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足不出户 云上办事

<table> 足不出户 云上办事

电商从农户手中收购的农产品已经分装打包好,将运往各大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受访者供图

/<table><table> 足不出户 云上办事

农户种植的新鲜农产品每日运往城区,通过生鲜配送到市民家中。受访者供图

/<table><table> 足不出户 云上办事

远程办公有效协助各行业、民众工作保持正常运转。受访者供图

/<table>

近日,梅州农企在网上推出多款农产品系列套餐,一上线就受到欢迎,大大拓宽了当地农产品的销路。各大电商平台也使出“十八般武艺”,纾解农产品销售难。

滞销农产品借互联网“走”出山头,这是梅州开启“云模式”的一个缩影。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改变了市民的日常消费习惯,为减少出门,线上购物需求激增。一时间,“出门买菜”被“等菜上门”取代,生鲜电商既解决居家难题,又拓宽农产品销路。与此同时,梅州部分酒店、饭店、超市开启线上服务模式,快递代跑一路畅通,促进“无接触式外送”的业态发展。

当前,云端战“疫”,成为全民宅家新方式。生鲜配送、线上购物、快递外送等成为“及时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既能有效解决滞销农产品,畅通配送渠道,又能降低传染风险,保障消费安全。

解难题

农产品“网上摆摊”拓宽线上销路

“一只乌黑鸡+一盒鲜木耳+一盒鸡枞菌+汤包一份+青菜一份”,这是兴宁市四季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疫情期间在网络上推出的产品套餐之一,一上线就受到了顾客的极大欢迎。“我们考虑到珠三角地区顾客有喝汤习惯,同时结合了顾客提出的意见推出的这个套餐。”该企业理事长刘苑红说。

虽然这款网络套餐现在卖得火爆,但疫情一开始的时候,刘苑红也发过愁,担心从兴宁市新圩镇大村村农户收购的产品卖不出去。“很多农户也怕农产品受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只能烂在自己的农田里。”

没想到,在广州驻兴宁市帮扶工作队干部的帮助下,帮助企业和村合作社拓宽市场,大村村的农业产业不仅没有因疫情受影响,反而越来越红火。“通过帮扶干部的积极代言,珠三角地区和梅州市本地的电商很多主动与我联系销售大村的农产品。”刘苑红说,自大年初五顺丰速运冷冻链运送一恢复,农产品就供不应求,其中70%往珠三角地区供应,现在不担心滞销问题了,只担心人手不够。

“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节以来,梅州不少农户、农产品合作社出现农产品销售困难的情况,消费者也为购买问题发愁,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就把工作人员组织起来,下沉到各村的服务网点,把农户的农产品收购回来,再通过集中处理,采用订单配送的方式,送货到家,降低消费者出门引起交叉感染风险,也有效解决农户的农产品滞销问题。”广东村之翼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温志雨说,在疫情防控期间,该企业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专门抽调出部分人员进行收购和配送工作。

日前,由梅县区农业农村局指导,梅州云电商生态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广东村之翼科技有限公司、梅州市乐得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三家电商企业联合推出的梅县区果蔬生鲜供应平台正式上线,旨在帮助解决农产品滞销难题。

“在梅县区农业农村局的帮助对接下,企业与梅县区32个省定贫困村签订了保价溢收协议,通过公司线上线下平台销往梅城和珠三角等地,截至目前,疫情期间销售额已达上百万元。”温志雨说,农户可将自家农产品上传到梅县区果蔬生鲜供应平台,电商企业将会通过该平台与农户取得联系,努力帮助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市民也可以在该平台选购农产品。

疫情期间,大部分市民开始了宅家生活,通过生鲜电商买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也成为很多人的选择。过去热闹的菜市场变得冷清,但生鲜的刚需却客观存在,线下道路阻断了,市民们开始涌向了生鲜电商。

“往年生鲜预售这一块很少订单,今年春节期间,突然多了很多,我配送的订单大多都是生鲜水果类的。”某外卖平台配送小哥陈先生说。

以往大部分有过网购经验的消费者还没有养成线上购买生鲜食材的习惯。在疫情发生的特殊时期,市民线上购买生鲜食材的习惯将被培养起来,多年沉淀的生鲜电商或许将迎来新风口。“对于生鲜电商来说,谁能在配送速度、新鲜程度和价格优惠度三方面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留住更多客户,也将抓住这个特殊的发展时机。”温志雨说。

目前,全市有13个电商平台保障市民“云”买菜及配送服务。同时,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工作的带动下,全市已建成逾千个镇村级电商服务点,积极构建县、镇、村三级电商服务网络,为农村优质农产品与城区消费群体对接提供了有力保障。

渡难关

线上线下牵手融合“无接触式外送”获好评

“昨晚下单买了一些蔬果,第二天早上八点半就到家了,而且还能无接触配送。”近日,家住梅城的马先生体验了一把生鲜的无接触配送。“无接触式外送”成了热点,线上下单,配送到指定地点,双方无需见面,降低被感染的风险,市民们对此频频点赞。

疫情的发生一定程度上加快农村电商、生鲜电商线上线下融合的速度,促进“无接触式外送”的业态发展。

据梅州阿里本地生活数据显示,从农历腊月二十八至今,梅州市民在饿了么平台上的厨房生鲜类订单量比去年春节同期增长了近400%,麦当劳、肯德基、真功夫等大型连锁品牌订单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95%。受疫情影响,近期线上买菜、叫外卖成为市民新的消费习惯。

记者从大润发梅州店了解到,疫情期间的生鲜配送比往日增幅40%。“比疫情发生前,高峰的时候一天有1500多份的订单量。”大润发梅州店客服经理廖周泉说,目前每天的订单在1300-1400份。

线上订购方便快捷,但大多数市民仍担心食品安全问题。记者了解到,除保证每日食材现买现做,从源头上保证食品新鲜安全外,对工作人员的防护方面也都有严格把关。

“您好!您的订单到了,我放在物管,麻烦您到时下来领取,谢谢!”在梅州某住宅小区门口,生鲜配送人员正戴着口罩、提着外卖给订购的顾客拨打电话。

廖周泉告诉记者,当前餐饮行业和生鲜电商在做好服务的同时,更注重疫情的防护,口罩、测温、酒精、消毒液是工作人员、配送人员的标配。例如生鲜配送,他们每天都会进行配送人员的体温检测,以及给配送箱消毒,进行“无接触式外送”。

记者发现,疫情期间,传统餐饮企业受到不小的影响,和生鲜电商对比,可谓冰火两重天,一个“闲得慌”,一个出现“忙得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梅州的不少酒店、饭店开启了“线上服务+无接触式外送”模式,线上和线下牵手共渡难关,争取了利益的最大化。

“我们外送的餐食有盆菜类、点心类、还有一些客家菜品等,平时能在酒店吃到的东西,我们都会尽可能提供外送。”梅州华美达酒店相关负责人李恩成向记者介绍,除了上述菜品外,酒店也会外送一些生切,例如真空包装的雪花牛肉等,方便顾客在家也可以尽情享用美食。

位于梅城彬芳大道的山梅饭店2月8日开始对周边住户、单位进行餐食配送。“我们以中式套餐为主,一天订单量大概在20至30份。”该饭店老板廖山梅说道。

除中餐外,客天下国际大酒店的西餐外卖也畅销。“我们波尔多西餐厅的牛排、小吃等很受小朋友喜欢。披萨饼一度卖到断货,有小孩的家庭都特别喜欢叫我们的外卖。”酒店销售总监钟智娟向记者介绍,酒店西餐厅的每日订单量大概在60份。

保畅通

物流接力“不打烊”线上购物代办省心安心

在疫情期间,“旺”起来不只是电商,还有物流快递行业。

“您好!您的快递到了。麻烦您到小区门口领取,谢谢!”在梅城恒大御景半岛小区门口,顺丰梅州市梅江区江北速运营业点的配送人员武树申正戴着口罩,等待顾客前来领取快递。

据悉,春节期间,顺丰梅州市梅江区江北速运营业点的快递订单量相比往年同期增加了两倍,以往一个配送人员就能搞定一个片区,现在得三个配送人员才能完成。“自去年12月25日起,江北速运营业点的快递订单量一直没有减少,除了大年初一至初三相对较少外,每天平均都有3000多单。”武树申说,一般早上7时30分上班,要到晚上9时才配送完成。

据介绍,疫情发生至今,江北速运营业点已投入了70多位配送人员,保障物流的运转快捷畅通。“今年与往年不同的还有,顾客的订单大多是口罩、消毒酒精等防疫物资,而从梅州寄出市外的,也多了不少生鲜农产品。”

“疫情发生后,为保证快件整体时效,我们对运输资源进行充分调配和运用,春节期间也正常营业,能保证快件存放安全以及足够人员承接客户的收发件需求。”顺丰速运梅州地区相关负责人说。

对于入驻大埔县西河镇的电商企业鸿姑娘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来说,春节期间顺丰速运乡镇一级物流的覆盖,让该企业从附近村民收购的大量农产品,能够及时运送出去,满足客户的需要。“现在珠三角的订单隔天中午就能到,买过的客户反响也不错,积攒了很多回头客,农副产品销量比往年同期反而增加了45%左右。”该企业负责人廖爱红说。

如果把干线物流比喻成主动脉,同城物流就是毛细血管。除顺丰速运等主要物流公司外,专注同城即时配送服务的帮啦跑腿,也在满足“宅”家市民日常生活需求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不少“宅”在家里的市民选择线上服务,让跑腿小哥代购、代办。“今年春节期间由于很多商家和企业未营业、开工,订单比平时减少约65%,但受疫情影响订单比往年春节约增长20%。其中,个人生活配送需求明显增长。”帮啦跑腿CEO陈科明说,近期生活用品、生鲜蔬果等订单需求量较大,占总订单数的六成以上。据统计,春节期间全国日均订单约1万单,梅州地区日均约1000单。

为了满足社区群众需求,客天下农电商产业园有限公司也推出了配送服务。“油、米、盐、干货等需求较大,目前每天近100单。”该公司研学农旅项目首席营销官陈荣军说,2月10日起,该公司也重启了生鲜社区配送服务,尽量满足社区居民的更多需求。

■相关

“云上的梅州”

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人的生产生活不经意间从线下转到了线上:医院开启“云诊疗”、企业尝试“云办公”、学校开设“云课堂”、银行深化“云金融”……宅家不掉线,梅州渐渐开启“云生活”。

▶▷云诊疗

让医疗更有效率

为守护广大民众的健康平安,市人民医院借助“互联网+”手段,现已开通怀疑“新冠”肺炎线上咨询,选派相关科室专家提供免费咨询服务。患者足不出户,在家中通过手机,即可获取医生的专业解答。

如果居民有轻症的健康问题,不必过于恐慌,登录选择相应的互联网医院“发热门诊”医生进行线上健康咨询。

▶▷云办公

助防疫复工两不误

记者从梅州移动获悉,该企业向全市客户免费提供移动云视讯软终端视频会议服务,超过四千人进行远程办公,该举措有效协助各行业、民众工作保持正常运转。

视频会议业务具有部署快,接入方式丰富等优点,固定会场、手机、电脑客户端都可以接入,对企业、个人使用都非常便利。

▶▷云课堂

老师变身主播

3月2日,我省中小学生开展线上教育,学生不返校,昔日严肃的老师变身主播,家庭变成课堂。当天上午,记者从梅州市各校各班获悉,学生们在家里用着电脑,对着新发的课本认真上课。

学生的课程表上显示,第一节课都是健康教育课,普及健康教育知识。每节课30分钟,除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常规课程外,还安排了体育锻炼、客家山歌、黏土、衍纸等趣味课程。

▶▷云旅游

足不出户逛博物馆

为了在疫情期间继续为广大观众提供展览讲解服务,推动文旅产业健康发展,中国客家博物馆与中国联通公司梅州分公司合作开展5G远程互动讲解直播业务。

此次直播将于3月4日上午10时开始,由博物馆讲解员为观众手机直播讲解该馆的主题陈列“客家人”,观众可通过视频直播平台进行实时收看,还可在观看过程中实时提问,如同身临其境在展厅参观展览。

▶▷云金融

指尖办理业务

记者从人民银行梅州市中心支行获悉,梅州各大金融机构通过网上交易系统、手机客户端等方式办理业务。客户可随时根据用款、投资等需求,通过电子银行支取贷款资金,无需审核,实现了贷款查询、支用、还款全过程随时随地在线完成,实现电子化签约,无纸化办公。

▶▷云招聘

线上“伯乐相马”

随着企业复工复产节奏加快,用工需求也随之增加。梅州各级人社部门通过网络平台为企业和求职者“牵线搭桥”。自今年2月份以来,全市共开展55场网络招聘活动,为本地2240多家次企业推送7万多个就业岗位。其中,有3340多人通过线上求职成功实现就业。

南方日报记者 马吉池 汪思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