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真正的含义是什么?

随时爆料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自唐代著名诗人元整的《离思》。

元稹是北魏鲜卑族拓跋部的后裔,拥有北魏的皇族血统,可谓出身高贵。

可是元稹却命运多舛,生不逢时,成长于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衰败时期。

元稹八岁丧父,之后就随母亲过着风雨飘摇、贫困交加的生活。可元稹自幼天资聪颖,十五岁就科考明经及第。

元稹的为官之路也是坎坷不平,最高时一度拜相,之后却是先后“一贬江陵,二贬通州,三贬同州,四贬武昌”。

《离思》据说是元稹为自己的发妻韦丛所写的悼亡诗:

“看过沧海的波澜壮阔,别处的水就根本不值得一提了;经历过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风情都不叫云雨了。”

“失去了我曾经的心上人,就再也没有了能让我动情的人!”

曾经多少情窦初开的文艺小青年,被这首诗感动,甚至哭的一塌糊涂。

然而,实际生活中,多少山盟海誓在各种诱惑面前化为泡影。

其实,如果你细细了解元稹的为人之后,你就不会有这种感动了。

据资料显示,元稹其实是个彻头彻尾的“渣男前辈”。

崔莺莺应该是元稹的初恋。当初元稹凭借自己的关系,搭救了本是远房亲戚的崔家。一来二去,元稹看上了落难中的美女兼远房表妹崔莺莺,两人很快对上了眼,并坠入爱河。

两人偷偷摸摸幽会了两三个月后,为了追求仕途上的进步,元稹进京赶考。一去就是两年多,期间杳无音信。

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元稹可没空着,在京城到处拈花惹草。等元稹回到家时,一切都已经物是人非,崔莺莺已嫁为人妇。

元稹不顾崔莺莺已为人妇,竟想着再续前缘。崔莺莺于是写下了《告绝诗》:“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崔莺莺将这份迟来的爱拒之门外。元稹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渣男本质,可见一斑。

韦丛是元稹的结发妻子。韦丛的父亲韦夏卿是刑部侍郎,元稹为了靠上韦父这棵仕途上的大树,想尽办法最终把韦丛娶回家。

两人结婚后,过着非常贫困的日子,甚至连丫鬟都是娘家带过来的。元稹自然是心灰意冷,于是就写出了“贫贱夫妻百事哀。“

可怜韦丛结婚五六年后就重病卧床,元稹却和当是的名妓薛涛天天喝着花酒。结果,这边元稹在和薛涛惺惺作别,踏上回京述职的路,那边韦丛却因病重在家中郁郁而死,时年27岁,至死时也未见上元稹最后一面。

也许是出于愧疚,也许是出于作秀,元稹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写完这首悼亡诗不久,元稹又和他地小妾缠绵了。


阿D老师


这首诗很美,美在它的意境与氛围,美在它能够让人感同身受,让人感受到对时间的敬畏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唐代诗人元稹在这首诗里要表达的,既是对曾经深爱过的妻子的深切悼念,用极其细腻的笔墨描述了夫妻之间的缱绻情分,也是对岁月与生命的哲理思考。

无论是那些大风大雨,还是那些轰轰烈烈的岁月,抑或是甜言蜜语酸甜苦辣的生活,等到时过境迁后再来回头一望,不过尔尔,无非都是镜花水月,是天上的云朵,是花开一瞬,都只是须臾的灿烂。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我在这首诗里看见的、体会的,是诗人浓厚的爱意,他对亡妻的爱如磐石坚固,如山川不可动摇,外面世界纵然让人感到精彩,让人眼花缭乱,让人喜欢,纵然莺莺燕燕多么的可爱迷人,也无法让元稹变心,因为他对亡妻真情可鉴。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用这句话来表达情侣之间的爱,我认为很不错,因为花花世界里的迷惑太多太多了,用这句话来表达心中情真意切的爱,能够让爱人宽心,总而言之是一句很不错的情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