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中法战争”我方必败?英法“主仆关系”注定我方坚持未必输

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是肯定的,但有些人非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说明中国在“中法战争”中若坚持下去必败,从而为慈禧、李鸿章签订和约的行为打掩护。

有的人说,“镇南关大捷”不是什么大胜,法国总理为之辞职、孤拔最终死亡都只是小插曲而已。

有的人说,法俄日有结盟倾向,再打下去,中国就可能迎来更早的“八国联军”。

有的人说,法国海军消灭了“马尾水师”“福州船政局”“船政学堂”等,中国第三大海军被消灭的同时,中国造船技术最好的船厂、培育海军人才的摇篮也被摧毁了,中国后续战力难以为继。如果,法国海军进攻天津,那么,中国会有更大的惨败。而且,台湾不保、江南也难保。

有的人更说,中法战争我们没吃什么亏,相比过去强多了。因此,此时停战最合适。

此文谈谈“法俄日有结盟倾向,再打下去,中国就可能迎来更早的‘八国联军’”这个问题。

“中法战争”我方必败?英法“主仆关系”注定我方坚持未必输

(1)法德矛盾

左宗棠曾说“外敌如犬”,犬犬相斗很正常,都是利益之争而已。中法战争中,法国最在乎的国家是英国,英国作为当时世界的第一强国,法国因为“普法战争”失败而仅是当时世界的“二流”国家,在外交上、战略上都是跟随英国。

在1870年到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普鲁士把法国打得满地找牙:皇帝拿破仑也被抓了;重要的煤矿产区阿尔萨斯-洛林也被割了;法国在协约上需赔偿普鲁士50亿法郎,可以说裤脚都输没了;普鲁士则长期在法国有驻军,其驻军费用由法国支出等等。

这些赔偿条款注定让法德和日后的中日一样成为一对矛盾体,由此,法德矛盾逐渐演变成“两次世界大战”,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德国首先承认历史错误,两国关系才逐渐平复。从而,成为“欧盟”的发动机。

虽说,法国其后实力有些恢复,但在德国的严防死守下,法国的实力从来没有回到“世界第二”的地步。

“中法战争”我方必败?英法“主仆关系”注定我方坚持未必输

(2)日本当时只能是“打酱油”的角色

在谈到各列强的关系的时候,希望一些人不要再提日本这个国家,因为在1880年代,日本根本算不上列强。不要再把1896年后的日本强大起来提前十多年去实现。因为用中国甲午战败赔款的80%以上作为日本军费,日本的军事实力才得以迅速成长。在1884年,日本海军的实力连“南洋海军”都不如,更何况北洋。

1869年,日本从美国购买的铁甲舰“东”的排水量为1358吨,日本本国则基本没有“自造能力”。而中国在购买更先进战舰的同时,其自造能力更是高于日本。1869年6月10日,左宗棠创立、沈葆桢主管的福州船政局自造出中国的第一艘蒸汽轮船“万年青”号,它的排水量达1370吨,并于当年的11月开始服役。

在整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上半期,中国的造船技术在世界上属于二三流水平,但在亚洲却属第一流,即使到八十年后期,日本的造船技术也不及中国。

论买船的财力,中国的财力也高于日本许多。在1883年前后,日本所展现的跃跃欲试仅仅是拉拉队而已。

“中法战争”我方必败?英法“主仆关系”注定我方坚持未必输

茹费理(1832年4月5日-1893年3月17日)

(3)法俄不可能结盟

同样,法俄结盟也不必想。沙俄如果与法国结盟,那绝对是法国的不智,俄国是英国在1840到1890年代的半个世纪内,在欧亚大陆上的第一敌人。1890年之后,英国扶植日本与沙俄进行抗衡,也是日本在1904年日俄战争中打败沙俄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后,我们谈谈英法结盟问题。

(4)英法的“主仆关系”

英国与法国之间的主体是结盟关系,但两国也有外交纠纷,它们之间的性质要分清:因为德国的关系,英法必然在主体上是合作,但是英国认为法国作为弱国,你就必须要跟随英国的指挥棒,这就是国际关系中的主仆关系。

在“中法战争”中,因为法国一味地进攻中国的上海、天津等英国利益聚集地区,而忘记英法之间的“主仆关系”,从而才与英国之间发生了外交冲突。

“中法战争”我方必败?英法“主仆关系”注定我方坚持未必输

孤拔(1827年6月26日-1885年6月11日)

英法外交冲突中紧紧围绕两个关键词——禁海、禁南米北运。禁海很简单,突破了英国一直坚持的“航海自由”问题,“南米北运”则是法国内阁想出的毒计,希望禁止“漕米”海运来把我国华北地区的百姓“饿坏”,从而降低中国的抵抗力。

这两项计划都让英国的利益受到巨大损失,为此,两国开始了外交争斗。所以说,有的人说的中法战争继续下去可能会让“八国联军”提前出现的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