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老年人出於什麼原因擔憂自己生病呢?

老左心理工作室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有錢沒錢,不要有病”。其實病痛的折磨,是我們男女老少每個人都體會過的,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不生病的人,小病有小病的煩惱,大病有大病的痛苦,那麼絕症重病呢?更有難以想象的絕望和身體不斷煎熬,甚至是難以承受的痛苦。

在養老院裡,我認識幾位家境條件非常不錯的老人家,有的是退休領導幹部、國企職工、或者民企小領導、老軍人、還有就是所謂家裡邊有礦的,兒女們會賺錢,總之呢,他們老來生活不差錢,待遇都不錯的。

可是,他們其中的重病患者,日子一樣的非常難過。因為有的病呢,是錢治不好的,有的病呢,雖然錢治得好,但是老人家缺少真正的親情陪伴和有益身心的及時交流,很容易抑鬱失落、消沉恐慌而加重病情,甚至是沒病生病。

1:中國是人口大國,城鄉醫保醫療條件差距很大,一些偏遠農村年齡大的老人,基本上都沒有醫保,如果生病住院,完全靠自費,本來農村家庭的經濟收入就有限,再加上住院治療的各種費用,會使本就貧窮的家庭陷入困境。我爸爸媽媽當時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從沒病到生病,從生病到重病,他們從來都不捨得去醫院看病,一直到倒下去了,才進了醫院,這時候已經是藥可救了。

2:個人原因,有的老人家裡的經濟條件很好,個人退休待遇也不錯,就像我上面說的幾位,一位老人是參加過抗美援朝的。一位是從老書記領導崗位上退休下來的。還有一位呢,是一個農村老奶奶,但是他兒子有礦,都是不差錢的主。可是,他們更怕生病,一旦生病病重的話,相應的生活方式、個人形象會有一個巨大的改變,首先是行動不便,交流不暢,食無味,睡無眠,尤其是失能臥病在床的老人,會有一種很大的失落感,從以前的光輝形象頤指氣使,到現在聽著別人的吩咐。病情嚴重的老人,穿衣洗漱、吃喝拉撒睡、大小便都需要別人來協助完成,完全沒有了隱私,也沒有了自尊,其實這類人是最怕生病的。

3:家庭原因,現在的城鄉家庭,都是獨生子居多,就拿我來說吧,我雖然不是獨生子,但是我兒子是獨生子啊,他既要養我們兩老,又要養他的岳父岳母,還不算雙方父母的父母。如果說四個老人經濟條件都還好的話,那麼孩子就有了啃老的福氣,反之,他們將會承擔更大的負擔和風險,如果老人突然重病,日子將會非常的艱難,何況現在正處於二胎政策,

兒女們根本沒有能力應對老人的生病,更不用說陪伴老人了。

4:經濟壓力,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物價消費水平高,生活成本,教育成本,尤其是房價居高不下,大部分年輕人都是月光族,除了消費,就是還房貸車貸,都是掙今天的錢花明天后天的錢,根本沒有過多的積蓄來應對老人突然生病和突發事件,就是迫不得已的保險,也是先保大人和小孩。所以說老人自己有錢才是最好的,所以說才要活到老學到老,為自己攢下一桶養老金。

5:社會現實原因:截至2020年中國老年人口已達到2.54億, 已經快步進入了老年社會,失獨老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這些弱勢群體,他們的日常生活本來就缺少陪伴和親情關懷,就像我上一個問答中說到的,人老了,心裡有苦向誰訴說呢?這一類老人是最怕最擔憂生病的,兒女親人都不在身邊。有的甚至是一年才回來一次。他們要麼就在小區的某個高樓,要麼就在山村的某間小屋,,這哪是生活呀,這簡直就是熬命,前幾天我看到一個故事,一位從教育行業退休的老奶奶,一個人長年孤苦伶仃的等著兒女們回家,最後說了一句話,有什麼事,我就去死了!

6:心理原因和根深蒂固的責任意識,中國人不像國外,缺少超前的意識,沒有過早的規劃自己年老後的生活,沒有寬裕的物質和良好的心理準備,一旦生病了,怕連累兒女,本來兒女們生活就不容易。

最後,我想說的是,老人們一定要心胸開闊、心情開朗、樂觀向上。多與人交流,勤於鍛鍊,做到無病防病常體檢,有病治病不拖延,對病情結果不害怕,不擔憂。每個人都會生病,很正常,並不可怕,也無需太過擔憂,有病,其實,正是提醒我們要注意保健養生的時候。並不是一件壞事,它是考驗我們心理素質和精神素質的,只要老人有一個樂觀的心態,晚年生活一定可以更幸福和諧美滿夕陽紅。

我的解答到此,希望能解開老人家們的心結,對老人家們的心理精神有一定的幫助,如果老人家們有更多的想法和建議,請留言互動交流,我一定會一一回復的。感謝感恩!


趣讀人心寧老師


這個原因就比較多了,簡單列舉如下:第一,主要是經濟原因,儘管生活好了,社保也相對健全了,但消費也更高了,大病醫療花費也很高,報銷之後自己仍然要承擔較高的醫療費用,所以在農村,經常出現,小病不需要治,大病沒必要治的現象;第二,怕耽誤子女工作和影響他們的生活。現今,獨生子女較多,老人一旦生病,就需要子女照料,勢必會影響工作,打擾生活。



約君共暢笑


就是醫院市場化,國立醫院私人搞,害了國民利益!本身國立醫院,救死扶傷,為人民服務,為人民健康堅強後盾,利國利民的理念,也是老一輩領導為人民健康打下基礎!指明立醫方向。

這些磚家,思路不與人民健康利益為重!把醫院出搞賺錢,盈利錯誤道路出推,害了人民,害了普通百姓。


用戶1864440290751


對於生老病死,大多數老人還是能坦然面對的。到了老年,不能勞動了,就沒有了經濟來源,一旦生病,就會拖累兒女們,但是有病總得治吧,現在兒女們的工作壓力大,掙錢不易,老人當然不願生病,不要說花費兒女的錢財,就是功夫都耽誤不起,那個兒女不工作能行!老話說的好:久病床前無孝子!可這句話裡又包含著兒女們多少無奈呀!所以,對於一般家庭來說,我們還是要好好工作,不要做月光族,以免老人孩子需要錢時,囊中羞澀,有心無力!



一束光穿過一扇窗


看想要活到多少歲還在擔憂自己不要生病,如果能活到古稀之年人的命,那也別擔心有病在出現了,因為自己滿足了兒孫滿堂的慾望做到了,多餘的飯可以留給子孫去吃,自己少吃點飯也無所謂了,因為自己己經有活到高壽年齡限有到,那裡還會有出現不滿意的事情在出現呢?生病生老病死也是常事了,一切生存的跡象都在告訴大家,做人要有滿足才有福份的出現到來,不然生命也由不了你活到有那麼大了有高壽的出現。的確在人間有福份的人可以有高壽在活,沒有福份的人也就草草活到五六十歲的人也算是高壽的人了。


閩藉寫作


老年人經常擔憂自己生病了,這是很普遍存在的一種心裡反映。但是也不要過度擔憂,這樣會加大心裡壓抑,更容易降低身體免疫力。保持好的心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身體沒發現有病,也應二、三年作一次體檢,這樣才能作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

現在人們己經重視生活環境了,好的生活環境對人們的心裡和生理健康很重要。空氣汙染,有毒有害食品等……加大了人們的不安全感。

老年人最擔心的就是癌症,因癌症遣伏期很長,如不經常體檢很難發現,一旦發病己是中晚期了。老年人最好能作到定期體檢,這樣你才能無後顧之憂了。疫情防控時期如沒有症狀就不必擔憂自己有病了,只要作好預防就會安全的。


王南戴河


你好,隨著年齡的增大,尤其到了晚年身體素質臟器各方面功能下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不舒服症狀。再加上自己生活能力水平的下降,心理上難免會有一些擔憂。擔心身體健康狀況進一步下降。生病了自己需要別人照顧,給家庭帶來經濟負擔,自己自信心方面也是很強的打擊,多方面原因讓老年人擔心自己生病。總之一句話,當自己處於弱勢地位的時候,考慮問題就會多。等自己老了就明白了。


醫學知識88傳播者


老年人擔憂自己生病的原因,感覺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怕生病無人照顧,影響孩子的工作。二是怕生病後治療費用太多,增加家庭負擔。三是還想多活幾年,尤其是孫輩還小,孩子們迫切需要老人幫忙的時候。再說很多病,如流感、肺炎都是老年人致死較多的疾病,平時又不易預防。所以老人容易擔憂了。


子椿1


老年人由於自身所處的生活圈年齡大的居多,年齡大不可避免的會有各種身體不適的症狀,大家在一起聊的最多的話題也離不開健康問題。由於這種特殊環境,老年人不由自主的聯想到自己的身體健康,年齡大了是不是就會有三高症狀,我哪兒哪兒不舒服會不會身體出毛病了,每天這些問題都會圍繞著老年人,所以這些客觀因素都會促使老年人擔憂。


改革開放同齡人


老年人因為身體素質和免疫功能下降而會擔心自己會生病,比如看到自己的白頭髮越來越多了、骨質疏鬆了、又見到其他一些人出現了或多或少的病症,尤其是現在的老年痴呆症日漸遞增讓他們產生一種心理恐懼感而擔憂!

更多的是一些空巢老人,害怕會給子女造成不便,耽誤兒女的工作,拖累了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