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朱元璋問劉伯溫,朱家是否可以長久?劉伯溫說,吾主萬子萬孫是什麼意思?

紅雨說歷史


1368年初,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建立大明王朝。他放過牛、當過和尚、要過飯,他從最底層做起,在劉伯溫等人的輔佐下打下了江山。他知道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對朱家的江山顧慮重重。

有一天早上,朱元璋在大殿內吃早餐,他雖然當上了皇帝,但他的生活依然很簡樸,他的早餐是燒餅、稀粥、一些青菜。他拿起一個燒餅,剛咬了一口,就聽外面一個太監來稟報:“劉伯溫覲見”,朱元璋便心生一計,想測試下劉伯溫,於是他便把這個剛剛咬了一口的燒餅,放在一個大碗裡,並用碗蓋蓋上。一切準備就緒,朱元璋給身旁的太監一招手,那太監宣劉伯溫晉見。


劉伯溫,這個名字大家一定都聽說過。這個人在民間被傳為神人,他幼時是神童,12歲考中秀才(見縣太爺不用跪)相當於本科,23歲進士(天子門生,相當於博士),26歲縣長,就現在來說他的學歷也是很牛。他是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溫州市文成縣)人,也叫劉青田,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掐會算,知天機,未卜先知,可謂精通。他在軍事、政治、文學上都造詣匪淺。他就像一個完美的穿越者,料事如神。民間更是廣為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他50歲出山,輔助朱元璋消滅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無論大戰、小戰,文戰、武戰,他的妙計都層出不窮。所以朱元璋只要有疑難問題,都會找他去密室商量,尊他為“老先生”。


這次朱元璋故意先賣個關子,等劉伯溫走進大殿內,行過禮。

a: 朱元璋就問他:“老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您猜這碗裡是什麼?”

b: 劉伯溫掐著手指來回一算,說:這東西是圓的,既像太陽又像月亮,它剛被大金龍咬一口,它就是個燒餅”。

朱元璋開懷大笑,令人打開碗,果然是個燒餅。

a:朱元璋接著問:俺家的江山壽命大概有多長?以後發展趨勢咋樣?


萬子萬孫含天機

b:劉伯溫又掐掐手指說:“一切老天說了算,陛下您萬子萬孫,不必問了。”在這裡劉伯溫說出了天機,“萬”指的是萬曆皇帝。明朝最後果然毀在了萬曆皇帝的兒孫手中。更確切地說大明從萬曆皇帝這就已經有了滅亡的趨勢,他30年不上朝,縱情酒色。

他的兒子朱常洛沉湎酒色,縱慾淫樂,“一月天子”最後服“仙丹”死了,終年38歲。

萬曆的孫子朱由校,魯班的忠實粉絲,“木匠皇帝”,整日沉迷於木匠活,1627年8月11日落水,生病的朱由校服用“仙藥”身亡,終年23歲。


萬曆的孫子朱由檢,哥死弟繼位,內憂外患,天災不斷。吊死煤山,明亡。這正是劉伯溫唱詞:“萬子萬孫”的應驗。

a:朱元璋沒有聽懂,又看劉伯溫說話有顧慮,他就說到:“國家興敗皆有定數,這天下也不是我一個人的天下,有德有能力的人都能得天下。老先生說吧,沒關係。”

b:劉伯溫慎重地說:“天機不可洩露,否則是大罪。請陛下饒我不死,我才敢說。”


朱元璋立刻賜了劉伯溫一個免死金牌,劉伯溫開始放心大膽地說起來,這裡用“唱”更恰當些。老朱還令旁邊那太監給劉伯溫敲碗助興,因為劉伯溫說的話琅琅上口,就像詩歌一樣:“我朝大明一統世,南方終滅北方終,嫡裔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日防西。”

意思大概是,如今太子朱標雖是嫡出,會有文星要取而代之繼承皇位。這裡所說的“文星”,就是後來繼承皇位的建文帝,朱允炆。

朱元璋以為他在羅嗦直接打斷他的唱詞,直奔主題說:“我南京城防守如此堅固嚴密,針扎不進,水潑不進,難道還有啥危險?”

劉伯溫唱:“都城雖然防守嚴密,但恐怕燕子會飛進來。此城御駕盡親征,一院山河永樂平,禿頂人來文墨苑,英雄一半盡還鄉。老朱心想:“這天機也太深奧了,俺不懂也不敢問”,只見朱元璋的眉頭擰成了疙瘩,也沒有聽懂啥意思,感覺不是啥好事,擺擺手叫那個敲碗的太監下去了。

這段歌謠中,劉伯溫更像穿越者,他準確地描述了朱元璋駕崩以後的大明王朝是個什麼樣。“燕子”,就是指燕王朱棣,這段歌詞的意思即燕王朱棣(年號永樂)在謀士姚廣孝(禿頂人,僧人)的幫助下,發動靖難之役,謀逆篡位。

劉伯溫看朱元璋對此非常關心又接著唱:“北方胡虜害生民,御駕親征定太平。失算功臣不敢諫,生靈遮掩主驚魂。”

意思是,為了驅除外敵瓦剌,俗稱的韃子,明英宗朱祁鎮不聽大臣勸阻,御駕親征,結果他兵敗被俘,明朝也差點亡國。這是歷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變,也是歷史上御駕親征最慘的一次。

劉伯溫一直唱,下面省略一千多字。

劉伯溫不僅預測了靖難之役、土木堡之變等整個明朝歷史,更神奇神奇的是,它甚至預測到了鴉片戰爭和慈禧當政攻打太平軍的事。

劉伯溫死後幾十年,他唱的那些預言的確發生了,人們都非常驚奇,驚歎劉伯溫是神人。

他的這首預言1912字,在中國傳統的歷書《通勝》中可把它翻出來。


這個故事也有一些人質疑,說它是明朝以後的人編的。是編者把《燒餅歌》署名為劉伯溫,這是後人假託劉伯溫之名寫成的,劉伯溫是個神乎其神的人物,用他當此書的作者,更令人驚歎。另外並無任何史料能夠證明此書為劉基所作。

關於開頭,劉伯溫之所以能一下子猜到碗裡的燒餅,這與他的細心有很大的關係,朱元璋的早餐還在那擺著呢,桌子上應該有朱元璋吃掉的很少的幾粒芝麻粒,鬍子上也有,這難免被細心的劉伯溫看到。另外劉伯溫的人緣非常好,朱元璋身旁的太監給他手語也不一定。


當然也有很多人對此深信不疑,歎服它的精準,《燒餅歌》是從一定的“象數”規律排來,涉及到“象、數、理、佔”的入化應用。至今民間仍有很多人認為它概括了明朝、清朝、中華民國以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今後的各種大事,並在拭目以待等著預言的應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