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疫情期到底该不该辞职?

wm30947889


疫情期,当你没有确定的合适去处或有目标的计划,建议暂时不要辞职。大家都知道,今年的疫情不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困难,给许多中小企业也带来严峻的考验。很多企业复工后,大面积的裁员,甚至有些中小企业面临倒闭关门的危险。这都给打算跳槽或已经跳槽的朋友,带去了很大压力。等疫情过后,经济稳定下来,大势向暖后,再作打算,也为时不晚。


布衣清风


我今天辞职了。

一向胆小怕事的我不知道那来的勇气,说不干就不干了。在公司我给人的印象是不爱说话,老好人那种。

公司不是很糟糕那种,部门设立齐全,有九个人员。我在这里呆了四个年头,一直过来平平淡淡。大家在一起工作,大小架也有吵过,每次都是我理亏。

后面的路没有想好的情况下,辞职了还真的让我有恍了神。每个月公司准时发工资,生活过的很自然。今天辞职了,每个月没有收入,家里有父母,有小孩读书,确实有点慌。

既然做了决定,就没有后悔药吃。调整心态,往前冲。人生有很多意外,今年是疫情,明年可能又会是别的。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不懒惰,总会有好的机会。学校遇疫情,停课不停学;企业不能开工,可以在家办公;《流浪地球》讲述太阳枯竭导致地球表面结冰不能生存,人类转移到地下,还想办法把地球推送到另一个太阳系。

内心强大就没有什么困难能难住你。真正的自由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你不想干什么就可以不干什么。


老狼阅读


老祖宗留下的规律:瘟疫始于大雪、发于冬至、生于小寒、长于大寒、盛于立春、弱于雨水、衰于惊蛰,完于春分,灭于清明。千万年来,发生在中国的历次瘟疫都是按这个规律始终的;中国古老的历法历程一次次证明着这个规律。

老祖宗让我们年前储粮,打扫卫生,喝酒吃好,开开心心,过年贴春联,放鞭炮辟邪,都是有讲究明理的。

始于大雪:2019/12/ 7 大雪

发于冬至:2019/12/22 冬至

生于小寒:2020/ 1/ 6 小寒

长于大寒:2020/ 1/ 20大寒

盛于立春:2020/ 2/ 4 立春

弱于雨水:2020/ 2/ 19 雨水

衰于惊蛰:2020/ 3/ 5 惊蛰

完于春分 : 2020/3/ 22 春分

灭于清明 : 2020/4/ 04 清明

快了![胜利]在望。



凤鸣7869556890940


不是骗你,现在很多行业都面临倒闭,或者已经倒闭了。我从过年到现在一直看到朋友圈中介转发店铺转让信息。以前的店铺转让费少的也要20万,多的要50万,现在0转让费,5万转让费比比皆是。

如果有商业头脑的人,肯定知道什么叫高抛低吸,我相信这个就是在市场淘宝的最好时机。因为这次疫情,将会洗掉30%资金链断裂的公司,还有30%也会面临危机,剩下来的则是希望在市场上做的比较好的。

话说回来,现在辞职下海,将会以最低的成本当上老板,以前还会面对竞争更少的市场。经济学曲线往往都是呈正弦或余弦的,现在各行业出去波谷,是最好的辞职当老板的时机,如果我有钱,我就辞职当老板了。


giggs0421


一般问“该不该”,就说明你的心里已经有离职的想法了,但是作为一个人力资源从业者,我认为这个问题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一、了解自己为什么有离职的想法

疫情逐渐好转,很多企业也开始复工,但是随着而来的就是人资的压力,企业离职人数爆表,受疫情影响,很多家庭断了收入,这个时候应该更加珍惜工作,但是却出现了复工离职潮,这是为什么呢?


结合我司员工的离职调查,得出离职潮的出现主要有这几大原因:


  1. 疫情期间,休假一个多月,复工之后发现自己不太适应上班的节奏,于是选择离职;
  2. 、疫情休假期间,努力提升自己,找到自己为之努力的职业,而选择放弃原单位;
  3. 那些职场妈妈们,一手顾家庭,一手抓事业,而疫情使孩子们延迟开学,这样妈妈们自然就需要留下来照顾孩子日常起居,所以不得不先离职;
  4. 自己工作的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如餐饮、零售,明知道企业危在旦夕,这个时候及时抽身才是最好的做法。


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发现,“离职潮”的主流人群是低收入的基层员工,而非高级管理人员。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是因为基层人群收入偏低,放弃成本低,高层管理人员的放弃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往往高层次人群虽然收入高,但是开销也比较大,一旦他们失去收入,就意味着放弃自己小资的生活方式,他们当然不愿意。


二、该不该离职,看看你兜里的钱,脑袋里的知识


可支配资本不仅包括资金,也包括脑袋里的知识。

疫情期间,收入受到影响再所难免,此时如果你想离职,首先就要掂量掂量兜里的钱答应不答应。


如果你有充足的可支配资金,这些资金足够维持你半年的生活,那么你想离职了,就可以遵从自己的内心。如果没有,就请老老实实的复工上班吧。


如果你才华横溢,那么离职不离职也随你。有一技之长,到啥时间都会有饭吃。有真本事的人,在这儿离职了,那儿也会抢着要的。如果不是,请踏踏实实上班。


离职本就应该是一件“蓄谋已久”的事情,而不应该是“灵光炸现”的想法。离职之前,有三“问”,问内心,问资本,问去路,这三个“问”都解决好了,才是最适合离职的时机。


J小姐


吃土也能活,怎么做到的?

到底是肉好吃还是土好吃?答案决定你该不该辞职。

一个人为什么要辞职呢?有位马姓哲人说过:要么钱没给到位,要么就是心委屈了。不知道你是哪一种。有辞职的想法肯定是有自己的原因的,而且可能不是一天两天了。相信大部分人都产生过辞职的想法,理由也是不尽相同。我也想过辞职,不止一次,想法强烈到不想再在单位呆一秒钟,再也不想见到某位姓傻的领导,甚至幻想过把辞职报告摔到他脸上,然后看着他那张扭曲的脸大笑三声后摔门而去。可是我到现在也没敢辞职,因为身上背负了很多责任,我不敢。我已经快35了,不在敢轻易改变了。我可以吃土,但是我不能让我的妻儿跟着我一起吃,他们得去吃肉。所以我忍了,为了让家人能吃肉。你有没有这些困扰?如果没有或者辞职了也能天天大鱼大肉,那就辞职吧,世界很大,机遇很多,何必委屈自己在一个茅坑一直蹲下去。个人经历,供你参考。



爱生活爱小芝


人生逆袭的机会有很多,但每次的逆袭都离不开贵人的开路,离不开遇到了那个对的人。

什么是好工作呢?工资、平台或者产品?除了这些之外,当然少不了你的部门领导或者你的老板。

挑选工作很重要的成分是选择一个好老板,如果是大公司的话,那就是一个好的部门领导。

什么老板值得托付:

一、舍得分钱

能拿出名和利给别人分就是胸怀,其它都是注解

干活的时候把员工当哥们,分钱时从不把员工当哥们。只能共苦,不能同甘

我的一个大学同学,在一家建材一站式配送公司里边做销售总监,年前我们聊天时聊到,他们公司老板设立了很多惩罚机制,基本都是罚款,大大小小的章程很多,也很详细,本来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最关键的是基本没有奖励机制,开会时说的很好,不指望员工的罚款挣钱,会把惩罚的钱都奖励下去,但是奖励机制从来不落实,也不明确,只是讲些场面话。

我这位同学想平衡下奖罚机制,把老板所提的模糊的奖励政策,做了具体的落实方案,公布前也经过了老板的审批,在这种激励下,月底时任务完成的也很好,再拿去让老板批准奖励时,一拖再拖,最后也没了结果。

基层业务员的最高工资在一万元多点,业绩提成每年都会发生改变,一直想法控制员工的收入。落得下边员工唉声怨气,导致公司的员工流动性一直很大,一直在招聘中。公司留下来的基本也都是老板的亲戚朋友,基本都是二十岁左右,刚下学不久的学生。公司去年都遇到了很大的瓶颈,一个月三百多万的业绩,迟迟不能突破。

显然公司最大瓶颈就是这位老板本身,就是老板自身的胸怀。我这位同学,疫情结束后也准备办理离职手续,自己要考虑自己的未来。

员工只是老板挣钱的机器而已。即使公司后来发展壮大了,老板也不舍得分给他太多,(当然留不住人才的公司,也很难发展壮大)他只是在帮助老板实现梦想,和自己毫无关系,只能是别人的一枚棋子而已

无论平台、产品多么好、老板多么厉害,当他不舍得和员工分钱时,那他的其它任何说教,只是为了让你不停地为他挣钱,这种老板怎么值得托付!

二、愿意培养人,真心希望员工过的好

真正的良师益友,他能根据你的习性与能力,预测你未来的结果,同时给予帮助和矫正

好老板会容许你犯错误,会给你成长进步的机会,同时他也会放权让你去做尝试。

做新的事情、陌生的事情才能成长起来,最快的成长绝不是说教,而是给你机会不怕你犯错,让你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去感悟去成长。优秀的老板一定不是所有事情都亲力亲为,一定懂得放权,能够包容下属的犯错。让下属成长,真心希望下属未来过的更好

2016年顺丰的一位快递员在北京送货途中,和一个挂着京牌的汽车发生了剐蹭,快递员被扇耳光,同时也遭到了语言侮辱。当时顺丰总裁王卫说:这件事情不调查清楚,自己不配做顺丰总裁。并且在2017年顺丰上市时,王卫带着那位快递员,一起在深交所敲钟。我想王卫一定不是在炒作,通过这件事情就能感受到他是真正的尊重员工,愿意为员工付出,真心希望员工过的好,把员工当成兄弟

三、有梦想,并且有能力实现它

老板的梦想、心胸不仅决定公司的未来,更左右着下属能到达哪里。

我下学时遇到一个老板四十多岁,工作了二十多年,家里有两套房子,女儿已经毕业参加了工作,儿子正在上大学,通过平常的交流沟通多少能感受到,他已经没有了更高的渴望,一切都追求稳,也不愿意冒险投资去拓展新的业务,很明显他已经没有了更高的追求,把自己的三个店面正常维持经营,一年保持百十万的利润就可以了。

一次会议结束后,我突然间把他琢磨明白了,得到我想要的东西后很快我就辞职了。

这种生活其实也挺好,但对于追随他的人而言,基本也可以预测到自己最好的结果。

有梦想的同时还得有具体的方法与策略,老板的人脉、资源、能力 是否足以支撑住梦想的实现,还是仅仅的画个饼而已,做些不切实际的事情呢?

选择一个公司、除了行业与平台之外就是在挑选老板这个人。赌这位老板的未来,也是在赌自己的未来。

当没有能力把握时代机遇,没有足够能力自己创造一番天地时,最快改变命运的方式就是找到一个好老板,跟随他。他的成长会带领着你的成长,他的辉煌会带领你走向逆袭


如果老板还行,千万此时别辞职,现在找工作途径都没有呢


建戈说教育


题主的问题问的太宽泛,至少应该把你自己的情况描述清楚,朋友们才能给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像你这样笼统的问,得到的也会是笼统的答案。即使回答的人再多,也可能得不到你想要的答案。

举几个例子:

如果你所在的公司撑不到疫情结束就倒闭了,你辞职与否也不重要了。

如果你之前是在口罩厂、消毒液制造厂等与防疫物品相关的企业工作,我想你现在也没有时间来问这个问题了,肯定是在加班加点的生产防疫物品,今年的收入也一定会超过往年。所以,你还要辞职吗?

如果你是医护人员,通过新闻我们也看到了,全国各地无数的医护人员冲向抗疫一线,没有哪里听说有辞职的,我想,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也不会辞职的。

如果你是普通的上班一族,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要分析个人利弊得失,根据个人职业规划适当调整,做出对自己、对家庭最有利的选择。


职场探索者1号


年关将近

又到了春节前后的离职跳槽季节。很多人都会在考虑到底要不要趁着这个时候辞职。其实,小编认为可以从以下4点分析,对照着自己目前的情况分析,再决定辞职与否。

01.在一家单位工作不满两年,最好不要辞职跳槽

一般情况下,人的职业发展周期是以3年为一个周期的。如果一个人的职业发展想往上升趋势发展,那么一般要在一个单位里待够三年:第一年熟悉业务流程,在单位里站稳脚跟;第二年熟悉业务,练就自己的业务技能;第三年把练就的本领发挥得更好,以便谋求职位的升迁。

如果3年了职业和技能没有多大的发展,这个时候再考虑辞职跳槽的事情是比较合理的。此外,如果一个人短时间内频繁跳槽,最终会给面试官留下不好的印象:你这个人一定有问题,对公司也不忠诚。如果我聘用你了,会不会很快也辞职?

02.不要因为不喜欢现在的这份工作就辞职

职场上,确实存在不少人一开始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工作,以至于迫于各种现实最终稀里糊涂地干了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的情况。有的人会以此为契机,在尽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喜欢的事情,最终辞职跳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而有的人则白白浪费大好时光,从不问自己究竟喜欢做什么,能做什么,辞职后依旧没有找到喜欢的工作。

所以,不要因为不喜欢现在的这份工作就辞职,而是应该以此为契机,努力探寻并发现自己擅长的、喜欢的事情,这样才能避免下一份工作出现同样的问题。

03.准备好自己喜欢的工作能力之后再辞职

诚然,在让自己痛苦的工作中坚持并准备好将来喜欢工作的能力,是一件非常挑战人的本性的事情。但是,这样做对你大有益处:你不会因为对职位没有方向感,而出现投简历石沉大海的情况;也不会因为没有相关经验,而出现面试机却把握不住的情况。你会知道自己应该投哪些行业的哪个岗位;你也会因为准备充分,从而增加面试成功的几率。

所以,在准备好自己喜欢的工作能力之后再辞职,是对将来的自己负责的行为。

04.现在的经济情况能支持半年内找不到工作吗?

不少人因为一时冲动就辞职了。辞职之后,发现身上没有多少钱。而要找到满意的工作不是一两天就能做到的,于是花完钱后急急忙忙地随便进入一家公司工作,形成恶性循环。

其实,正确的做法是,在有辞职念头时,应该仔细盘算自己现在的经济情况,在经济情况能支撑半年内的吃食住行、意外后,再着手辞职的事情。这样可以让自己从容地准备简历、找工作的事情。

关于工作很痛苦,到底要不要辞职,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留言区里与小编一起交流!


今天短视频


建议不要辞职。受疫情和国际经济形势下行影响,2020年就业形势将会很差。现在能有一份工作就已经算幸运了。

很多企业已经因疫情影响资金链断裂,像“新潮传媒”那样的名企都裁员了,更别提其他中小企业了。

疫情期间影响企业正常复工生产,企业没有收入来源却还要背负高额的房租、人工成本。现在企业都在想办法开源节流,尽可能的降低人力降低成本,很多企业都在降薪裁员和减少招聘计划,今年的就业机会将会减少很多。

而受疫情影响,居民消费需求将大幅度下降,即使疫情结束也会出于风险预防考虑不敢放肆消费。市场需求减少就无法拉动生产,企业也无法获取收入,这又会导致新一轮的裁员降薪。

2020年对于企业和个人都将是很艰难的一年,如果不是稀缺性人才,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今年很难在离职后迅速找到一份满意的新工作。

即使现在企业经营不善,但至少可以保证支付你的五险一金和基本工资,即使企业破产倒闭你还可以获得法定的赔偿。

但是一旦主动离职,今后的风险就要自己承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