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长歌当哭慰忠魂——记家乡的陈仙洲烈士

在黄河之滨的兰州大学城关校区内的毓秀湖畔,有一处烈士纪念亭,亭内矗立着兰州大学为纪念兰州解放前夕殉难七烈士所立的纪念碑,成为校园一景。在七位烈士中,就有家乡烈士-原兰州学委书记和中共皋榆工委兰州大学党支部书记陈仙洲。多少年来,他的英名在这座学府校园和他的家乡临洮久久传扬。

洮珠南来万斛,玑珠惠黎庶;岳麓东峙千叠,峰峦起人文。他的母校兰州大学因他而骄傲,故乡人民更是因他而骄傲。很巧,陈仙洲烈士的家乡距离我的家乡很近,都位于甘肃省临洮县东北部黄土沟壑区的乡村,我的家乡在山区,而他的家乡在山脚下,距离一公里许。孩提时代,就从家乡须发斑白的老人嘴里,多少次听过英烈的事迹;不忘言语中,父老们每次谈论都洋溢着钦佩,更为他甘洒青春热血,献身于解放事业而扼腕叹息。在乡亲们的讲述中,自幼我就知道了他曾化装隐身家乡放羊,携电台秘密发报;知道了他被同学出卖,牺牲于解放前的黎明时刻等细节故事。

长歌当哭慰忠魂——记家乡的陈仙洲烈士

​ 烈士原名陈富瀛,后以字仙洲为名,曾号大尉、左轮、乔治亚。1935年,他考入当时的临洮师范学校,参加了校内学生自发组织的学术团体“七七学社”,编印《七七》周刊,积极宣传抗日,并与国民党反动当局有过激烈反抗,后转入兰州师范学校继续学习。1946年考入兰州大学国文系,次年转入俄文系。在兰州解放前的黎明,他不顾黑云压城的白色恐怖,舍生死,毅然投入到埋葬蒋家王朝的洪流中,于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共兰州学生委员会书记、中共皋榆工委兰州大学党支部书记等职,积极领导学生运动,领导了当时兰州影响和规模最大的学生运动“三·二九”运动。不幸于当年7月28日凌晨被捕,在狱中惨遭酷刑折磨。据狱中难友见证回忆,每次被提审回狱,都伤痕斑斑,坐卧艰难。

“余为国为民,献身革命,大志未遂,身遭先死,时不假我,可叹可惜!幸革命大业,略备端绪,解民羁绊,出民水火,我死我生,可庆可歌”,这是陈先洲烈士于1949年8月10日就义前在监狱地上,让难友带给组织和人民的最后的话。年仅28岁的他永别了自己奋斗的事业和贤妻稚子,慷慨赴死,被敌人残酷活埋。

和母校一样,家乡人民也于1951年10月树碑纪念这位年轻的桑梓英雄健儿,”陈仙洲,本县城市区羊沟门人。在兰州大学国文系肄业,因痛恨国民党反动统治遂激发革命思想,于一九四九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因目击国民党反动派罪恶,曾积极领导兰大学潮,要求民主革新。……“

每过兰州大学的烈士纪念亭,想想烈士鲜为人知的故事,发怀念之情,总会令人感触丛生。他是我心中千万个英雄中最为生动亲切的形象,是我心潮中最为澎拜的浪花,永为我心生敬意。


附陈仙洲烈士哲嗣所存其父游汉中天台山即兴联四首

人生极斗室 其谁坐井穹苍海?

古峰参天地 但窥宇宙上天台。

天台座将 万峰森森 横鞍拱首待军令;

高峰有旨 群岭尘尘 跃马奔腾效疆场。

东岳悠悠 问君何朝天涯去?

天台迢迢 千山万岭海角来。

良辰美景奈何天;

雍梁锁钥 人寰。

长歌当哭慰忠魂——记家乡的陈仙洲烈士

长歌当哭慰忠魂——记家乡的陈仙洲烈士

​来 源:中华英烈网

作 者:罗勇

温馨提示: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华英烈网(ID:zhonghuayingliewang)

投稿须知:投稿请将作品以附件形式(建议将邮件主题命名为“作品形式+标题+投稿人姓名/单位/地址/联系方式(手机/QQ/微信)”)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详情请点击 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