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潍坊滨海新区能发展起来么?

行天山


作为一名大家洼土著,耳根子快被滨海未来发展问题磨平了,今天也发表一下土著的拙见:

首先,滨海未来发展总体说来,前景广阔,但是需要时间。

探讨滨海区的发展我觉得首先要探讨潍坊市的未来发展走向问题,而探讨潍坊市的发展问题就要统筹考虑山东都市圈建设规划问题,很长时间以来,作为全国GDP前三的山东省却没有一个影响全国甚至世界的都市圈,勉强拿的出手的青岛,也是东拼西凑,核心区域受限极大,独立发展瓶颈凸现!山东省痛定思痛,刘家义书记高屋建瓴,打造两大城市都市圈的规划不可谓不高明至极!而潍坊市作为青岛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将自己具备传统优势的装备制造业,先进海洋化工产业,轻工业等原来的落后产能与青岛高科技产业,金融业相得益彰,必将迎来大突破,大发展,而获得这种动力就是港口经济对贸易的拉动作用,青岛的发展离不开青岛港的作用,而滨海区的定位早已是潍坊市的城市副中心,现在沿岸周边几个港口已经完成合并,昌邑沿海,滨海,寿光沿海,东营沿海合并成滨海市也已经有人提案,完成合并后可以极大的解决产业转型升级难题,发展几家超大型化工,装备制造业领军企业并由基础行业转型为高科技驱动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最终未来整个市政府搬迁也未尝不是不可能。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考量,滨海发展前景是有的,只是需要很多人的努力奋斗!


布拉泽图


潍坊滨海,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滨海新区作为潍坊北部沿海城市,整个建设难度很大,成本也太高,咱们来说一下原因

1:城市绿化,常年的盐碱地能烧死任何绿色植被,怎么办?挖土从外地拉土回来填坑,但长年空气中的高碱让绿色植被喝上一壶的。

2:人,吸引人是硬伤,市里层让潍坊各县市地区派遣单位建立厂房(可地方又有谁愿意将纳税户赶走,再说来到这衣食住行不方便)当时基础设施严重缺失,也没能取得交大成果。

3:坑,近几年相当大一部分人来滨海圈地(便宜,要不要钱不知道)建项目,待到办公楼或者厂房封顶了,像银行贷款,银行付出的是真金白银,抵押的是阑尾混凝土,形成更难已解决的弊病。

4:交通,导致一个地方难以开发起来重要因素就是交通,滨海至潍坊公交车原来是免费的,但现在好像收费了,但老区大家洼至新区绝大部分是免费的,周边链接城市道路还有待提高

总而言之,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实,基础建设的落实,发展起来是相当快的,祝福吧


1767588623


我是07年大学毕业第一批滨海建设企业员工,13年离职,谈谈我的想法!第一滨海污染企业众多,不适合人类居住!第二,有些企业倒闭致使滨海荒无人烟!第三人口太少只有央子镇原居住人口加上寿光几个镇,加上外来务工人员,再有几个学校,支撑不起来一个滨海开发区!第三由于长时间发展不起来,有些人已经赔的血本无归,一传十十传百,新的投资已经对滨海失去信心,第四,国家发展投资可能已经发现别的地方了紧靠潍坊投资绝对不能发展起来!第五没有人,尽然房地产热火朝天,都怎么想的!!!!第六靠旅游业?夏天周末人比较多,可是晚上照样漆黑一片,我觉的要有多个优秀大型企业,像歌尔那种几万人的企业,那样就有人了,配套设施完善一下!可能发展起来!要有人气,要有收入,企业在赚钱钱,没有常驻人口没有用!紧紧是自己观点!


a鱿侠客愤怒大鱿鱼-张彬


如果从一开始规划合理了,现在或许已经有一定规模了,但是以前的规划让滨海发展受到很大阻碍。

看以前的规划图,分为,科教创新区(大学城),中央商务区(商住办公),旅游度假区和大学城北的生态宜居区。这规划请专家评审了?请了也是请的吃干饭的专家,毁了整个区。

滨海第一问题就是人少,没配套,但是划分了四个功能区,共同发展,更是严重分散了滨海人口,每个区的配套都发展不起来,让每个区死气沉沉。

开始就应该把大学城,居住区,商务区,旅游区,集中在一块地发展,土地完全足够,由小到大,一步一步发展扩大,中心区域早就有了活力了,而不像现在这样死气沉沉。



Zz15866192950


首先说,滨海缺人,人是第一要素,没有人,一切都是空的,那么大的地方,不到三万人口,还分了所谓的东城西城,结果,滨海依靠的潍坊纯碱厂等大企业在西城,人员居住强制往东城搬;西城老百姓本来住的好好的,也要划大社区计划搬往东城,而东城呢,本来人口少,西城人又不愿搬来,最后搬来的都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造成的结果是东城死气沉沉,西城乱七八糟大风,其次,大风、潮湿、沙尘、气味,这是客观条件无法改变的;第三,本身滨海新区性质定位不明,到底是发展经济呢还是发展旅游?说是发展旅游吧,那里被大化工包围着,空气污染加雾霾厉害,气味熏人;说是发展经济吧,那地方又大投资建设欢乐海等海滩旅游度假设施。最后,我只能是一声叹息,滨海新区要发展起来,最少还需要20年。那还是要等轻轨高铁高速路等交通设施完善的基础上才能谈到发展起来。


一点也不明白


肯定发展不起来,17年有幸去看了看,刚开始对那边期望很高,到了地方才感觉人烟稀少,荒地特别多,所谓的大学城只不过是政府的一厢情愿目前入住的少之又少,出了央子镇就和西部戈壁滩差不多,开发的楼盘也是少之又少,最主要的没有人气,外地人进不去本地人没几个,对潍坊市政府来说滨海新区绝对是一个败笔,如果在潍坊市郊开发个新区会比现在的滨海新区好十倍都不止


星火7758521


滨海 人口基数在那里,潍坊没有那么多外来人口,也吸引不了那么多外来人口,相反都是往外走的人多。而且滨海离市区太远,通勤太不方便,你发展滨海没问题,交通,轻轨得跟上,滨海投入那么多,十年了,去买个东西不好找人。而且路上没几辆车还各种限速红绿灯。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创业很难,政府喜欢什么海外,北大清华浙大武汉的教授专家博士前后的。但事实是本地环境根本不足以支撑。本地人创业却没有多少真正支持。


等风来吹牛


我的个人体会:困难很大,想去海边玩的人目的有大约三种:洗海澡、赶海钓鱼、买海鲜。洗海澡的地方离停车场太原,人工沙滩硌脚;赶海没有地方,即便是有不是本地人也找不到,找到了也有人承包了;买海鲜还算是可以,但是污染太严重。所以发展旅游有点困难!


多走弯路未必不好


从长远看,潍坊这座城市要想在中国乃至世界成为有影响力的城市,就必须以北海(滨海新区)为依托,以发展旅游.文化.教育为重点。这就需要两个关键的要素:时间和钱。最主要的是时间,我所说的时间是政府行为的连续性。多年来,潍坊和国内很多城市一样,新就任的决策者们很少履行上届决策者所决定的政策,尤其不能继续既定的重大发展目标及规划,使城市的发展不能形成连续性。这样一来,不仅城市发展受到阻碍,还浪费了任期一届五年的宝贵时间,也浪费了一大笔钱。试想,如果有三到四届城市的决策者们不急功近利,都朝着一个既定目标努力,利用十到二十年的时间,再建设一个新潍坊都是有可能的,更何况是一个小小的滨海新区。时间有了,目标定了,外商就都来了,钱也就不成问题了。总之,这是一个政体问题。


15065362767


现在有一个说法叫桥头堡作用,谋发展没有错,第一要素是什么,首当其冲的是交通,北海路,挺宽敞,开车去也还算可以,到这并不能作为快速交通的第一选择,地铁跟高铁会是一个城市发展不错的轨迹,这两样或许有规划,只有当这一切都具备的时候,我们才能看到快速发展的迹象,还有就是所说的串联纽带作用,市区北需要更多的项目,更多的投资发展这样才能盘活滨海的发展,气候,资源,土地似乎在制约着那边的发展,人的生活需要舒适的环境,生态环境想改善确实不易,另外除非市区发展的一定高度,地价房价都发展到一种饱和阶段,才能催生滨海发展,滨海能发展,但是路漫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