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磨蹭是拖延症的前兆?改变孩子的“慢吞吞”!

你家孩子是不是这样?

  • 每天早上七点半,眼看着要迟到了,儿子却依然不急不慢地收拾着书包、穿着鞋子,我通常会很温柔地催促儿子两遍,见儿子不为所动,顿时河东狮吼,于是每天上学都像打仗一样。

  • 少儿科技馆里,孩子在运动传送装置边,不厌其烦地跑来跑去,转动把手,看小球前进、落下、再前进……在一旁的妈妈烦躁地走来走去:“老玩一个有什么意思?再玩这个就没时间玩其他的了!”不容分说,她拉起孩子就走。孩子则不停地挣扎回头……

  • 每到作业时间,他不是这个拼音拼错了,就是那道题看错了,一个小时的作业拖成三个小时都无法完成,现在是一看到他犯低级错误就恨不得一巴掌拍过去。

磨蹭是拖延症的前兆?改变孩子的“慢吞吞”!

孩子为什么会磨蹭?

其实,孩子的成长是有自己的节奏的,面对孩子成长,我们要经常回头看看,等等孩子,切记一味的用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教养孩子一定要符合身心发展规律,慢慢来。而孩子的磨蹭可能是以下五种原因造成的:

  • 被动磨蹭

很多家长“爱”孩子,事无巨细的完全由家长安排。导致孩子完全没有主动性,一切等着家长来帮忙安排,变得没有主见,然后逐渐养成了做事磨蹭的习惯。

父母帮得越多,孩子越磨蹭。有的家长嫌孩子吃饭慢,就给孩子喂饭,不让孩子自己吃了;嫌孩子书桌乱糟糟的,就去帮孩子收拾;嫌孩子穿衣服慢,怕上学迟到,就帮孩子穿衣服……每替孩子做一件事,就剥夺了孩子一次锻炼、成长的机会,到头来人家孩子都能自己吃饭、穿衣服了,自己家的还得喂、还要帮忙穿衣服。

父母为孩子代劳太多,还会让孩子滋生严重的依赖心理,有些事不愿意做就不做、想磨蹭就磨蹭,反正有爸爸妈妈跟在后面“擦屁股”。

磨蹭是拖延症的前兆?改变孩子的“慢吞吞”!

  • 磨蹭是你催出来的

孩子做事一慢,当爸妈的就忍不住去催催催,可实际是,我们的催促往往起了相反的效果!

其实,这些规则孩子都明白。而他之所以会赖着不动,是因为对妈妈长时间的唠叨、催促形成了免疫和依赖。当妈妈催第一遍的时候,孩子一点都不在乎,因为他知道妈妈只是打个预防针,反正还会再催的,于是继续安心看电视;

当妈妈催第二遍的时候,孩子心里有点准备了,预感到妈妈可能会发火,所以抓紧最后的时间多看一会儿;当妈妈催第三遍的时候,孩子知道妈妈真的发火了,再不去睡觉真的会挨揍,所以才起身去洗漱、准备睡觉。

时间长了,孩子做事的标准不是“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而是“妈妈有没有催”。妈妈催的才是紧急的,妈妈不催的一概不主动做。

磨蹭是拖延症的前兆?改变孩子的“慢吞吞”!

  • 孩子暂时做不到

有的时候,孩子做事情慢是因为超过了他们的能力范围,压根就不会做,不知道该怎么做,如果孩子比较内向,不会主动去问,孩子自然就会磨蹭了。我相信如果是大人,也会是这样的。

所以家长要留意孩子做事情的表现,当孩子碰到困难的时候要主动教导孩他们,或者和孩子一起去克服困难。不要安排给孩子太多事情,给孩子太多压力。

孩子做作业磨蹭有的时候就是因为作业太难或者今天任务太重,孩子会主动的逃避,再加上有些家长会火上浇油,指责埋怨孩子,心理压力一种,磨蹭的现象就变得更加严重了。

多陪伴孩子,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帮孩子一起找方法技巧,提高效率。

磨蹭是拖延症的前兆?改变孩子的“慢吞吞”!

  • 没把时间放心上

孩子对于时间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不明白为什么做事情要讲究效率,导致事情进展很慢,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没有时间观念的坏习惯。  

针对这个问题,平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时间工作表,和孩子共同制定合理的约束法则,和孩子一起遵守,比方说,**时间必须起床,**时间必须吃饭;不喜欢的事情可以不做,后果自己埋单,但只要做了,就必须坚持做完。

同时,作为父母也要遵守“规则”,父母要给孩子做一个表率,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磨蹭是拖延症的前兆?改变孩子的“慢吞吞”!

  • 注意力不集中,兴趣提不起来

有的孩子磨蹭,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的时候东瞧西看,一会喝水一会上厕所,严重影响效率。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家长在接孩子放学的路上,问问孩子都有哪些作业、想先做哪一门后做哪一门,提前让孩子在脑袋里有个规划。

有的孩子因为学习基础差,作业不会做,写作业自然而然的就慢了。还有的孩子,对家长要求干的事没兴趣,即使会做也不想去做,故意磨磨蹭蹭表达不满。

那么,又该如何让孩子改掉磨蹭的习惯呢?

1.催促有技巧

将“赶快”变成“我希望”

比如:赶快,我们还要去下一个地方。变成:我希望我们能在半个小时后到下一个地方,我们车程有15分钟,所以现在差不多要去停车场了。

给孩子提供选择

比如:如果我们10分钟内就能出门,我们看电影就不会迟到。如果不能,要么只能少看前面一段,要么只能明天再看了。

告诉后果

比如:如果今天你10点还没有到培训班,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孩子主动思考迟到的后果。

2.情绪控制好

任何人都讨厌被催促,父母的催促常引起孩子的反感,了解拖延背后的真实原因后,我们要学会把事情交给孩子自己来管理。作为父母,我们想要留住他们的耳朵,让他们听得进去我们的建议,就要学会耐下性子来调整心态,寻求有效的切入点和表达方式。

慢慢戒掉唠唠叨叨、连哄带骗的催促,对孩子下达的指令时,内容要简单明了,态度要和善,语气要坚定!比如:“宝贝,现在已经10点了,妈妈允许你看最后5分钟,5分钟后必须开始洗漱,明白没?”

其实当父母不再把孩子磨蹭的状态当成问题时,自己狂躁和焦虑的情绪就会减少。当父母负面情绪减少的时候,孩子更容易冷静,他们的负面情绪也会减少。孩子不再被负面情绪影响,他们自己的行动就会更有效率。他们也更容易专注于解决自己的问题。

磨蹭是拖延症的前兆?改变孩子的“慢吞吞”!

3.兴趣是法宝

孩子爱磨蹭,是因为没有兴趣,有兴趣的事情孩子都会很快的去做完。

孩子只有在自己最舒服的节奏下,才能不断练习、慢慢成长。你急躁的催促,常常会让孩子乱了阵脚,做什么事都手忙脚乱。时间长了,孩子不但改不了拖拉的问题,还会因为家长频繁的催促而变得不自信、怯懦。

父母要跟孩子好好交流,问清楚他为什么不喜欢这件事,然后你们共同商量一下,看看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4.时间管理最重要

如果你想让孩子成为时间的主人,你就让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

利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孩子理解时间的概念,将时间视觉化。可以利用计时器或者闹钟来帮忙,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感受“5分钟”“10分钟”“半小时”到底有多长。

时间规则化,作业分段解决。比如按考试的要求做完今天的作业,其余时间就可以让孩子们自由安排。设定好考试的时间,让孩子在做作业有一种紧迫感。也可将作业分段先了解孩子当天的作业量,用奖励提升动机。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完成,如完成得好可以给予奖励。

“先看个电视”、“玩一把游戏再说”,这些分心因素,都是妨碍孩子去做该做的事。在孩子写作业时,要先移除让孩子分心的事物。尤其,在书桌上千万不要摆放和写作业不相关的东西,免得孩子把玩分心。专心才能让孩子更高效的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

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们催他,唬他,责备他,拉他,扯他,甚至想踢他,可我们忽视了孩子像蜗牛一样,已经尽了全力。

当我们放慢脚步,我们发现孩子的内心是善良的,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身上有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那我们不妨耐心一点,用心的感受孩子的每一点成长和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