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武松打虎有功,知县赏了一千贯银子,武松为何不要呢?这一千贯相当于如今人民币多少?

春日之虎


提及武松你可能就会想到《水浒传》,亦或者《金瓶梅》,前者在白天看了让你浑身是热血,后者晚上看了让你血脉膨胀夜不能寐,为何差距这么多大呢?


源于《水浒传》里的武松为人正直、性格豪爽,爱打抱不平,他的这些经历,让很多男儿都为之神往,从打虎、再到聚义杨枝、鲁智深,他的一切都深深让人折服,这也是为什么看了《水浒传》,久久放不下。

好男儿岂能在意钱?当然拒收

武松为何不要金钱赏赐源于男儿豪情,举个例子,古人侠客进客栈都是这样的“小二,好酒、好菜安排上。”饭后,侠客都是丢下银钱都不找的,全当施舍给穷人,而且本身他们也不务工,这些钱均是行侠仗义来的,所以信奉还给劳动的百姓。

也就导致,他们从不斤斤计较,而且走哪,这些客栈最喜欢这类好汉,往往吃一顿还有多的小费装进包里,这也造就武松当初打虎后,就没打算要那一千贯。

以上是其一,其二还要从他打虎说起,本身打虎不是他刻意去打,而是途径井冈山,由于吃醉撞见这吊睛大虫,如果他不打虎,就会被老虎吃掉,他的出手源于求生不能。

其后,才是回县里,才知道有打虎悬赏告示,也是此刻才醒悟自己赚了一千贯,但这一千贯好男儿顺手为之,怎么可能昧心收下?毕竟,他的人设可是位直爽好汉,一个好汉怎么可能俗气到拿钱?所以武松最终没收下这一千贯。

武松打虎后的一千贯钱换算成当今该多少呢?

这个话题,其实早在很久就有人热议过,我个人估算换算下来当今的价值相当于一件“祖传武松打虎图”,无价吧,当然,开玩笑。

首先来看下古代官员的工资,古代官员知县,也就是武松打虎后,当地的知县大老爷,他的工资总年之合,价值归纳后都才八千贯,在古代,贯,并无准确货币通胀到几千文,因为时代有别,正常就是千文,那咱们就按千文来算。

古代,1文钱的购买力等同于如今的0.21元,以通货物的米来衡量,1石米的价格浮动在7钱至1两银子之间;1石米重120斤,古代的“斤”比今天的“市斤”要重(今天1市斤500克,明代1斤为590克),所以明代1石米相当于今天141.6市斤,今日米价若按1斤1.5元计算,明代1两白银的购买力,相当于今天人民币210块钱左右还有一个铜钱为一文,一千文为一贯。

这是正常换算,如果按正常换算,这一千贯,不亚于当今的奥迪A6。

不正常的换算,例如清朝,清朝时期,货币已经通胀很大幅,但价值还在,只是白银稍微通路货,那么实际的价值也不低,清代一斛米约为现在200斤,现在的米价大约为1.8元/斤,当时的银钱相当于现代175元左右。

当然,以上这些都不能作为据正,毕竟,认真了就不准了,时代在改变。

因为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

所以,行情随时都在变换,较不得真。


探索历史奇闻


武松打虎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当时武松跟着哥哥生活,长得人高马大,力气也大,有一次喝醉酒,一拳把人打得不省人事,他还以为出人命了,怕连累哥哥,便离家避难,而后在小旋风柴进的庄上住了一年多。



后来打听到那人没死,这才告别柴大官人动身回家,走到景阳冈前的酒家,喝了十八碗烈酒,店主见天色已黑,武松要继续赶路,过这景阳冈,便问他道:“客官,您进来时没有看门外的旗子?我这酒很厉害的,喝到三碗就非醉不可,就过不去前面的山冈了,所以叫三碗不过冈”,但是他不听,觉得是店家想要忽悠他住店,便继续赶路。


结果在上冈后看到官府的公文告示,才知这冈上确实有老虎,天黑后酒劲就来了,这时候撤回去很没有面子,心里也存着侥幸,不会这么巧合就被他遇到这老虎。天黑了,酒劲也上头了,刚准备在青石上躺下,刮起了一阵狂风,一头斑斓猛虎就这么出现在武松面前,一场惊险刺激的搏斗,打得武松是精疲力尽,在钳制住老虎后,武松使出拳头,打了四五十拳,这才把老虎打死。

继续赶路的武松听到路上有动静,以为还有一头老虎,心里一惊,庆幸碰到的是两个打猎的猎户,也为这老虎而来,武松对猎户说老虎已被他打死,猎户纷纷表示不信,但在亲眼见证了被打死的老虎后,这才一路迎着武松,扛着打死的老虎,见人便说武松是打虎英雄,越来越多的人到街上游行,抬着武松也抬着老虎,最后来到县衙,知县得知害人的老虎被除掉了,很高兴,便把大户们凑得赏钱一千贯发给武松,武松不肯领赏,而是说:“打虎只是碰巧,辛苦的是猎户,为了老虎被官府责罚,就把赏钱分给他们”。



武松不收这钱,一是他不爱财,二是他觉得他不应该拿,而把钱分给猎户,更加体现他的忠厚仁义,仗义疏财的品性,三是打虎也是保命之举而已。


北宋时期的一贯铜钱便是一两银子,大约等于37.5克。一千贯,相当于白银37500克的价值。现在白银的价格,每克大致在4~12元人民币之间。取中间值,以每克6元计算,一千贯就值225000元人民币。是一笔不小的财产。


狂热历史


武松原本是想回家看兄长的,不料半路路过山岗,多喝了几碗酒,居然想在山上睡觉。幸亏他还没睡着,这老虎就忍不住扑出来了。

一番搏斗后,他侥幸打死了老虎。下山的时候,碰见了很多猎人,原来都是本县人氏。宋朝有个规矩,官府有权责令猎户去打猎,限期不能结案的还要扣钱。这些猎户为这头猛虎大感头疼,已经连续好久被扣钱了。

但是,扣钱也比送死好,所以大部分都在山下等待着。听说他打死老虎之后,人们个个开心,连县令也兴奋地奖励了武松一千贯铜钱。

但是武松一看众人对他这么热情,又想到这些人被罚了不少钱,所以就很是慷慨地推辞:大人,把这些钱分发给他们吧,他们最近也很穷!县令一听立马照办。

所以,为何不要这些钱?因为他善良、慷慨,当然,他这时候忘了那个卖大饼的哥哥,有了这笔钱,大哥也许能把炊饼事业做大做强,以后回报社会也不晚,所以不得不说,武二有点傻气。

那么,这一千贯钱,放在今天算是个什么水平呢?会不会因为这些钱太少了,武二看不起,所以索性送了人?

实际上,这一千贯可不是个小数目。我们经常听“腰缠万贯”,这是说家里有万贯铜钱,那就是地方小土豪了。我们现在的小土豪是什么身价呢?百万能叫土豪吗?显然不能,怎么也是千万了。当然,这样描述这笔钱,大家还是很模糊,我们换个说法来看看。

宋江杀了小妾后,受到官府通缉,给出的赏钱是一千贯,现在通缉犯人的话,像他这种性质,一般是10万,也就是说,1000贯相当于现在的100000元。

话说阎婆惜请王婆吃饭的时候,花了1贯钱,因为这顿饭还有西门庆要来,所以王婆感觉酒菜不够丰盛,自己又添了一点。也就是说,如果只有俩人的话,那种席面相当于我们和老朋友随便去小饭店吃个饭,而一旦多了贵客,就相当于去好点的饭店搓一顿。

我们平时和朋友出去吃饭饭要多少钱?两个人一般也就50到100,所以这1贯里面既有菜又有酒,约合100块,和上面的估价一致,说明咱们这个估价很贴合实际。

那要放在今天,我们做了好事,相关部门要给我们10万块钱,我们会直接装起来呢,还是像武松一样送人?注意此时武松其实是个一穷二白的人。想必对于缺钱花的我们,这10万肯定会直接拿走,也许家里的大哥同样也是在蒸馒头,我们拿回去也许能租个门面,大赚一笔。

但是武松没有这么干,不过人家送完了钱以后,可是有后文的。原来这县令一看,这大汉既威猛,又慷慨,何不给他个差事?于是直接提拔他做了步兵都头。虽说是个低级武官,可是手下额管着不少人,有刀手8人,枪兵16人,还有70多个弓箭手,也就是说这十万块居然换来了一个连长级别的官!

各位,你们说,这买卖值不值?别看武二威猛无比,那小心思也贼得很呢。


小小嬴政


一、先纠正一个错误

话说《水浒传》里的武松,在景阳冈上打死猛虎之后,在众人的拥簇之下,敲锣打鼓,来到阳谷县衙。阳谷县的人民听说了壮士的英雄事迹,此时都来看热闹,将县衙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武松向知县口头汇报了打虎经过,听得厅上厅下的众人目瞪口呆。知县在厅上赐了几碗酒给壮士,然后当场奖励武松1000贯钱。

从《水浒传》原文看,阳谷县知县当场奖励了武松1000贯赏钱,这赏钱是铜钱,并不是银子。

二、1000贯赏钱是什么概念,价值多少呢?

宋朝时万户以上县令月俸禄20贯,1000贯就相当于一次性领了4年多的“县令工资”。

根据《三朝北盟汇编》的记载,北宋靖康元年的1两黄金等于20贯钱。1000贯铜钱等于50两黄金,折合现在的人民币约十三四万元人民币,可以说在当时是相当诱惑人啊!


三、武松为什么不要赏钱?

  • 第一,当时武松不缺钱,宋江大哥刚刚赠送了一大笔银子;

  • 第二,武松当时最需要的是社会地位和江湖名声!所以,他想要舍眼前利益来换取江湖名声。

在这两个动机的驱动下,武松做出了“散银让功”的惊人举措,显示出其做人的高明,从此事看,此人有大格局,必成大事。

怎么“散银让功”呢?武松言语上把打虎的功劳归为知县,又把奖励的金钱分给了众猎户,做得滴水不漏,各方卖乖!

果然,知县见武松忠厚仁德,立即抬举他做了阳谷县的都头,相当于正科级的县公安局长啊。试想想,假如武松当时要了那1000贯赏钱,估计领了钱就得走路,那是一锤子买卖。

此时,武松的“舍”,却获得了更大的“得”——不仅获得了一个“铁饭碗”,而且有了江湖地位,又收买了人心,名声一下就传播出去了,连阳谷县头号大美人潘金莲也频频给他暗送秋波!所以说,武松不要1000贯赏钱,他其实是想要别的,做人真高明!


麓风轩


0


用户2540145669625


查了一下资料,得出的结论是:宋代的一千贯相当于现在的25万人民币。

大概的换算关系如下:

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1两黄金=2500元人民币 1两银子=1贯铜钱=250元人民币 1文铜钱=0.3元人民币 。 照这个换算公式来说,1000贯=25万人民币。

具体的换算过程很复杂,是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才能彻底搞清楚的,我就不装蒜了,感兴趣的可以找专门的文献看一下。

下面具体谈谈第二个问题,武松为何不要这一千贯。


25万人民币啊!即使搁到现在,如果不是特别奢侈的话,这些钱也够一个县级市一家四口三年的生活费的。

那武松怎么就没打一点儿磕巴,谈笑间就送出去了呢?

是武松不需要吗?

肯定不是。

武松和哥哥武大郎从小相依为命,靠武大郎卖炊饼维持生活,日子过得很窘迫。这还不考虑武松大了以后经常在外面惹是生非,需要三天两头给人家赔偿。

他如果有了这笔钱,回到清河县,也算是小小的衣锦还乡了。对于哥哥武大郎,也算是一种补偿和交待。家里以后的经济生活,也算是有了一定的保障。

他需要这笔钱。

那是武松不爱财吗?

应该也不是。

后来武松充军发配去了孟州,在张都监的府中任职的时候,也收了很多别人送给他的金银珠宝,并还还专门为盛放这些财宝买了个柳藤箱子。

这说明,武松也喜欢钱。

那他既需要,又爱钱,却为何独独不收这一千贯钱呢?

我觉得,这是因为相对于钱财而言,武松更爱面子,说狠一点儿,他不收这一千贯钱,是虚荣心在作祟。

没错,武松在有高超的武艺的同时,也拥有强烈的虚荣心。

在十字坡,武松正要收拾卖人肉包子的孙二娘时,张青回来,对着武松一番吹捧,什么打虎英雄啦,武都头鼎鼎大名,如雷贯耳啦一顿招呼。武松很受用,立刻就放了孙二娘,也不再追究她开黑店,草菅人命的事了。因为他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

在孟州牢城营,金眼彪施恩像伺候大爷一样伺候武松,也是极尽溢美之词,武松也是感到非常舒服。听了他的诉求后,立马就要去快活林打蒋门神,根本不再考虑这件事的本质其实是黑吃黑。

以至于,每次他报名号的时候,都要把“打虎英雄”这四个字说出来。

这些都证明,武松有一颗虚荣心……

在阳谷县的县衙,这一千贯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赏赐给他的,如果他当场要了,虽然也不算不妥当,但势必会减弱打虎给他带来的声誉。

与其这样,不如好事做到底,大手一挥,把这些钱财赏给众猎户,虽然经济上吃点亏,但是在名声上的收获上算是尽善尽美了。

武松应该就是基于这种考虑,没有要这一千贯钱,把“穷大方”做到了极致。


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武松也因为这种近乎完美的表现被知县提拔为都头,如果后来不是意外出了西门庆和潘金莲那档子事儿,武松最后的收获肯定不止这一千贯。


田获三狐


武松打虎是整个《水浒传》里最为精彩的一个桥段之一,其实全书中打虎或者杀虎的好汉何其之多,比如李逵,就曾亲手杀死好几只老虎,可是他的故事就没有像武松打虎那样流传甚广,单从杀虎的数量来看,李逵无疑是领先的,然而大家一说到打虎英雄,却首推武松,那可真是对李逵的不公了。

不过李逵虽然杀得多,却是得了兵刃的便宜,而武松则是靠得真实武力,而且书中对这个桥段的铺垫也很多,什么三碗不过岗,老虎出场时的环境描写等等。光从这些描写,就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个故事的重视程度,也难怪许多初看水浒传的人,会把武松当成主角,毕竟打虎英雄这个人设,实在是太拉风了。

武松打虎,虽然是为了活命,可从结果上来看,却也是为当地除掉一个大害。所以当地的知县得知之后,就立马提出要赏赐他一千贯钱,结果这份赏赐,却被武松拒绝了。一千贯钱,放到今天是多少钱?武松为什么要拒绝,他是嫌少呢,还是真得不爱财呢?

宋代的一千贯钱,可以与今天的一百多万相当!所以武松绝不可能嫌少

一千贯相当于现代的多少钱,这个得看朝代,不同的朝代,其价值也是不一样的。而武松所处的北宋末年,一千贯要超过现在的一百万。要想得出这个数据,首先得把北宋的铜钱与黄金的汇率考证出来,这个已经有比较标准的答案了,那就是一两黄金相当于十两白银,而一两白银,则相当于一贯铜钱。所以一千贯钱,就相当于现在的一百两黄金,而宋代的一斤有十六两,当时的一斤则相当于现在的0.6公斤,如此算来,宋代的一两黄金,相当于现在的37.3克,那么一百两就是3730克了,按照目前的金价,就是接近170万元。

不过金价有浮动,不可能古往今来都是一个价格,但无论怎么浮动,都不至于两个数量级的差距,所以相信当时的一千贯钱,应该相当于今天的几十万到小几百万之间。这么多的钱,别说武松是一个穷小子,哪怕是今天的中产家庭,也不可能不心动吧。所以武松拒绝这份赏赐,绝不是因为嫌它少,而是另有原因。

相比起金钱,名望以及社会地位才是武松更想要的

武松拒绝天价的赏赐,原因是在他的心里,还有更高的追求,那就是更高的名望以及社会地位。武松出身穷苦家庭,父母早亡,靠着哥哥抚养长大。如今年轻力盛的他,正想要干一番大事业。

所以相比起一千贯钱,知县后来许诺的“步兵都头”才是更让武松心动的,因为这意味着他被体制接纳,社会地位将有质的变化,这正是当时的底层人民得以跨越阶层的最佳途径。所以封官后,武松才会如此开心,并想着要荣归故里,这可比拿一千贯钱,然后当个暴发户更有意义多了。

宋代经济发达,官员油水多,只要能当上官,就不怕没有钱财

宋代虽然在军事上比较孱弱,而且只占据半壁江山,可是经济方面,却是独冠历朝的。所以在宋朝当官,尤其是在贪腐成风的北宋末年当官,油水肯定是不少的。

比如梁中书给岳父的生辰纲,就是以十万贯来计的,从他几乎每年都送一批生辰纲上京,就足以看出像他那样的大官,油水会有多少。虽然武松的官比他要小多了,但只要进入了体制,自然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油水,武松尚且年轻,又何必急于一时呢。

宋代官员的油水多,也可以从宋江这个小小押司有实力接济过路英雄看出来,要知道,宋江家里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地主,他能够有如此丰厚的财力去结交天下英雄,恐怕多半也是从自己的这份公差上得到了不少好处。

武松为人正直,视金钱如粪土,即便当官,也会是一个好官

当然了,不是说武松就是贪图当官可以发财,上面讲的,只是宋朝末年的一个普遍现象。其实以武松的性格来看,就算他当了官,许多油水他也不会去捞。所以武松拒绝巨量的赏赐,从根本上说就不是为了发财,而是真心实意地想要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从而能够光大门楣。

然而也正因为武松为人正直,官场的尔虞我诈,阳奉阴违他必然也适应不了。就算后来没有发生“潘金莲事件”,恐怕他这官也当不久,最终的他,也必然会被逼上绝路,梁山水泊之中,也必然会有他的一席之位。


汗青正浩


一千贯钱,绝非小数目。谅一县之长如不贪墨,一辈子都挣不到这么多钱。县令如何有这能力轻易赏赐一介平民?


桃源逸士24790141


武松打虎有功,知县赏了一千贯银子?

这知县要多脑残才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首先必须说明,”贯“是作为铜钱的计量单位出现,有时候也能表示纸钞的计量。旧时的制钱,用绳子穿上,每一千个叫一贯。这一千贯有多少购买力呢?

抛开水浒世界里面的说法,我们看看北宋时期物价水平如何。

根据北宋文献记载,“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每斗(米)折钱三十文”,1石米大约600钱左右。一石米就是100斤大米,放现在怎么也要二三百块,好的要500块。所以一文钱大约能买一斤或半斤米,相当于1块钱两块钱人民币。

——这样算下来,一贯钱就是一千块,一千贯钱就是100万块。

苏轼被贬官之后,一家人每个月的开支只有4500钱,那会苏轼还带了几个妓子。家里那么多人,还有家养的妓女,居然只花了4500钱。放现在四口之家恐怕4500块人民币未必够花,请保姆更是一个人4500每月起。苏轼的4500钱,相当于现在的四五万还差不多。

——这样算,一贯钱就是一万块,武松的赏钱是1000万人民币!(1000万人民币重达110公斤,1000贯铜钱重达8000斤,武松搬不动,干脆送人吧!)

北宋吕夷简做幕僚的时候,每个月的俸禄是5贯800钱,1贯给母亲,1贯给妻子,800钱做礼金,剩下3贯给自己花销。吕夷简是知名政治家、行业先锋,放现在就是打工皇帝国企高管,挣个几十万妥妥的,绝无可能只有几千块。

——这样算,一贯钱是一万块,武松的赏钱一千贯就是1000万人民币!

回到水浒世界,你会发现,货币兑换依然是打脑壳的事情。

别人整理了水浒世界的经济交易报价表,如下:

金翠莲典身钱三千贯 林冲买宝刀一千贯 杨志卖宝刀报价一千贯 白胜卖酒五贯一桶 通缉鲁达悬赏一千贯 通缉林冲悬赏三千贯 通缉武松悬赏三千贯 宋江杀阎婆惜逃跑,通缉悬赏一千贯 大闹江州后通缉宋江悬赏一万贯 通缉戴宗悬赏五千贯 通缉李逵悬赏三千贯 潘金莲请王婆吃酒花一贯钱,不过王婆为了吃的丰富又添了些钱 柴进赠普通配军十贯钱,外加一斗白米 梁中书给蔡京送寿礼十万贯 张横做私渡报价五百文,到了江心提高到三贯 徐宁雁翎甲被报价三万贯 呼延灼进攻梁山初胜,徽宗派官员带十万贯劳军 李逵向李鬼老婆买饭吃,给钱一贯足。

去掉大部分的通缉悬赏、奢侈品购买、贿赂上官等行为,发现一贯钱够请人吃饭,管饱,500文够打一次出租车(张顺的黑船摆渡)。姑且算下来就是一贯钱就是100块钱左右。

这样好像挺合理的对不对?

镇关西包养二奶用钱30万,林冲和杨志的刀价值10万,鲁智深和林冲的人头悬赏50万,看起来好像没啥错?

武松打虎有功,得到赏钱10万元人民币,也算合理。

这里还涉及一个银子和铜钱的兑换比例,以水浒世界的说法,一两银子有可能能换三五贯铜钱,基本上也算合理范围内,绝无可能是朱元璋在明朝初年规定的一两换一贯。

可是有些东西,可能被刻意忽略了。

1,梁中书拿着十万贯贿赂老丈人蔡京,姑且是1000万人民币,也算合理。可是武松六合寺出家,朝廷赏钱也是十万贯“赐钱十万贯,以终天年”。宋江回乡探亲,皇帝给的路费也是十万贯,“上皇闻奏大喜,再赐钱十万贯,作还乡之资”。养老金和路费一次就给1000万,皇帝都是冤大头吗?

2,卢俊义被大名府抓捕,家属要出1000两黄金贿赂保命。1000两黄金就是万两白银,一两银子以5000贯说的话,这就是5000万人民币!实际价值已经超过了生辰纲五倍!晁盖一伙与其去打劫生辰纲,还不如直接绑架卢俊义来的快!(卢俊义,史上最贵人头,价值半个亿!轻松被史文恭拿下!)

3,梁山好汉买东西,动不动就几贯钱朝外拿。宋江随身带的钱超过100贯(重量七八百斤),简直就是大力士,李元霸什么的弱爆了!依照明制“生铜一斤铸小钱百六十”的标准,一贯钱就是七八斤。李逵把店小二打得吐血,吴用拿了十贯钱当医药费赔偿,这七八十斤的钱,让人如何背来背去?

所以,我的结论就是,《水浒传》的作者在数学和经济学上是糊涂蛋,聊水浒的经济问题,基本都是扯犊子!


历史知事


首先一千贯并不代表一千两银子,1000文铜钱串起来,是一贯,一千贯等于100万枚铜钱,大约相当于十两白银,一两黄金,所以一千贯铜钱的购买力还是挺大的,古代普通人一年也就赚二两银子,甚至穷人都没见过银子,平时只是碎铜钱。


武松在景阳冈(今山东阳谷县景阳冈)上借着酒劲赤手空拳打死一只猛虎,为当地人消除了虎患,当地知县大为开心,不但让武松披红挂绿骑着高头大马游街,另外赏赐一千贯铜钱,武松没收,直接分给了穷人,瞬间引来一片喝彩。

武松由于出来行走江湖,多年未曾回家,甚是想念哥哥,途径阳谷县在景阳冈下的一酒店吃酒,连吃了十八碗,有些醉意朦胧,店家多次好言相劝,说近日景阳冈上有吊眼大虫(老虎)出没,让他和别人结伴而行,武松不听劝告,执意前行,后遇到老虎,为了活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打死老虎,老虎死后武松也元气大伤,身上没有一点力气,只有等到天亮村民前来救援。



话说武松大哥武植(武大郎)在阳谷街里买炊饼为生(现在的馒头)沿街铺面租赁了二层小楼,娶了个美貌的娘子潘金莲,日子过的倒也惬意,《水浒传》二十三回记载:武大道:“我怨你时,当初你在清河县里,要便吃酒醉了,和人相打,时常吃官司,教我要便随衙听候,不曾有一个月净办,常教我受苦,这个便是怨你处。想你时,我近来取得一个老小,清河县人不怯气,都来相欺负,没人做主;你在家时,谁敢来放个屁;我如今在那里安不得身,只得搬来这里赁房居住,因此便是想你处。”



武大郎一个炊饼大约需要二三文钱,所以一千贯,可以买三十万个馒头,就算是一个壮汉的食量也得吃好几年吧,所以知县赏赐的一千贯钱还是挺多的,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更多了,别忘了,那可是一千年前的北宋时期啊,和现在是不能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