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考研結束,需要想明白的三個道理

下午五點20考研的341萬人結束了為期一年的戰鬥,雖然不知道最後進考場的人有多少,但是堅持挑戰持續走熱考研戰役的人,真的是生活中的英雄。

早在幾個小時前我收到了老爸的消息,他說晚上問問你姐,你妹考得怎麼樣,然後告訴我一聲。

我心裡想:我爹這個直男,人家剛考完,好不容易鬆口氣,你讓我咋問?再說誰能準確知道自己考得怎麼樣?不還得成績出來才知道麼?

還不如讓人家放鬆一陣子,釋放下壓力,全面休息緩一緩。

但是他這一問,突然讓我想到上午在WhatYouNeed看到的那篇推文《聊聊:那些決定在今天放棄考研的人》。

文章裡的那段放棄者的獨白深深觸動了我的內心:

“我都不知道我為什麼突然買了複習資料,為什麼突然每天去圖書館搶座位,為什麼要花二百多報了名,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是真的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所以才一直維持‘複習、背書、做題’的日常。”

很多事情處在當下的人可能並不能明白它的意義,但是通過一個更長遠的視角去看,那些做過的決定從來都不是無意義的。

今天我也想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和大家一起聊聊那些在考研過程中迷茫困惑的事情。

考研結束,需要想明白的三個道理

01 到底為什麼考研?

上面那段話之所以說它戳中了很多人的內心,是因為這就是我們當下生活的真實寫照。

問100個學生為什麼考研,可能有95個人說因為本科畢業找不到好工作,只有極個別的人會是真的喜歡科研。

同樣的話研究生的課上,老師也說過一句:

我知道在座的研究生,你們沒幾個人是真的想搞研究的,你們都是想提升學歷,讀研是因為你們本科畢業找不到滿意的好工作。如果你們本科畢業就能找到月薪8000+的好工作,至少一半的人不會坐在這裡。

大家也都心知肚明,現在的工作真的很難找,首先要看的還是學歷,當你真的有能力,但是因為學歷被卡住的時候,你才知道什麼是後悔莫及。

考研結束,需要想明白的三個道理

近兩年考研的人每年增加能有50萬,二戰考生佔一半,甚至還有三戰,四戰的考生……

因為越來越多的人除了考研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出路,所以他們把考研當成了自己的救命稻草,想著提升學歷就能找到好工作了。

甚至有的人自己沒有想法,看宿舍的同學都考研了,班級的同學都考研了,往屆的學長學姐也考研了,就盲目也跟風報名了,然後因為不是真正喜歡,沒有明確的目標,越學習越痛苦。

人數在漲,難度在增,名額卻沒有擴招,這是很殘酷的現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學,不知道自己每天在學什麼,明明在學習,卻一直沒有效果,甚至堅持到最後,模擬還會出現什麼都不會的狀況。這些都是能夠直接摧毀一個人的自信心的。

尤其這時候身邊的人複習得很好,就會加劇內心的恐懼。

考研不是隨便定一個學校,買一堆資料,老老實實坐七八個月就可以上岸的考試,而是一個明確知道自己要去哪裡,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不斷挫敗信心,不斷安慰自己,咬牙哭著堅持到最後的持久戰,需要耐心,需要方法,更需要延遲滿足。

考研更像是一個跳板,明確目的的人才更容易堅持到最後。

就比如我現在的舍友,她當初考研的想法就是能夠用這個研究生的身份,在公務員的方向有更多的選擇,所以她考的時候沒有很自我消耗,考上後也沒有間接性的迷茫。

反觀很多人就是缺少了自己的方向,沒想法,沒目標,所以做什麼都沒有動力,長久不了.

熱愛可抵歲月漫長,這是真的。你有多想考上,付出多少正確的努力,這一點很重要.


考研結束,需要想明白的三個道理

02考不上研究生會怎樣?

在微博上現在已經分成了兩派,一部分考生及時行樂,考完了就不想那麼多,趕緊去放鬆,而另一部分考生就在擔心考不上會怎樣,會不會死?

如果是一年前剛剛考完的我回答,肯定會說:考不上會死的。

但當我差點經歷調劑,懷左學長開導了我一番之後,我轉變了態度:考研對我最重要的意義,不是考上985證明自己,而是給予我三年的學生時光,可以在校園裡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用去想生存和工作問題。

那麼有學可以上就行,哪裡都可以。

而有的人就鑽牛角尖了,有名校情結,有很大的壓力,感覺考不上會死,甚至不敢去考試。

放棄是一件比選擇更艱難的事情,尤其是當一個人已經走上了考研的道路,已經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會不自覺擔心真的可以放棄嗎?日後真的不會後悔在大四最應該努力的時刻,選擇了後退嗎?

好像沒有什麼妥帖的理由能夠適合“逃兵”,所以對於每一個考研人來說動了考研的心思,是很難真正說服自己放下的。

因為錯過的不是當下的痛苦與艱難,而連帶放棄了自己大學裡最後的奮力一搏。

考不上研究生,是不是就浪費了一年啊?

沒有,當你真正堅持完最後一科,落筆時候看到自己的名字與目標院校的距離那麼近時,所有的汗水淚水都成了美好的回憶,這是你主動改變人生的時刻啊,哪裡有什麼浪費?過程中的收穫足矣。

考不上研究生,會死嗎?

當然不會啊,有夢想的人永遠年少,每年都會有人考上,也會有更多人考不上,這不能從絕對的意義上來評判一個人的能力。看結果前,好好想想一路的收穫,這種豁出去的努力是一個人一生的財富,記住這種感覺,那麼去找工作也沒什麼遺憾,因為你已經盡了全力,再來一次也不會比現在更好了,沒什麼損失。

結果不好沒什麼,在過程中沒有酣暢淋漓地體驗過,才是最大的遺憾。

想要什麼,一定要奮力踮起腳尖去夠。

考研結束,需要想明白的三個道理

03考完研,然後呢?

晚上我收到一個朋友回我給他發的考前祝福消息,他說:乾坤未定,還有機會。問我讀研苦嗎?比考研還累嗎?

我回復他:是的,考研僅僅是一個門檻,更難的事情在後面。我現在感覺自己讀研半學期的學習量是大學四年的總和。

雖然研究生沒什麼人管你,但是通過這個平臺,認識了更多厲害的人,真的有人可以學習好成績好,長相好,能力強,視野廣,啥都能碾壓你。這些都是學習的動力,說這些不是想和別人比較,而是更懂得珍惜學校的學習機會,挑戰自己。

所有的被動學習都變成了主動學習,所有的不想,不能,做不到都成了我試試,我能學,我可以。

沒有很容易快樂,但是很知足,相比沒有目標的盲目進入工作,更感謝自己堅持考研,換來了三年的校園時光,還能夠學習精進,彌補不足。

吃學習的苦總比吃生活的苦容易多了。

大家千萬不要覺得考完研就結束了,其實真正有意義的生活才剛剛開始。

無論最後的結果如何,走到現在的你們都要給自己鼓鼓掌,25%的人在初期放棄,50%的人在中期放棄,只有25%的人咬牙堅持到最後,這些人真的很了不起。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暫時給自己放個假吧,好好休息,我們慢慢來,不著急。

遇見更好的自己,從來沒有太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