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疫情期间,打工的人听到过哪些让你寒心的话?

群主大人纯乐


虽然受到疫情影响,楼市或出现短期压抑,但在后期的一定阶段,需求爆发,买房的人将大幅涌现。

实际上,2020年的楼市总体发展仍旧向好,严控房价仍是主流,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仍是大趋势,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不变。国家对楼市调控态度明确,将房产税、租购并举、共有产权等长效机制贯穿于监管过程之中,因城施策以及双向监管。

不管你是想买房子住还是想买房投资,想必在这个时节都会踌躇不定,那么下面小编盘点那些年“错过的五次购房时机”。

第一次错过的购房时机:2003年非典时期

"非典"时期,发展本就不充分的中国楼市被按下了暂停键,后来非典结束后限制土地供应、降低首付比例等国家管控措施出台,楼市狂飙突进,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正式拉开帷幕,以北京为例,非典期间,商品房成交微跌0.6%,非典过后即大幅上涨6.7%。

第二次错过的购房时机:2008年3月

由于金融危机,这个房地产市场进入低潮时期,正当人们犹豫要不要买房的时候,2009年宏观调控转向,在短期内房价出现爆发式的增长。2010的时候错过买房时机,后悔没有在楼市低谷抓住最后的机会。

第三次错过的购房时机:2011年11月

这次楼市的调整大概有8个月的时间,楼市进入低迷的状态,但到了2013年国五条出台了,楼市又开始反弹了,房价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第四次错过的购房时机:2014年8月

2014年,房地产进入寒冬,很多觉得房价终于要大跌了,但是到了2015年,国家政策出台,降息降准等,一系列政策使得房价暴涨,等到再买房子的时候发现当初房子的价格已经翻倍。

第五次错过的购房时机:2016年1月

2016年前三个季度是以去库存政策为主的,相对来说楼市的环境还是比较宽松的,到年末的时候,发现房价已经翻倍,第四个季度开始,密集的调控政策开始出台,限购、限价、限售随后陆续出台,称得上“史上最严调控”。

纵观前五次的买房最佳时机,基本上都是在楼市低迷,成交量下跌,买房者观望情绪浓烈的时候,都是买房抄底的好时机。

所以要抓住“第六次时机”!

就是现在!

为什么这么说?

受疫情影响,短期内楼市表现低迷,必然无法避免,但从长远看,疫情只是暂时延缓了购房需求,最终决定房价涨跌的仍然是供需关系和调控政策,目前全国各地都已陆续出台政策救市,同时刺激购房需求,过去的事实告诉我们,此时就是很好的入手机会,继续指望房价大跌再买房的估计只能面对房价越来越高的残酷现实。 

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2月3日,国家又开会了,记住会议的这句话:“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努力”。政策思路很清晰,困难考虑大一些、足一些,各行业马上开展疫后“重建”。

在2020年“2收官、1决胜、1准备”(“十三五”和脱贫攻坚“收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十四五”开局准备)的特殊年份。地产这个“庞然大物”,扮演着“稳定但不添乱、助力但不放肆”的角色。可以说,寄予厚望!

所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这个“三稳”,成了房地产长效机制的目标,这是首次提出。而且,对地方来说,中央要求,要把“房住不炒”与“三稳”协同(而非对立)起来。就是说既要稳楼市(一定程度的量价上升,可接受,比如5%的房价涨幅),又不能让投机再起。

地产重建开启了

2月3日,3000多股跌停,但没有想到,仅仅第二个交易日,失地尽复,主板、创业板全线报涨,机构、个人无一“做空”,纷纷买入“爱国股”“爱国基金”。说明但凡国家面临困难时,爱国热情便激发出来。

房地产和股市都一样,都是关系到宏观经济预期和增长、关系到金融体系稳定、关系到老百姓腰包和福利的资产市场。

所以各路人马纷纷行动,央行连续两天逆回购,大手笔投放低成本资金,呵护实体经济资金面;银保监会让受疫人群可延后还贷;公积金可用于防控疫情支出,这段时间公积金贷款逾期要酌情处理;房企、公寓协会倡议减租或跟着减;地产疫后重建也正在筹备中。

来自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正在酝酿。媒体普遍预期,限购限贷松绑、限售退出、地产领域减税降费、人才政策加大力度等等,都会到来。

本来调控就是短期的,市场回升了,再反向调整回来。总之,调控的大原则是,房住不炒与“三稳”的协同,回归实体,支撑公共设施建设。

卡住时间节点选房

上半年及年中前后,楼市都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外来人口多(抢人或自然流入)、流动性大,受疫情冲击严重,也是都市圈的核心,城市短板明显,基建投资大,重建任务重,需要地产对接实体经济。

未来,围绕医疗卫生、教育、地下管网等公共服务的“补短板”,将在这些城市后续建设中成为重点。相应地,以支持基建及上下游发展、公共服务等方式,地产回归实体、服务实体的功能,将继续发扬光大。这也意味着长期投资价值可以期待。

估计,3-4月份开发商或有降价促销举动,3月“两会”前后,各地政策会调整。不过,调整的方向,依然是支持首套房购置、改善等合理需求。

年初放贷,年末收获,这是银行的经营传统。一季度的额度充足,现在又有重建的任务,金融市场又比较宽松,2月份的利率也会比较低。

要注意的是,国企和财政支出的压力很大,贯彻“房住不炒”的前提下,地产既可对接实体,又能实现自身平稳大有所为,不能把政策调整当作刺激楼市。

第二居所的重要性

疫情之后,大家会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有多套房子的必要性,一来可以为自己的居住安排多一个选择,二来也便于安置远道而来的亲友,更好地做好隔离工作。

特别是那些靠近核心、配套设施完备、楼距大的小区,也许会价值重估,成为香饽饽。毕竟,人口密度低,通风采光条件好,安全性更高,特殊时期利用价值高。



ATS硬汉


初八那天,侄儿去了深圳,打电话回来说幸亏自己不是湖南那几个地方的人,不然就要原路返回了。我听了虽然替他庆幸,但更多的是对那几个地方的人心寒:不上班就没有工资或者仅夠自己一人糊口的保底工资,如果疫情拖个两三个月,厂子倒了,连那些可以远程办公的精英都要裸奔。

我打过几个电话,都说还要延期,复工条件达不到。去年带人给湖北荆州的一个老板做过事,老板虽是湖北的,但长沙有房子,平时一家都住在长沙,过年才回去。我从腊月二十七到现在一直给他打电话都不接,钱也没给。估计是困在了荆州,遇到了难事。

我也不知道我能坚持多久。真希望疫情早些过去。


新星传说


我是苗家小二,也是一个打工的,疫情期间,听到让我寒心的话挺多的,我给大家列举:

第一,来自于家庭,我家在贵州偏远农村,由于这次疫情,不能及时出去工厂打工,在家连门都不能乱窜,天天吃了睡,睡了吃,导致经济来源没了,我家有三兄弟妹,我跟我哥嫂,爸妈一起住,我妹妹已经嫁出去了,有一天我感冒了,早上起来比较晚,大概是10点起床的,我起来我嫂子在做饭,他当着我爸妈的面说我,一天吃睡,什么活都不做,钱也没有拿给我做生活费,这样下去我们可负担不起,你看别人家兄弟,大把钱,不像我们家,反正就是说我什么都没做,天天吃饭睡觉之类的,老天爷,当时我听到这话,我好想对我嫂子说,天地良心,我怎么不拿钱回家,每个月都打钱回来,因为我知道我哥嫂在家干农活养老人小孩,没钱,所以我每个月打1000多块钱回来给他们,今年是碰到这病毒期间,确实从过年到现在一个多月了,没能出去上班,这也不能怪我呀,难道说一家人都不能相互体谅吗,一点亲情都不讲?真的很让我心寒,能咋办了,毕竟是嫂子,我就忍了下来,我只能期盼疫情早点过去,好出去打工。

第二,来自打工的工厂,疫情这特殊时期,我一直在家,所以就打电话给老板,问问什么时候开工的事情,结果老板已经开工了两天,我说怎么我没接到电话呢,老板说只是开了一条流水线,要不到那么多人,我就跟老板讲了道理,开工就算只开一条流水线,也要打电话给我们所有员工说一声呗,对吧,后来我又多说了两句,结果老板不耐烦的给我来了一句:没时间给你说那么多,我厂现在招工就招我们省就近的员工,你是外省疫情重灾区,我们不打算聘用你了,就把电话挂了……

这都是些什么人,什么心里,只能说他们自私自利,一点做人的原则,道德都没有,你们怎么看呢,朋友们?





苗家小二


疫情期间最让我寒心的根本没有一个亲人关心,没打过一个电话,没收过一条亲人关心信息

因为我爸妈离婚,跟着妈妈,妈妈那边家人都很在意血脉至亲,我不是那边的人,所以都对我很冷淡,现在长大了一直都没回去过,因为回去感受到的只有冷嘲热讽,没有一点人情味

但是很感谢有很多好朋友,工作同事期间对我的关心和问候,最近还认识了一大堆头条粉丝,感谢这些素不相识的朋友给了我温暖的鼓励支持,谢谢你们,因为有你们,我不再是一个人





笨鸟先飞记


疫情期间我听到最寒心的话是我一个亲戚说的,1月20号开始关注新型病毒性肺炎。看每天的新闻在增加感染数量。我第一时间跟身边朋友和亲戚发短信打电话和微信私聊的形式提醒他们(因为怕发朋友圈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大多数朋友的回应都是表达感谢。但我的一个伯父电话回应说我咸吃萝卜淡操心,还说他最喜欢看新闻,没有听到我说的什么病。总之意思就是说我无中生有。

挂断电话,我真的感到很寒心。即使不会发生这个问题,但作为晚辈发一个电话提醒一下也不至于说什么我无中生有吧?其实我能料到这样的结果,因为他就是一个目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个人。

这个应该就是我疫情期间听到的最寒心的话。但即使是这样,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我还是会毫不犹豫给他打电话。他是他,我是我,他要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我不管。我只要做我自己应该做的。





三人竞走


有句话说的好呀!相见不如怀念。在家休息久了,总会听到一些让人心寒的话?

在外打工也将近两年没回去了,今年放假休息的早,两年没回去了,归心似箭,想想让人心酸。可谁知道,竟发生这种肺炎疫情,让人措手不及。多休息几天倒无所谓,可听到一些话,确让我心寒!

在疫情期间,我像往常一样,吃完饭在家休息,因为外面及各社区,小区都封闭式管控。哥哥看到躺在客厅沙发上正玩游戏的我,说了一番话,“整天什么都不干,除了手机,电脑,吃了睡,睡了吃也不知道到网上查查,什么时候有车啥时候可以走”当时听到这些话,我心里苦呀!悔不当初,还是那句话说的好呀!相见不如怀念。这也许是我在疫情期间不能外出,听到的最寒心的话了。🙏🙏🙏愿大家继续保持隔离状态!为祖国,为武汉,加油!💪💪💪


边疆小城的风情


我虽然是做服装生意的小老板,每次看到抖音播放那种打工仔问老板什么时候可以复工的视频,老板的回答都是一天拖一天,最后说不用来了,企业倒闭了!很多版本都配上一个女人放荡的笑声。真的想哭,一点都不好笑!

打工仔口袋没钱了,想工作,想吃饭,一次又一次问老板几时复工,多艰难啊!听到那一声一声的问,心都碎了!

老板破产了,辛辛苦苦攒下点家业,全完了!

这怎不教人心寒呦!

嘘,你听,那熟悉的声音,此起彼伏,满山遍野。老板,什么时候开工?老板,我什么时候可以回去上班?老板,我这次一定听您的话!老板……老板……老板……


南洋教父


很高兴被邀请回答你的问题,因为受新型冠状病毒影响,所以待在家的时间比较长,其中听到一句让我比较心寒的话,那就是你一年能赚个几十万吧。刚听到这句话,我很震惊,一个普通打工者,怎么可能有几十万的收入。如果不是受新型冠状病毒影响,现在应该去工作了,但是碰到这位在我们村上比较又成就的老板问的话。这个老板在我们村上有很多产业,养猪,鸭,鸡,鱼,承包了几百亩桉树种植,另外镇上也开有档口来销售猪肉,鸭,鸡鱼,还经营钢筋,所以做得风声水起,去年非洲猪瘟对他影响不大,家里也建设了一栋三层小洋房。对于一个打工者来说几十万的收入是比较困难的,但是被别人这样说,感觉有点讽刺,所以感觉好寒心…希望武汉,以及祖国尽快战胜这种灾难吧,






八零后客家杨


有一点吧,我们这五线小城市,疫情控制的挺不错,本人工作证明什么都办好了,公司也有复工证明,想去上班,结果有个别小领导不让去,说公司上班人数不能多,出了事公司负责人扛不住,什么说法也没,就不让你来。你不让上班也行啊,给我按正常上班算,不行,让员工用年假抵。公司有困难可以理解,我一天俩天不去,这都半个月了,唉。公司有困难的时候,讲人情,年底发年终奖,跟你讲制度,公司其实挺不错的,就有些小人得了志,自己把公司能占的便宜占完,真的服气,让别人别去,自己带头上班,一天不少。


中华的升斗小民


疫情期间打工的人听过哪些寒心的话呢?
比如我吧,我从武汉打工回来,所有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待我。说我是瘟神,不应该回来。我隔离在家,父母看我不顺眼,说我整天在家玩不务正事。同事之间,说我没有把工作交代好。老板也说我,说有我没我都一样,没有我公司一样运行得很好,叫我以后不用来上班了。


但不管他们怎么说,我还是要积极乐观的活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去吧。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2d33d181c4964b3c9d82e87bb07197a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