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八大山人的草书就是钢笔字的写法,你怎么看?

救风


首先可以肯定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原因是:

八大山人的草书是真正的毛笔书法,之所以用“真正的”这几个字,因为他的书法中几乎每笔都含有3个动作:1.起笔时逆锋入笔、或者斜势切入笔锋 2.行笔写出笔画 3.回锋收笔

贴图:晋 王献之 草书 玄度何来帖 就很清晰的展示了这3个动作。

通常情况下,书家都会这么做,

之所以是3笔形成一个笔画,来源于书法美学中的三生万物的老子思想,书法在进化的过程中审美规则大量以道家思想为依据。魏晋时期是书法突飞猛进的时期,也是老子思想最为风行的年代。


说这些对理解题目非常有帮助,八大山人的笔画也是按照这种审美规则来写的,但他的书写似乎3笔构成一个笔画不明显,都是几乎相同粗细的线条,哪里有逆锋入笔?


他用的是篆书笔意来写草书,在起笔时有一个【逆锋入笔】的动作,所以每笔的开始都是圆头的,假如直接入笔,则是尖的笔锋,他在收笔时也有回锋收笔的动作,也导致圆头结束一笔,有时会用很微妙的【停笔】、【顿笔】作为收笔动作,毛笔在宣纸上如果停留,就会有一个晕化的反应,也会导致此时产生一个圆圆的形状,作为收笔。这就是篆书用笔。而有时这种3笔构成一个笔画的动作非常微小,也会留下极其微妙的变化,这就是【笔意】,非常玄妙的笔意,书家书风的不同,往往是这种细微的不同造成的。


所以我开始就强调了【真正的毛笔书法】,江湖体书法之所以不入流、显得丑,就是因为抛弃了【三生万物】的美学体系,直截了当解决一个笔画,没有了美感依据。


钢笔书写由于工具的原因,使它接近江湖体书写方式,钢笔头不管是不是弄弯了去写,即使有3笔构成一个笔画的动作,也不会有这种笔意,毛笔在逆锋入笔时,由于是动物毛做的笔头就会有一个【弹跳】的反应,产生了一种细微的笔意,而钢笔是金属的,不会如此,就没有了毛笔书法的笔意。


另外,八大山人的毛笔书法是在生宣纸上写的,吸水性强,能放大这种细微动作的效果,钢笔书写几乎不可能在生宣纸上书写,那很容易弄破纸张,所以钢笔书写无论如何都与八大山人的书法不同。


八大山人书法和钢笔书法这里面的区别非常微妙,所以容易让人产生他们是相同的感觉,不过现在我们完全清楚了。


有艺术大叔


朱耷的书法亦与他简练的绘画风格相似,到了后期好用秃笔,将锐利变为浑圆。据王方宇先生考证,最初,八大山人受欧阳询的影响很深,稍后学董其昌的行草,又转入黄庭坚的夸张开阔等,多方探索,再追寻魏晋人书法的气质,终于参用篆书笔法,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中锋圆润,又婉约多姿且厚重浑成,富有晋人气度。

钢笔字可以算作硬笔书法的一种,相对于软笔书法,也是脱胎于传统书法艺术,因笔头质地坚硬有别于毛笔软质笔头,所写出的字称为“硬笔字”,而其具有艺术形式所展现者称为“硬笔书法”。硬笔尖在使用上和美感的表现上和传统毛笔的软笔尖不同,与毛笔字中的秃笔有相似之处,而八大山人的草书也是秃笔技法,所以两者有相似之处。但是硬笔书法较为难以展示虚实,秃笔写法相比介于两者之间。

ps.虽然电脑和手机的出现,到现在语音输入的蓬勃发展,让现在的人很少有写字的机会,但是硬笔书法的学习使用仍然是实用和文化传承很好的方式,一定要继续传承,这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最后来看朱耷草书书法《题画诗轴》纸本,123.9×47.2cm,首都博物馆藏

月川一以渡,山书一以启。潮头望杨子,湖上此焦尾。

“八大山人”朱耷(1626—约1705),是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本名由桵,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人屋、道朗等,汉族,江西南昌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擅书画,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隽永;山水师法董其昌,笔致简洁,有静穆之趣,得疏旷之韵。擅书法,能诗文。


田龙专栏


谈到八大山人的书法,自然是特指形成独特面目后的“八大体”。他的书法以独特而强烈的个性特征屹立在书法历史上,以至于独特到令人惊讶的程度。研究他的作品是很难寻找到他书法的来路的,其结构的奇崛,是受到了何种经典的启发而形成的?也很难寻到些微的来历。虽然有大量存世的作品,证明了他早期曾模仿唐朝欧阳询的楷书、宋朝黄庭坚和明朝董其昌的行书,虽然清代的邵长衡在《八大山人传》说:“山人工书法,行楷学大令、鲁公”,但我们仍然很难发觉这些作品与后来的“八大体”有任何蛛丝马迹的联系。

 八大书法用笔,有两个极突出的特点,一个是“简”,一个是“圆”。

  大凡好的书法作品,是要颇讲究用笔的巧的,突出表现是通过提按转折等技法,形成丰富的笔画姿态,用唐代孙过庭的话讲是“变起伏于峰杪,殊衄挫于毫芒”。比如我们看书圣王羲之的《远宦帖》,笔画姿态很讲究,变化诡异,不可捉摸;再比如唐代的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用笔简直如同“迷踪拳”,提按变化多端。以“尚法”的唐代楷书为例,写字时,一般规律是:下笔重,行笔提着走,收笔下按。无论是崇尚沉着的用笔风格,还是追求轻灵的用笔审美效果,总归要节奏鲜明、清晰,这样,才会使点画丰富多样。到了八大这里,一反常态,崭新的面貌出来了,他简化了用笔的动作,任由笔豪做平面的运动,提按微弱到了极其隐含的地步。这的确让人很吃惊,因为人们追求的那些复杂而且高档次的用笔技术,八大弃之不用!这样的追求确是需要些魄力的,因为要冒着“单调”的风险。石涛和尚有两句诗称赞八大山人 “书法画法前人前”、“眼高百代古无比”,就用笔追求上说,八大应该当之无愧的,是去掉铅华返本真。

  在追求提按动作的简练上,前人也是有的。比如唐代的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用笔也是很简练,也很含蓄,但仍可以感受到明显的提按动作,也没有像八大这样“简”。唐代怀素和尚的《自叙帖》,也这么操作,但不同的字还是有轻重对比的。八大有时通篇都是在一种轻重程度上行进,很多草书作品,几乎都是粗细变化很小的线。是否虞世南和怀素影响了八大,我们不得而知。“朴拙圆满,浑若天成”的弘一法师,也是用笔“简”到了极致,不知是否受了八大的影响。

八大山人用笔虽简练,但却是沉实的。我们看他的字,明显能够感受到笔与纸之间强劲的摩擦力,古人叫做“涩”,能否涩得住,很关键,这是形成沉实的主要缘由。启功先生说他“李泰和之机趣,时时流露”。(李泰和,指的是唐代的李邕,有《李思训碑》和《麓山寺碑》存世)八大的简,是沉实的简。敢于简,是勇气,更是实力。

  圆与方是对应的。八大早年的字是追求方劲的,像仿黄庭坚的《酒德颂》,起笔、折笔都很方。署八大山人款后,逐渐转到圆,用启功先生的话讲是“渐老渐圆”。圆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外形的圆。成熟的“八大体”,下笔处自然而落,不做着意的“切”的动作,下笔的力度与行笔的力度一样,没有什么变化,使得外形上没有形成重而且方的形态。

  有人说八大是用秃笔写字,恐是主观臆测,未必合理。转折处,多做转,有时向右上很夸张地做圆转动作,这样,笔画的外形边缘多圆少方,形成了“圆”的效果。即使是方折,由于不着力,“方”的感觉得到弱化。八大在六十五岁以后,探索过一段时间篆书,有《石鼓篆文楷书册》存世,临写了大量的石鼓文,如果这样去理解,点画趋于圆劲,篆书起到了影响的作用,应该有些道理。另一个层面的圆是笔画的质感,但这很难形容和描述。我们看他的《河上花图卷》,荷叶的干是一种饱满圆润的感觉,圆就是这种感觉。八大曾有过“书法兼之画法”的观点。在《临李北海〈麓山寺碑〉题识》中这样说:“画法董北苑已,更临北海书一段于后,以示书法兼之画法”,八大是实践着这样的观点的,用笔圆的质感的形成,可见一斑。由于来源于画的启迪与借鉴,在点画质感上是独到的,也是难于达到的。

  用笔的浓厚特征,给学习他书法的人造成了很多的麻烦。首先是很难,如果学到保持着这些特征(这本身就很难),结局只能步其后尘。若有些微改变,便大相径庭,去之甚远,原有的成熟特征便遭到了破坏。即,难以融合,这个路子比较难走。更能展示八大魄力的,是结构的处理,可用“奇崛”二字注解。他常常把上下两部分做夸张的错落处理,以至于有些怪。比如七十岁书写的《行书禹王碑文卷》,“益”下面的“皿”向右错动很多,还没有发现有人如此大胆地处理,其他作品中类似的做法用的很多。

  空间上,常做大面积的空白处理,《行书禹王碑文卷》中的“卿”左上密集,右下空旷。当然还有故意的倚侧处理等,在他的作品中比比皆是,让人“步步惊心”。

当然,八大山人的书法,要说的还很多,个性如此之强,以上的总结,只是八大所独有的。我们仿佛看到那个瘦瘦的老人孤傲地走在属于他自己的路上……

  还有,关于他难以辨认的“八大山人”的“屐形印”,关于他那些晦涩难解的诗,关于他作品中很多异体字的使用,还有雪个、个山、个山驴、朗月、庵、破云樵者、人屋、驴屋这些众多的名号,更是让人感到扑朔迷离。

 








中学教师李长虹


为了不跑题。 咱们只讨论他的草书,不讨论绘画。

您好。我个人认为不能把八大山人的草书和比作钢笔书法。任何我国传统毛笔书法都是钢笔书法没法比的,完全是两个项目。

咱们传统书法,离不开笔墨纸砚。要熟悉毛笔和纸的吃水,湮墨的那个感觉,那个尺度,这个尺度无论的物质成本 还是书写者下的功夫,时间成本都是钢笔🖋难以比拟的。咱们先看看八大山人。大家觉得他草书类似钢笔,就是因为他用笔极其简练,流畅,不似书法史上任何一个流派大家,咱们往后看。

说起朱耷,启功先生曾作诗一首,是这样描绘八大的:“钟王逐鹿定何如,此是人间未见书。异代会心吾不忝,参天两地一朱驴。”看,朱驴,启功在书画也是他晚辈,何以称他驴?因为他以驴自称。

朱耷,明末清初的书画家,号八大山人。因署驴、驴屋、个山驴等款。朱耷是朱元璋第十代孙子。天启六年(1626年)出生于江西南昌。十九岁时,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煤山上吊自杀,明朝灭亡,对朱耷来说,家国破灭,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看破红尘,23岁遁入空门,释名传綮,后来犯了癫狂病,这里注意,很多草书大家,其实都很癫狂,率性,比如怀素和尚,还有张旭等等。很多传世草书名作也是酒后,大悲大喜等情绪激动时挥笔而写,事后作者本人再也写不出来。55岁病愈后还俗。59岁时开始用“八大山人”署款。

朱耷在书法圈独特到令人惊讶的程度。研究他的作品是很难寻找到他书法的来路的,其结构的奇崛,是受到了何种经典的启发而形成的?也很难寻到些微的来历。虽然有大量存世的作品,证明了他早期曾模仿唐朝欧阳询的楷书、宋朝黄庭坚和明朝董其昌的行书,虽然清代的邵长衡在《八大山人传》说:“山人工书法,行楷学大令、鲁公”,但我们仍然很难发觉这些作品与后来的“八大体”有任何蛛丝马迹的联系。八大书法用笔,有两个极突出的特点,一个是“简”,一个是“圆”

无论是崇尚沉着的用笔风格,还是追求轻灵的用笔审美效果,总归要节奏鲜明、清晰,这样,才会使点画丰富多样。到了八大这里,一反常态,崭的面貌出来了,他简化了用笔的动作,任由笔豪做平面的运动,提按微弱到了极其隐含的地步。这的确让人很吃惊,因为人们追求的那些复杂而且高档次的用笔技术,八大弃之不用!这样的追求确是需要些魄力的,因为要冒着“单调”的风险。石涛和尚有两句诗称赞八大山人 “书法画法前人前”、“眼高百代古无比”,就用笔追求上说,八大应该当之无愧的,是去掉铅华返本真。

其实用毛笔写出最有硬笔书感觉的,当属宋徽宗这个老小子是吧,银钩铁划,瘦金体已经是属于他个人的标签。八大,总归还是毛笔字。

谢谢阅读,回答完毕。


雅趣邢军


八大山人,本名朱耷(1626-约1705年),八大山人是他的号,明末清初一代中国书画宗师。

朱耷花鸟画以水墨写意为主,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隽永。山水画、书法皆师法董其昌,笔致简洁,用墨极少,颇具疏旷静穆之神韵。

朱耷的书法的确看上去像现代人写的钢笔字,笔画粗细变化比较小,墨色深浅变化也不大,人家自己说自己"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摹。"

我的看法是,毛笔字写得像钢笔字是一种高深的境界,而非缺点。现在一些不通文墨的人看到别人的字像硬笔字,就觉得不是书法,横加指责,岂不知这正是“笔笔中锋,中锋到底”的高深书法艺术功力使然。

怀素的自叙帖、四十二章经等等作品,想必大家都很熟悉,这些作品是历史公认的中国草书书法最经典代表作,大家有没有发现,也是很像钢笔字呢!

现在互联网上那些不顾嘴脸,专门弄一些乱七八糟的丑书恶心人的家伙们,他们写的字倒是不像钢笔字,可那还是书法吗?

回答就到这里吧,随文附上八大山人的一些书画作品,大家有目共睹之。顺便说一声,八大山人的作品现在是奇货可居,拍卖价常常是过亿元的天文数字,八大山人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古代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永书101


1.八大山人,即朱耷,明皇族朱氏后裔。是一位很有个性的书画艺术家。其写字作画都有独特的艺术思考和与众不同的艺术造诣,对后世书画艺术有很重要的影响。但如果肯定的说他的草书就是钢笔字的写法,我认为过于武断,缺少辩证。

2.朱耷生活的时代(明末清初),是以毛笔作为书写工具的,同时学习的也是毛笔的笔法技法,从他的行为认知上,一定是软笔的体系,包括执笔、运笔、章法、构思等,是对传统文化的系统学习。包括他对艺术方面的个人成就,也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的创新发展,可以肯定的说,都是在应用毛笔这个工具下进行的。

3.毛笔特性与钢笔截然不同,另外相信朱耷未必知道钢笔为何物,最多可以认为八大山人在书写草书的时候,跟钢笔字的写法有相通之处,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严格意义上不能说其某一字体就是钢笔写法,有失偏颇。





八沟不厚


八大书法洗尽俗世铅华,直达空灵之境。非特殊经历兼大才不能为也,后世弘一法师与之相近。


黑门艺术




宝林斋5240


八大就是八大,见字如见人。独一无二,傲世群艺,几人可比,一代宗师!


朱建国472


八大草书基本上纯以中锋,比怀素还纯。因为线条粗细变化不大,凑巧比较适合钢笔字临习。八大根本不知道钢笔为何物,肯定是不会怀着钢笔笔法的初衷写的。先有父还是先有子要弄清楚,不要颠倒了。何况适合写钢笔字的古贴又不止八大一家,还有很多家的。比如好大王也适合钢笔字,所有铁线篆也适合钢笔字。最后,硬笔终究是笔尖变化较小的书写工具,写的古贴你仔细品品,表现力和毛笔相比,还是天差地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