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年夜飯一般幾點吃?吃年夜飯有何講究?

三湘布衣


其一,年夜飯一般幾點吃,恐怕沒有哪個地方的人能說出一個具體的時間。吃得早的早上就已經把年夜飯吃了,吃得晚的能吃到大年初一早上,不過如今的年味越來越淡,吃年夜飯的講究也少了許多,吃的時間也不侷限於晚上,早上、中午都有可能。

不過,我們《外婆的菜譜》美食欄目組,來自五湖四海的同事們一致認為:當所有家人都團聚在一起,望著窗外的煙花,高高興興地在一起,就是吃年夜飯最好的時候。

其二,吃年夜飯有何講究,這講究可大了:

全家一定要聚齊,年三十白天趕不回去,也得踩著年夜飯的點到家,實在沒辦法趕回來的也會給留一個座位和一副碗筷;座次有序,一般祖輩或父輩坐最上邊,晚輩坐兩側;飯食豐盛,雞、鴨、魚、肉少不了,什麼年年有餘、大吉大利,對來年的所有美好期盼都藏在這滿桌佳餚盛饌中。

每年最後一天的年夜飯都是各家各戶放大招的時候,端上桌面的美食不僅要撐得了場面,還得鎮得住吃貨!看看江西、安徽、浙江的人年夜飯上的必備美食,有你吃過的嗎?

【土雞煲】

浙江麗水縉雲縣,土雞煲似乎是當地人家家戶戶年夜飯上的壓軸菜。

用山泉水清洗食材土雞,不可謂不土豪。先將雞塊與姜等配料爆香,隨後再用山泉水燉煮雞肉大約2個小時,加入養生的枸杞,泉水和枸杞的甘甜浸潤雞肉內裡,雞肉的風味在久煮中瀰漫開來。

土雞都是當地老百姓自己畜養,平時散養在村中,平時吃林間的小蟲,喝山澗裡的泉水,自由自在是它們的雞生信條。

所有食材的香味匯聚一堂,成就了一鍋濃濃的雞湯。其湯汁濃厚,味道鮮美。雞肉酥而不爛,肉質鮮嫩,用筷子輕輕觸動雞肉就會“四分五裂”,是一道讓人光是聞到味道就會流口水的大餐。

【清蒸板鴨】

說起吃鴨,可能你的第一反應是北京的烤鴨、南京的鹽水鴨、廣西的酸鴨以及海南的白切鴨,但很少有人知道,江西人對鴨的熱愛一點也不遜色前面那幾個地方。

江西人愛吃鴨,除了菜品多樣,還表現在鴨肉在其飲食文化中的地位當中。就如江西遂川縣,當地人跟鴨子就有著解不開的情緣:待客酒席必吃鴨雜拼盤,平時愛吃酸辣鴨五件,過年少不了清蒸板鴨。

遂川板鴨歷史悠久,深受港、澳、南洋消費者青睞,有"臘味之王"之美稱。

將新鮮的鴨肉經過醃製風乾後,製作成長久易保存,風味盎然的臘味板鴨,具有“美味潔白、肉嫩骨脆”的特點。臘板鴨的吃法多種多樣,可熬粥暖胃,可煲湯去火潤燥,可爆炒開胃下飯。

【臭鱖魚】

安徽美食千千萬,但在年夜飯上,卻讓一道“臭味”搶盡了風頭,這道臭味就是大名鼎鼎的徽州傳統名菜—臭鱖魚。

“徽州臭鱖魚”是一道徽州名菜,別有風味。《舌尖上的中國》也做過特別推薦。它統稱“桶鮮魚”,又俗稱“醃鮮魚”。所謂“醃鮮”,在徽州土話中就是臭的意思。

臭鱖魚的製作相當講究,是把新鮮鱖魚不剖魚腹,完整的用淡鹽水醃漬在室溫25℃左右的環境中,在木桶中肚皮朝上擺放,用山間青石頭或鵝卵石壓住,經過六七天後,魚體散發出似臭非臭的氣味時即完成。

“風味鱖魚”聞起來臭,吃起來香,既保持了鱖魚的原汁原味,魚肉潔白、形如蒜瓣,口感滑嫩且有彈性,聞著微臭,入口生香,用筷子輕輕一撥,骨刺便會與魚肉分離,肉成塊狀。餘味悠長,口感筋道,不是一般的鮮魚能比的。

【粉蒸肉】

粉蒸肉,是我國南方一道十分流行的家常菜。糯而清香,酥而爽口,肥瘦相間,食之潤澤幼嫩。口味可以偏辣,也可以偏甜,視各地不同的偏好而定。

年夜飯上怎麼能少得了肉呢,大家可能不知道,粉蒸肉這道菜在南方年夜飯上有多“搶手”。它在南方的許多省份,如四川、重慶、湖南、江西、湖北、浙江等都有流傳。另外,在杭州、重慶、河南、湖北、江西等省份還都爭說自己是這道美食的發源地。

與一般的粉蒸肉做法不同,江西粉蒸肉不用放在碗或碟子裡蒸煮。江西人更喜歡將裹好粉的肉片放在篦子上蒸煮,下面放上紅薯、土豆或者直接放上米飯,五花肉的油脂會隨著篦子滴落到下方的食物上。

你們的年夜飯都吃什麼呢,有什麼講究?


外婆的菜譜


座標北京,其實沒有特別約定俗成的時間。

就我家習慣來說,小時候,習慣7:30開吃,邊吃邊聊邊看春晚,到9點,第一波年夜飯差不多吃完;之後開始包餃子,到12點煮餃子,大家吃過一波餃子看完煙花後,睡覺~

現在,隨著大家都越來越追求健康的生活,三十夜裡12點的餃子一般放到初一吃~也會往餃子里加入幾個乾果,誰吃到了乾果就意味著第二年會有好運~當然啦,初一除了餃子,還會配一些有好寓意的吃食,例如“年糕”,寓意“年年高”

其實個人認為,年夜飯只是形式,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大家不用等到過年時才能吃到“大魚大肉”了,更重要的是家人一年的團聚~不知大家覺得呢?

share下去年我家的年夜飯~


小饕愛美食


我是柒月,年夜飯幾點吃在我們家裡是沒有規定的,年夜飯不說有多豐盛,但做起來也是不容易,我們家裡每年吃年夜飯都挺早的,有時下午4點多就吃飯了,因為年夜飯會叫奶奶過來一起吃,奶奶是跟著叔叔吃,吃完還要回去吃一餐,所以我們每年的年夜飯都挺早就吃好了,吃完飯我媽還要把廚房的衛生搞好,在農村過年大部分還是燒柴火做飯,就是那種土灶,還是挺累人的,年夜飯的菜一般會有:青菜、雞湯、鴨肉、紅燒魚、紅燒肉、燉豬肉、鴨雜(鴨雜裡面包含、鴨胗和鴨血、鴨腸、鴨心、這些做一盤菜)這些都是年夜飯會出現的一些菜,不說有多豐盛,但吃的開心,一家人都聚在一起,下圖是2017年的年夜飯


陳柒月


你好我是貓姐好味道,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年夜飯顧名思義一定要晚上吃,但是很多地區不同可能吃的時間就不同。

由於我是北方人,我就告訴你我們北方的過法。在北方冬天是相當寒冷的,但是除夕這天,我們的寒冷都被我們的熱情給蓋過了,在北方過年最大的節日,吃年夜飯也是相當講究的,作為80後農村出身的我來說,經歷的每個春節都是很傳統的。

我們這邊一般在下午2點開始媽媽會把豬頭肉呼出來,還有大骨棒的拆骨肉,這是年夜飯的一個大菜,這是我們這些孩子就會吃上一頓。接下來家人們會圍在一起包餃子,我們年夜飯的主食,其中有兩個餃子是放著硬幣的,這樣誰吃到了就會來年走財運。

包完餃子,快到8點的時候會一起看春晚,其他大人會在一起娛樂,打麻將哈哈。

大概11點左右,陸續的會有人家按耐不住開始放禮花,鞭炮來迎接財神。媽媽也會偷偷的跑去給祖輩們磕頭,接下來就是煮餃子,11點30我們就會吃上這一年來最講究的大餐,吃豬頭肉,豬蹄(一般都吃前蹄大人說要撓錢),有魚(年年有餘),有白菜(百財),有生菜(生財),吃餃子我們小孩就瘋狂的找帶硬幣的餃子,可是往往這個餃子都是大人們吃到。一邊吃餃子的同時會看到外面的禮花陸陸續續的都炸開,看誰家的禮花最大,就感覺這家今年掙到大錢了。投去羨慕的眼神。

東北農村的年夜飯那就是大魚大肉,最近幾年也是養生了很多,可以看見青菜的影子了。

來到城市以後每年都期盼春節團聚的那種氣氛。


貓姐好味道


在我們家,年夜飯一般要天黑才吃,天黑之前要把家裡的家禽牲口先餵飽,然後把雞頭、雞卦、雞翅、雞腳、雞巧拿出來“獻飯”,還要加三碗飯、一茶一酒、香紙,這些備齊以後就要端著在個個門口和堂屋上香磕頭敬拜祖先神靈,這一套結束以後還要把這一天晚上要吃的菜每個添一碗,兩邊一邊放三碗飯祭拜先人(寓意是讓先人先吃),幾分鐘後磕頭撤下,然後家裡有狗的在這一晚要端一碗給狗吃,

最後天黑了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開始吃年夜飯,現在大部分都各奔東西,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能一家團聚,過年也是一家人最開心的!


山老頭彝州紀食


這應該沒有確切的時間點的,一般情況下都是什麼時候煮熟了就什麼時候開始吃。

在此我來說說廣西人在年三十那天的風俗習慣吧。

年三十那天大家都會早早的起床,男士隨便喝口粥就開始殺雞、買肉、買魚,還有各種各樣的菜,女同胞們呢就負責搞好各種配菜,蔥薑蒜、還有香菜是必不可少的。一兩個小時後,雞,肉煮熟了就開始在家裡先拜神,放炮仗了,然後就把拜神用到的東西全裝一對籮筐裡,雞、肉、麵條、水果、糖、餅、茶、酒、蔥蒜(連根)和炮仗蠟燭,油燈,紅紙這些一起挑到村裡的各個神位的地方去敬拜,一家人浩浩蕩蕩的出發,就留一個人在家裡燒水沖涼(用柚子葉煮的水,聽說可以把去年一年的黴運洗掉哦。),然後再把衛生打掃一次,一兩個小時後,出去拜神的回來了,那就要忙著做年夜快了,其間中午餐都是隨口喝碗粥就了事了,大家都忙活著,貼対聯、沖涼、煮飯菜、洗衣服,把自己都收拾得乾乾淨淨的然後準備吃年夜飯了(在吃年夜飯前一定要把我們吃的飯菜先去敬下老祖宗才可以開吃),一般兩點多就可以吃上年夜飯了,雞鴨魚肉,應有盡有,滿滿一大桌,吃到有餘有盛,明年發發發,全家喜氣洋洋過大年!


車縫工阿欣


這個問題不可一概而足,現在就說說我的情況吧:我的老家在魯南,兒時的記憶裡,因為冬天天黑的早,母親六、七點就把年夜飯準備好了,菜品並不豐盛,因為那時農村普遍窮,但母親還是要做幾個她認為的好菜,兄弟姊妹幾個吃得不亦樂乎,這就是過年了,這是我一輩子也忘不了的味道。後來長大後,尤其是成家立業、為人父母后,我家的年夜飯依然是年三十晚上六、七點鐘吃,雖然菜餚豐盛了許多,娛樂項目增加了不少,但再也找不回兒時的年夜飯那種味道,這也許就是時過境遷吧。其實年夜飯沒有什麼標準,條件好一點的,花樣可以多一些;條件一般的,也可以普通一些。團圓飯吃的是一種心情、吃的是一個喜慶、吃的是一種幸福、吃的是一種美好的期盼。


彬彬有禮98430


哈嘍大家好我是汪叔,作為一個美食領域的創作者,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年夜飯大家一般都有什麼講究?年夜飯一般都幾點吃?汪叔作為一名東北人為大家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年夜飯象徵著過新年,一家人在一塊團聚是團圓幸福的感覺嗎,在我們東北那邊基本吃年夜飯的時候都是晚上12點左右的時間,或者是將近12點的時候,當然了講究也沒什麼太大的講究,最主要的就是豐盛,如果非要說講究的是有這麼幾點講究的,下面我們慢慢來說。

其次就是年夜飯當中一定要有一隻魚還有豬蹄子,豬蹄子象徵著新的一年多吃豬蹄,自己就能多“抓錢”而魚呢也就很簡單了,就是說明在新的一年當中年年有餘,而且年夜飯在東北來說都是吃餃子的,並且餃子當中會包一些象徵的意義的東西,在我們家的年夜飯當中都會在餃子當中包上硬幣,可能別的地方的人覺得這樣不好,不衛生,但是肯定是會洗淨的,然後誰吃到帶錢的餃子,象徵著新的一年當中就會發財,所以這就是我們家新年的講究了。

其實每個地方的講究都是不一樣的,就等於在外地的年夜飯也沒有那麼太豐盛吧,其實現在就是看對於新年的重視度,我覺得東北對於過年看的還是比較重要的吧,所以不管多遠的遊子,在過年的時候也要回家。


東北汪叔美食私房菜


在我們家鄉,一般年夜飯吃得比較早,但也不算太早,一般人家裡都是下午四五點的時候開始吃年夜飯。而且在吃年夜飯之前一定要先放鞭炮,所以每年到這個時候,到處都能聽到鞭炮聲。

飯前除了放鞭炮還需要點幾根香燭,好像點香燭的方位也是有講究的,但是具體的我就不太清楚了。

再說年夜飯,菜肯定都是很豐盛的,菜的數量也必須是雙數。而且必須要有魚和肉這兩道菜,幾乎每年都是會有的。


其他的講究就沒有太多了,當然長輩先吃這一類的幾乎各個地方都是一樣的吧。就不贅述了。

全國各個地方吃年夜飯的時間也不一樣,以上只是湖南的一些講究。


據我瞭解的湖北地區的年夜飯習俗,我有一個遠方親戚的湖北的,他們那邊一般是下午兩點左右吃年夜飯,年夜飯的時間更早了。下午兩點吃完,然後晚上八九點還是會再吃一頓的。


株洲吃喝玩樂官方


年夜飯幾點吃

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是農曆除夕(每年最後一天)的最後一餐。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一家相聚,共進晚餐。一年一度的團圓飯表現出中華民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係更為親密。

年夜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幾點吃沒有一個準確的時間,當你一家人都團聚了,一起望著窗外的煙花,高高興興地在一起,就是最好的時候。

年夜飯講究

1.長輩給晚輩添飯加菜,如果吃飽了不想要,不能說“不要”,而是說“有了”;如果個別茶果吃完了,要說“吃興了”或“太多了”,而不是直接說“沒有了”。

2.年夜飯上一盤魚大家都約定約成的不動一下筷子,圖一個年年有魚(餘)的好彩頭。

3.過年成年人還不宜喝湯,意思是成年人總在外面奔波,外面湯湯水水的總不好。

4.一盤冬筍炒肉象徵著“節節高”,大家愛吃不愛吃都要吃一點。主要用黃花菜、豆腐乾、冬筍、香菇、肉絲等炒成的“和氣菜”端上了一後,大家也都要象徵性地吃一點,尤其是兄弟姐妹、婆媳妯俚,彷彿吃了這道“和氣菜”來年大家一切都和和氣氣起來。

5.到了晚上10點多鐘,該是接灶神的時候,大人們便來到貼著“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廚房灶邊,象徵性地放一掛鞭炮,算是接了灶神。


6.吃飯期間講話的內容也有許多的說法,不能哭,不能吵架,吃完了不能說“飽”,要說“充實”,餃子在煮的過程中破了還不能說“破”,要說餃子煮“掙”了,含有掙錢的意思,不要談論什麼死亡生病等話題等等。這裡教大家一招,過年期間一切事情都以說吉祥話辦吉利事為準,總是不會錯的。

7.避免說出“破”、“輸”、“敗”、“死”等不吉利的字眼;

8.若不慎犯忌,要以吐唾沬、說“童言無忌”等方式化解可能的不祥後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