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诛吕行动”中出现那么多有实力的王侯,可为何非得等吕雉死后才动手?

太阳11


西汉王朝有几股力量,分别是刘邦,吕后,吕氏,汉初功臣,诸侯王,汉惠帝刘盈及他的儿子们。为什么刘邦不能废掉刘盈,而改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吕后是皇后,刘盈是嫡子。

其实吕后并不是单纯的皇后,她是刘邦还是亭长的发妻,跟刘邦及他的朋友们一样,都是出自丰沛地区,可以这样说,是来自丰沛的这一群人打下了天下,建立了汉朝,当然还包括张良、韩信等其他地方加入的人。

地缘上面的原因是很重要的,正如明朝的朱元璋主要靠淮西勋贵打下的天下,三国的曹操是靠颍川谋士与谯沛武将打下的天下,唐朝的李渊是靠关陇贵族打的天下。众功臣包括为什么反对戚夫人与刘如意呢?

他们真的担心,刘邦废长立幼,于国有害,有伤国本吗?这个固然会有一点,但说真的,也没多大影响,比如汉武帝也是立幼子为帝,但这样的结果就是皇后变成了戚夫人,而后面刘如意变成了皇帝。

而戚夫人与刘如意,如果变成了皇帝,而他们并不是丰沛之人,而是山东定陶之人,他们可能就会重用非丰沛之人,而来对付丰沛之人。

所以,我们看刘盈继位之后,吕后掌权之后,功臣列侯们基本没有受影响,官职与爵位基本没有什么变化,而列侯们也不管什么白马之盟,吕后的家人们要当将军的,要封王的,他们通通都支持。

真正受影响的,其实是刘邦的众儿子们,除了很没有存在感的代王,还有吕后抚养长大的淮南王,其他的基本都被吕后给杀死了,而其他的诸侯王,吕后也用联姻的方式,加强了彼此的联系。

这个也就是吕后在的时候,他们没有动手的原因,因为根本没有必要。另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为什么史记只有《吕后本纪》而没有惠帝本纪,因为吕后的治国能力是很强的,吕后是事实上的皇帝,而且是有实权的皇帝。

而对这样的吕后,不管众诸侯王,还是众列侯们,只有顺从,根本就没有任何想法起来反抗。正如,秦始皇在的时候,没有人起来造反,而秦始皇一死,天下皆反,毕竟柿子都要挑软的捏。


历史简单说


汉初的“诛吕行动”,实际上是一场由功臣阴谋集团和齐刘分裂势力合谋发动,事后又完全歪曲其真相的血腥政变。‘

刘邦建汉后,接连封了140多位功臣为候,这些功臣,在经济上“受地事邑”,又获允“自置吏,得赋敛”,一百多个侯国所领治的人口和从汉廷分割出去的税赋,并不是一个小数目。据《史记》功臣表所载列侯始封户数统计,列侯人均领有食邑2110多户,总数达30多万户。如果以每户五口计,则列侯始封时领有百姓150多万人,约占汉初全国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

在政治上,功臣侯垄断了公卿高位,掌握着军政大权。据《史记·汉兴以来名臣将相年表》、汉高祖、惠帝、高后。文、景帝其间,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全部由功臣侯或其后嗣担任,形成功臣垄断三公权位的局面。除此之外,功臣们也担任九卿,以及郡守。郡国守、相,占据了大部分朝廷和地方要职。

刘邦对此其实早有担忧“有不义背天子擅起兵者”,但刘邦死得早,对功臣侯除了心存疑忌外,没有采取直接措施。

到吕后执政后,面对这种局面,她采取了以下措施:

其一,继续笼络功臣势力。毕竟功臣势力的强大及其无所不在,吕后不敢贸然打击和排斥他们,而是沿袭高祖成法,尽力加以笼络,除对功臣优加赏赐,吕后继续封侯功臣,并重申侯国世袭以侯功定朝位的制度。

其二,对刘氏宗室,吕后抑其疏属强大者而扶其近宗弱小者。当时最强的诸侯无过于齐悼王,在惠帝之前以兄长自居,吕后大怒,刘肥只能献出城阳郡。后来齐之济南、琅琊二郡又被吕后析出,齐的势力有所削弱。惠帝一支在整个宗室势力中最为弱小,吕后予以大力培植,于高后元年封惠帝诸子为王。在整个吕后时期,前后封刘氏8王7侯以及抚养淮南王刘长,可见吕后"无盗汉之意”。

其三,援引外戚以夹辅刘氏。惠帝早逝,又没有壮子继嗣,这就使得朝局骤然失衡,吕后因此更加忧惧功臣势力,于是她开始通过分封诸吕来壮大皇权集团,稳住刘氏天下。不过吕后仍没有立即重用和分封外戚。公卿之位一直由陈平、周勃等功臣充任。她依照“欲侯诸吕,先侯功臣;欲王吕氏,先王刘氏”的原则进行分封。

高后八年(前179)八月,令功臣和刘章(刘肥子)等人畏惧不已的吕后病死,刘章兄弟最先行动,先是把吕后的死讯传给他们的哥哥齐王,然后两人为内应,以诛诸吕,最后立齐王为帝。为了夺取帝位,刘章还“欲从中与大臣为应”,之后功臣集团才加入了进来。

这场政变发动,功臣集团和齐王势力打的旗号是诸吕擅权。所谓诸吕擅权,主要指吕禄、吕产任相,但《史记》、《汉书》中的记载,这俩人在吕后死后并没有担任丞相。吕后死,审食其在近两个月内相位变动,而陈平却一直担任丞相。

那么,诸吕在吕后死后是否准备谋反为乱呢?吕后临死曾告诫吕产、吕禄、为防大臣“为变”,“必据兵卫宫”。当时可据之兵卫南军与北军。事实上二吕对这两只军队从未想过要控制,当郦寄受令前来绐(骗)吕禄、劝他放弃北军,“吕禄信然其计,欲归将印,以兵属太尉,使人报吕产及诸吕老人。”政变开售,当周勃“令平阳侯告卫尉,毋入相国产殿门”。吕产因此就进不了未央宫。可见吕产也没有掌握南军。所以说,二吕充其量只是名义上领有两宫卫屯兵而已。

这场政变,说到底就是功臣集团想要彻底铲除外戚集团的阴谋,吕氏的崛起作为中间势力威胁到了功臣集团的利益,但当时功臣集团较强,刘氏巴之不得外戚势力抬头制衡他们。当然这里面还有个齐王,一直想着阴谋发动叛乱,诛吕的目的不是什么正义的匡扶刘氏,而是他齐王自己想要当皇帝。

当时朝廷没有皇帝么,刘盈苗根正红的儿子少帝在位,但这些功臣们矫诏先是诛灭了吕氏,后来再废弑了少帝,杀掉了少帝所有的兄弟,并污蔑他们全部都不是刘盈的亲生子。功臣集团这么干,最后也没有受到任何追究,文、景在位,也不敢给惠帝翻案的,可见功臣集团之强大。想要阴谋夺位的齐王,最后不也败在了功臣集团之下,文帝作为意料之外的帝位继承者,齐王不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么。

功臣集团的强大实力,是刘氏不敢发动的主要原因,而刘氏除了齐王之外,其实更乐意于看功臣集团跟诛吕之间斗争,可惜诸吕实在太弱了,一个回合就被杀得干干净净。


江畔初见月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第一,吕后是帝国实际掌权者,她活着谁敢动手?

吕后绝对是政坛铁娘子,她活着时,大臣们自保犹恐不及,谈何动手倒吕呢?

在刘邦生前,吕后的势力就已经不可动摇了。处死韩信、彭越的关键人物就是吕后,她可以称得上是英雄的克星。

刘邦晚年宠幸戚夫人,想立其子如意为太子。为此,吕后动员了所有的力量,甚至把隐退已久的张良请出来献策,让名满天下的“商山四皓”四位长者辅佐太子刘盈。刘邦见吕后的势力真太庞大了,自己也无法对付,遂放弃更立太子的想法。刘邦死后,吕后垂帘听政,成为帝国实际统治者,她毒死赵王如意,以最残忍的手段对付情敌戚夫人,朝中大臣谁也没敢吭声。大汉帝国的开国功臣们,对吕后的害怕,要远超对刘邦的害怕。

第二,吕后虽然残忍,但在治国上还是有一套本领

大臣们对吕后的态度还是比较复杂的,又害怕同时也是有些佩服的。

在刘邦死后的十五年(公元前195年-前180年),吕后临朝听政,开启了“吕后时代”。作为统治者的吕后,既是残忍的,也是能干的。大汉帝国这艘超级巨舰仍然平稳地航行,这与吕后的领导力是分不开的。

刘邦去世前,吕后曾请示他说:“您百岁之后,萧何要是去世,谁能接替他呢?”刘邦回答道:“曹参可以。”吕后再问:“曹参之后呢?”刘邦又答道:“王陵可以。不过,王陵忠厚老实,陈平则精明过人,可补他的缺点。陈平聪明有余,却不够厚重,难以独当重任。周勃厚重,虽不善言辞,不过能肩负起安定社稷重任的,可担任太尉一职。”吕后又问:“周勃之后呢?”刘邦道:“以后的事,就不是你我所能知的。”

刘邦对诸臣的评判,可谓恰如其分,可见他在识人用人上的高超本领。吕后虽然不如刘邦,但她能严遵刘邦的遗嘱,这是她的明智之处。

公元前193年,相国萧何去世,吕后依刘邦之遗言,以曹参出任丞相。由是,曹参开始了他无为而治的宰相生涯。曹参当宰相后,却没有什么大动作,什么事都跟萧何在世时一样。汉惠帝有点怪罪,责备他无所作为,有负朝廷重望。曹参却认为:“高帝与萧何平定天下,制定法令,如今陛下垂拱而治,我谨遵萧何制定的法令,避免有过失,这样做不就行了吗?”

这就是“萧规曹随”的来历,实际上也是无为而治的黄老之术。曹参的做法,就是要各项制度平稳地执行,避免频频更换政令,以扰天下。

吕后对曹参的做法是赞赏的。曹参死后,吕后又依刘邦的遗嘱,任命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周勃出任太尉。从某种程度上说,吕后也是在实施一种无为政治。吕后时代是一个和平的时代,经历多年战争后,帝国的首要任务是让天下黎民得以休生养息。这一点,吕后基本做到了。这个时代,对于百姓来说,算是个好时代。后来,司马迁高度评价吕后的功劳:“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第三,“反吕”反的不是吕后,而是吕氏外戚

为什么倒吕行动是在吕后去世后,而非生前呢?因为“反吕”反的不是吕后,而是吕氏外戚。

吕后妒忌心特别强,对于刘邦曾宠幸的女人以及她们的儿子,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敌意。谁靠得住呢?吕后想到自己的家族,与其让刘氏子孙来得到天下,不如让吕家来坐取天下。

吕氏外戚集团开始以火箭般的速度蹿起。

临朝称制后,吕后任命外戚吕台、吕产出任南军与北军的指挥官。南、北两军是捍卫皇室的主要军事力量,南军职责为守卫宫廷,北军职责为守卫京城,这是两支王牌军,重要性可见一斑。这是外戚集团崛起的开始。

公元前187年,吕后打算进一步扩张外戚集团的势力,分封吕姓子弟为王,然而这个做法,有违汉高帝刘邦的的遗令。刘邦在扫灭诸王后,曾经与诸大臣刑白马作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如今刘邦手下的一班大臣多数还健在,吕后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征求右丞相王陵的意见。忠厚老实的王陵原则性强,断然拒绝吕后的提议,反驳道:“吕氏封王,违背当年先帝与诸臣的约定。”

吕后听后非常不高兴,转而征求左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的意见。陈平与周勃两人深知吕后为人阴险毒辣,若公然反对,不仅他们自身难保,也难以保全刘氏皇族的命运。两人权衡利弊后,决定以退为进,保全实力,便虚以委蛇,曲意阿承道:“高帝平定天下,分封刘氏子弟;如今太后称制,分封吕氏子弟,有何不可?”

陈平与周勃的表态令吕后喜出望外,王陵却埋怨二人拍马屁。陈平与周勃对王陵说:“要说在朝廷上抗争,我们不如您,可是说到安定社稷、保全刘氏皇族,您就不如我们。”王陵无话可说。很快,直言不讳的王陵被架空,吕后给了他一个太傅的虚职,剥夺宰相的实权,由陈平接任右丞相。

吕后开始分封吕氏诸王。她先封吕台为吕王,吕台死后,又分封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吕通为燕王。吕氏其他子弟鸡犬升天,外戚势力气焰嚣张,大有盖过刘氏皇族之势。

第四,“诛吕行动”并非有众多实力王侯参与

公元前180年,吕后终于走到人生的终点。临死前,她让赵王吕禄担任上将军,统辖北军,梁王吕产统辖南军,并嘱咐他们一定要控制军队,守卫皇宫,以免大臣们作乱。

在封建社会,君臣观念还是比较强的,吕氏外戚架空刘氏皇室,吕后预料会引发激烈的斗争,这个预见是没错的。对此,吕后是有准备的,把国家最重要的兵权、相权都交给吕氏兄弟。如果吕氏兄弟有点能耐的话,不致于倒台,可是他们偏偏遇上的是陈平、周勃这样见惯大风大浪的开国元勋。

“诛吕行动”其实是非常侥幸成功的,当时参与倒吕的诸侯并不多,主要是齐王刘襄。在朝廷上,靠的主要是周勃,周勃名为太尉,并无实际兵权。京城内两大武装南军与北军全部掌握在吕禄、吕产手中,周勃并无胜算。

周勃能夺取兵权,实是吕禄太愚蠢。周勃持皇帝符节,假传圣旨,要求接管北军。吕禄稀里糊涂就把兵权交出去了,以致于让周勃的冒险计划得以成功。得到将印后的周勃,马上召集军队,发令全军:“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士兵们估计也不在乎什么吕氏还是刘氏,关键看头儿的态度。既然周勃要为刘氏集团拼命,士兵们也争先恐后露出左臂,以示效忠。这样,周勃凭借自己的机敏与果敢,控制了北军这一重要的军事力量。

凭借这支北军,周勃最终消灭吕产的部队,氏集团在一天之内,从极盛走向毁灭。

我们对“诛吕行动”做个复盘,实际上并非反吕的力量有多强大。在这次政变中,多数诸侯王是袖手旁观的,多数朝臣也只是吃瓜群众罢了。


君山话史


很多人不明白,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吕后一手遮天、违背了刘邦遗志,那些刘邦的心腹,汉朝的忠臣为什么不出来坚持正义,非要等吕后去世了才表态呢?

实际上,并非大臣们不出头,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1、 吕后的身份。

吕后不只是刘邦的老婆,还是刘邦的亲密战友,是汉朝的缔造者,是文武百官和王后的大老板,更是合法的领导人。


吕雉认识刘邦的时候,他不过是个默默无闻的派出所所长,比吕后还大了十几岁。吕后年轻漂亮,想嫁个达官贵人易如反掌,但吕后依然舍身嫁给了基层干部。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这话用在刘邦这里再合适不过。刘邦娶了吕雉之后,走上了反秦建国的道路,吕雉功不可没。

吕雉为刘邦打天下出谋划策,刘邦对此是言听计从,非常赞赏。

刘邦天下之后,吕后的更是为江山稳定做出很大贡献。吕后在萧何的协助下一举粉碎了韩信集团的阴谋,挽救了大汉、挽救了刘邦。

接着又以超人的智慧铲除了反贼彭越,消除了危害大汉政权的一个定时炸弹。仅仅是以上两件事,足以说明刘邦还在世的时候,吕后已经是刘邦中央政权的决策者。地位和刘邦并列,并不是刘邦死后才取得领导地位的。


而且刘邦在弥留之际,人家是对自己的老婆吕后交代后事的。

吕雉问:“陛下,萧相国退休了,谁可以代替他呢?”刘邦回答:“当然是曹参。”吕雉又接着问曹参退休了呢?刘邦说:“王陵和陈平携手才可以胜任,至于大汉政权的枪杆子你可以放心大胆交给周勃。”

这说明什么,说明人家把江山交给自己老婆了,交给别人不放心。等于告诉大伙,吕后是我刘邦指定的接班人,大伙以后要听她的。

所以那些大臣和王侯们不仅是刘邦的打工仔,也是吕后的马仔,他们怎么敢以下犯上,有不臣之心?

二、吕后的手段。

吕后不是个只会撒泼骂街的女人,吕后是满腹经纶、运筹帷幄的政治家;对她来说,治国像炒菜一样轻松。

无论是耍手腕、论计谋和比魄力斗狠,那些七尺男儿没有一个是吕后对手,仅仅是干掉韩信和彭越,足以让满朝文武心悦诚服、胆战心惊患上恐吕症。

他们一没有必胜能力、二没有必胜的把握,三没有必胜的信心,只敢老老实实、不敢乱说乱动。

何况王侯有老有小,谁也不想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开玩笑,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不能期望每个人都成为比干,当烈士,那样不现实。你可以说人家是墙头草、也可以说人家是变色龙,甚至可以说人家是懦夫。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做无谓的牺牲。


刘邦去世后,吕后的狠毒让大家不寒而栗.。刘邦去世后刘盈名义上是皇帝,但大权归于吕后。吕后开始赏罚分明,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支持自己的都封赏了,反对自己的吃不了兜着走。戚夫人曾跟自己在刘邦前面争风吃醋、争权夺利,吕后马上要她好看。先杀了她儿子赵王刘如意,后将戚夫人锯掉手脚,搞聋人家两只耳朵,挖掉了两只眼睛。吕后觉得这样还不解恨,又把人家舌头剪掉。为了让大臣们引以为鉴,还叫人到处张杨此事。连吕后的儿子皇帝刘盈都被吓死了,何况那些王侯?

统治者专权的基本功就是叫人恐惧,大家都产生恐惧了,谁还敢造反呢?

三、吕后的才干。


中国人喜欢非黑即白,就像舞台上的历史人物,不是好人就是坏蛋,不是忠臣就是奸贼,对于吕后的评价也是这样。在他们眼中,江山不是人民的,是刘邦一家的。吕后排斥刘家的人就是大坏蛋,十恶不赦,就否定她的一切。

其实吕后治国还是有两下子的,不是昏君,也不是暴君。

秦始皇焚书坑儒毁灭了中华文化,吕后废除了秦始皇的文化灭绝禁令,允许大家看书、藏书,弘扬了中华文化,值得肯定。

针对秦始皇的暴政,考虑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的实际情况,吕后休养生息,提出“无为而治”的大政方针,深受百姓好评,国家经济也得渐渐复苏,社会稳定,四海臣服。在此情况下,文武百官即使不说心悦诚服,也不能无事生非,他们没有理由去造反。

那些王侯之所以在吕后死后发难,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吕后活着的时候他们斗不过吕后,吕后死后没有能掌控局面的人,他们才有胆子在大臣的辅佐下发难。


小约翰


参加“诛吕行动”的王侯大臣主要有以周勃、陈平、灌婴为代表的功臣集团,和以刘襄、刘章、刘兴居为代表的刘氏宗亲集团,事实上这些王侯大臣全都没有实力。

当时周勃的官职是太尉,有名无权,只是个虚职,当时的兵权都掌握在吕雉的两个侄子吕䘵与吕产手中,吕䘵是赵王,担任上将军,掌握京城的北军,吕产是吕王,担任丞相,掌握京城的南军,整个京城的所有兵权都在诸吕的控制之中。



陈平、灌婴、刘章、刘兴居全部在朝为官,并无兵权,而刘襄是齐王,但是齐国的兵权都是掌握在相国召平手中,就连刘襄起兵的兵权,都是杀了召平才夺回的,可见在诛吕行动前,所有的王侯都没有实权。

任何政变或者军事行动都要满足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出师有名,二是有兵权。



吕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同时也是大汉王朝的坚定支持者,不过吕雉只是支持自已的儿子这一系,而对刘邦的其他儿子进行残酷的镇压,包括杀死刘邦最喜欢的三子刘如意,逼死了刘邦的五子刘恢,活活饿死了刘邦的六子刘长,可见吕雉之狠毒。

除此之外,吕布还诱杀韩信,把彭越剁成肉酱,王侯们再厉害,也比不上韩信和彭越吧,吕雉轻松就搞定了韩信和彭越,哪个不怕死的敢在吕雉生前挑战?



吕雉在刘邦去世后,就掌握了汉朝的政权,哪怕是自已的儿子汉惠帝在位期间,仍是吕雉手握大权,吕雉虽是女人,但是执政水平、治国能力绝不比刘邦低多少。

吕雉整个家族,都曾跟随刘邦一起打天下,其家族势力在汉朝一直不低,吕雉有2个哥哥吕泽和吕释之都在刘邦的军队中占有一席之地,吕雉的妹夫是樊哙,既是刘邦的同乡,又是刘邦的心腹大臣,以吕雉为首的外戚一族,在汉朝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吕雉在世时,既有能力,又有势力,谁敢反她?哪怕是随刘邦一起打天下的那帮功臣集团,对吕雉也是害怕得不得了,生怕哪一天得罪吕雉或吕氏一族而被杀,哪怕是像周勃、陈平这样的人,在吕雉主政期间,也只能当孙子,而不敢有丝毫的不敬。

西汉初期的政治势力主要是由三大系列组成,分别是以吕雉为首的外戚势力,以周勃、陈平、灌婴为首的功臣势力,再加上刘邦的刘氏宗亲势力,吕雉执政时,大力打压另外两个势力,将政权牢牢控制在自已手中,并且大力重用吕氏族人,并且吕雉还打破了刘邦定下的白马盟誓:非刘不得封王,非功不得封侯。



吕雉不死,这些人虽有怨气,也不敢去挑动吕雉的权威,吕雉是刘邦名正言顺的正妻,又是西汉王朝正统的皇后,是西汉掌握最高政治权力的人,同时也是西汉初期的实际统治者,吕雉不死,任何人都不敢轻举妄动。

吕雉一死,周勃、陈平、灌婴、刘襄、刘章、刘兴居等人才觉得机会来了,因为吕氏一族,除了吕雉之外,活在世上的,没有一个有能力的人,吕氏一族掌握政权的人,都是一帮平庸之辈,才给了周勃等人敢于行动的胆气。



虽然周勃与刘襄的政治诉求没有共同点,但是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双方还是有所联合,周勃反对诸吕的目的是为自已拿回权力,而刘襄起兵反对诸吕的目的就是直接想当皇帝,两大系列目的是不同的。

所以即使他们没有实权,也敢于利用一些手段夺回实权,再参与对诸吕的诛杀行动。同时也找到行动的借口:维护白马盟誓。



刘襄是干掉了自已封国的国相,拿回了封国的兵权,再发兵一路向西攻打诸吕的。周勃等人是用计策忽悠吕䘵,让吕䘵交出兵权,再利用北军的兵权,诛杀诸吕,最终才成功的,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吕雉去世的基础上,他们才敢这么干,如果吕雉在世的话,周勃等人会死无葬身之地的。

而吕䘵和吕产虽然手握大权,但都是无能平庸之辈,蠢到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这也是周勃等人敢于起兵的原因之一。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一、吕后的手段太辣,让大臣们心有余悸。

吕后砍断情敌、得陇望蜀的戚氏的手足,挖出她的双眼,熏聋她的耳朵,灌她喝下哑药,让她住进猪圈里,做成了人彘;把戚氏的儿子赵王如意用毒酒药死;把开国楚王韩信、梁王彭越诛杀!用太史公的话说高祖诛杀大臣也多是由吕后出力献策。



二、吕后是个成熟的政治家,她巧妙利用她是太后这张牌名正言顺地管理天下,她在日完全能操控局面。

太史公给她立传叫《吕太公本纪》,紧跟在项羽、刘邦之后,这是符合吕后曾临朝称制的历史的。

吕后能利用张良奇谋,成功地阻击了戚姬通过施展床上功夫,让刘邦立“类己"的儿子赵如意替代吕后子刘盈的图谋。可见连刘邦这个老无赖对吕后也深为忌惮,刘邦怕死后吕氏专权,派陈平去诛杀吕后妹婿樊哙也未能实现。


吕后子刘盈上位后,吕太后摄政,想立吕家子弟为王,右丞相王陵扛出先帝的白马盟誓招牌,结果当年就被罢免相位,封了个太傅的虚衔。

吕后封吕氏子弟为王,一路绿灯;刘邦的几个儿子被吕氏整得死去活来,大臣们也只能装聋作哑,不敢放声响屁!

三、诸元老大臣知道吕后在日,与其对抗,唯一的结局就是死路一条。

这些出生少有高贵的,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着刘邦赌命的文臣武将百战余生,封侯拜相、封妻荫子已是侥幸,都想保卫胜利果实。如与骠悍的吕后上拳击台,结果只能是自己倒下。自己倒下不说,还有可能夷三族,韩信、彭越等的下场令人不寒而栗!何况吕后在日,尾巴夹紧、嘴巴封紧,损失的只不过是实际的权力,待遇并没有受太大影响。

四、这班元老大臣个个是人精,他们的眼睛早就瞄好了吕氏之后,吕家子弟中吕产、吕禄是草鸡,属于送人头一类的蠢才,何不等死吕氏,再立新功?

吕氏病重,任命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吕王吕产率领南军。吕后告诫他们:高帝曾和大臣们杀白马盟誓,我们吕氏封王授大臣口实,我死之后,大臣们恐怕要作乱叛变。你们一定要掌控军队、守卫皇宫,要谨慎小心,不要轻易给我送丧,不要为他人所控制。吕太后逝世,遗诏赏赐诸侯王每人千斤黄金,将相列侯均按品级赏赐。

吕氏家族掌控权力,元老大臣没有人认为自己的命运有保障,于是就铤而走险了!

吕后一死,吕禄女婿刘章和刘兴居想扶哥哥刘邦的嫡长孙齐王上位。齐王诛杀齐相,诈夺琅邪王的军队,统两国军队西进。这时发生了转机。

元老大臣们见有机可乘,联手发难。周勃、陈平劫持郦商,利用郦商之子郦寄与吕禄的友情,逼郦寄骗吕禄返回封地,交出上将军印信。吕禄的见识竟不如姑母吕媭,吕禄蠢猪一只,交出了帅印。吕产进未央宫了,但不能进殿门,在门口徘徊,刘章带着周勃给的千余卒冲进去,在郎中府的吏厕中杀死吕产。



五、元老大臣们为了掌控朝政,弃大功臣、首义的齐王,而迎温顺的代王刘恒上位,结果他们都失算了。

不要过誉大汉开国功臣的忠诚度,他们很大程度上,忠诚的外表下隐藏着家族利益最大化,如此而已。刘氏为帝,他们能保住既得利益,吕家上位,他们脑袋不保。所以他们才能把白马盟誓顶在头顶,如此而已!

大臣们怕少帝、梁王、淮阳王、常山王这些名义上的刘盈儿子上位(我以为少帝等十有八九是刘盈亲子,当然不是刘盈皇后兼外甥女所生,怕他们感吕氏之恩,为吕氏报仇,都诛杀了。

首先扯起反吕大旗的是刘邦嫡长孙齐王,齐王弟刘章堪称一等功臣,但大臣们怕齐王兄弟太骠悍,找托词替下了。

他们以为代王刘恒好摆布,想要让文帝成为他们的提线木偶,结果他们想错了。文帝任能臣、代王府老部下宋昌为卫将军,镇抚南北军。任命张武为郎中令,负责宫中警卫。震慑右丞相周勃辞职。大权归于文帝手中。

周勃虽在狱中吃了点苦头,周老头肯低头,总算善终,君臣关系还算融洽。他儿子周亚夫平定了七王lz乱,功高震主,不知夹尾巴做人,被景帝逼着在狱中绝食自杀。


苍茫大地顾炜斌


吕后在刘邦活着时,已积累一定的党羽,杀韩信是吕后派人动的手。在其子刘盈当帝时也干政,有权力与权势,任用吕氏家族之人。刘盈死后,独掌大权,操纵皇廷大权,是一个女皇帝。树大根深培植外戚党羽,手段毒辣,没有十分把握刘氏王族之人不敢行动。行动不成反招吕后捕杀,本来吕后对刘邦的一些儿子已经杀的快光了。冒然行动,两派相争,容易造成各持兵马大乱,天下出现战争,刘氏王公要夺权推翻吕后发动战争。天下出现混乱不安的局面,胜利果实大汉江山易动摇。在她死后王侯动手没有女王的下属易被擒。


青木皮


吕雉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中国封建帝制时期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强人,第一个执政的女姓政治家,临政一十二年,因此被司马迁列入《帝王本纪》,班固著汉書也承认此事,由此可見吕雉的政治地位是得到汉朝皇家认可的,于是她开启了外戚干政专权的第一人。说她临朝称制,倒不如说她是无冕女皇。吕雉只所以能执政这么多年,与她在群臣中的声望和地位有直接的关系,同时还有被她按插在各重要职位,手握兵权的吕氏官员的支持有密切的关系。


吕雉虽然是女儿身,却有一颗男儿的心,她杀伐果断,绝无妇人之心。另外她爱恨赏罰分明,对于曾经得罪过她的人,毫不手软,比如说对待和她争宠的戚夫人,竟然将戚夫人做成了"人彘",真是惨不忍睹,可怜这位戚姬呀!
再比如对待开国功臣彭越,更是凶狠加残暴。原来彭越被人污陷要造反,被刘邦处以斩刑并诛三族,这应该是杀鸡儆猴吧!谁能料到,这吕雉建议刘邦将彭越处醢刑,这是从奴隶制到封建制最殘酷的一种刑罰,就是人被处斩后或.活着以快刀剁成肉酱,结果刘邦还真的照做了。这还不算殘酷,到最后还将肉酱分发给各位大臣吃,令诸臣胆战心惊!

对于吕雉的这些狠毒的手段,朝野内外,众人皆知。光是想想,就令众臣不寒而栗了,有谁还敢和她做对呢。面对这樣的女人,身为刘室江山的大臣们又能做什么呢?因为就是刘邦在这位吕雉面前也得矮三分呀,你哪个功臣想要擺老资历、抖个威风也得敢!刘邦死后,当时的汉朝有两大势力,第一股是强大的汉室皇室集团,第二股势力是功勋集团。这两股势力有分岐,是矛盾大过统一,这吕雉不愧为是个政治家,她利用这两股势力的不和,让他们相互制约,这同时好发展壮大自己的吕氏力量,继而控制朝政。
但由于地方诸侯势力庞大,尤其是在自己儿子汉惠帝驾崩以后,聪明的吕后已认识到自己真正的敌人是汉室宗亲势力集团,于是就开始重用陈平、周勃等元老级的功勋集/团人员,开始了她的诛刘行动,大肆屠杀刘氏宗亲及同姓王。t改变地方诸侯封国,随之而来的是大幅度的加封吕姓王,立郦俣吕台为″吕王",后来吕产、吕禄相繼封王,且手握重兵。吕雉的所作所为严重地违背了刘帮的遗言,同时也较乱了良好的政局,同时又得罪了两大集团。这也为日后的诸吕行动留下借口。
公元前180年,吕雉死后,虽然吕党的势力仍然很强大,但也有一些看清局势的的吕氏人员加入到反吕的阵营中来,此时的吕氏集团再有势力,也没有吕雉在时那样强大了,这样一来诛吕行动也没有什么可怕、担心和忌惮的了。所以面对日渐成孰和强大的诸吕行动,这些刘氏宗亲及开国元老一直等到吕雉死才开始行动,可以说才敢行动。这吕家的辉煌可以说:成也吕雉,败也吕雉!


北辰272055996


高祖刘邦去世以后,吕后俨然成为了整个西汉王朝的掌舵人。她把自家的子弟都安排在朝廷当中担任要职,并且还打破了汉高祖非刘姓不得封王的敕令,封自家的任为王。吕后的种种行动让刘姓子弟以及部分功勋贵族非常不满。等吕后过世以后,这些勋亲大臣联合刘姓子弟发动了一场宫廷政变诛灭了吕姓诸侯王,并且废除了傀儡少帝,另立代王刘恒为皇帝,是为汉文帝。其实吕后在世之时,以周勃和陈平为首的勋亲大臣们依然掌握着相当大的权力,但他们为什么要等到吕后死了以后才行动呢?

首先一点就在于忌惮吕后手中的兵权。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只要掌握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就不怕有人作乱,谁敢作乱就灭了谁。西汉王朝发展到后期,兵权大多集中在刘邦的好兄弟樊哙手中。樊哙是吕后的妹夫,两个人好的简直穿一条裤子,这就让刘邦对大汉的明天非常担忧了。刘邦知道吕后为人心狠手辣,在玩弄政治上面有着自己的一套手段。将来如果她又掌握了军权,那天下可能就不姓刘了。所以刘邦要陈平到军中去杀了樊哙。陈平很聪明,他知道刘邦已经时日无多,如果自己杀了樊哙吕后来日定会给自己找麻烦。陈平最终没有杀樊哙,而是一路押解樊哙到了长安。果然,樊哙到长安以后很快被吕后释放,陈平也得到了吕后的提拔。

刘邦死后,军权大多都落在了樊哙的手中。但樊哙实质上只是吕后在军中的代言人,真正能够调动军队的也只有吕后。樊哙去世以后,吕后把军权暂时交给了周勃和灌婴两人。后来在陈平的劝说之下吕后提拔自己的侄儿吕禄和吕产为将,让他们统领了北军和南军。这样一来军权又重新回归到吕后手中。当然,勋亲大臣和刘姓子弟他们并不是不可以调动兵卒,只不过比起吕后所能够调动的人马来说,他们的人数并不占多大优势。再说天下说到底还是刘家的天下,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他们并不愿意和吕氏内斗。
其次,吕后的强势和狠毒让他们为之恐惧。吕后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狠人,她这种狠是在战争岁月当中逐渐所养成的。当年刘邦的戚夫人跟吕后争皇位,这让吕后对她就有了怨恨之心。吕后当政以后百般折磨戚夫人,先是让她在永巷中舂米,后来又把她抓起来严刑拷打。吕后让人挖了戚夫人的眼睛,耳朵戳聋,喉咙毒哑,砍掉她的手脚,把她扔在厕所之中。残忍的吕后居然还让汉惠帝刘盈前来观看。看着戚夫人在粪池之中蠕动,汉惠帝吓得大哭。从此以后,汉惠帝不愿管理朝政,大权逐渐旁落在吕后手中。除了戚夫人惨遭吕后荼毒,那些知名的大将军还不是被吕后玩弄于股掌之间?战无不胜的韩信又能怎么样?还不是落于吕后的陷阱之中?精明的彭越又如何?刘邦本来准备放彭越一马,把他流放到蜀地去也就算了。哪知道吕后半路上把彭越又带回了长安,说起来是替彭越求情实际上是要刘邦下令杀了彭越以绝后患。彭越死了以后吕后让人把他做成肉酱,分配给各路诸侯王食用。不仅是这些勋亲大臣,刘姓王们也惨遭波及。刘友、刘恢,这些娶了吕家女的王侯们哪一个落下了好下场?不是被饿死就是被迫自杀。故而对于当权的勋亲大臣和刘姓子弟来说,这都是摆在眼前活生生的例子。他们内心对吕后的恐惧不允许他们行造反作乱之事。
再说吕后牢牢地控制着政权让他们根本没有办法有所作为。吕后先是牢牢地控制住了自己的儿子汉惠帝刘盈。可惜刘盈短命,他只活了二十三岁就溘然长逝。紧接着刘盈的庶长子刘恭就登上了皇位,政事仍然交由吕后处理。刘恭渐渐长大,他慢慢发现张嫣并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而自己的亲生母亲早已经被害死,所以刘恭扬言以后定然要杀掉仇人替母报仇。吕后很害怕这个孩子以后会做什么对她不利的事情,所以就把小皇帝给囚禁在永巷之中,后来找了一个由头把皇帝给杀了,另立了一个皇帝。连皇帝的生杀予夺都攥在吕后手中,可见吕后这时候已经完全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了。

最后我们知道吕后她虽然心狠手辣,但在治理国家上却没有什么大的疏忽,王朝一日日的蒸蒸日上也见证了吕后的治理能力。大臣们想要发动政变赶她下台似乎也没有一个合适的借口。说她不遵守高祖的遗训封吕氏为王来造反?当然不行。吕后说到底是刘邦的正妻,是国家的太后,从名分上来说吕后当然具有改变刘邦决定的权力了。名不正则言不顺,大臣们只能等到吕家动手以后再以吕氏叛乱为借口发起政变。事实证明他们这样做是正确的,没有了吕后的吕氏家族简直笨的像个猪头,一手好牌被他们打的稀烂。政变结束以后,吕家人还有没有活口呢?不知道。只是史载“遂遣人分部悉捕诸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吕家人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木剑温不胜


要知道吕后的地位,在汉朝的时候,除了刘邦之外没人能比的,连刘邦都没有动她,后面小子辈的人,刘邦的皇子皇孙们,谁敢在她面前说一个不字呢。

刘邦的皇子皇孙,即使整天装孙子装死人,吕后还看他们不顺眼,想找他们事情,把他们给杀了呢?

在吕后看来刘邦的皇子皇孙活着,就是对她就是威胁,她喜欢用姓吕的人,不喜欢用姓刘的。即使这件事刘邦的皇子皇孙心知肚明,他们也不敢说任何事。

大家可能不知道,吕后有多狠,给你说一下被她杀的人,你就知道为什么刘邦的儿子,孙子们不敢反抗她了?

韩信厉害吧,战场上可以率领百万之师的人,他就是被吕后杀死的。

还有彭越,彭越至少也算是一个英雄吧,他是被吕后给剁成了肉酱。然后这个肉酱还都分配到各个诸侯王那里,让诸侯王全部给喝了下去,以儆效尤的。

刘邦去世后,吕雉又把戚夫人给做成了人彘,手段之残忍,正常人都难以想象。

你说这样的吕后,谁敢在她面前耍威风呢?

刘邦去世后,吕后的儿子刘盈继位当皇帝。其实这时候大汉王朝的实际掌权的人,就已经是吕后了。

再加上到了刘盈去世之后,所有的军权都抓在了吕后手里。当年给刘邦打江山的功臣派们和吕后的关系也不错。

张良、陈平、萧何、夏侯婴、周勃等人,他们都和吕后交情不浅。

有这些功臣们站在吕后的后面,那个人敢出来单挑吕后呢?

他们唯恐吕后找他们的事,还来不及的。就不要说让他们去找吕后的麻烦了。

刘邦总共有八个儿子,可以说刘邦的五个儿子的死,是和吕后有关的。

刘邦的长子刘肥,经常被吕后欺负,吕后一直去他的地盘上,瓜分他的土地,让他年纪轻轻,三十多岁就给气死了。

吕后的儿子,刘盈就是在看了戚夫人的惨状之后,大病了一场, 好了之后,再也不理朝政的。然后整天沉溺于酒色之中,还不到二十五岁就去世了。

刘邦的儿子,刘如意、刘友和刘恢都是吕后直接或者间接的杀死的。

你看这样的吕后,是不是没有人敢去惹她呢?

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吕后就是一个杀人狂魔,得罪她之后,除了死路之外,什么路都不能走。

所以,这也就是在他活着的时候,刘邦的皇子皇孙不敢乱来,只有等她死后,才讨伐诸吕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