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种植中药材怎么样?

cwl叶子1993


大家好,很高兴今天回答这个问题,我来归纳一下看法。

1.宜因地制宜,选取当地的地道药材种植,成功率比较高。去本地区的山上,看看有什么野生的品种,然后进行习性比较,市场调研。一般来说,当地野生的品种都能适应本地的气候,土壤。

2.选地。选地重于栽培管理,如果你选择的地不适合这类药材习性,你付出十倍努力也是白费。比如:喜欢干燥,耐旱的作物,你不能选在容易积水的地方栽培,反之亦然。

3.育苗。根据自己的观察,学习,选定一两种进行培育。有种子繁殖和根茎繁殖两种方法。需要根据具体作物来定。育苗技术各不相同,要像有经验的药农仔细学习。

4.管理。天道酬勤,任何事物需要勤奋努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苗床要深松,稀碎,不能板结。如果板结可以加入腐熟的农家肥旋耕,增加营养和透气性。苗床消毒,去菜籽商店咨询土壤灭菌药,根据说明操作。拔草,小苗长势没有杂草快,要勤除草,不能等到草扎根了在拔,那样会闪死幼苗。拔完草需要浇水,以免苗根部透风。一般药材再35°就会休眠,四十度有可能叶面灼伤,苗床直接可以种玉米来遮阴,达到防晒效果。下过雨之后,矮小的幼苗叶面容易溅落泥土,影响呼吸,最重要的是病菌会侵害幼苗,严重的造成绝产,所以,每次雨后要喷消毒灭菌药物预防。预防大于治疗,这句话×3。

5.移栽。根据药物习性,选择土地,时间,进行移栽,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种多少需要你考虑投资成本。移栽以后的管理和育苗差不多。

6.起货。一般药材都需要3---5年的生长期。根据作物习性选择恰当的时间段起收。

综合看来,药材投入大,周期长,管理复杂,市场波动大。所以选择品种,观察市场很重要。当然了,很多种植户是赚钱了,他们都把握好了机会。现在国家大力提倡中草药,是有前景的产业,但不能盲目跟风,药材不是粮食,它的用量是有限的,造成市场饱和,价格必然一落千丈。

以上是我的建议和看法,谢谢,希望能帮助到你。





张严路


这几年粮食作物价格表现低迷,小麦最低收购价从2017年1.18元/斤一路下滑,2019年最低收购价只有1.12元/斤;稻谷价格也是表现不理想,2016年粳稻最低收购价格为1.55元/斤,而在2018年粳稻只有1.3元/斤,按亩产1200斤算,3年时间粳稻亩产收益跌了300元。正是由于出现这样尴尬局面,所以越来越多的农民考虑种植中药材,毕竟中药材价格是跟着市场走的,不受宏观调控的限制,赶上行情时,种植中药材获得的收益远超过粮食作物,但也因为中药材是市场价,因此其价格波动明显,种植收益也跟着波动。想种植中药材,有哪些好的建议?微尘微视界认为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一、种植自己相对熟悉的品种

中药材品种繁多,市场价格差别也很大,价格高的有3000多元/公斤的,价格低的有1元/斤以下的,但如果真的想靠种植中药材来发家致富,那就一定要选择种自己熟悉的品种。种植自己熟悉的,种植技术相对容易掌握,什么时候该播种育苗,容易有哪些病虫害,该怎么防治等等,同时在市场需求方面,自己熟悉的品种了解到的行情会多些,种植起来心里会有点底。

二、了解当地中药材种植规模及市场情况

种植中药材忌讳的是盲目跟风种植,在准备种植前,要对当地的市场情况有个基本了解,比如当地目前主要种植哪些中药材,市场销路情况怎样,种植户有没有赚钱。种植中药材也是需要一定氛围,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如果自己种植的品种当地没人种植,那也是麻烦事,种出来销路就是大问题,没有哪个经纪人愿意单独上门收你家的,除非你家种植规模较大。如果当地种植规模没有太大变化,又有钱挣的,还是可以考虑的,就像我们村里现在种的瓜蒌,销路还可以,种植面积也没有盲目扩大。



三、做好投入与产出规划,测算自身抗风险能力

种植中药材不像粮食作物,有时价格波动会比较大,像我们常见的金银花,2017年年初时,在产地巨鹿县色青特级的价格为104元/公斤,而到2018年下半年时,金银花的价格上涨到了248元/公斤,一年的时间价格翻番了,价格上涨对种植户来说是好事。但如果是下跌,意味着种植收益大打折扣,如三七,2013年时接近800元/公斤,现在却只有190元/公斤,如在高位入场的种植户,恐怕得亏损不少。有些中药材种植周期较长,需要3—5年才能见收益,同时前期投入也比较高,亩产投入超10万元的有不少,在种植前要算好经济账,评估抗风险能力。

四、稳妥起见,可以考虑公司+农户的种植模式,种植收益相对有保障

如果自己对行业不了解,之前也没接触过,完全是新手,这样的情况就不建议自己单打独斗,选择与相关企业合作,对方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解决销路问题,自己只需要按照要求把中药材种好。就像我们那刚开始推行瓜蒌时,之前没人知道怎么种,也是上面引入企业,直接与各家签合同,约定保底收购价,提供技术支持,农民尝到甜头后自己都愿意种植,现在只需要把瓜蒌种好,采收后每天有人上门收购,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总之,种植中药材遇到不错的行情收益还是可以的,至少比种植粮食作物好很多,但目前的情况是鱼目混珠,自己得学会分析判断,不能盲目听卖种苗的,更多的是需要自己多观察多了解,无论何时,机会一定是留给有所准备的人。

以上为微尘微视界对种植中药材有什么建议问题的理解,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多多指导交流。传递快乐,分享知识!感谢关注本头条号“微尘微视界”,您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

微尘微视界


种植中药材怎么样?种植中药材有句话叫种植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种植中药材需要掌握技术,考察市场行情,还要根据自己所处的地域环境,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药材种植。因为中药材种植有很强的地域性,比如三七,天麻,肉苁蓉,锁阳等等中药材,价格高,市场行情不错。但是对气候,土质要求高,三七,天麻只能在南方湿润的地方种植,尤其是三七别的地方就很少种植的。肉苁蓉,锁阳却适合寒冷,干旱的沙质土地,适合种植在北方。只有大众化的常用药材比如板蓝根,丹参,党参,柴胡,黄芩,防风等等对地域,环境,气候,土质要求不是太高,适合种植的范围广,市场销量也大,一般不会有太大风险。中药材种植也是有周期性的,大概五年一个涨跌周期,药材价格上涨都会扩大种植面积造成积压价格下跌,然后就没有人种植,库存减少,求大于供价格上涨。又大面积种植,如此波浪式循环。一般在最低价的时候种植,风险相对来说要小,至少不会赔钱。如果在最高价的时候种植,也许赚钱但风险大。所以种植药材不仅要掌握技术,考察环境气候,土质,还要掌握市场行情,种植适合的还要能销售并能赚钱的药材。


所以种植药材跟种植任何农产品一样,都是有风险,除去天灾人祸还要很多因素要考虑的。我是西北药乡农民,欢迎有问题咨询!


西北药乡大姐


1、药材是个宝,农民发家离不了,在当今种植常规农作物赚不了钱时,人们就将眼光转向种植一些经济作物,由于大家对中药材生长习性及销售市场的相对不熟悉,目前进入的种植户虽然逐步增多,但依然没有达到饱和状态,因此,种植中药材依然潜力无限。



这样说虽然很让想进入中药材种植的农民朋友感到激动,但事实证明,这些年在发展中药材种植的过程中,种植户可谓是喜忧参半,凡是脚踏实低、稳扎稳打的种植户,基本上都不会赔钱,大多时候经济效益还会是其它经济作物的数倍,但若想一夜暴富,那样的结局大家也都看到了,凡是承包几百上千亩的,赚钱者寥寥。



2、我前段时间服务一位种植白术的种植大户,种了三百多亩的样子,问他怎么种植那么多,他说去年有个朋友,才种植一百亩,就赚了六七十万,今年我不求赚多,能收入一百万也就满足了。



3、可事情并不是像他想象的样子,他的白术,刚出苗就开始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通过诊断分析,他一下购买那么多种苗,在质量这一块,难免会有疏漏,购买了水泡的或者闷包的都有可能,加上土壤消毒做得不太到位,白术提前发病,也就不奇怪了,况且,一下种植那么多白术,管理是个大问题,从除草到喷药,整天搞得他手忙脚乱的。



按他的话说,看别人种地挺好玩的,自己一上马,才感觉屁股硌得那真叫疼啊!



今年每亩投资近6000元,不管未来行情咋样,反正两百万左右的样子已经投入进去了,成败在此一举。各位朋友,你们认为他今年能赚钱吗?



如果您觉得我说的有点道理,请关注我,您的关注就是对我的创作最大的支持,真诚帮助大家解决问题,你的点赞就是对我最大的激励。






嘿大光叔


种植的品种不仅有大众药材,甚至是那些冷备药材也进入基地进行规模化种植。丹参、白芷、桔梗、玄参、射干、板蓝根、草决明、葫芦巴、白及、重楼、栀子、枳壳、吴茱萸、蔓荆子,猪苓等进行规模化、基地化种植成为不二的选项。

药材价格上扬,种植中药收益更稳定,导致种植户热情不减。

近几年,药材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即使偶有波动,也是处在上涨的趋势,多数药材价格居高不下。如:麦冬,2015年以来价格持续在60元(川货)以上运行,种植户普遍亩收益万元左右,远远高出粮食作物。现在,市场上的药材还是处在想对高价位运行,这些中药材品种表现的更突出:三七市场价格155元(80头),太子参市场价格60元(黔产),党参市场价格42元,吴茱萸市场价格390元(中花),蔓荆子市场价格150元。紫菀市场价格14元,柴胡(家)市场价60元左右,川芎市场价格15元,生地市场价格9元,防风市场价格15元(山西产),元胡市场价35元),有的药材价格虽然处在波动但是价格还是处在上扬的趋势。 

药材价格高,种植收益就高,药农的种植积极性就高,供需矛盾就会越来越突出。

传统种植在延伸,新的种植在不断扩充规模,供需矛盾,价格压力越来越近。

“想发财,种药材”成为很多人的梦想。在发财梦想的驱动下,药材主产区扩大了种植面积,以前没有种植过药材的地方也引种种植。在西北的某些药材原产地规模在扩大的同时,还在引进一些想对适合本地发展的药材发展种植。在亳州,以前没有规模种植的乡镇,开始大量发展中药材种植,有的甚至是家家户户种药材。随着引种规模的扩大,有的甚至成为品种的主要产区。有的新兴中药材产区也在扩充规模。如板蓝根,老产区黑龙江大庆市大同区,如今,在青海、新疆等新产区扩种面积较大。浙贝,老产区浙江磐安,近几年在安徽、湖北等新产区新扩种面积不小。还有当归、黄芪、泽泻、川芎、菊花等,都是在新产区扩大了种植面积。种植面积的增加,产量的提高直接导致产能过剩。药材的需求并没有像种植规模那样快速增加,有的药材需求甚至在走低,供需矛盾会越来显现,质量想对差些的药材质量将会面临更大的销售压力。

推动者的“技术”商榷。”

中药材种植的快速发展,不仅是各种利好政策的支持与推动,中药材种苗公司的“功劳”也是不可磨灭的。这部分药材种苗公司多在从未种植过药材的地方发展种植,他们多采取提供种苗、技术、包产品回收的合作方式,和地方政府或者种药大户联合种植。这些地区能不能种植药材,适合发展什么样的药材,这些种苗公司很难做到科学论证、提出科学合理建议的。这些公司在夸大种植效益,鼓吹收益,还有很多签署了回收协议,但是真要到产品回收时,他们又会以质量为借口,打压价格,甚至是拒绝回收。还有的在种植过程承诺给予技术支持,但是真正遇到问题时,他们的技术不足以支持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他们的根本目的就是售卖种苗。

据了解,仅XX地从事药材种植的种苗公司就有数百家之多。他们在全国各地大力推广药材种植,规模从几十亩、几百亩、上千亩甚至过万亩的推广。推广地是何种气候、海拔、环境,将来的产品质量如何保证,他们并不关心。他们关心的是种苗能卖出多少。不论是大众药材还是冷备药材都可以,不论是否适合你所在的地区,只要你提出要求,他们都说可以,至于产品质量、技术扶持,都会承诺,等到遇到问题再说吧。如此的推广种植药材,药材质量、药农收益何来保证。

发展药材种植,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步都离不开科技支持。

种植中药材看似简单,只要把种苗撒到地理,缺水浇水、少肥施肥、长草除草、有虫打药,等到秋天收获晒干,就可以啦。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种植药材每一步都离不开科技与经验支持。

如果我们在南方种植药材为了便于排水,要起垄种植,这个垄要多高,垄与垄之间的间距要多少,多深,这都是要根据不同产品来决定的。种植黄芪的土要埋多少,间距多大,每亩用多少种子也是要计算的。如果我们的土壤板结该怎么处理,重金属超标又该怎么办?这些更是离不开科学支持的。

地里长草,就要除草。人工除草成本高,效率低,除草剂除草效果好,农残不好解决,有了科学的指导,这些问题似乎就不是问题。植物长虫子,喷洒农药效果好,农残同样解决不了,利用物种间排异性是不是可以解决呢?同样,离开科学还是不行!

到了收获的季节,如何把鲜药材变成合格的药材更是需要技术来支持。很多朋友认为,药材收获简单,就是把药材从地里用工具挖出来,然后弄回家,晒干就行啦!真的这么简单吗?长了同样时间的黄芪,人家的从地里挖出来是50公分长,你的只有30公分,其余的断在田里啦,你的收益如何?收获的药材要垛起来晾干,人家的垛子2米高,还不潮湿,你的一米高还长毛,这是为什么?因为没有科学码放……如此的问题不胜枚举,哪一点都离不开科学。


爱心民族医药


是不是想发大财,就想靠种植中药材?

这好像是个梦,如果真那样好发财,就不会有什么人找你合作一起发财了,他自己偷偷地干了。😜😜😜

不过小挣点钱,比种植玉米多挣些钱的中药材还是有的。

比如生长期一年的"益母草",我们辽西当地收购湿货0.20元一市斤,一亩地可以收获10000市斤左右,一亩地就可获得二千块的毛收入。去除成本也有一千多块的进账,优于种植玉米几百块的收益。



如果你资金雄厚,可种植些周期长些的中药。但周期长了价格又保障不了,总之投资需谨慎,切忌资金被套牢,难以自拔。

😜

仅谈个人感觉,希望能帮到你。

益母草我们当地有种植的,种子繁殖,当地野生的中药材,好种易管理,没有什么技术要求。除草施肥就可以了。


大美农村绿水


中药材是特殊的农产品,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自古讲求道地。

针对种植中药材,给你提几点建议,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地道药材是王道

中国的新药典实施以后,更是把含量问题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尊重传统,种植当地道地中药材是大趋势,切忌盲目采集野生药材品种种植。不要盲目高价买进野生品种种子或秧苗种植,更不要受价格等因素的诱惑盲目地南药北种,北药南移。

二,种植大宗药材,不种冷门药材

要选择当地的道地药材,这样的药材深受药厂药商的欢迎,容易出手,价格也比较好。

三、因地制宜选品种

药材种植对土壤与气候的要求很高,要选择自己的土地,气候适合种植的。

四、量力而行选品种

1.初入门者选易管理的大宗品种

2.有经验者可选管理稍繁杂的根茎类品种

3.资金宽裕者宜种植生长周期较长的品种

五、种植成本

中草药种植成本由种子种苗费、肥料费、农药费、管理费等组成,这笔帐一定要算好。

六、种植的收益

这是种植中草药首要关心的问题。影响种植中草药收入的因素较多,主要的客观因素有:种植成本、种源、栽培技术、市场价格。

七、销售

这是重中之重,如果

没有地方销售,种植中草药就没有任何效益,因此种植前要看是否有销售渠道,能否卖出去。

八、不能一个品种年年种植不改变

要根据生产和市场的情况及时调整各年种植的中草药品种。

中药材是我国的特殊商品,有的人靠种药材走上了致富之路,也有的人赔得血本无归。

以上几点建议仅供参考,真心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东方睡芽酸枣芽


想种植中药材怎么样?有哪些建议?

种植中药材这个比种植粮食作物经济效益稍好些,比种植树类果园效益来得快些,比种植蔬菜慢些,但人轻松些。中药材里也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用于药材的,这个地域性很强,价格会高些,收益会好些,但慢些。还有一种药材作工业食品业添加剂使用的,这个地域性不强些,但价格不会过高,比较稳定。

看了提问,所说地理位置在河南豫东地区,河南的郑州以东面地区,我们的地道怀药(怀山药,怀牛膝,怀菊花,怀地黄)就产于郑州的西北面地区,这个我是知道的,以前许多同事都到那里收购四大怀药,也会到郑州东面的豫东去看看,有时也会带些那里样品作一下检测,质量很好,同属高等级怀药,就象果树中的南丰蜜橘到广西那种也很好一样,但药材的收购多是原产地或后扩展的价格有些区别,如果有人收购,价格相差不大,首先可在豫东种植发展四大怀药(山药,地黄,菊花,牛膝)。这个效益还可。


另外,在河南比较出名的有潞党参,祁白芷,北山楂。其余还有产量,质量还可的天南星,百合,西洋参,板蓝根,细辛,茜草,柴胡,射干,黄精,紫菀,红花,金银花,款冬花,补骨脂,连翘,栝楼,酸枣,猫爪草等,这些都适应你河南种植,并许多是人工栽种效益比较好的。


老艾叶


药材不要盲目种植,多看多学,有很多技术性的东西需要掌握。如果心里没数,多数以失败告终就中药材种植方面提请注意一下几点,仅供参考。

1.宜因地制宜,选取当地的地道药材种植,成功率比较高。去本地区的山上,看看有什么野生的品种,然后进行习性比较,市场调研。一般来说,当地野生的品种都能适应本地的气候,土壤。

2.选地。选地重于栽培管理,如果你选择的地不适合这类药材习性,你付出十倍努力也是白费。比如:喜欢干燥,耐旱的作物,你不能选在容易积水的地方栽培,反之亦然。

3.育苗。根据自己的观察,学习,选定一两种进行培育。有种子繁殖和根茎繁殖两种方法。需要根据具体作物来定。育苗技术各不相同,要像有经验的药农仔细学习。

4.管理。天道酬勤,任何事物需要勤奋努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苗床要深松,稀碎,不能板结。如果板结可以加入腐熟的农家肥旋耕,增加营养和透气性。苗床消毒,去菜籽商店咨询土壤灭菌药,根据说明操作。拔草,小苗长势没有杂草快,要勤除草,不能等到草扎根了在拔,那样会闪死幼苗。拔完草需要浇水,以免苗根部透风。一般药材再35°就会休眠,四十度有可能叶面灼伤,苗床直接可以种玉米来遮阴,达到防晒效果。下过雨之后,矮小的幼苗叶面容易溅落泥土,影响呼吸,最重要的是病菌会侵害幼苗,严重的造成绝产,所以,每次雨后要喷消毒灭菌药物预防。预防大于治疗,这句话×3。

5.移栽。根据药物习性,选择土地,时间,进行移栽,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种多少需要你考虑投资成本。移栽以后的管理和育苗差不多。

6.起货。一般药材都需要3---5年的生长期。根据作物习性选择恰当的时间段起收。

综合看来,药材投入大,周期长,管理复杂,市场波动大。所以选择品种,观察市场很重要。当然了,很多种植户是赚钱了,他们都把握好了机会。现在国家大力提倡中草药,是有前景的产业,但不能盲目跟风,药材不是粮食,它的用量是有限的,造成市场饱和,价格必然一落千丈。


抱寒枝


大家好,老崔的家乡是金银花种植基地,作为中药材的一种金银花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而且价格也居高不下,按每亩收获70斤成品来算,大概收入6000元左右,比种稙其它中药材划算的多,而金银花也比较好种,好管理,老崔有一篇文章是专门介绍金银花种稙管理的在这里就不在多介绍厂,希望大家多多种植,多多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