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風雪逆行來相助,大冶人民謝謝你們!

馬航:“千分之一的希望 百分之百的努力”


飛機上臨危受命


飛往武漢的專機上,臨窗而座的馬航透過弦窗俯瞰著南京。看著機艙內同仁們個個凌雲壯志,馬航明白這次任務艱鉅,但只能勝不能敗。


飛機上,江蘇援湖北醫療隊前方副總指揮長吳紅輝召集四位領隊到身邊,對身邊的馬航說:“馬航,援黃石醫療隊大冶分隊就由你領隊吧!”一個任命,就是一份責任。


2月12日凌晨,援冶醫療隊抵達陽光沙灘酒店,市委書記王剛、市長周軍在酒店大堂進行了簡短而熱烈的歡迎儀式。第二天早上隊員們還在休整,馬航就開始了與大冶新冠肺炎患者定點醫院的對接。“給我一張表,將幾個隔離病區的病人及醫生分配情況仔細列出來。”對應表格,馬航對62名隊員進行分配,與大冶定點醫院的醫護進行互補性搭配,同時,將精銳人員分配到最前沿,最需要的地方。


12日下午2時,馬航請到市人民醫院的一名感染管理科主任及重症一區護士長,用三個小時給隊員們就防控院感及穿脫隔離衣進行培訓。當有些隊員不明白為何來之前已培訓過了,來了之後還要請他們講課,馬航回答:“大冶市人民醫院全院醫務人員零感染,患者無交叉感染,說明他們很專業,值得我們學習!”


當日培訓結束,馬航便宣佈了隊員分配名單,大會議室內,分到一個隔離病區的隊員開始熱烈交流,一派和諧氣氛,而此時,馬航僅睡了三個小時。


風雪逆行來相助,大冶人民謝謝你們!


教練、哥哥和聯絡員


2月13日上午,馬航帶領62名隊員在酒店操練穿脫防護服。每名隊員都認真練習,從生澀到嫻熟,一遍又一遍,沒有抱怨。“磨刀不誤砍柴功”!他自己帶頭一絲不苟的穿脫防護服。“不能留一絲縫隙!脫防護服要慢!”“誰過不了穿脫防護服這關就別想進隔離區!”馬航對隊員喊道。此時,他是教練。

經過兩天嚴格的培訓和考核,2月15日上午,當第一批隊員進隔離病區時,馬航守在隔離病區內的清潔區,幫助隊員檢查防護服,一遍又一遍叮嚀進去之後的注意事項,儼然一個大哥哥在呵護將遠航的弟弟妹妹。

作為呼吸科專家,馬航進隔離病區查房時,觀察到危重症病人大多是面罩吸氧或鼻道管給氧,這種給氧方式病人覺得難受,且血氧飽和度不穩定,於是,他主動與市人民醫院的專家商量,建議採用經鼻高流量給氧。之前市人民醫院還沒有使用過此類給氧方式,經驗不足,沒有把握,馬航非常有信心地鼓勵大家,並細心指導,終於成功地運用了經鼻高流量給氧,使危重症病人的血氧飽和度提高到97%以上。

隔離一病區有一位病人肺功能差,經過經鼻高流量、氣管插管機械通氣等方式,仍是血氧飽和度不穩定,馬航將該病人病情向江蘇省援黃石醫療隊專家組彙報。2月28日,醫療隊專家黃英姿帶領團隊到大冶為該病人成功實施了ECMO並轉至黃石中心醫院進一步搶救,這在黃石市尚屬首例。

“哪怕有千分之一的希望,我們也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馬航說。有一位71歲的患者屢次檢測為核酸陰性,然而又有新冠肺炎的症狀。馬航多次與專家組討論治療方案。當大冶出現兒童病例時,馬航又立馬向上級申請增派兒科專家。時此,他又儼然是一名聯絡員。

風雪逆行來相助,大冶人民謝謝你們!

“每日一囉嗦”

夜深時分,馬航習慣將白天的工作進行梳理,看哪些地方有疏漏。每天早晨他還會在醫療隊工作微信群裡曝出“每日一囉嗦”。從踏上大冶土地上的第一天起,馬航就建了這個微信群,他每天在群裡要發一個固定的菜單“每日一囉嗦”——將當日看到和聽到或是他想到的需要隊員注意的事項寫在這個菜單裡。隊員開玩笑說:“這是我們每日的主菜。”在這個菜單裡,馬航寫得最多的幾個字是“注意防護。”“注意休息,切忌疲勞。”


馬航是一個既嚴謹又細心且充滿浪漫色彩的領隊。他分組時就觀察到2月22日很特別,因為有4名隊員的生日都在這天。那天晚上,他通知所有在駐地的隊員到酒店餐廳來為四位壽星過生日,燭光,蛋糕,展現在4位隊員們面前的畫面讓她們淚流滿面。在戰地,居然有人記得他們的生日,還為她們準備了蛋糕。雖然簡單、雖然簡短,但當他們用手扇滅蠟燭那一刻,心底裡是甜的。

風雪逆行來相助,大冶人民謝謝你們!


顧紅豔:“疫情不結束 我們不回家”

轉眼間,南通市第六人民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顧紅豔進駐我市中醫醫院已近20余天,連日來她既是指揮員,又當戰鬥員,帶領10名隊員衝在一線全力救治病患。

風雪逆行來相助,大冶人民謝謝你們!

離病人更近一點


每天早晨7點半,從駐地乘車到達市中醫醫院後,顧紅豔便直奔隔離病區更衣間,開始“入艙”前的準備工作。“我們穿防護服的時候裡面儘量的穿少一點,便於開展工作。”顧紅豔說道。


48歲的顧紅豔進駐市中醫醫院以後,作為該院新冠肺炎治療專家組組長,她每天除了完成日常的查房、診療工作外,還要與院方協調溝通各項工作,組織開展病例分析、治療指導等業務會、培訓會,不斷完善各項診療流程和方案。


顧紅豔說:“科室裡呼吸科相應專業的醫生比較少,我發現一些醫生在鑑別診斷方面可能沒有呼吸科醫生那麼專業,我就主動帶領科室內的醫生集體閱片讀片,他們講解一些新冠肺炎鑑別診斷的知識。”


作為醫療隊駐市中醫醫院的領隊,顧紅豔還要統籌全局,充分發揮每個隊員的學科特點和專長,確保高質量完成好醫療救助任務。


顧紅豔要求自己的隊員,包括自己,一定每日都要進艙和中醫醫院的醫護人員一起近距離接觸患者,面對面溝通和交流,這樣才能更好的瞭解患者的病情,更好地因人施策開展救治。


風雪逆行來相助,大冶人民謝謝你們!

最大的心願


採訪中,提及家人,顧紅豔不禁哽咽起來,父母年事已高,愛人工作繁忙,如今身在異鄉,她十分掛念,但面對疫情,全國醫護工作者都在前線奮戰,那麼自己也決不能置身事外。


“我也很想念我的家鄉,我的親人,特別是我的爸爸媽媽,都已經八十幾歲了,而且爸爸的身體也非常不好,從出發的那天起,沒有跟他們打過一通電話,我怕自己聽到父母聲音會情緒失控。”顧紅豔說道。


如今,在蘇冶兩地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越來越多的患者被治癒出院,對於顧紅豔來說,這就是對他們工作最好的肯定和安慰。
  

顧紅豔說:“我最大的願望就是盡我所能,把患者一個個救治好,讓他們能與家人團聚,同時我也希望我們的隊員,我們所有的醫護人員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風雪逆行來相助,大冶人民謝謝你們!

內心翻湧著自豪與欣慰


“這幾天天氣很好,病人陸續出院,我的心情也越來越好。”19日下午,顧紅豔在江蘇援鄂醫療隊群裡這樣彙報一天的感觸。可不是嘛,市中醫醫院於18日已經拆除了一個病區,由三個病區變成兩個病區,“說明中西醫結合治療有效,而且全民聯防聯控起到了效果。這是好現象,我們繼續加油!”顧紅豔想到這些,心情頗為激動。


當天上午,顧紅豔帶著醫護人員進行了一次大查房,把所有病人都仔細查了一遍,進行了病例分析,治療指導。讓顧紅豔高興的是,又有兩名患者符合出院標準可以出院了。從1月28日成立第一個隔離病區以來,市中醫醫院累計收治67例確診病例,目前治癒出院44例。還記得一個三十出頭的患者出院時,按捺不住興奮的心情,幾乎要從床上跳起來,連說三個感謝,

“感謝黨,感謝醫務工作者,感謝你們”,並主動提出要和醫療隊合影留念。那一刻,顧紅豔和隊員們內心也翻湧著自豪與欣慰,大家祝福他以後的人生都健康平安。


風雪逆行來相助,大冶人民謝謝你們!

感動和暖心從未停止


這段日子,令顧紅豔和隊員們感動和暖心的事就從未停止過。她說:“來到大冶以後,醫療隊受到了大冶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不斷有熱心市民送來水果等物資,還有市民自發組建了志願者接送隊,每天要往返醫院和酒店好幾趟來接送我們,有時深夜一個護士下班也送,真是太讓我們感動了。”為了減少志願者跑多趟,如果天氣好,下班時顧紅豔就帶著隊員們自己走回酒店。大家計算了一下,一趟需要30分鐘路程,正好也鍛鍊身體!


2日一大早,顧紅豔特意把市民送來的水果、巧克力、牛奶等帶到醫院,細心分裝好,每個病人送一份,“想帶給他們一點溫暖,讓他們多一些戰勝疾病的信心,更好地恢復。”顧紅豔說,“疫情不結束,我們不回家,一定與大冶醫護人員戰鬥到底,共抗疫情。”


風雪逆行來相助,大冶人民謝謝你們!

記者/洪麗萍 張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