗不同的,平时缓解期主要是增强体质,戒烟、避免粉尘等,急性发作期主要是抗感染、舒张支气管等对症治疗。

慢阻肺早起没有症状或者症状不明显,但是严重时患者可出现明显的症状,或发生严重并发症。因此患者要认识到长期规范治疗的重要性。

慢阻肺的用药物包括抗胆碱能药物、b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吸入糖皮质激素等。

长效支气管扩张剂是慢阻肺症状管理的核心药物。胆碱能药物可以帮助扩张支气管,维持气道通畅可以有效的持续缓解症状,减少病人发作次数。

当然有些药物在治疗的同时也会出现或多或少的不良反应,或者患者长期使用一种支气管扩张剂,也可能会让机体对药物产生耐药性,从而导致治疗效果不佳。但是我们治疗疾病也要分清利弊,不应该自作主张、随意停药。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

欢迎关注“肺气肿慢阻肺科普学堂”,了解更多呼吸病健康科普知识!

肺气肿慢阻肺科普学堂


首先,我们还是要来搞清楚两个概念,一个是耐药性,一个是耐受性。

耐药性又称抗药性,系指微生物、寄生虫以及肿瘤细胞对于化疗药物作用的耐受性,耐药性一旦产生,药物的化疗作用就明显下降。

耐受性是指人体对药物反应性降低的一种状态,按其性质有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之分。耐受性是一种生物学现象,是药物应用的自然结果。容易产生耐受性的药物如硝酸甘油、安定等。 交叉耐受性(cross tolerance)是指对一种药物产生耐受性后,应用同一类药物(即使是第一次使用)时也会出现耐受性。

所以,准确的说,治疗COPD的主要药物支气管扩张剂产生的不适耐药,而是机体的对这类药物耐受了。

慢阻肺常用的支气管扩张剂只有两类,一类的β2受体激动剂,短效的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克伦特罗、丙卡特罗;长效的有沙美特罗、福莫特罗。另一类是M胆碱受体阻断剂,短效的有异丙托溴铵,长效的有噻托溴铵。

那么这两种支气管扩张剂中,第一类β2受体激动剂会容易产生耐受性,这主要是因为长期应用这类药物可造成β2受体数量减少,从而导致机体对这类药物耐受。所以一般情况下,在COPD的长期控制通常不选用短效的β2受体激动剂,而在急性发作期使用短效的β2受体激动剂。稳定期采用长效的β2受体激动剂+吸入用糖皮质激素,即LABA+ICS的组合。ICS能够加强LABA的气道舒张作用,还能加强其他的飞支气管扩张作用,另外,ICS削弱炎症物质对β2受体的削弱作用,间接增强LABA的作用。


小叨健康汇


根据题主所提出的问题,以下回答仅代表个人观念以及在临床工作中所遇见的情况……

支气管扩张剂这个药在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当中都有合理的用药原则……



俗话说得比较好,是药💊三分毒,一个疾病的治愈过程主要还是靠三分治疗,七分来保养与护理,那么这个病才可以慢慢好……

包括题主所提出的问题,支气管扩张的药物:如沙丁胺醇、氨茶碱等药物,副作用肯定有,一般有的患者有口干、消化道的副作用、有的也有可能发生心率失常、心动过速等这些副作用……



一般支气管扩张药物都是属于处方药,必须严格遵医嘱服用药物,切勿自行服用或者停止,根据病人病情来确定用药剂量,或者停药,切记切记哦……

我是阿静,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想了解更多健康知识,可以关注我或者发私信咨询我……


小小萌阿静


慢肺阻疾病,包括肺部类疾病,完全可以用中药调理为正常生活水平,大多数人对中医中药施治不抱什么希望,是对自身加重损害,医学方面,能知人体细胞生理更新换代周期,肺部疾病中医中药论治,能达到根治愈目的。

只是可怜的人,信死不信活。


民间传承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慢阻肺在这一人群中的发病率逐步升高,尤其是6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更高。随着冬季的到来,肺部感染以及曾有支气管疾病病史的中老年人,应特别注意预防慢阻肺的发生,一旦出现长期、反复、逐步加重的咳嗽、咳痰、憋闷、气短甚至呼吸困难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诊治。

慢阻肺治疗药物中,支气管扩张剂处于核心地位。支气管扩张剂是指能对抗支气管收缩,快速改变气道平滑肌的张力,使呼吸气流更顺畅,最终解除呼吸困难症状的一组药物。

支气管扩张剂的分类

按照药物作用机制的不同,支气管扩张剂分为β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茶碱类药物;按照药物作用时间的长短又分为短效β受体激动剂、长效β受体激动剂、短效抗胆碱能药物和长效抗胆碱能药物。

不同支气管扩张剂的特点及用药注意事项

●短效β受体激动剂 这类药包括特布他林、沙丁胺醇、丙卡特罗等,有口服、静脉给药、吸入等剂型。药物作用特点是松弛气道平滑肌作用强,在数分钟内起效,支气管扩张效果一般维持4~6小时,但不良反应较多,对于敏感患者,可引发静息时心动过速,并有潜在的心律失常风险,同时也容易发生低钾血症。此类药物老年人应慎用,因为无论通过何种途径给药,都可能发生严重的躯体震颤。如果使用需注意不宜长期、单一、大剂量,初始剂量应低于成人常规剂量,如未达到充分的支气管扩张效果,再逐渐增加剂量。一旦出现上述不良反应需立即停用药物,若出现心绞痛、心率每分钟大于200次、肌肉痉挛等严重不良反应需立即就医诊治。

●长效β受体激动剂 这类药物有沙美特罗、福莫特罗、茚达特罗等,为定量吸入制剂。福莫特罗较沙美特罗起效快,吸入后1~3分钟开始起效,作用持续时间达12小时左右,这两种药物每天给予2次即可达到良好的效果。茚达特罗的起效时间约为5分钟,每天给药1次,作用持续时间达24小时,支气管扩张作用为沙美特罗的2倍。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短效β受体激动剂类似,但发生率较低,发生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也较轻。对于伴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沙美特罗应慎用,可能引发心动过速、心悸等。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症状会自行缓解,如不能缓解并有加重趋势应及时就医。

●短效抗胆碱能药物 代表药异丙托溴铵,药物起效时间较沙丁胺醇慢,但作用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达到6~8小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和肺功能;不良反应较β受体激动剂少,主要不良反应为口干、口苦、排尿困难等;对于有前列腺增生和闭角型青光眼的中老年患者应慎用。另外应避免药物进入眼睛,特别是有青光眼倾向的患者,如果误入眼内,会出现瞳孔散大、眼内压升高、眼痛、视物模糊等症状,一旦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就医治疗 。

●长效抗胆碱能药物 代表药噻托溴铵,单次用药后对肺功能的改善作用可持续24小时以上,每天给药1次,老年人不需要调整剂量。噻托溴铵较长效β受体激动剂能更好地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频率。该药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主要不良反应为口干、口苦、口中有金属味、便秘等,症状都较轻微,但如出现闭角型青光眼的征象,应停用药物,另外,如出现支气管痉挛,应立即给予吸入型短效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并停用此药。

●茶碱类 常用药物包括氨茶碱、多索茶碱、二氢丙茶碱,对于稳定期慢阻肺有中度支气管扩张作用,但茶碱治疗的安全浓度范围、个体差异大、影响因素多,临床应用时建议定期检测血药浓度。一般认为,茶碱达5微克/毫升即可使支气管扩张;10~20微克/毫升时最有效;但大于20微克/毫升容易中毒,出现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等)、中枢神经兴奋(烦躁、失眠、头痛、抽搐等);>30微克/毫升时可有心血管症状,如心律失常、心搏骤停等;>60微克/毫升可致大多数患者死亡。急性心肌梗死、低血压和休克时禁用茶碱类药物。多索茶碱临床应用较多,用药30分钟即可起效,作用维持时间持久,支气管扩张作用较氨茶碱强,引发中枢、心血管和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较少。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对于有急性加重慢阻肺病史的中度至极重度患者,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受体激动剂(福莫特罗联合布地奈德、沙美特罗联合氟替卡松)比单药治疗效果好,但应注意每次服药后要用水漱口,在停用这类药物时需逐渐减量,不能突然停止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心悸、口腔念珠菌感染、声音嘶哑,心动过速不常见,心律失常、心绞痛较少见;如出现喘鸣加重应停止用药,必要时就诊治疗。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长期、单一应用一种作用机制的支气管扩张剂,可导致受体调节能力下降,容易出现耐药;而两种或三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支气管扩张剂联合应用,能达到协同增强支气管扩张的效果,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及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发生率。比如异丙托溴铵与沙丁胺醇,主要不良反应为沙丁胺醇所致的心动过速、心悸、震颤等,但症状较沙丁胺醇单药轻。

——追随您的心声 提供专业回答——


中老年保健杂志



一点通养生


大多数慢阻肺患者走路都困难。跑步不可能游泳更不可能能打太极拳的比没有病的人还要徤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