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山西農民大棚裡種香椿,9分地種植70000苗,28元1斤,收入保密


山西永濟韓陽鎮是山西晉南地區香椿種植基地,經過多年的發展香椿已經成為當地農民的重要經濟支柱,牛家村為解決經濟困難農戶而建起了11個大棚,作為一項惠民工程,提供給部分農民種植。他們採用公司+農戶模式,公司提供大棚和技術支持及銷售,農戶只需種植與管理。李大哥的妻子是牛家村人,從去年一開始建棚,他和妻子就租了兩個大棚兩個大棚每年的租金2萬餘元。

承包大棚的農戶每個家庭都有各種實際困難,他們為了改變貧困生活狀況,把全部的心思投入在大棚香椿的管理上。用李大哥的話說,我兩天天就不離地職業經營大棚香椿,我們全家就指望這些香椿過日子。

香椿芽是一種非常美味的調味食品,鮮嫩可口,是人們飯桌上一道美味菜餚,近幾年來市場份額一直在增加,種植戶也是越來越多。大田的香椿芽是在4月份初上市,到7月份左右結束,每年只有3個月的收穫期,雖然產量較大,價格一般都20~1元左右的收購價,香椿芽季節性非常強。過了採摘季節,市場上會出現空檔,大棚香椿是在11月份上市,3、4月份結束,大棚香椿反季節生長,正好彌補了這一空缺期。


大棚香椿採用的是密植技術,一個9分地左右的大棚裡,種植數量高達7萬多苗,主要是靠噴水維持及香椿苗自身的水分生長,一批香椿苗從種植到結束只在大棚使用一次,等到採摘結束後,這些香椿苗或便宜處理或送廢木材收購站。一個香椿苗1.25元,一個大棚光苗錢就要投資8萬多。圖為李大哥的愛人給香椿苗噴水。

溫度,是大棚香椿生長的關鍵,白天溫度控制在在20~25℃,夜晚控制在10℃左右,溫度太低生長緩慢,影響產量,溫度太高香椿的纖維過多,影響口感。大棚香椿和大地香椿的區別就是色澤和口感,大棚香椿口感要比大田香椿嫩脆,味道清新,色澤沒有大田香椿的綠中帶紅,外相好。

大棚香椿與外界隔離,不受空氣汙染,不用預防病蟲害,不噴灑催化劑等,屬於純綠色無公害食品。李大哥為了控制溫度每隔4、5米就在香椿苗上掛一個溫度計,隨時監測室內溫度。

為了保證棚內溫度,溫度加熱器是必不可少的,近期,由於晉南地區氣溫下降又下了一場小雪,李大哥說,今年電加熱器開的時間最長,幾乎沒有停止過,過一天的電費就好幾百塊,如果陽光充足,揭開大棚上的棉毯子,香椿芽可以受陽光照射的自然溫度,不但香椿芽長得好還能節省許多成本。

為了保持棚內溫度恆定,他又在狹窄的過道上生上碳爐子輔助加熱器保溫。

年關,正是大棚香椿芽上市的高峰期,前幾天的收購價30元左右,行情變化莫測,這兩天20多元,李大哥說,沒有辦法,這就是市場經濟。有高就有低的時候,按照去年的行情,最低都在20元一斤,低於這個價,就虧大了。

去年掙了多少錢,李大哥沒有說,他說雖然掙了些錢,但是風險也很大,一個棚的投資除了付租金1萬元,香椿苗錢8萬多,還要僱人栽種、採收。去年怕下雪壓垮大棚,他還對大棚進行了加固,又花了好幾千。李大哥說一個大棚投資得十幾萬,萬一管理不好賠了錢,那損失可承受不起啊。圖為李大哥在加固大棚。


李大哥和妻子有三個孩子,大的上大三,老二上高三,小的上幼兒園,這兩棚香椿就是他們的全部生活來源,他們吃住在大棚入口的房子裡,經過一年的摸索積累了一定的管理經驗,現在管理起來比較輕鬆些,但是他不敢有一絲鬆懈,李大哥說他盼著能多收穫一些,市場價格能更高一些,不然光是幾個孩子一年上學都要花好幾萬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