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古代人的嫡庶观念真有电视剧演的那么严重吗?

猴格大人


古人的嫡庶观念不是强不强的问题,而是关乎道统。

商朝时嫡庶分得令人叹为观止,这里有个例子:


商朝君主帝乙有三个同父同母的儿子,分别时子启、中衍、受德。但是由于生前两个孩子的时候,母亲还只是一个妾的身份,还不是正妻。但是生小儿子受德的时候,母亲已经被册封为正妻了。

所以虽然是一母所生,但是因为不同时期,母亲以不同身份生的,这三个孩子的身份和命运就截然不同。

最终最小的孩子受德就成为了商纣王帝辛,而子启就成了诸侯国宋国的国君,子启死后,其二弟中衍继承宋国君主的位置。两个大哥只能给最小的弟弟做臣子。

女的嫡出命运可能还能作为政治联姻的手段,作为女主嫁给别人,庶出的只能坐陪嫁,做媵妾。这里也有个例子:


秦国的宣太后,原本就是楚国王室的一个庶出公主,跟着嫡出的公主陪嫁到了秦国,只能做媵妾,所以即便给秦惠文王嬴驷生了3个儿子,也不过就是一个八子。

她的出身决定了她不可能成为王后。但是嬴驷的嫡子嬴荡雄心太大,结果玩鼎玩现了,把自己砸死了。在芈八子的同母异父的兄弟魏冉的帮助下,最终让芈八子的儿子嬴稷在皇位争夺战中胜出。

最后芈八子母凭子贵,成了历史上的第一个太后——宣太后,牢牢把持可秦国的权柄几十年。

实际上嫡长子继承制度一直到明清,仍然对世俗继承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当年朱元璋之所以一意孤行要传位给朱允炆,说白了就是基于嫡长子继承制度的考量。所以朱棣这些人由于实际庶出身份,被排除出了朱元璋皇位继承人的考量。


而后来朱棣强行把自己算成马皇后的儿子,实际上就是给自己安排一个嫡出身份。

清朝得唯一一个太子胤礽就是典型的嫡长子。他选本也只是皇后赫舍里得第二个儿子,但是真正的嫡长子病死了,由于太小都未序齿,所以胤礽就成了嫡长子。

康熙要废胤礽的时候,之所以皇长子胤禔会利令智昏,要替康熙除去“庆父之忧”。也是跟“嫡长子继承制度”有关。因为胤礽没有嫡子,所以他若被废,就不会往他下一代去顺延,只会往同辈顺延。


但是康熙嫡子只有胤礽一个,所以按照制度,只能往长子顺延。而胤禔虽然庶出,但是他是康熙事实上的长子。

但是自从一夫一妻多妾制度被废除后,实际上就不存在嫡庶之别了。

但是长子还是存在的,所以长兄如父,长姐如母,体现的都是对家庭的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