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2019汽車後市場:萬億級市場,“巨嬰”待成長

相比較於成熟的前端市場,汽車後市場卻猶如“巨嬰”,龐大有餘,成熟不足。

2019汽車後市場:萬億級市場,“巨嬰”待成長

圖片來自“億歐網”

作者丨丁唯一

2018年,中國新車市場的銷量出現28年來首次負增長。到2019年的年末,市場仍未見覆蘇。

隨著新車市場的下滑,汽車產業內玩家的目光漸漸從2018年開始向後市場聚焦。

當下,中國汽車保有量已和美國相當。美國的汽車後市場經過多年的發展,市場中湧現了四家汽配巨頭,佔據著30%的市場份額。中國的汽車後市場的佈局則相對分散,尚未形成規模效益。數據顯示,中國每千輛汽車擁有的維修廠數量是美國的7倍。相比較於成熟的前端市場,中國汽車後市場卻猶如“巨嬰”——龐大有餘,成熟不足。

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汽車經銷商商會攜手尼爾森發佈的《2019年中國汽車後市場行業研究報告》認為,目前我國的汽車後市場仍處於藍海時期,市場競爭呈現“群雄逐鹿”的階段,潛力巨大。

截至2019年上半年,中國汽車保有量達到2.5億輛。據德勤《2019年後市場白皮書》數據顯示,目前中國保有車輛平均車齡在4.9年,並隨增量市場的增長勢態持續增加。

2018年,中國汽車後市場規模已經超過1.29萬億元,而這個數字也處於增長態勢。

在巨大保有量和車齡提升的協同作用下,2019年的汽車後市場進入變革期:巨大藍海中,孤島無法生存,各家都在尋求合作;玩家們不再迷戀線上流量,迴歸線下重塑生態;而經過了二十幾年野蠻生長的汽車後市場從業者,也開始意識到了服務標準化的重要性;同時,二手車的出口政策也再度為前端市場分攤了壓力。

聚合

汽車後市場經過20餘年的“野蠻生長”,仍然呈現一種“螞蟻市場”的形態,集中度不高,各個環節都有明顯整合的機會。

中國汽車保有量和美國相近,然而經銷商和維修廠數量遠遠高於美國。終端門店多較為分散和複雜,後市場的運營模式大多為代理、分銷的層級流轉,這就導致了效率低下和財務不透明,制約後市場的獨立發展。

2019年,汽車後市場聚合的趨勢開始顯現,整合動作不斷。

2019汽車後市場:萬億級市場,“巨嬰”待成長

上海法蘭克福汽配展現場/ 官方供圖

在2019年12月舉辦的上海法蘭克福汽配展開幕前夕,京東汽車發佈了“開放到融合”2020全新升級戰略。在這次活動上,京東大汽車業務負責人慶巖強調,開放是京東汽車後市場發展的開始,融合才是目的。

2019年7月,京東汽車與馭馳天下汽車服務連鎖在京東總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馭馳天下將在甘肅,寧夏,青海,內蒙古,新疆等市場利用獨資或與第三方汽修門店合資等方式開設京車會門店,同時依託現有門店資源,藉助京東供應鏈,在西北區域經銷京安途系列產品,並構建門店合作網絡和產品快速配送網絡。

2019年3月,PSA集團入股中國汽配連鎖企業隆信達,這已經是該集團第三次深入佈局後市場了。同樣在2019年,勝牌和兔師傅成立了合資公司,殼牌潤滑油與大嘜養車達成戰略合作,汽車超人也和寧波德通股權成立合資公司。小桔車服旗下品牌小桔養車與能源公司雪佛龍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康眾獲得了阿里的資本和資源加持。

相比較於後市場中企業間整合的動作,2019年汽車後市場資本卻逐漸趨於冷靜。

據前瞻研究院統計,2018年汽車後市場共有103個融資動向,但在2019年數字卻沒有那麼可觀。

年初,大嘜養車年初再獲葉氏化工3000萬元戰略投資。百順養車在2019年2月和8月分別完成A+輪和6500萬元B輪融資,由榕泉資本領投其B輪。汽車生活方式社區CARBEN也在9月份完成500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天圖資本。汽配B2B平臺開思,在當年10月份完成8000萬美元(約合5.65億元人民幣)C1輪融資,領投方為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和源碼資本。

2019汽車後市場:萬億級市場,“巨嬰”待成長

在過去的2019年中,汽車後市場中的各個玩家都不再堅守孤島,開始尋求聚合。實力雄厚的互聯網巨頭們,諸如京東和阿里,更多地以賦能融合的姿態進入後市場的鏈條中。後市場中養車行業多以成立合資公司或合作戰略的動作達到聚合。2019年後市場融資動作減少,資本有退燒的趨勢,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明後市場正在聚合,未來或將會有“巨頭”出現,而邊緣性的企業則會面臨淘汰。

重塑線下生態

2019年後市場中,眾多企業不再只是迷戀線上流量,開始選擇重塑線下生態。

經過大量的模式創新嘗試,後市場的玩家和資本都開始迴歸理性。後市場服務本質上離不開“廠、貨、人”,不管是汽配還是維修,本質上都需要由“人”來提供“服務”,這也決定了後市場單純依賴線上流量是不可取的。

因此,重塑線下生態,某種程度上也是在迴歸汽車後市場的商業本質。

箭冠汽配董事長張國京表示,在現在已有1000家門店的基礎上,到2020年要開到2000家門店。而大嘜養車目前在營業的門店為70家,大嘜養車聯合創始人白文國表示,三年內門店數量要達到1000+。汽車超人在2019年內連鎖門店將達到1050家,而根據其規劃,三年內的新零售門店將達到5000家。

可見,線下擴張的趨勢或將從2019年延續下去。大嘜養車聯合創始人白文國一句“線下規模化才能說明在後市場中站穩了腳跟。”說出了各家的心聲。

後市場中一片藍海,暗潮洶湧,沒有一定的規模則很難在市場上掀起風浪。

線下擴張只是線下生態的一部分,規模形成之後,建立標準化也成為了擺在汽車後市場玩家眼前的事。當前的汽車後市場沒有嚴格的標準化服務體系,個體間差異巨大,被廣為詬病。2019年這一年,汽車後市場也在努力擺脫“亂象叢生”的標籤。

汽車後市場,本身就是零售行業和服務業的結合,而新老玩家對線下業務的顛覆,焦點也離不開標準化的產物與效勞。

維修行業協會汽車信息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張學輝指出,4S店受限於單一的廠商授權,難以實現多品牌的集群售後維修保養等服務,而小作坊由於資源技術等方面的限制,也無法實現消費者需要的標準化和透明化。

目前,後服務市場在產品和流程上都不具備透明性、假貨問題叢生、市面上配件質量也良莠不齊,更不用提保證服務品質,汽車後服務市場的信任危機也多由此為導火索。行業和監管部門逐漸意識到標準化的缺失,給後市場帶來的問題。

2019年3月28日,保險行業率先發力。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保險業協會”)發佈《機動車保險車聯網數據採集規範》《汽車後市場用配件合車規範第3部分:車身覆蓋件》《汽車後市場用配件合車規範第4部分:車輛外後視鏡及附件》及《事故汽車維修工時測定規範第2部分:覆蓋件鈑金工時》四項協會標準。四項標準聚焦於擴大保險科技應用、提高服務質量。

後市場企業中最早擊中痛點的是途虎養車,2018年,途虎養車已經聯合人民網,共同發起了“汽車後市場·誠信服務聯盟”。2019年5月,途虎養車首次發佈服務標準開放平臺和服務標準評價體系,其中包括技術施工標準化、服務流程標準化、管理運營標準化,以及線下的監督與反饋流程。

2019汽車後市場:萬億級市場,“巨嬰”待成長

途虎養車/億歐網

阿里在2018年入局汽車後市場之後,動作不斷。2019年3月,天貓車站認證體系正式發佈。該體系由天貓車站攜手TUV南德權威認證機構,從五個維度,以國際標準對汽車維修保養門店進行審核。

政策也開始催熟汽車後市場的服務。2019年8月,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貫徹實施《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的通知正式出臺。該項規定主要為了提升機動車維修服務水平,加強信用監管和監督檢查。

後市場中,二手車同樣佔據了不少的市場份額,然而,二手車本身的非標化屬性卻成為了後市場的癥結之一。2019年3月份,瓜子二手車開始率先發力,提出了“乾淨模式”,試圖通過雲評估、引入第三方數據等多項措施,實現車況透明化。“雲評估”是依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搭建的雲端檢測數據分析平臺,由評估師以更高效、更可控的流程對車源進行檢測數據分析和線上化評估。

由於後市場特有的“物理空間”屬性的限制,迴歸線下和制定標準都是行業迴歸冷靜的表現,也是當下最穩健的路線。線下的規模幫助企業在後市場的賽道中站穩了腳跟,站穩的基礎上,對於標準化的深耕細作、潛心服務都有利於在賽道中跑得更遠。

走出去

二手車同樣是後市場中重要的部分。當下,國內新車市場壓力較大,急需產業的正向循環、盤活二手車市場,二手車出口行業為行業打開了一扇窗。

在此之前,我國二手車出口業務長期以來基本為零。而日本每年出口二手車在130萬輛左右,達到全國二手車總交易量的25%左右。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2018年中國二手車交易量為1382萬輛。如果以日本數據為參考,二手車出口將成為一個巨大的市場機會,併為刺激新車市場做出貢獻。

2019汽車後市場:萬億級市場,“巨嬰”待成長

2019汽車後市場:萬億級市場,“巨嬰”待成長

2019年4月和10月,商務部等三部門分別發佈《關於支持在條件成熟地區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的通知》和《關於加快推進二手車出口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從政策層面推進中國二手車出口的速度。

在2019年7月,就已經有企業開始試水二手車出口業務。當年7月8日,優信完成了中國首單二手車出口業務,一批二手出口車源在西安市港務區準備最後的裝箱運輸手續,發往波蘭華沙。

當年7月底,現代首選二手車經營有限公司在北京順義基地舉行了二手車出口首發儀式。隨後,長城汽車旗下全資子公司常有好車汽車進出口有限司完成其首單二手車出口業務,首批出口二手車輛將發往柬埔寨、尼日利亞、加納等多個亞非國家。

從車企、二手車電商的紛紛響應不難看出,二手車出口的確存在市場機會。對於自主品牌來說,二手車出口是又一個消化庫存的方式;對於跨國車企來說,壓力更小,他們已經擁有海外基地和渠道,二手車出口並不需要大量的額外投入;對於二手車電商,也可以藉此吸引資本的加碼。

二手車出口,需要熱情,但同樣需要冷靜。

由於出口目的地主要為發展中國家,價格是當地二手車市場最關鍵的競爭力。日本擁有多年二手車出口經驗,該國二手車已經形成“耐用低價”的形象。中國的二手車能否打破日本二手車“深入人心”的優勢,還需要畫一個問號。

另一個不得不面對的挑戰就是構建通暢和發達的售後系統。

目前的兩種做法分別是讓代理商自費進口充足的零配件;另一種則需要出口商在海外自建倉庫。但是不管哪一種,前期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

萬億級別的汽車後市場中,藍海翻湧。2019年,汽車後市場中呈現出了一種聚合、重塑和開放的新姿態。資本的退燒給後市場帶來了冷靜,玩家們通過融合逐漸告別孤島模式,也告別無意義的惡性競爭。重塑生態意味著後市場逐漸迴歸商業的本質,也更符合商業發展規律。

這個“巨嬰”,正在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