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纽约时报》推荐:当代年轻人都应该读的5本书

大家在学习英语的时候

经常会听人说:

“想学好英语,去读英文原著呀!”

《纽约时报》推荐:当代年轻人都应该读的5本书

可是英文书那么多

我们又要如何去选择呢?

为此

《纽约时报》专门整理了适合年轻人阅读的

5本经典英文原著!

想提升自己的语感、得到更多收获

那就赶紧来看看吧!

第二十二条军规

约瑟夫·海勒

《纽约时报》推荐:当代年轻人都应该读的5本书

There’s been a surge of acclaimed fiction about war in the 21st century, but Joseph Heller’s satire “Catch-22” remains the gold standard. Heller served in World War II, and “Catch-22” reflects the horrors and absurdities of war and its attendant bureaucracies.

自21世纪起,有关战争类的小说开始大量涌现,但约瑟夫·海勒的讽刺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依然保持着它的黄金地位。

作者约瑟夫·海勒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反映了战争的恐怖和荒谬,以及随之而来的官僚做派。

豆瓣评论

Jin: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小说。无论从内容, 风格, 语言等角度来说, 都突破了以前小说写作的规矩。

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小说写作派别: 荒诞派; 和一种全新的文学表达方式:黑色幽默文学。

匿名:美好的驳论,美好的黑色幽默…

秦九:大笑,然而沉思,然后惊恐。

Beloved(1987)

托尼·莫里森

诺贝尔文学奖作者

《纽约时报》推荐:当代年轻人都应该读的5本书

2006年,纽约时报书评让上百位杰出的作家,评论家,编辑和其它类型的文人选出过去25年来已出版的最好的美国小说,托妮·莫里森的《宠儿》,荣登榜首。

In the Book Review in 1987, Margaret Atwood said Morrison’s “versatility and technical and emotional range appear to know no bounds.

这是一本有关美国奴隶制情感代价的灵魂小说。在1987年的书评中,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加拿大女诗人)提到托妮·莫里森“多才多艺、文学技巧深厚、情感丰富。

豆瓣评论

梅紫:我读过最震撼的小说,所表现出的压抑足以让你沉浸在深切的不安中。这绝对不是一本读起来很舒服的小说,螺旋式的叙事方式和掷地有声的赤裸表达都让人读得很吃力。

Pan小月:《宠儿》的意义全然不在于笼罩在她身上的那些光环,而是光环之下的最本初的深情。荣誉对托妮·莫里森和《宠儿》来说,不过是一个让更多的人注意到她们的媒介,绝不是哗众取宠的和被故意包装出来的魅力。

过耳DeviousArt:反正我是当鬼故事来读的...

White Teeth(2000)

查蒂·史密斯

《纽约时报》推荐:当代年轻人都应该读的5本书

Zadie Smith’s debut novel can serve as an inspiration to anyone in their 20s, since it was published to worldwide acclaim when Smith was just 24 years old.

查蒂·史密斯的处女作是一部可以启发20多岁年轻人的小说,史密斯24岁时就出版了这本书,之后它就在世界范围内广受好评了。

“White Teeth,” set in turn-of-the-millennium multicultural London and teeming with characters, slang, jokes and insights, might still be the best place to start.

《白牙》的故事设定是在千禧年之初,地点是有着多元文化的伦敦,书里充满了各色人物,俚语,笑话和真谛。

豆瓣评论

Shine:这本书将这种文化融合的过程放大,拉长,看到了不平等,可是还是很无奈。

绿茶饺子:我以前已经提到过,这是我今年看到的,最值得推荐的一本书。尤其是前面2/3,可以说得是波澜壮阔的史诗,智慧与幽默并存,现实与历史辉映。

The Power Broker(1975)

罗伯特·卡特

“美国200多所大学和研究院学生必读书”

《纽约时报》推荐:当代年轻人都应该读的5本书

“The Power Broker,” his Pulitzer Prize-winning life of Robert Moses, would have cemented his towering reputation had it been his only book. Never elected to any public office, Moses nevertheless did more to change the shape of New York City and Long Island in the 20th century (their bridges, highways, housing, public spaces) than arguably any other figure.

作为获过普利策奖的罗伯特·摩西,他唯一的一本书《权力掮客》为他带来了无上的荣耀。摩西从不竞选任何公职,却在改变20世纪的纽约市和长岛(桥、高速公路、房屋、公共场所)上做了许多事情,做的无疑比任何人都多。

Caro’s book works as both a sweeping epic about an oversize personality and a granular look at the mechanisms of power and influence.

卡罗的书既是一部关于人性的笼统而意义重大的史诗,又是对权力与影响力机制的入微观察

豆瓣评论

Urbanimal:理想主义者是一个可敬又可怕的存在,可怕在于他们为了理想可以牺牲掉一切,而可敬在于这一切也包括他们自己;简雅各布斯易得,而摩西难求,虽然我最喜欢的是芒福德先生。

矮脚虎:非常激动人心的一本书,推荐给任何一个想了解纽约城市规划以及美国公共权力如何运作的人。

竹简残片:东亚有着数千年的高度发达的专制集权政治的传统。但是,在一向以商业立国的美国,那里的政坛又会是一幅怎样的浮世绘呢?

不要以为在太平洋的彼岸官僚的权力就会减少多少逊色多少。在《The Power Broker》里,整个纽约市的城市面貌完完全全取决于摩西个人的心情喜好而随意翻腾变化。

Fun Home(2006)

埃里森·柏克达

《纽约时报》推荐:当代年轻人都应该读的5本书

In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Sean Wilsey wrote: “It is a pioneering work, pushing two genres (comics and memoir) in multiple new directions, with panels that combine the detail and technical proficiency of R. Crumb with a seriousness, emotional complexity and innovation completely its own.”

纽约书评人,肖恩·威尔西说:“这是一个创意之举,把2种流派(漫画和自传)以多种新的方法结合在了一起,把严肃,复杂的情感,用画板结合了细节和R.Crumb的熟练的技巧,并且完全用自己新创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豆瓣评论

GEB-耶-EGB:graphic memoir. 哎...许多不可能但又是必须的事。画是冷的,distant, powerful and complex. 即便很多东西书一开头我就察觉到了,不妨碍它感动人,久违的感受呢。只标签LGBT(女同性恋)不太合适。

瑜生:这是一个回忆录,是一部漫画,是一个家庭故事,是一部哥特式的作品。

这是一个外表光鲜的家庭:做教师的父亲,把家管理得井井有条的母亲,两个可爱的孩子。无论是家庭经济条件,还是家人关系,似乎都让邻居友人羡慕不已。

可这在世人眼中博物馆般精雕细琢的家和在葬礼上被众人评价为“好人”(Good man)的父亲,在Alison的叙述中,缓缓开启了大门,把这个像“阿达姆家庭”一样哥特似扭曲的家庭关系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