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達板模式】第 5 集 產業當先:拓寬東鄉長遠發展之路


沿洮河經濟帶開發建設項目是從根本上解決東鄉群眾穩定脫貧、東鄉民族永續發展的扶貧工程、民生工程。在開發建設進程中,州、縣以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為目標,以產業培育為抓手,不斷探索創新產業扶貧運作模式,有效拓寬貧困群眾增收渠道,為東鄉人民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達板模式】第 5 集 產業當先:拓寬東鄉長遠發展之路

在東鄉縣達板鎮鳳凰山扶貧車間,記者見到正在進行衣物熨燙工作的女工馬哈力麥。自從達板鎮開發建設後,扶貧車間修到了家門口,她就到這裡來上班。在這裡,她不僅能拿到一份工資,更重要的是學到了一門手藝,對今後的生活非常充滿了信心。

【達板模式】第 5 集 產業當先:拓寬東鄉長遠發展之路

東鄉縣達板鎮達板村村民 馬哈力麥說:“以前我在家裡看孩子,收入也沒有,現在我來這個廠子上班了,我覺得已經很不錯了,有了這個廠子我們有了收入了,一個月能拿到2000(元) 來到廠子學到了很多東西,學到了一個手藝,還有以後靠自己的雙手一定要養活自己,以後我還要打算考駕照呢 實現自己的夢想”。

【達板模式】第 5 集 產業當先:拓寬東鄉長遠發展之路

像馬哈力麥這樣的女工在這座扶貧車間還有160多名,而隨著沿洮河經濟帶的深入推進,將有更多的女工走出庭院,走進車間學會一門技術。用勤勞的雙手脫貧致富,掙錢養家,從而提高家庭地位實現思想解放。

【達板模式】第 5 集 產業當先:拓寬東鄉長遠發展之路

東鄉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 馬玉良說:“現在工人每月能掙到2000~4000元,車間目前主要生產服裝和帽子,年產規模達到500萬件,其中服裝是300萬件,帽子是200萬頂,主要銷往全國各地和東南亞等周邊地區,企業目前運轉是正常,下一步企業將滿負荷運轉,為易地搬遷群眾解決400個~500個就業崗位”。

在蘭亞鋁業有限公司,記者見到了模具工人馬三國。以前在家種地的他,收入不穩定。現在,他已經由農民成了車間工人,每個月可以拿到穩定的工資。今年,他們家已經實現光榮脫貧。

【達板模式】第 5 集 產業當先:拓寬東鄉長遠發展之路

【達板模式】第 5 集 產業當先:拓寬東鄉長遠發展之路

東鄉縣達板鎮舀水村村民 馬三國說:“我以前是個農民工,沒有這個廠的時候我就一直種莊稼,現在我已經在這個廠裡面上班,我現在可以拿4000多(元) 我是在這個廠裡面學的技術 師傅給我教的,我就可以養家餬口,對家裡面有很大的幫助”。

【達板模式】第 5 集 產業當先:拓寬東鄉長遠發展之路

蘭亞鋁業有限公司 經理 馬有龍說

:“作為甘肅省百強企業,臨夏州最大的實體企業,我們蘭亞為了盡到社會責任,現在公司有360多人,同時給當地人安排就業崗位有160多個,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86戶,解決了他們就業難題 給他們傳授技術,推動了東鄉脫貧工作”。

東鄉縣沿洮河經濟帶的開發建設,讓群眾實現下山入川的夙願,徹底改善了生產生活條件。而產業扶貧的深入推進,讓他們脫貧致富的根基更加穩固。

【達板模式】第 5 集 產業當先:拓寬東鄉長遠發展之路

東鄉縣沿洮河經濟帶開發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辦公室主任 周偉宏說:“在沿洮河經濟帶論證規劃的過程當中,州縣兩級在實施搬遷安居工程的同時,依託達板工業園區現有的21家企業 200多家餐飲店 超市等一些經濟實體,讓一部分群眾實現了穩定就業 通過扶貧車間扶貧工廠,來幫助群眾實現就業,依託環衛安保綠化物業管理等一些崗位開發,設置了一批公益性的崗位,讓群眾實現就業 我們還要依託優美的唐汪風光,洮河風光,發展特色旅遊,幫助更多的群眾實現創業就業”。

如果說搬遷新房解決了達板人民的生活問題 那麼產業扶貧將幫助他們實現穩定脫貧 從而解決他們長遠發展的難題 為致富奔小康引來源頭活水 正如這滔滔不息的洮河水 一路奔流向前 達板人民的生活從此也將步入發展的快車道 一路向前 充滿希望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