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湖西崖村中地名——大楼院(高鹏程)

湖西崖原始村落最北是魏家大院,东到大院前太平街二百米东门,西到大院前太平街一百米通南门的主街。太平街南有两条街,分别叫凤凰前街和后街,后街也有个东门,与太平街的东门基本相对,前街与南北主街交汇往北不远有个南门。这就是湖西崖最早的居住地。

湖西崖村中地名——大楼院(高鹏程)

南门里是村中最繁华的地方,“三、八集”最早就在此处逢,每天天不亮吃早餐的人们就汇于此,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南门里西南最早是李新起爷爷李如延的缸窑,后来改成碗窑社,之后又改成了饭店、旅馆、商店、缝纫店、铁匠铺等。

过路口西面是李廷胜父亲李印堂开的旅店,紧靠着是鲍玉贵的砂壶窑,后来成了十三队的牛屋。路东是英新春家的碗窑厂,厂子东南就是著名的湖西崖八大景之一——龙头汪。

英家碗窑厂前面是李友堂家、老冯家,再往前就是张瑞祥的缸厂,厂西就是三间二层的楼房,这在当时可以说是闻名乡里,此楼建在高岭上显得特别高大。

后来人们把这一大片窑厂统称“大楼院”。

湖西崖村中地名——大楼院(高鹏程)

这个大楼院就相当于现在的工业园,各种窑厂都集中于此。大楼的西面是湖西崖八大景之一的凤凰顶,传说凤凰曾落过的地方,当时是窑货市场,天南海北的商人云集于此。西面是大崖头,有一口深水井、一个澡堂,还有一个老戏台。

湖西崖村中地名——大楼院(高鹏程)

张家缸厂南窑屋与东窑屋中间有条往南去的小路,前面是个储水池和矸堆。

最南边是孙志学父亲孙敬庭的缸厂,规模也很大,窑屋也有近三十间。

孙家缸厂西是郑家缸厂,是郑宝建父亲郑福亨创建的,缸厂还有个商号叫“万福长”。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郑家缸厂成了湖西崖村学校的南校,主要是小学高年级、初中生,还办了一届高中班。整个缸厂是三合院的样子,有二十多间屋,最南边是两座大缸窑。往西南不远就是魏永清的缸厂,规模也很大,那个地方叫“南石朗”(音译)。

湖西崖村中地名——大楼院(高鹏程)

张家缸厂东是湖西崖村大能人李景玉爷爷李德信创办的缸厂,厂子前面是“设林子”,就是埋早夭折小孩的地方,其实再往南就到了荒岭了。到了1972年,李景玉在大队分管副业的杨杰带领下,去淄博学习,回来指导着在那块荒岭上建起了地上砖窑,还有那上百里外都能看见到大烟筒。砖厂南又扩了一百多米的空地,作为放原料和晾晒湿砖的地方,西面最高处又新盖了一个大料棚,晒干的原料就放进去,曲阜泗水生产的压砖机不停地生产出湿砖,放到院子里干透,就放到大窑烧成了红砖。

后来在料场的东面和南面拉上了院墙,墙下部是用破缸破盆垒的,又留了一个东大门,这可成了真正的“大楼院”了。

大楼院外东北方向有李九堂的碗窑“上厂子”、李景业家的碗窑“下厂子”、高义成的“缸厂子”等。

湖西崖村中地名——大楼院(高鹏程)

1980年湖西崖分成了三个大队,张家缸厂成了湖西崖二大队的队部,后来又把北面的窑屋拆掉建了二层的大队部,放在当时也很敞亮。那座大楼做了民兵的值班室。

湖西崖村中地名——大楼院(高鹏程)

1958年公私合营,个人的厂子都收为集体,把湖西崖碗窑和砂壶窑合并后,迁到八块石,成立了八块石瓷厂(临沂市陶瓷一厂);把湖西崖缸窑社迁到傅庄耐火材料厂,成立了傅庄缸窑社(临沂市陶瓷二厂);把湖西崖的粗白瓷迁到于泉庄,成立了泉庄瓷厂(山东银凤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大楼院”记载了湖西崖手工业的一段辉煌,是罗庄陶瓷的发源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民盟中央名誉主席、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教授题词“鲁南瓷都”授予湖西崖,是当之无愧的!

(口述:李云堂 高士沂 整理:高鹏程 2019.12.28)

湖西崖村中地名——大楼院(高鹏程)

高鹏程,男,1966年出生,临沂高新区湖西崖东社区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临沂师范学校毕业,现为临沂河北小学书法教师,原临沂市象棋协会副主席、临沂高新区书协副主席。著有《舒同书法(楷)技法精解》、《舒同书法(行)技法精解》等。爱好广泛,喜欢文学,尤其擅写舒同体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