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马超为什么怕许褚而不惧张飞?

仰望明月754


许褚和张飞都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将领,他们骁勇善战、武艺高强,是一等一的英雄好汉。

那么,马超为什么怕许褚而不惧张飞呢?下面我将根据《三国演义》及《三国志》的记载,分析为以下三个原因。

一、马超已经见识过了许褚的厉害,但是跟张飞大战前,和他没有过任何接触

曹操在讨伐马超和韩遂时,有一次差点难逃一劫、命丧他乡。当时曹操即将渡过黄河,许褚和一些猛士在断后,马超率领军队紧追不舍。情况十分危急,许褚对曹操说,现在敌军太多,我们损失惨重,应该赶快离开这是非之地。说完,许褚就扶曹操上船。士兵们都争着要上船,眼看船就快沉下去了。正是因为许褚,曹操才能幸免于难。《三国志·许褚传》的相关描述如下:

“褚斩攀船者,左手举马鞍蔽太祖。船工为流矢所中死,褚右手并溯船,仅乃得渡。”

可想而知,许褚有多厉害了。我想马超看到那一场景,也是大吃一惊,从此对许褚畏惧不已。

事实也的确如此。后来曹操只带了许褚一人,就和韩遂、马超在阵前叫话。马超本来是想偷袭曹操的,但是看到他身边有一个人,怕他就是许褚,于是试探性地问曹操:曹公,您那位虎侯在哪里呢?曹操指了指他身边的那个人。许褚于是瞪着眼睛看马超,马超这才不敢轻举妄动。

许褚高大魁梧,腰大十围,容貌甚伟。他曾经屡次战功,为曹操集团做出了杰出贡献。马超很害怕他,是非常正常的。而张飞虽然也很厉害,被程昱、郭嘉誉为“万人敌”,有万夫不当之勇。但是马超和张飞大战前,顶多只听说过他的名字罢了,跟他没有过任何接触,因此不会畏惧他。

二、马超出身名门望族,瞧不起张飞的身份

马超的父亲马腾,被拜为偏将军、都亭侯。马超出身在这样一个家庭背景,内心难免会高傲。而张飞只是个杀猪卖肉的,虽然家里有一些田产,但是身份还是比较卑微的。所以,马超看不起张飞,就再正常不过了。既然马超都看不起张飞,又怎么会害怕他呢?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张飞挺枪出马,大呼:‘认得燕人张翼德么!’马超曰:‘吾家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

而许褚就不一样了,他是曹操的贴身侍卫,又被封为关内侯,身份是相当高贵的。对于这样一个人,马超出手时,自然要掂量一下。

三、马超本身就骁勇善战,惧怕许褚,只是心里在作怪

马超是三国时期名将,有“锦马超”、“神威天将军”之称,还被刘备封为“五虎上将”,他的武艺是极高的。许褚、张飞都不是他的对手。马超跟许褚有过一番较量,双方一共大战了两百多个回合。马超占据了优势,曹操看后,怕许褚招架不住,于是连忙让人前去接应。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操恐褚有失,遂令夏侯渊、曹洪两将齐出夹攻。”

张飞也不是马超的对手,他们大战之前,刘备就劝张飞:马超名不虚传,务必当心。张飞听到后,内心不平,想跟马超一较高下,被刘备劝阻了。但是张飞最终还是挑起了战事,跟马超大战一百余回合,不分胜负。站在一旁的刘备看到后,感叹道:马超真是虎将!刘备张飞有个三长两短,就鸣金收军了。可见张飞并非是马超的对手。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玄德恐张飞有失,自披挂下关,直至阵前;看张飞与马超又斗百余合,两个精神倍加。玄德教鸣金收军。”

因此,马超有实力、有底气,他不怕张飞毫不奇怪。许褚就不同了,他是曹操的贴身侍卫。而曹操是天下枭雄,马超对他是非常畏惧的。由于这种心理作怪,马超也会惧怕曹操的贴身侍卫许褚。

最后感谢大家的阅读!

专注三国史,喜欢三国的朋友,欢迎关注、转发和评论!

元哥说三国


因为许禇有一项特殊的战斗技能。


在《三国演义》中的各位猛将,除了本身要有出众的马上步下的功夫之外,通常还必须要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在遇到强敌的时候,僵持不下,就会释放大招,突施奇技,将敌人击败。

比如说:张飞除了精通丈八蛇矛以外,还有一招“暴雷狮吼功”。战斗中如果遇到强劲的对手,张飞就“大喝一声”,施展狮吼功,发出五百分贝以上的噪音,震得敌人耳膜轰鸣,头晕目眩,眼前发黑,张飞趁机发动进攻,将敌人一矛捅于马下。

靠着这一招,张飞与天下第一猛将――吕布打成平手(论真实武艺,张飞是不如吕布的)。张飞还利用狮吼功,战不十合,一矛将袁术麾下最强战将――纪灵刺于马下。纪灵很厉害,能三十合撑住关羽的攻击,绝非泛泛之辈,但遇到张飞,在“暴雷狮吼功”的威力下,瞬间被秒杀。

再比如袁绍麾下的猛将颜良,是河北四庭柱之首,他也有独门绝技――炫目黄金甲。

颜良“绣袍金甲”,他穿着一幅黄金甲,每一片甲叶子都是由18K的黄金打造成三棱镜面,穿缀组合而成。遇到了强敌,他就抖动甲叶,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万道刺目的光芒,映射得敌人睁不开眼睛,颜良趁机发动攻击,斩杀敌人。

靠着这一招,颜良三合杀宋宪,一合斩魏续,二十合击溃猛将徐晃。曹军“诸将栗然”,不敢应战。

关羽为什么能速斩颜良呢?因为关羽也有自己的绝技――丹缝眯眯眼。

关羽这双丹缝眯眯眼,厉害就厉害在是不收光线的。关羽从土坡上挥刀冲下来,颜良望见,就浑身颤动,抖动起甲叶,想亮瞎敌人的钛金眼,但关羽这双眯眯眼根本不收光,完全不受影响,“赤兔马快”,嗖一下就窜到面前了,颜良再想抵挡就来不及了,被“刺于马下”,丢了性命。

其他还有很多战将都有自己的绝招,比如说:黄忠的“百步神射”,典韦的“夜魔飞戟”,庞德的“棺材板精神”,夏侯惇的“一目了然”……

许禇也有绝招,他的特殊本领是“裸体诱惑”。

如果遇到强大的敌手,许禇就会卸去衣甲,袒胸露乳,展示自已肥美诱人的肉体,使对手脸红心跳,精神动摇,不战自乱,陷入窘境。

马超虽然不减吕布之勇,论真实武艺胜过许禇,但在许禇“裸体诱惑”的大杀技面前,受到严重干扰,无法集中精力作战,攻击力大减,就只能与许禇数百合打成平手。



但许禇这个绝招有个巨大缺陷――只能对小白脸子们有效。许禇凭借这个特点,能二十合顶住吕布,三十合战平赵云,数百合与马超平分秋色。

而许禇的“裸体诱惑”绝技对于那些大胡子战将是无效的。所以许禇不敢战络腮胡须的颜良,许禇和徐晃两个人都扛不住五绺长髯的关羽,遇到虬髯客张飞,更是不敌,被张飞一矛就挑翻落马。


马超对许禇的“裸体诱惑”颇为忌惮,但马超却不怕张飞的“暴雷狮吼功”,因为张飞在葭萌关大战马超之时,已经年过半百,声带褪化严重,飙高音的能力剧减,已经发不出五百分贝的高音了,“狮吼功”的威慑力远不如前,根本对马超构不成实质上的干扰。

所以,马超是不惧张飞的。

这就叫“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馋嘴肥猫铲史官


首先,声明一点马超绝对不会怕许褚,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许褚虽然是曹操帐下虎将,又称候“虎候”,但是一个连张飞都打不过的人,怎么可能会叫这个与张飞战平的人惧怕呢?马超能胜许褚但是可能不会很轻松,这才是事实,可能有人怀疑,那么我就做一些分析供大家参考,

首先,马超第一次见到许褚时的场景是这样的,曹操带许褚来到两军阵前,马超独自一人对阵,相距很近,这时马超想来个突袭,擒贼先擒王,趁其不备拿下曹操,但是,突然发现曹操背后有一人,怪眼圆睁,提钢刀而立,一副凶恶状,怀疑是许褚,,(这里要提醒一下,马超肯定是听说过许褚之名,知道这个家伙不好打,并不是不敢打),所以才问曹操此人是不是许褚,当得知是许褚后,感觉偷袭的可能已经不存在了,所以才调转马头回去了,这是第一次,两人没交锋,

然后,曹操回到大帐,直夸许褚威武能吓退马超,真是“虎候”也,许褚立马就开始血气上涌开启装B模式,说明天就能擒马超来,曹操也开启激将法,说:反过来说马超英勇善战,让许褚不要轻敌,实在不行就算了吧!许褚一听就急眼了,找人直接下战书约马超出战。

原文:超挺枪纵马,立于阵前,高叫:“虎痴快出!”曹操在门旗下回顾众将道:“马超不减吕布之勇!”言未绝,许褚拍马舞刀而出。马超挺枪接战。斗了一百余合,胜负不分。马匹困乏,各回军中,换了马匹,又出阵前。又斗一百余合,不分胜负。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了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两军大骇。两个又斗到三十余合,褚奋威举刀便砍马超。超闪过,一枪望褚心窝刺来。褚弃刀将枪挟住。两个在马上夺枪。许褚力大,一声响,拗断枪杆,各拿半节在马上乱打。操恐褚有失,遂令夏侯渊、曹洪两将齐出夹攻。庞德、马岱见操将齐出,麾两翼铁骑,横冲直撞,混杀将来。操兵大乱。许褚臂中两箭。诸将慌退入寨。马超直杀到壕边,操兵折伤大半。

第二次是真正开战,马超和许褚先打了一百回合,没分胜负,换马有开始打了一百回合,许褚开始耍流氓了,开始光膀子打了,最后也没胜出,最后还是把马超的枪杆撅折了,俩人都不按套路打了,最后也没分出胜负,而且是曹操先派人接应许褚的,如果不是落于下风,曹操为啥着急派人去接应许褚呢?





燕风讲故事


渭南之战期间。曹老板约马超阵前谈判,身后只有许褚一人跟随。马超便想仗着自己勇武了得,突袭过来捉住曹操。但当他得知曹操身后的随从是“虎痴”许褚后,立马就打消了此念头。因此就有了马超怕许褚的说法。

不过事实上并不是那么回事。并非马超真的惧怕许褚。他害怕的是,有许褚在场保护曹操,自己短时间内难以将其制服。

潼关之战,马超击败锺繇,并斩杀其弟锺进,后大破曹洪、徐晃。

渭桥之战,曹操身旁八员大将摆开,马超单枪匹马冲阵而来。期间越战越勇,八九合击败于禁,不三合(毛本二十合)败张郃,振奋神威数合刺死李通。曹营将士见状,无不心惊胆寒。曹老板被追得弃袍割髯、扯旗包颈而逃。

曹操兵渡渭河,被马超引军偷袭。幸得许褚拼死相救,丁斐以牛马诱敌,才救了曹操一命。

渭南之战前期的一系列战役中,马超多次重挫曹军,一路上气势如虹,将曹操赶到了渭北。

不过在渭北的时候,曹操请到了一个高人

此人名叫娄子伯,京兆国人氏,隐居在终南山内。曹操向娄子伯求取了一计,一夜之间用沙土著成了一座坚城。马超引大军到渭南,看毕大惊失色。

人报马超,超领兵观之,大惊,疑有神助。

而曹操,他是来炫耀自己的新城池的。想给马超一个下马威。

操曰:“汝欺吾营寨不成,今一夜天已筑就,何不早顺归降,不失封侯之位。”

这时候的马超是有点慌的,而且西凉军将士士气都不是那么好。如果选在这时候去擒捉曹操,能抓住当然没问题。可一旦失手就会让双方陷入混战。人心惶惶的西凉军,相比刚筑好城池士气大涨的曹军,状态上有很大的劣势。马超并不想在这时候与曹军展开厮杀。


因此!马超见许褚在曹操身后的时候,才不敢贸然行事。单单一个许褚,还不足以让马超畏惧。第二天马超主动兵临城下,单搦许褚出城厮杀就是最高的证明。


爱尚文史


讲道理说一句,马超不是怕打不过许褚,而是怕许褚会碍事,真的两军阵前厮杀马超才不怕他呢。

马超见了许褚没敢上前这一幕发生在《三国演义》的第五十九回,曹操只带许褚一人和马超在阵前对话,马超想冲上去活捉曹操,结果见到许褚在曹操背后,马超不敢上前:

马超大怒,意欲突前擒之,见操背后一人,睁圆怪眼,手提钢刀,勒马而立。超疑是许褚,乃扬鞭问曰:“闻汝军中有虎侯,安在哉?”许褚提刀大叫曰:“吾即谯郡许褚也!”目射神光,威风抖擞。超不敢动,乃勒马回。

马超不敢上前,并非是觉得自己不是许褚对手,而是因为他的目的是活捉曹操,如果被许褚缠住,那么这一主要目的肯定就失败了。

马超之前在潼关之战时已经和曹营多员大将交手,先是八九合击败于禁,然后二十合杀败张郃,最后数合杀死李通,在追曹操时又四五十合杀退曹洪,因此对于曹军中诸将的水平有了一定的认识。

自典韦死后,许褚就是曹军中公认的第一大将,他又成名已久,马超有所耳闻并不奇怪,通过和张郃、曹洪等人的交手,他大致也可以估算出和许褚短时间内不可能分出胜负,曹操肯定会借机逃走。此时冲上去不仅抓不住曹操,反而会打草惊蛇,所以没有轻举妄动。

所以马超并不是真的怕了许褚,在接下来许褚提出挑战时,他毫不客气就答应了。从交战结果来说,马超虽然获得了胜利,但是确实没法短时间内击败对方,他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


不沉的经远


这是根据正史提出来的问题吗?

如果是正史,马超确实被许褚吓退过。《三国志·魏书·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

其后太祖与遂、超等单马会语,左右皆不得从,唯将褚。超负其力,阴欲前突太祖,素闻褚勇,疑从骑是褚。乃问太祖曰:“公有虎侯者安在?”太祖顾指褚,褚瞋目盼之。超不敢动,乃各罢。

曹操和马超会面,只有一个许褚在身边,这等大好机会,马超没有冲上去擒拿曹操,说明还是有几分惧怕。

许褚身高八尺,腰大十围,能倒提黄牛,威慑力很强。之前有人谋刺曹操,看到许褚在帐中,当时就吓得脸色一变,让许褚发现异常,当场砍了。

所以马超这会儿害怕,可能一方面是许褚名声在外,另一方面是许褚块头够大。

正史中马超应该没和张飞打过吧,非要说马超不惧张飞,也说得过去,有诸葛亮的话为证:

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就是说,在诸葛亮看来,马超和张飞差不多。但是这里不是单纯指武艺,是整体才能,马超并非一勇之夫,是能独当一面的大才,所以综合来看,马超要远远强于许褚。


历史都付笑谈中



三国时期,群雄争霸,人才辈出。其中比较顶尖的高手,就有曹魏的大将许诸,蜀汉五虎上将中的张飞与马超。其中最让人闻之色变的,莫过于一声吼退八十三万曹军,素有"万人敌"之称的张飞。但是面对张飞时,马超却出言嘲讽,说自己世代公侯,怎么会认识杀猪卖肉的粗鄙屠夫,对张飞毫不畏惧。

但他在面对曹操的部下许褚时,却多番束手束脚,表现的有些胆怯。实际上,这三个人的功夫也只在伯仲之间,为什么马超会十分惧怕许诸,而不惧张飞呢?以下便是个人的观点。


第一,马超初次与许诸较量,身在曹营,不占优势,因此表现胆怯。

据《三国志》的记载:

军中以褚力如虎而痴,故号曰虎痴;是以超问虎侯,至今下称焉,皆谓其姓名也。

而且曹操在见到许诸时,都说许诸是他的樊哙啊!就连曹操都对许诸有如此高的评价,可见许诸的武力之高。更何况据史料记载,许诸身长八尺有余,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马超与许诸对敌,就好比一个翩翩佳公子,对敌一个膀大腰圆的壮汉,这样的情况,马超或许就会产生心理压力,进而惧怕许诸。


而据《三国志》记载:

超既统众,遂与韩遂合从,及杨秋、李堪、成宜等相结,进军至潼关。曹公与遂、超单马会语,超负其多力,阴欲突前捉曹公,曹公左右将许褚瞋目盻之,超乃不敢动。

此时的马超在与曹操见面协商的时候,突然想偷袭曹操,但此时马超身在曹营,更害怕动起手来,偷袭不成反蚀把米,反被许诸等大将捉住。更何况此时又有许诸在曹操身边,马超或许惧怕许诸的凶恶形象,且此时马超面对许诸,并不占丝毫优势,因此才表现出惧怕许诸之意。


第二,马超在对战许诸时,许诸裸衣而战,报了必死的决心,马超自然心怯。

在《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许诸裸衣斗马超中,马超立于阵前,高叫:"虎痴快出!"许褚拍马舞刀而出。在与马超战了数百回合后,胜负仍未分晓。此时许诸却突然性起:

飞回阵中,卸了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上文也提到了,许诸膀大腰圆,又号称虎痴,与马超打了数百回合仍未能分出胜负。许诸内心不免有了一较高下的决心。


但是就算许诸有如此战意,最后还是被马超一剑刺向心窝。而此时的许诸,或许已经察觉到自己可能不是马超的对手了。但为了向曹操更直接的表明自己的忠心,"扭断枪杆,各拿半节在马上拍打。"

这简直就是拼死一搏的举动。俗话说,愣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此时的许诸就是个不要命的,而马超的长枪又被许诸抢走,自然内心会有所担心。虽然之后马岱及时过来大杀曹军,但就马超所言"吾见恶战者莫如许诸。"便知道马超内心对许诸还是有几分忌惮的。


第三,马超世代公侯,年纪尚轻,张飞却身份低微,年纪已老。

在《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中,马超还在张鲁手下时,就曾与张飞在葭萌关大战数百回合。

张飞挺枪出马,大呼:"认得燕人张翼德么!"马超曰:“吾家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

这一句话可惹毛了张飞,与马超战百余回,依旧不分胜负。但是不能否认的是,马超说的确实有道理。古代杀猪屠夫地位确实不高,张飞问马超认不认得他,自然有些羞辱的意味。马超说出这样的话,同样也是羞辱张飞。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张飞的年纪已大,战力不如从前。在马超对阵张飞时,马超才三十多岁,正是武将的巅峰时期。但张飞此时已经五十多岁了。或许两人同在巅峰时期,马超还不会如此嚣张。因为马超在对战许诸时,虽被曹操称有吕布之勇,但毕竟张飞也是曾同吕布大战一百余回,却打成平局的武将。

面对巅峰时期的张飞,马超只怕也会心有怯怯。况且在对阵时,刘备已经非常明显的表现出了对马超的爱才之心,作为其义弟的张飞,自然不会不清楚刘备的打算。马超或许也是知晓这点原因,因此才不惧怕张飞。

由此可见,许诸好恶战,且与马超对阵时不要命的表现震慑了马超,因此马超惧怕许诸。而在对阵张飞时,马超占有年龄优势,因此不惧张飞。

你是如何看待马超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三国逐鹿


其实马超谁也不怕,他和常山赵子龙一样浑身是胆,怎么可能会怕个人呢?

这个简直就是在侮辱马超这个人,在这个乱世当中,只有真正的勇士才能够活下去,而马超是这个乱世中最杰出的勇将之一,如果说他怕谁的话,这个就是在折损他的脸面。


许诸只是曹操手底下的一个将军而已,蜀国和魏国经常在打仗,要是马超都不敢和他打仗的话,刘备还怎么看得起他?在蜀国这边到处都是非常厉害的将军,要是马超都怕了的话,都没有脸面继续混下去。

为什么马超会怕许诸呢?

这个是因为马超一直都在西北地区生活,是当地一个军阀。曹操对于这个地区垂涎已久,一直都想要拉拢马超,让他入朝为官,可是马超一直都在拒绝,就算曹操给他高官厚禄,可是马超也依然丝毫不动。


就这样,曹操对于马超是越来越恨了,可是马超的实力还是非常强大的,自己没有什么办法。本来他想要运用计策让当地的人们反对马超,可是结果失败了,最后马超投奔了刘备。这可是曹操的死对头,于是对于马超真的是恨之入骨。

自从马超到了刘备那边,刘备那边简直就是如虎添翼,给曹操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很多次都是和曹操在那边对峙,曹操每次都非常的气愤,甚至都说出了这样的话。“马超小儿不死的话,我恐怕连葬身的地方都没有了”。


曹操看着马超非常的不顺眼,可是马超对曹操又能好到哪里去呢?是因为曹操给他带来了这个结局,要不然他在自己的家乡还过得很好一点。有一次甚至杀死到了曹营,差点就要把曹操捉住了,可是这个时候他手下许诸来了。

许诸抵达了马超很多次进攻,让曹操成功的逃走了。马超看到这个结局无可奈何了,于是又回到了蜀国。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有人就通过这个例子就认为马超怕许诸,这只是马超不想要和他们争斗而已。

至于张飞,马超和他都是在刘备手下工作,都是蜀国五虎将之一,可以说同事。马超为什么要害怕他呢?就算张飞有多么勇猛,可以单枪匹马闯过曹营,马超也是可以做到的。


想当初马超投降刘备的时候,都和张飞打的不上下下。这个最主要的是张飞想要试探一下马超的实力,马超面对这样的情况,也不能够折损了张飞的面子,于是就和他耗着了下去,大战了300回合。然后这两个人都累了,才能够收手。

所以也不存在着马超害怕张飞。马超是那种与世无争的性格,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为了能够在蜀国待下去,他尽量都是不惹事情。最后也是落得一个好的名声,结局也是非常不错的。


汪公说


因为《三国演义》本身就虚构的小说,只要是虚构,就肯定有不能自圆其说的漏洞。

比如《三国演义》前期写三英战吕布,导致很多人以为吕布武功天下第一;可是接下来它又写吕布怕张飞,再接下来更恐怖,吕布和张飞单挑竟然不分胜负了!如果按照《三国演义》这种说法,吕布也并非天下第一,因为根据他和张飞单挑都不分胜负的情况看,假设当时是吕布、关羽、刘备“三英战张飞”,张飞同样能像吕布那样抗半天,所以《三国演义》作为虚构小说,漏洞太多,很多前后矛盾的描写,也就不足为奇了。

就像香港版《天龙八部》,前期慕容复可以和乔峰打成平手,接下来却被鸠摩智欺负,再接下来乔峰一人挑慕容复、丁春秋、游坦之三人,再之后,在藏经阁又和乔峰打平手了。这就是虚构的小说、电视的特点,漏洞太多,多到很多地方无法自圆其说。

正史上,许褚是顶级猛将,马超跟许褚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他怕许褚很正常,请看《三国志》对许褚的记载:

“长八尺余,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

翻译过来:许褚身高1米9,体型就像日本那些相扑手一样庞大,长相还特别凶,无论是勇猛还是力气,都天下第一!

就许褚这种身高、这种体型、这种长相,别说他会武功,他就是不会武功,一般人看着都怕,一般人根本扛不住他一拳,所以马超怕他很正常,你见你也怕。

《三国志》这样记载,“曹公与遂、超单马会语,超负其多力,阴欲突前捉曹公,曹公左右将许褚瞋目盻之,超乃不敢动。”

翻译过来:曹操与马超一人带一个保镖单独谈判,马超想仗着自己有两下子就想趁机抓了曹操,但是看到曹操身边那位身高1米9、体型像相扑手的许褚正瞅着他,他就怂了。

这种情况,别说马超怂,你见你也怂。

至于《三国演义》说马超与张飞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那更是扯淡,因为正史上,马超被各方势力打得到处跑、打得无家可归,然后主动求刘备收留他的;他自己死皮赖脸求人家收留,还能跟张飞大战三百回合?所以说《三国演义》很多记载都很扯淡,不能较真,因为他本身就是虚构小说。

《三国志》这样记载:

“超果率诸戎发击陇上郡县,陇上郡县皆应之,杀凉州剌史韦康,据冀城,有其众。超自称征西将军,领并州牧,督凉州军事。康故吏民杨阜、姜叙、梁宽、赵衢等,合谋击超。阜、叙起于卤城,超出攻之,不能下;宽、衢闭冀城门,超不得入。进退狼狈,乃奔汉中依张鲁。鲁不足与计事,内怀于邑,闻先主围刘璋于成都,密书请降。”

大概意思:马超杀了地方首领,遭到地方首领的手下群殴,就投降张鲁,又觉得跟张鲁这个老板没前途,于是偷偷写信给刘备求收留。

就这样被打的无家可归的丧家之犬,自己死皮赖脸求刘备首领,还能跟刘备的三弟张飞大战三百回合?这么能耐,至于求包养?

——90后文史发烧友、王者发烧友、影视发烧友、音乐发烧友。

更多精彩,请关注头条号:东风吹走几月夜


东风吹走几月夜


曹操的宝马迈着轻盈的碎步从远处走来,所有随从皆落后一箭之遥,马超的眼光聚焦着曹操来的方向,蓦然发现一个彪悍身影从林下方便后,紧走几步飞身上马,紧跟曹操马后半步,马超那身经百战的心脏突然紧缩,原来许禇走的那几步在相书上认为是"龙行虎步",从尚未扎紧的战袍下露出硕大鼓起的腹部,相书称为"牛腹","贵不可言"⋯



久经沙场的马超认为来者不过是匹夫之勇,暗提一口中气,马靴刚要夾紧马腹挺枪而刺时,惊骇发现那"匹夫"的双眼犹如狼眼,眼突神露,斜视着马超⋯,突然想起一人,拱手对操曰:"曹公称作虎侯的人在哪儿"?曹操回头用手指指许禇,许禇圆睁狼眼,怒视马操,马超沒敢妄动,于是各自回营。几天后,双方交战,马超大败。

各位看官,不是在下故弄玄虚,骚编历史,解释上述经过缘自曹操的一句话。

《三国志》记载,曹操占据淮水、汝南,许禇率部众归附曹操,曹操一见许禇便认定他是亡命壮士,说:"这是我的樊哙啊!"

熟悉开朝典故历史的曹丞相自然记得"鸿门宴"的掌故⋯

危险之极,张良弹身而起道:"请樊哙将军与项庄将军来个双人剑舞"!

樊哙俨然热血斗士,手提利剑领命入帐,用凌厉的屠🐶眼神扫射四方,眼睛中怎么都是待俺宰杀的一团会走路的肉⋯。

项庄心血一窒,手中剑未停,杀气已弱几分,几个回合,项羽叫停,刘邦乘机说:"大哥,你吃好喝好,小弟方便一下就来再陪大哥喝"。

许禇凌厉的眼神令曹操大声叫好,而马超却暗叫不好,今天动手可能吃亏,而且掩藏在林间的几百带刀侍卫都是亡命杀手,陈寿在专作许禇传中说:"都是精于剑术的侠客"。所以马超战略性撤了。

马超的明智来源于两汉命学之热,马超身为西凉一方豪强,久历戍行,闯荡江湖,陇西一带是其地盘,阅人无数,自然要讲究相术之理,他熟悉开国元勋刘邦的江湖识人之术,自然钻研相法,正如清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总结的那样:"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多亡命无赖之徒,立功以取将相"。

而身为谯县人的民间杀手许褚,身高八尺,腰阔十围,相貌雄壮,有一把儍力气,锰钢弹簧拉力器要加上十根,一口气拉一千多下⋯,曹操当然视为忠心可靠的贴身保镖。

而马超想猝然突袭曹操却忌讳许禇,于是只有放弃。


张飞与马超曾经在昭化一带的河坝头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是否两个人的武功一样呢?我认为马超强于张飞,河坝一战,马超未竞全力,他由于陇西地位不稳,夾在魏蜀中间而有心投蜀。

关羽听说马超来降,脸上更红,诸葛亮知关羽好强,回信说:"马超文武兼备,勇逾常人,是相当于英布、季布一类的当代豪强,可与张飞并驱高低,但及不上你美髯公的出类拔萃。"

我认为巜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对马超的描述是弱于张飞的,虽然历史上的张飞乃白面书生,而罗贯中却用了相书上的专业术语:"燕颔虎颈",他却忍住没有说下句:"飞而食肉"。

所以马超在陈寿的眼中位列蜀中大将第三位,次于关、张,实际上应该列为蜀中第一大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