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疫情结束后,你觉得民办幼儿园的生存空间有多大?

一个不矫情的人


这个怎么说呢,就我们这里来说吧,我觉得民办幼儿园生源不是问题!公办幼儿园有一个问题,不好进,不容易报名,有诸多的限制。民办幼儿园不存在这个问题,而且有些民办幼儿园的教学环境和师资质量都要优于公办,虽然收费高但有不缺钱的。有些幼儿园虽然不是那么的高档,但收费低,想上就可以上,很多进城务工人员的不二选择。还有就是民办幼儿园遍地开花,离家近,接送孩子方便,老人就可以胜任!我觉得大部分时候民办幼儿园是败在民办幼儿园手里,而不是公办的!


我是你的小小狗292


您好,我是一名金融从业人员,谈谈我的看法。

我有两个孩子,分别在民办幼儿园和公立幼儿园都待过。说说区别,民办幼儿园首先收费贵,一般的是公立的一倍,有的甚至更高,再说一下,民办幼儿园还有很多明目的收费项目,比如大家表演一个项目,一般要统一买服装等,项目繁多,公立也有但是少。另外,就是餐饮,虽说收费有差距,但是公立幼儿园和民办的孩子餐食差不多。

民办幼儿园收费高有其原因,房租,老师工资,餐饮,物业等都需要支付。这次疫情其实对民办幼儿园影响也比较大,没有开课,学费肯定要免收或者打折。但好在是放假期间,近期听说,各类学校要有序开课,估计四月份就能都开门,整体影响大约两个来月。这两年民办幼儿园开立不少,说明这个行业还是挺赚钱的,有好多园是限制孩子数量的,比较难进,所以生源问题不大。

即使这次疫情影响,也是相对较小。我认为,教育始终是中国人最关注的事情,民办幼儿园,尤其是好的民办幼儿园还是稀缺资源,盈利空间还是很大的!

请予参考,谢谢。


行走着的骆驼


我孩子目前就在私立幼儿园上学,由于目前属于疫情期间,没有去幼儿园里上学。关于疫情结束之后,她还是会送到该所私立幼儿园进行学习。它是我们之前考察过,成立20多年,像这种师资力量雄厚的私立幼儿园(即民办幼儿园)那是处于任何时候都能坚持开下去。看看这所幼儿园是如何做到的呢?

1.它拥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可是首都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实习基地。典型的模范幼儿园,而民办幼儿园能向它一样学习的话,也是一样能生存下去!

2.定期举办幼儿园安全知识讲座,让家长与孩子了解生活中最基本的安全常识。老师们还很精心的设计在幼儿园展示栏上,让家长们接孩子下学也能看看,孩子们也能随时观看。

3.每一周的美食,刊登出来,让家长们一目了然。孩子在园里吃饭的情况也会偶尔拍照发出来,让家长们放心孩子在学习吃饭的情况。

4.哪怕疫情当前,我们停学不停课。这都是自愿行为,老师很鼓励家长大朋友在家教孩子各种知识。那么如此一来,孩子被困在家也不那么无聊至极,孩子们跟自己的父母在家自由学习。

5.每周所学的知识,语文、英语、科学、舞蹈、乐高积木、瑜伽、社会学、美食、绘画、手工等等,幼儿园班主任都会写一个小总结告诉家长们。同时还会布置一些小作业,背诵诗词、亲子画画、手工作品等作业让家长协助孩子们一起完成。

民办幼儿园要想一直经营下去,一定得有足够的储备基金。有教学资质证书,适合教学的场地,幼儿饭菜食品安全监管到位!还有就是能做到品牌效应,有效的口碑推广,才能迎来新的小孩子入园就学。










丽之说育儿


当前的疫情,对绝大部分企业都有所冲击,对于民办幼儿园,没有补助,但是在疫情期间需要支出房租物业费教师工资保险等开销,对老板来说如何挺过这个只出不进的阶段,留住优质教师团队才是最根本的,优质教师是幼儿园良好口碑的基础,但是老板的压力也很大,几个月的不开园零收入(很多幼儿园都是当月缴费的),不能全额发放工资的情况下,教师团队能否稳定呢,可以肯定幼儿园一定是社会最后开工行业,因为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他们是没有任何防护意识的,也是聚集型行业,所以一定是疫情结束,很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开园,但是很多民办幼儿园可能挺不过这几个月不开园的疫情下大开支,于我自己也是一样的,但是哭穷抱怨是没有用的,唯有坚持或及时止损。但是如果疫情过后,允许开园了,那么我相信多数家长还是会选择继续送孩子们入原先的幼儿园的,毕竟孩子们也需要社交,游戏,学习,习惯养成和规律的一日作息,家长们也需要工作有自己的社交圈,在安全的情况下,家长们还是会选择让孩子们去幼儿园的,因为幼儿园是可以提供优质的孩子成长需要的同时也要为家长解除后顾之忧的机构,所以如果疫情过后,允许开园了,坚持下来的幼儿园重新开学影响应该不会太大,肯定也会有选择不来的再看情况的,我们只能做好安全的情况下,提供高品质的保教工作。但是我觉得如果是特别高端的高消费幼儿园,可能会有一点影响,因为一次疫情让很多人的消费观和目前经济能力有所改变,高消费幼儿园也许会有一定的生源损失,但也不是绝对的。其实,这次疫情,对国家,对老板,对员工都有损失,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大家要调整好心态,互相理解,多一些包容,少一些计较,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指责,不在冲动的时候做决定,也不要去找老板理论,合则留,不合则散,好聚好散,再见亦是朋友。我也相信疫情很快会过去,伟大祖国一定会越来越繁荣昌盛!


倔强的团子


疫情结束后,我觉得民办幼儿园的生存空间还是很大的。

1、从人口发展看,自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以来,二胎的出生使我国新生儿数量不断增长,新生儿数量增长,对于孩子的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家长都特别重视,民办幼儿园会有很大的生存空间的。

2、疫情过后,民办幼儿园一定要做好,各种防护工作,消毒、测体温等等。对教师们除了教育方面的培训,还要进行医学常识方面的培训。

3、民办幼儿园一定要把眼光放长远。首先,需要把硬件搞好,让幼儿园看起来很温馨,像孩子们的家一样。监控、电视、图书角、活动场地等等一切设施都要齐全。其次,幼儿园软件,最主要是建立好的教师团队,聘请的教师是否有教师资格证和健康证,培养教师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师们的持续学习能力,教学中的创新和反思能力都需要投入精力和金钱来培训,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园不断稳定发展,慢慢树立口碑。再次,幼儿园要持续发展还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保育部门、后勤部门等,保育员和后勤人员是否有健康证,幼儿园的伙食是否科学搭配,营养丰富等等。

4、幼儿园要长足发展还要有自己的特色。家长们想让孩子们上哪个幼儿园总是有些理由的,比如某某幼儿园伙食很好;某某幼儿园讲授国学,孩子们会背《弟子规》、《三字经》等等;某某幼儿园孩子们计算能力很好,已经会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了;某某幼儿园孩子们识字很好,孩子们都认识二千个字了等等。总之,一定把幼儿园办成一个有自己特色的幼儿园,让家长们因为这个特色而选择我们的幼儿园。


果实累累


疫情目前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幼儿园确实喜忧参半,那这个忧就是在忧虑疫情之后幼儿园的生存问题,问题何来呢?

民办幼儿园主要日常运转和教师的薪资都是源自于学生所交的保教费。而现在部分家长不支持马上把孩子送到幼儿园。

  1. 因为孩子年龄小,自然而然抵抗力不如小学,中学生,更不可能和成年人比了。
  2. 没有什么比孩子的健康重要。
  3. 幼儿园本身学的知识不像小学,初中,高中一样,即使不学也不会耽误什么。

那我个人认为民办幼儿园的生存空间还是有的,核心是减少开支求生存,在此总结了

以下几点措施,希望能帮助幼儿园度过这段难关,迎来明媚的朝阳。


  1. 合并班级,教师择优录用,劝退部分教师。节约成本,但多少会有弊端,当班级幼儿人数增加,生多师少,再重新招人,时间相对紧迫些。
  2. 暂时合并班级,保证每个班都有教师留下,其他教师回家等待替补。弊端:孩子心智不够成熟,面对陌生的老师会有抵触和不安。优点:休息期间幼儿园给予她们最低生活保障。这样一来,孩子陆续返园,如果人数渐渐增多,很快能替补上老师。
  3. 幼儿合并班级,教师以老、中、青搭配,分成两组。 老、中、青搭配是为了保证师资的力量均衡。两组教师以一定的周期为单位进行“轮班制”。至于教师的薪资,可根据实际上班的天数计算。

具体哪种方案,还要看幼儿园的具体情况再定,以上仅供参考。


宋老师说教育


这次疫情对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民办幼教领域也在其中。学校延迟开学,线下各类民办教育机构面临两难抉择,也给这个行业带来了变革和挑战。

民办幼儿园不同于民办中小学,民办中小学在学制时间、教学方法、知识掌握上存在连贯性,并且属于孩子刚性需求,所以退学率低,受疫情影响比较小。相反,民办幼儿园都是学龄前儿童,对基础知识认知没有标准要求, 所以家长在选择上会更灵活一些,促使孩子们流动性也更大一些。

对那些品牌连锁型民办幼儿园,有一整套成熟的管理运行模式,并有强大的资金后盾,所以影响不大,毕竟多数家庭就一个孩子,对教育品质的要求也应该更高;那些规模小、师资弱一点的民办园影响会更大一些。

那么,民办幼教行业如何度过这次寒冬?

首先,疫情在短期内也不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校的现金流和持续经营。一方面学生并没有大量流失;另一方面,学费收入是在每年的9月入学季,那时疫情也应该基本稳控住了。

其次,疫情期间多推出新颖的线上教学作为面对面课堂教学的替代品。提升学生和家长的教学体验和满意度。让家长更详细、全面的了解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参与到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这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优劣程度,家长们心中会有一杆秤。提升家长对学校的信心值,不使生源主动流失,好的口碑更会起到广告效应,影响到未来家长对学校的选择,从而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源和收费。

这次疫情是一个很好的试金石,是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资金、模式等多层面的考验。如果有一些民办园倒闭,表象上是疫情的影响,实质原因是自身的管理和发展模式存在着问题,只不过是在疫情特定的情况下,问题被放大,导致民办幼教市场一定程度的洗牌,大品牌幼教机构可能会拥有更多市场份额,小规模办学机构可能会支撑不住,逐步退场。

浪淘沙见真金,教育是百年大计,是基本民生,是众多家庭的刚性需求,不会因一次突发事件而改变发展方向。困难也是暂时的,每次行业上的重大洗礼,又会成长起一批新的成功企业。此次疫情过后,会加速民办幼教市场的资源整合进程,也将为优质民办园的长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虚侠客


为进一步减轻疫情对民办幼儿园的影响,促进稳定健康发展,日前经市政府同意,北京市教委会同有关部门出台相关补贴及帮扶措施。

  一、按时足额发放民办普惠性幼儿园生均定额补助

  经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定且符合市级财政补助条件的民办普惠性幼儿园,按照2020年1月的在园幼儿数,将2020年1月至6月的生均定额补助给予一次性预拨,保持园所和教职工队伍稳定。

  二、帮扶民办非普惠性幼儿园

  对运转困难且在解决区域“入园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民办非普惠性幼儿园,按照班数给予帮扶。

  教育行政部门鼓励具备条件且有意愿的民办园转普,转普的各项补助从2020年1月拨付,保教费从2020年1月按照普惠园价格收取,转普后退还幼儿家长相关费用。

  具体帮扶措施由市财政局和市教委出台具体办法。

  相关措施适用于经各区教委审批的民办幼儿园(含备案的社区办园点)。相关措施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0年底(文中具体措施有明确期限规定的从其规定,因本市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响应结束等原因政策措施不再有必要性的自然失效)。


小伙一米八



虽然疫情期间有机构倒闭,在市场上同样也催生了新的机遇,比如线上培训成为热点。作为教育工作者,一些机构也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与担当,而幼儿园“停园不停学”线上授课不可否认可以解决孩子的部分需求。但和其他行业不同的是,在幼儿园孩子们的社交和体验是无法解决的,此时只有实力雄厚或持续保持健康现金流的私立幼儿园才可能挺过难关,未来还将迎来更好的发展。随着国家公办园和普惠园的越来越规范化,在此次疫情中,私立幼儿园、尤为中小型私立幼儿园,生存空间将被压缩,私立园要想在未来占有一席之地,唯一出路就是口碑与信用并存,做大做强、立足长远,才可能从中赢得一线生机!


魔都小海


疫情结束后,民办幼儿园毋庸置疑将会迎来最为艰难的一年!

民办幼儿园“以生养师”,有多项财务支出。疫情期间幼儿老师的工资占首位,其次是营业场所的租用金。疫情之后许多家长还不会送孩子去幼儿园,一个班级就是有一个孩子,幼儿园也得接受现实。幼儿班级出现或多或少的生源短缺,从而带来更大的财务压力!

疫情前家长们所缴费用在全疫情期间存在着退还是不退的问题,算是一般民办幼儿园雪上加霜了吧!

疫情结束后卫生防疫的设施设备和场所达标条件可能会有新的要求,财务状况不好的幼儿园能否承受的住!

还有网络教育的兴起,幼儿教育面临新的挑战模式!

综合因素,民办幼儿园面临的或许是新机遇,当然也会面临洗牌!

说的妥否,仅仅代表个人见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