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一三五”工作法!惠城龙丰用小网格大战疫情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惠城区龙丰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充分发挥网格精细化管理作用,创新“一三五”工作法,成立一个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构筑三道防线,建立五支队伍,定人定岗定责,落实防控责任,全力开展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三五”工作法!惠城龙丰用小网格大战疫情

“一”:街道一盘棋 筑实“防火墙”

当前,正处疫情防控关键时期,龙丰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及时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部署,严格落实领导干部靠前指挥工作要求,将网格化管理作为此次工作的抓手,多措并举、重点推进,确保疫情防控不留空白、不留死角。

通过创新组建“四级防疫网络微信群”,辖区11余万居民家庭、600名网格长(楼道长)、300多名街道、村居干部、街道党政成员全员参与,编密织牢一张“线下发现、线上报告、上下协同、互联互通”的疫情防控网,打通了一条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爱心通道”。

“一三五”工作法!惠城龙丰用小网格大战疫情

“三”:构筑三道防线 筑起“隔离带”

构建封控圈,筑好外围防线。结合网格化工作实际,龙丰街道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各项措施,筑牢筑实疫情防控工作防线。严格落实对车站、高速路出口等重要部位的查控工作机制,在火车站、高速公路、汽车总站出口设置5个疫情检疫卡点形成环闭外围封控圈。严格落实24小时卡点值班制,按照“逐项登记,不放一车一人”的要求,全面开展车辆查控、劝返及人员测温,确保对过往人、车、物做到“逢疑必查”。

“一三五”工作法!惠城龙丰用小网格大战疫情

构建村居值守圈,筑好内控防线。龙丰街道在各社区、小区及村小组建立第二道防线,以网格员为基础,充分整合街道干部、村居干部、志愿者、党员、民警等力量,严格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加强对进入人员的体温检测、信息登记以及非本小区车辆、人员劝返工作,强化外防输入工作,有效阻断传播途径。对老旧小区没有物业管理,防控难问题,街道发动群众群策群力防控疫情,动员“两参”老兵、入党积极分子、出租屋业主、楼栋长、住户充实网格队伍,设置固定监控点,全力做好封闭管理工作,补齐小区疫情防控短板,打通小区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

“一三五”工作法!惠城龙丰用小网格大战疫情

构建群众自控圈,筑好自控防线。在群众家门口设置第三道防线,利用手机短信、微信群、QQ群、流动宣传车等宣传的同时,通过“户户访”的方式,积极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措施及注意事项,引导群众自觉守住自家门、管住自家人、拒绝外来人,配合做好居家隔离,不走亲访友,不互相串门。同时,发动楼栋长主责,邻居互相监督,筑牢各家门口第三道防线,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五”:建立五支队伍 筑牢生命线

以村居为单位、以网格为基础、以楼栋为“细胞”,龙丰街道以网格员和村居干部为主,驻点下沉干部为辅,建立疫情排查服务队,挨家挨户进行全面排查,建立人员信息台账,详细掌握辖区人员情况,特别是湖北籍返乡人员情况,及时规劝监督其居家隔离,确保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一三五”工作法!惠城龙丰用小网格大战疫情

牢牢把握午间、晚间两个开展宣传工作的重要时间段,龙丰街道按照“1+3”的模式,配齐1名网格员、3名网格志愿者,进村居开展宣传引导工作。通过入户走访、大喇叭循环播放等方式,引导群众少出门、不扎堆,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尽可能减少集体聚集活动。

通过整合街道干部、村居干部、综治网格员、网格员志愿者、民警等力量,龙丰街道全面进驻网格封闭劝返测温点,严格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每日不定时在封闭疫区内进行巡查,排查不稳定因素,禁止居民聚集聚会及集中娱乐行为。同时将没有物业管理的老旧开放式小区及开放式、半封闭式小区设为“红区”,借助铁皮等设施进行“全围合”,保证一个小区只留一个出入口,对进出小区人员进行严格管理。

“一三五”工作法!惠城龙丰用小网格大战疫情

还有整合先进党员、退役军人等力量,充实网格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卫生清洁、环境消毒等工作,协助统一设置废弃口罩回收点,对公共活动场所进行全方位清理。同时,对小区内孤寡老人、残疾人员等特殊群体每日定时走访,汇总日常生活所需,确保及时为特殊群体供应日常生活所需。

为确保网格化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龙丰街道纪工委联合责任区网格长组成疫情保障督查队。按照防控责任落实情况每两天进行一轮督查,对未尽职责、相关措施没有落实到位、乱传谣等行为严肃追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