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外交部:IMF報告表明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表現的認可和信心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翟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21日在北京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表明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表現的認可,對中國經濟前景的信心。

據報道,昨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了《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將今明兩年的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分別下調到3.3%和3.4%,但是將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期上調到6%。對於報告闡述的內容,耿爽指出,當前,國際形勢錯綜複雜,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2019年以來,IMF多次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新年伊始又再次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這表明世界經濟下行的壓力仍未緩解。耿爽說:“在此背景下,中國經濟的運行繼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良好發展勢頭。根據最新的數據,2019年中國GDP同比增長6.1%,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大關,中國GDP佔世界的比重預計將超過16%,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預計將達到30%左右。此次IMF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表明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表現的認可,對中國經濟前景的信心。”

耿爽強調,儘管國內外風險挑戰增多,但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中國經濟的內生動力、強大韌性和巨大潛力也沒有變。今年,中國將繼續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積極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確保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耿爽指出,“作為世界經濟發展動力最足的火車頭,中國不僅會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也將繼續對世界經濟的增長作出積極貢獻。在當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的形勢下,中方將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堅持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同各方一道構建開放型的世界經濟,完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推動世界經濟實現強勁、平衡、可持續和包容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