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1月2日璞泰转债申购,暨锂电行业知识


1.璞泰转债概况。

璞泰转债由璞泰来发行,申购代码754659,目前转股价值102.37元,评级AA(中等)。

发行规模8.7亿,预计申购人数170万,预计户中签率37%左右,也就是大致三人申购,一人中奖。

当前转股价值约在118元附近。(以规模、评级、概念毛估估所得,做不得准)

我看了正股,觉得股不好,但还是可以中间商的,所以,璞泰转债我选择申购。

2.正股情况。

简单形容就是,璞泰来其他都还好,主要是缺钱(所以才要发转债融资/借钱)。

缺钱是因为拓产比较猛,欠账和被欠账不断累计(来呀,互相伤害呀)。

公司上市于2017年11月3日,主营业务是锂电池材料。负极材料、锂电设备、石墨化加工分别占营收60%、17%、12%。截至2018年年底,员工2457人。

需要注意的是,原材料中,焦类受石油等基础原料价格和市场供需关系影响,呈现不规律波动。这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项目,如果原油价格大涨,公司肯定是受伤的。

2018年年报中公司存货增加,公司解释是为原材料涨价做准备。但我发现,存货里面,成品最多…

接下来看看财务数据。

2017年三季度至2019年三季度。

在经营规模方面,营收15.51-35.01,扣非净利润3.05-4.21,净资产收益率24.54%-14.32%。毛利率37.76%-28.41%,存货周转率1.11-1.17。

在资产负债方面,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00.08-87.32;固定资产2.31-12.68,在建工程1.25-8.55,存货10.98-23.68,应收账款6.7-12.87,预收账款从3.08-8.63,短借款从0.25-12.38(利息费用0.087-0.79)。上述数字,除百分比外,单位均为亿。

表面看,公司规模扩张很快,只是利润不太好,可能是先做规模后赚钱?毛利率虽然在降低,但公司还是比较努力,毕竟周转率上去了。只是背了越来越多的债,所以缺钱。从利息的匹配度来看,猫腻不大,只是担心资产项会有雷。

2016年-2018年,每股利润(元)分别0.96、1.19、1.37,每股经营净现金流(元)分别0.58、0.07、0.75,资产减值损失(亿)分别0.12、0.29、0.52,总资产(亿)19.47-66.6。

这里最需要注意的是,经营净现金流不太好,这是最大的问题,此外,资产简直损失也在随着资产规模的扩大逐年增加,这也是潜在问题。

还有一些值得注意,在成本组成中,锂电设备加工费站成本29%,负极材料加工费占成本51.24%。

也就是说,相当多的成本是外包造成的,特别是负极材料加工部分,成本费用绝对的大头都是属于不可控项,这是公司不占技术优势或在行业不具有相应重要性最直接的证据。

公司最近三年徒有规模,不生利润,原因或许就在这里。在不掌握利润核心的前提下扩大规模,最终很可能一场空。

此外,公司销售采购方面也比较集中,前5大客户占销售额49.65%,前5大采购商占总采购金额37.88%。

在2018年年报中,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东西。

当年坏账核销超千万,6成源自新能源公司破产。

由此可知,公司的客户分散,且资质不高。新能源在2018年就已经开始不景气了。电动汽车的火爆在这里或许早有预兆

3.锂电行业资料。

补充一点锂电行业资料,我觉得比较有价值,有兴趣的可以读一下。

负极材料:截止2018年底,国内负极材料企业产能达到44.12万吨,同增26.18%,产量占全球产量的78%。

因动力锂电池和部分消费锂电池对负极材料产品性能要求较高,我国负极材料中高端产品仍延续供不应求格局。璞泰来子公司江西紫宸负极材料产能3万吨,同增66.67%,市占率21.65%。

竞争呈强者恒强格局。国内主要负极材料企业江西紫宸、贝特瑞和上海杉杉,市场占有率合计达45%。

锂电生产设备

:中国2018年需求同增18.2%,达206.8亿;其中国内锂电设备需求占比达90%,国产设备产值达到186.1亿元,同增20.1%。

璞泰来子公司深圳新嘉拓全年产销量分别为154台、199台,营业收入5.5亿元,同增15.77%。

锂电设备行业一直呈现低端、高端并存的竞争局面,行业集中度呈持续提高态势,2018年国内锂电设备企业前10名的市占率已超过60%,未来两至三内有望突破80%。

新能源补助退坡,锂电设备企业普遍面临较大的应收账款回款压力。

2018年,以先导智能、赢合科技、科恒股份(浩能科技)为代表的企业持续的投资并购实现锂电设备前、中、后段设备的深度整合。

以杭可科技、子公司深圳新嘉拓为代表的锂电设备企业实施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在细分领域精耕细作,以持续的研发投入为客户提供具有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保持了良好的盈利能力。

国产锂电设备不断向着高效率、低能耗、高精度的自动化方向迈进,并将逐步进入信息化、智能化的生产水平,国内锂电设备企业已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

新能源汽车成本中,锂离子电池占比达 40%以上,是最大的成本构成,因此在未来 3-5 年内,锂离子电池在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领域仍将保持主流地位。

隔膜:2018年,国内隔膜厂商头部企业上海恩捷被创新股份收购、星源材质定增加码湿法及干法涂覆隔膜,国内一线隔膜企业凭借先发优势,在产品技术指标、良品率、价格和产能方面逐步形成了较大的竞争优势,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

2018年,隔膜行业上海恩捷、星源材质及沧州明珠三家,市场占有率合计达到41.31%。与此同时,随着技术水平提高和规模效应扩大,国内湿法隔膜及干法隔膜平均单价均呈现下行趋势。

涂覆隔膜方面,在聚烯烃隔膜上涂覆陶瓷等纳米材料或采用新基体材料,使涂覆隔膜具备热稳定性高、热收缩低、与电解液浸润性高的优点,已成为未来涂覆隔膜的技术发展趋势。

铝塑包装膜:长期以来日本DNP和日本昭和电工的全球市占率合计超过70%。国产还有一定差距,且主要用于消费电子领域。

国内企业除新纶科技依托其收购的T&T技术在江苏常州建设铝塑膜生产线外,其他部分企业已处于国际一线锂离子电池客户的认证过程中。


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