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長歌當哭慰忠魂——記家鄉的陳仙洲烈士

在黃河之濱的蘭州大學城關校區內的毓秀湖畔,有一處烈士紀念亭,亭內矗立著蘭州大學為紀念蘭州解放前夕殉難七烈士所立的紀念碑,成為校園一景。在七位烈士中,就有家鄉烈士-原蘭州學委書記和中共皋榆工委蘭州大學黨支部書記陳仙洲。多少年來,他的英名在這座學府校園和他的家鄉臨洮久久傳揚。

洮珠南來萬斛,璣珠惠黎庶;嶽麓東峙千疊,峰巒起人文。他的母校蘭州大學因他而驕傲,故鄉人民更是因他而驕傲。很巧,陳仙洲烈士的家鄉距離我的家鄉很近,都位於甘肅省臨洮縣東北部黃土溝壑區的鄉村,我的家鄉在山區,而他的家鄉在山腳下,距離一公里許。孩提時代,就從家鄉鬚髮斑白的老人嘴裡,多少次聽過英烈的事蹟;不忘言語中,父老們每次談論都洋溢著欽佩,更為他甘灑青春熱血,獻身於解放事業而扼腕嘆息。在鄉親們的講述中,自幼我就知道了他曾化裝隱身家鄉放羊,攜電臺秘密發報;知道了他被同學出賣,犧牲於解放前的黎明時刻等細節故事。

長歌當哭慰忠魂——記家鄉的陳仙洲烈士

​ 烈士原名陳富瀛,後以字仙洲為名,曾號大尉、左輪、喬治亞。1935年,他考入當時的臨洮師範學校,參加了校內學生自發組織的學術團體“七七學社”,編印《七七》週刊,積極宣傳抗日,並與國民黨反動當局有過激烈反抗,後轉入蘭州師範學校繼續學習。1946年考入蘭州大學國文系,次年轉入俄文系。在蘭州解放前的黎明,他不顧黑雲壓城的白色恐怖,捨生死,毅然投入到埋葬蔣家王朝的洪流中,於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擔任中共蘭州學生委員會書記、中共皋榆工委蘭州大學黨支部書記等職,積極領導學生運動,領導了當時蘭州影響和規模最大的學生運動“三·二九”運動。不幸於當年7月28日凌晨被捕,在獄中慘遭酷刑折磨。據獄中難友見證回憶,每次被提審回獄,都傷痕斑斑,坐臥艱難。

“餘為國為民,獻身革命,大志未遂,身遭先死,時不假我,可嘆可惜!幸革命大業,略備端緒,解民羈絆,出民水火,我死我生,可慶可歌”,這是陳先洲烈士於1949年8月10日就義前在監獄地上,讓難友帶給組織和人民的最後的話。年僅28歲的他永別了自己奮鬥的事業和賢妻稚子,慷慨赴死,被敵人殘酷活埋。

和母校一樣,家鄉人民也於1951年10月樹碑紀念這位年輕的桑梓英雄健兒,”陳仙洲,本縣城市區羊溝門人。在蘭州大學國文系肄業,因痛恨國民黨反動統治遂激發革命思想,於一九四九年參加中國共產黨,因目擊國民黨反動派罪惡,曾積極領導蘭大學潮,要求民主革新。……“

每過蘭州大學的烈士紀念亭,想想烈士鮮為人知的故事,發懷念之情,總會令人感觸叢生。他是我心中千萬個英雄中最為生動親切的形象,是我心潮中最為澎拜的浪花,永為我心生敬意。


附陳仙洲烈士哲嗣所存其父遊漢中天台山即興聯四首

人生極斗室 其誰坐井穹蒼海?

古峰參天地 但窺宇宙上天台。

天台座將 萬峰森森 橫鞍拱首待軍令;

高峰有旨 群嶺塵塵 躍馬奔騰效疆場。

東嶽悠悠 問君何朝天涯去?

天台迢迢 千山萬嶺海角來。

良辰美景奈何天;

雍梁鎖鑰 人寰。

長歌當哭慰忠魂——記家鄉的陳仙洲烈士

長歌當哭慰忠魂——記家鄉的陳仙洲烈士

​來 源:中華英烈網

作 者:羅勇

溫馨提示: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中華英烈網(ID:zhonghuayingliewang)

投稿須知:投稿請將作品以附件形式(建議將郵件主題命名為“作品形式+標題+投稿人姓名/單位/地址/聯繫方式(手機/QQ/微信)”)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詳情請點擊 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