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再生金屬第四季度產業季報 總體運行態勢偏緊

一、產業運行概況

1.產量預測

據初步測算,2019年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產量約1437萬噸,同比增長1.9%。其中再生銅330萬噸,同比增長1.5%;再生鋁產量725萬噸,同比增長4.3%;再生鉛產量237萬噸,同比增長5.3%。再生鋅產量145萬噸,同比下降12%。主要是再生鋅的產業集中度較低,2019年骨幹企業產量同比增長,為數眾多的小企業關停和減產比較普遍,再生鋅產業的結構調整正在加快。

據海關統計數據,2019年1-11月我國銅廢碎料進口實物量142萬噸,同比下降34.7%;預計全年進口實物量145萬噸,同比下降39.83%,再生金屬分會預計進口銅廢碎料的品位在80%左右,同比大幅增長。2019年1-11月我國鋁廢碎料進口量為137萬噸,預計全年為139萬噸,同比下降約10%。

2. 四季度產業運行特點

四季度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總體運行態勢偏緊,一方面,依據《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2+26”城市2019-2020年秋冬季空氣質量改善目標》、《長三角地區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汾渭平原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上述地區針對重點行業採取應急減排措施,部分再生有色金屬企業生產受到影響,出現不同程度減產甚至停產。另一方面,受四季度進口批文影響,部分企業因原料減少而大幅減產。此外,由於環保督察力度不減,中小企業開工率持續低迷,但大型企業生產情況普遍好於上年。

二、產業政策

1.《再生銅原料》、《再生黃銅原料》、《再生鑄造鋁合金原料》國家標準發佈

2019年12月31日,由全國有色標準委牽頭、再生金屬分會組織相關企業編制的《再生銅原料》、《再生黃銅原料》、《再生鑄造鋁合金原料》國家標準正式公佈,將於2020年7月1日實施。

據瞭解,該標準制定任務受到國家有關部委高度重視,時間緊任務重,相關企業全力配合,在行業內進行了大量調查研究和實驗論證,在生態環境部、海關總署等部委及環科院、固管中心的指導下,順利完成了標準編制,經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審定。12月26日生態環境部新聞發佈會明確表態:在國外經過預處理加工並符合原料產品質量標準的再生黃銅原料、再生銅原料、再生鑄造鋁合金原料將按照產品進口管理。

目前距離上述標準正式實施還有半年,再生金屬分會將繼續參與相關工作的協調推進。預計中國進口再生銅鋁原料標準提高,將促進相關國外企業對這些原料分選、預處理提升質量。

2.《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法(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

2019年11月27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其中第六章稅收優惠第三十條“除本法規定外,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國務院可以制定增值稅專項優惠政策,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第九章附則第四十五條“本法公佈前出臺的稅收政策確需延續的,按照國務院規定最長可以延至本法施行後的五年止。”

目前再生有色金屬產業增值稅優惠政策主要依據是《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財稅[2015]78號)》,再生金屬分會通過財政部相關專家瞭解到,若《增值稅法》正式出臺,78號文等優惠政策最多延續五年,五年後確需繼續給予優惠的,要重新制訂專項優惠政策,報全國人大備案。

2019年12月3日,再生金屬分會赴財政部稅政司增值稅處彙報並提交《關於進一步完善稅收政策 促進再生有色金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建議》,詳細介紹了《再生資源行業增值稅政策改革問題:基於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的調查研究》成果和思路,以及產業企業期待增值稅政策調整完善的迫切性,相關領導對再生金屬分會的工作表示肯定,對相關建議高度重視,並表示希望協會為2020年涉及再生資源增值稅政策相關工作繼續提供支撐。

3.《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修訂稿)》二次徵求意見

2019年12月30日,生態環境部發布《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修訂稿)》(二次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截止時間為2020年2月3日。此次修訂稿中,與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直接相關的,一是增加了廢鉛蓄電池收集運輸過程的豁免條件,二是將回收鋁過程產生的鹽渣和鋁灰;再生鋁熔鍊、精煉過程熔體表面產生的浮渣;鋁灰熱回收過程鋁煙氣處理集(除)塵裝置收集的粉塵,鋁冶煉和再生過程煙氣(包括:電解鋁電解槽煙氣、再生鋁熔鍊煙氣、鋁液熔體淨化、除雜、合金化、鑄造煙氣)處理集(除)塵裝置收集的粉塵均列為危險廢物。

早在9月份《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修訂稿)》(徵求意見稿)發佈後,再生金屬分會就組織企業和有關機構進行討論,結合正在開展的《鋁渣和電解槽大修渣汙染控制技術規範》研究工作,向生態環境部建議不將再生鋁灰渣列入危險廢物。二次徵求意見稿發佈以來,再生金屬分會繼續與生態環境部溝通匯報,並提交相關檢測報告,進一步加快推動相關專項研究進展和鋁灰渣綜合利用項目落地。

4.合金鋁液安全運輸技術和管理規範工作正在推進

2019年11月25日,交通運輸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生態環境部、應急管理部、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佈了《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管理辦法》(交通運輸部令2019年第29號,以下簡稱《辦法》),並於28日下午召開了專題發新聞發佈會,針對各地危化品運輸車輛通行管理政策不統一問題,規定公安機關可以依法對5類特定區域、路段、時段限制危化品車輛通行,確定需要限制危化品運輸車輛通行高速公路的,限行時間應當在0時到6時之間。

針對部分再生鋁企業前期向再生金屬分會反映的合金鋁液運輸高速限時限行各省管理辦法不一致等問題,經過再生金屬分會與交通運輸部多次溝通匯報,再生金屬分會提出的相關建議被交通運輸部採納。目前,再生金屬分會仍在積極與交通運輸部、有關地方公安機關協調取消押運員、全時段高速通行等問題。並將研究對合金鋁液運輸車輛、鋁液轉運包、鋁液質量制定行業規範。同時,再生金屬分會也正在與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委員會溝通,積極推進鋁合金液貯運安全技術規範的制訂。

5.再生有色金屬產業將被納入重汙染天氣績效分級和差異化管控

2019年12月3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徵求重汙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措施修訂意見的函》,將再生銅鋁鉛鋅產業績效分級和差異化管控提上日程。據瞭解,2019年7月,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加強重汙染天氣應對夯實應急減排措施的指導意見》(環辦大氣函【2019】648號)和《重汙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措施制定技術指南》,根據上述文件精神,有色金屬領域的氧化鋁、電解鋁、銅冶煉等行業被納入第一批績效分級名單,再生銅鋁鉛鋅產業暫未分級。此次生態環境部提前謀劃2020年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修訂工作,將再生銅鋁鉛鋅產業納入第二批績效分級名單。12月下旬,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牽頭組織下,再生金屬分會會同部分企業啟動再生銅鋁鉛鋅產業重汙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制定工作,研究提出績效分級指標和差異化管控措施,並將於2020年1月23日前反饋至生態環境部。若2020年該方案啟動,將有利於在重點時段對不同環保績效水平的再生銅鋁鉛鋅企業採取更加精準、更加科學的差異化應急減排措施,有利於增強企業預期,提前有序調整生產,減少對正常生產經營的影響。同時,也有利於鼓勵“先進”,促進全行業提標改造升級轉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