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一三五”工作法!惠城龍豐用小網格大戰疫情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惠城區龍豐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充分發揮網格精細化管理作用,創新“一三五”工作法,成立一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構築三道防線,建立五支隊伍,定人定崗定責,落實防控責任,全力開展疫情防控阻擊戰。

“一三五”工作法!惠城龍豐用小網格大戰疫情

“一”:街道一盤棋 築實“防火牆”

當前,正處疫情防控關鍵時期,龍豐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及時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安排部署,嚴格落實領導幹部靠前指揮工作要求,將網格化管理作為此次工作的抓手,多措並舉、重點推進,確保疫情防控不留空白、不留死角。

通過創新組建“四級防疫網絡微信群”,轄區11餘萬居民家庭、600名網格長(樓道長)、300多名街道、村居幹部、街道黨政成員全員參與,編密織牢一張“線下發現、線上報告、上下協同、互聯互通”的疫情防控網,打通了一條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愛心通道”。

“一三五”工作法!惠城龍豐用小網格大戰疫情

“三”:構築三道防線 築起“隔離帶”

構建封控圈,築好外圍防線。結合網格化工作實際,龍豐街道全面落實“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各項措施,築牢築實疫情防控工作防線。嚴格落實對車站、高速路出口等重要部位的查控工作機制,在火車站、高速公路、汽車總站出口設置5個疫情檢疫卡點形成環閉外圍封控圈。嚴格落實24小時卡點值班制,按照“逐項登記,不放一車一人”的要求,全面開展車輛查控、勸返及人員測溫,確保對過往人、車、物做到“逢疑必查”。

“一三五”工作法!惠城龍豐用小網格大戰疫情

構建村居值守圈,築好內控防線。龍豐街道在各社區、小區及村小組建立第二道防線,以網格員為基礎,充分整合街道幹部、村居幹部、志願者、黨員、民警等力量,嚴格實行24小時輪班值守,加強對進入人員的體溫檢測、信息登記以及非本小區車輛、人員勸返工作,強化外防輸入工作,有效阻斷傳播途徑。對老舊小區沒有物業管理,防控難問題,街道發動群眾群策群力防控疫情,動員“兩參”老兵、入黨積極分子、出租屋業主、樓棟長、住戶充實網格隊伍,設置固定監控點,全力做好封閉管理工作,補齊小區疫情防控短板,打通小區疫情防控“最後一公里”。

“一三五”工作法!惠城龍豐用小網格大戰疫情

構建群眾自控圈,築好自控防線。在群眾家門口設置第三道防線,利用手機短信、微信群、QQ群、流動宣傳車等宣傳的同時,通過“戶戶訪”的方式,積極向群眾宣傳疫情防控措施及注意事項,引導群眾自覺守住自家門、管住自家人、拒絕外來人,配合做好居家隔離,不走親訪友,不互相串門。同時,發動樓棟長主責,鄰居互相監督,築牢各家門口第三道防線,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五”:建立五支隊伍 築牢生命線

以村居為單位、以網格為基礎、以樓棟為“細胞”,龍豐街道以網格員和村居幹部為主,駐點下沉幹部為輔,建立疫情排查服務隊,挨家挨戶進行全面排查,建立人員信息臺賬,詳細掌握轄區人員情況,特別是湖北籍返鄉人員情況,及時規勸監督其居家隔離,確保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實現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一三五”工作法!惠城龍豐用小網格大戰疫情

牢牢把握午間、晚間兩個開展宣傳工作的重要時間段,龍豐街道按照“1+3”的模式,配齊1名網格員、3名網格志願者,進村居開展宣傳引導工作。通過入戶走訪、大喇叭循環播放等方式,引導群眾少出門、不扎堆,儘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儘可能減少集體聚集活動。

通過整合街道幹部、村居幹部、綜治網格員、網格員志願者、民警等力量,龍豐街道全面進駐網格封閉勸返測溫點,嚴格實行“24小時”輪班值守,每日不定時在封閉疫區內進行巡查,排查不穩定因素,禁止居民聚集聚會及集中娛樂行為。同時將沒有物業管理的老舊開放式小區及開放式、半封閉式小區設為“紅區”,藉助鐵皮等設施進行“全圍合”,保證一個小區只留一個出入口,對進出小區人員進行嚴格管理。

“一三五”工作法!惠城龍豐用小網格大戰疫情

還有整合先進黨員、退役軍人等力量,充實網格志願者隊伍,積極參與衛生清潔、環境消毒等工作,協助統一設置廢棄口罩回收點,對公共活動場所進行全方位清理。同時,對小區內孤寡老人、殘疾人員等特殊群體每日定時走訪,彙總日常生活所需,確保及時為特殊群體供應日常生活所需。

為確保網格化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龍豐街道紀工委聯合責任區網格長組成疫情保障督查隊。按照防控責任落實情況每兩天進行一輪督查,對未盡職責、相關措施沒有落實到位、亂傳謠等行為嚴肅追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