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年終再訪《啥是佩奇》拍攝地 沒能被佩奇改變的鄉村

新京報訊(記者 周懷宗 王巍)2019年春節,一部《啥是佩奇》的短片火遍全國,也一度帶火了主角李玉寶和拍攝地“外井溝村”,無數人曾被短片中的幽默與親情所打動。

年终再访《啥是佩奇》拍摄地 没能被佩奇改变的乡村

《啥是佩奇》飾演“爺爺”的李玉寶。視頻截圖

2月18日,農曆臘月二十四,豬年最後的日子,記者再次探訪拍攝地,不論是出演的老人李玉寶,還是拍攝地外井溝村去年參加拍攝的村民們,他們的生活並沒有因為《啥是佩奇》而改變,曾經的人潮消歇,生活持續,還有新的煩惱需要解決。尤其是飾演“爺爺”的李玉寶,今年過節要加班,家人也無法團聚,親家做手術,需要30萬手術費,正在網上募捐。

外井溝村的變與不變

和視頻中相比,河北張家口懷來縣外井溝的樣子幾乎沒怎麼變化,黃土、懸崖、新舊不一的房子,村裡的公路新拓寬了一次,但相比寬闊的河床,仍然顯得不起眼。

“雨多的年景,河道里有水,但這幾年一直都旱,河道反而變成路了”,50歲的張書生推著一車玉米稈,在河道里慢悠悠地走著,他養著十多頭綿羊,每年賣出五六隻小羊羔,一隻七百塊錢,這是他主要的收入來源,除此之外,自己還種點兒地。

年终再访《啥是佩奇》拍摄地 没能被佩奇改变的乡村

穿著厚厚的棉衣推著一車玉米秸稈的大爺。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去年拍攝時,張書生就在場,他有些不記得自己到底有沒有被鏡頭拍進去,“可能有吧”。《啥是佩奇》播出後,外井溝村來了很多人,那一段時間,幾乎每天都有三四撥人來,但很快,人潮消歇,生活又恢復了原樣。6月份的時候,《啥是佩奇》續集拍攝,人又多了起來,不過這一回影片的影響力沒有第一回大,來探訪的人也不多。

年終的時候,又有幾個人來,但很快又走了,生活一如既往,“農民的生活,還能有啥變化”,張書生說。

從北京出發,大約兩個小時的車程,就到了外井溝,短短100多公里的距離,卻幾乎穿越了兩個世界,從繁華的大都市到山裡的小村。

“其實也有變化”,村民張鑄說,“水泥路加寬了,村裡修了一間公廁,幾家住在危房裡的人搬出來了,暫時住在過渡房裡,不過,大部分人的生活還是沒怎麼變,年輕人都在外打工,村裡多數都是老人,變化的可能性不大”。

打工的人們回來了

時近春節,但記者在村裡幾乎沒看到有什麼新的佈置,偶爾停靠在路邊的公車上,忙著辦年貨回來的村民們,提著大包小包下車,讓這些冬日多了點暖色。

年终再访《啥是佩奇》拍摄地 没能被佩奇改变的乡村

下車的幾位村民剛從鎮上買年貨回來。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張會江在村裡轉了一圈,揹著雙手,慢慢踱步回家,兒子在外打工,還沒有回家,家裡只有她們夫妻倆,院子裡收拾的乾乾淨淨,只有一堆瓦缸倒扣在一角,“都是以前的水缸、醃菜的缸,現在有自來水,醃菜也不多了,孩子們一年到頭在外面,兩個人能吃多少?這些缸都空下來了,拿出來收拾收拾”他說。《啥是佩奇》拍攝的時候,也曾在這個院子裡取景,但他躲出去了,不想出現在鏡頭裡。

這些年來,張會江幾乎不種地了,家裡的近十畝地,主要種的海棠,不怎麼需要人操心,只是價格不太高,收入不多。不僅張會江,村裡多數人都改種海棠了,“我們村戶籍人口大概有七百左右,但年輕人都在外打工,常住的多是老人,大部分都改種海棠了,每年都有人到地頭收,方便,輕省”。

張會江家隔壁,王金山正在院子裡劈柴,他蹲在院子裡,把鋸好的木頭一段段劈開,身邊已經堆起了一小堆。王金山夫妻倆都在外打工,但走得不遠,早出晚歸,附近村裡有人召集,每天接送。

王金山的家裡,同樣窗明几淨,爐火燒得正旺,爐子連著暖氣管道,管道連通各個房間、也通入炕裡,保證屋裡的溫度。時近春節,工作已經結束,兩個人正在準備過年,今年孩子不回家,只有他們兩個人,東西都買的少。

年终再访《啥是佩奇》拍摄地 没能被佩奇改变的乡村

拍攝的時候也曾在這個院子裡取景,兩口子在外打工一年的工資還沒有拿到。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這幾天,王金山正在擔憂工資的事情,在外打工,工資是一年一結,往年也要拖到臘月二十八、九,但今年聽說格外難,“我們不大會說話,得攬活兒的人帶著幾個能說會道的去要錢,今年已經去了幾次了,聽說還沒進展,也不知道能不能要到”,王金山說。

“佩奇爺爺” 春節不放假也沒團聚

在《啥是佩奇》中飾演“爺爺”的李玉寶,不是外井溝村人,而是幾十裡外的大古城村人,和外井溝村相比,大古城村的發展其實要好得多。硬化路四通八達,道路兩邊是鱗次櫛比的小樓,許多人家門前都停著汽車,超市、學校等一應俱全,“需要什麼東西,出門就能買到”,李玉寶的妻子說。

記者探訪時,李玉寶外出上班,家裡只有李玉寶的妻子和孫女,孫女在寫作業,身後的牆上,貼了滿滿一牆獎狀,都是孫女的,“幼兒園大班的時候有兩個,剩下的,每年差不多四個”,她驕傲地介紹著。

年终再访《啥是佩奇》拍摄地 没能被佩奇改变的乡村

在李玉寶家裡,貼了滿滿一牆獎狀,都是孫女的。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去年過年時,李玉寶家裡只有夫妻倆人,全家沒有團聚。今年過年,恐怕又不能團聚了,兒媳婦的父親年前做了手術,兒子兒媳婦帶著孫子去陪床了,孫子會在過年前回來,但兒子兒媳在那邊過年。

李玉寶在附近的一家影視基地上班,已經幹了二十多年,負責滑沙的項目,冬天不忙的時候,則在廚房幫忙。

晚飯時分,記者在影視基地見到了李玉寶,他正在食堂給人們打飯,有一個電視劇要開拍,正在做前期工作,200人天天加班,春節也不放假。李玉寶也得跟著加班,這個春節不放假。

年终再访《啥是佩奇》拍摄地 没能被佩奇改变的乡村

晚飯時分,記者在影視基地見到了李玉寶,他正在食堂給大家打飯。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一個小時左右,人們吃完了飯,食堂空了下來,李玉寶才有時間和記者聊聊天,他一邊收拾桌子、拖地,一遍說話,“實在是太忙了,要是有空的話,可以坐下來好好聊聊,但沒辦法,既然幹人家的活兒,就得給人幹好”,他說。

今年春節 “佩奇爺爺”有的新的煩惱

《啥是佩奇》火了以後,李玉寶也變得忙了很多,剛開始的時候,幾乎每天都有人來看他,電話一個接一個,工作時候有人打電話,吃飯的時候也有人打電話。來影視基地玩兒的人,有時候也會認出他來,和他合影。

不過,李玉寶覺得,他的生活並沒有變,確實有人找他拍攝,但都是一些廣告、宣傳片之類的小片子,合適的李玉寶也接,他不覺得自己是名人,也不覺得自己有在影視圈發展的能力,“年紀大了,也不懂什麼專業的表演,幹不了這個”,他說。

在影視基地,李玉寶說普通話,但和同事說話,下班後回家,他都改說方言,“你要是在家裡也說普通話,老婆不得數落你啊,‘吃幾碗乾飯啊’?”

李玉寶還是原來的李玉寶,他希望今年能夠全家團聚過個年,但不能團聚的時候,也想得開,“誰家都不願意遇上這樣的事情,但既然遇上了,那就好好面對”,他說。

因為劇組的任務緊張,李玉寶他們也忙得團團轉,每天三頓飯,從早到晚,幾乎沒休息過,每天晚上回家都得7點以後了。“今天回家可能更晚,過年了嗎,同事說收工了一起吃個飯”,他說。

收拾完食堂,同事們已經準備好了聚餐,就等他了,李玉寶卻忽然接到妻子的電話,告訴他看看朋友圈,原來兒媳婦的父親手術已經做完,但卻還需要30萬手術費,正在網上募捐,讓他幫忙轉發一下,宣傳一下,覺得他認識的人多,說不定效果好一點兒。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影 王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