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沒有春節檔的春節!近百億票房蒸發,恐改寫中國電影未來發展之路

2019年電影票房突破了640億元,創造歷史新高,在“影視寒冬”的負面情緒下,院線和影院、包括一批影視工作者都希望靠今年春節檔“揚眉吐氣”,為2020年開啟全新篇章。然而,疫情黑天鵝讓持續寒冬的影視行業在短期內回暖的期待再次落空。毫無疑問,陣痛將持續,整個行業將再次被“不確定性”籠罩。

沒有春節檔的春節!近百億票房蒸發,恐改寫中國電影未來發展之路

在疫情“黑天鵝”事件之前,2020年春節檔被業內稱為“史上內容最強”,題材多元,類型豐富,春節前夕的預售票房也相當不錯,截至1月21日21時,春節檔預售票房破3.4億元。

但今天中午,春節檔影片相繼全部宣佈撤檔,顯示了片方對上座率的信心不足,也是面對疫情做出地無奈選擇,雖然損失了票房,但也體現了擔當。

沒有春節檔的春節!近百億票房蒸發,恐改寫中國電影未來發展之路

無疑,撤檔給不少業內人士“當頭棒喝”。自2017年下半年開始,受各方面政策影響,之前的行業繁榮泡沫轟然破裂。據數據顯示,2019年自年初以來,有1884家影視公司關停。這次春節檔,不少中小規模的影視公司可謂孤注一擲,如今前途未卜,大量影視公司,中小影院恐遭遇洗牌。

此前,網曝徐崢擔任股東的歡喜傳媒與橫店影業簽署了高達24億的票房保底協議。今天撤檔之後,徐崢發博感謝了保底方:“做出這個決定,要感謝橫店影視集團,作為電影保底方,放棄春節檔是勇氣是責任也是擔當。第二要感謝出品方歡喜傳媒,這個決定離不開他們的支持。第三是宣發團隊,他們放棄了前期工作心血。但所有這些,跟消除疾病隱患比,都不重要!”

沒有春節檔的春節!近百億票房蒸發,恐改寫中國電影未來發展之路

徐崢為了票房,不但提前改檔,而且還遭遇了網絡質疑,他不得不為此公開道歉。徐崢對於票房的重視,也凸顯了影視公司“如履薄冰”的現狀。而其他撤檔的影片片方必然也遭受了壯士斷腕之苦。

而對於春節檔票房收入佔全年半壁江山的一些影院來說,集體撤檔更是“致命一擊”。某院線從業者表示,“行業有難,大家應該一起承擔。其他公共場所都沒有停業,觀眾會有自己的選擇。”

還有一位影院總裁發文訴苦:“我們響應號召,矜矜業業做好消毒工作,準備假期加班加點,可你們倒好,撤片了!……給你們留好掙錢的檔期,你們自動放棄,咱也攔不住。那我們就放進口片了!”

沒有春節檔的春節!近百億票房蒸發,恐改寫中國電影未來發展之路

所以,春節檔全撤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影響,影視行業上下游無人可以倖免,勢必都會遭受不小的損失。以目前形勢來看,疫情短期內恐難以結束。今年中國電影票房市場因為這個“黑天鵝”預計要蒸發掉上百億元,2020年對於影視行業將是震盪的一年。

撤檔之後,必然會重新定檔,但檔期在哪裡。恐怕諸多大片都把檔期瞄準了五一檔,甚至是最為期待的暑期檔。但今年依然有不少大片等待上映,春節檔影片改檔將造成更多影片集中到一個檔期裡上映,那將是更為殘酷的“貼身肉搏”。

沒有春節檔的春節!近百億票房蒸發,恐改寫中國電影未來發展之路

2020年各檔期都會變得充滿不確定性,暑期檔極有可能成為大片們的“避風港”,接過“史上最強”的名號。未來已經定檔的電影,如情人節檔的部分影片能否照常上映也陷入了未知。

撤檔、改檔,空降,也許會成為2020年最為稀鬆平常的事件。

沒有春節檔的春節!近百億票房蒸發,恐改寫中國電影未來發展之路

機會和危機總是並存的,黑天鵝的到來不會消滅影視行業,經過一系列洗牌之後,中國影視行業反而會迎來更為理性,更為成熟,更為專業的未來。

類型突襲,口碑取勝

近三年來,院線電影呈現出一個顯著趨勢:口碑效應帶來了票房馬太效應的加劇。口碑更好的影片,票房收益的長尾效應更加明顯。相反,口碑差的影片,票房收益會在一天之內遭遇腰斬。

業內人士稱,“以前的院線排片,可能拍腦袋就會決定;如今的排片基本上有規則可依,比如預售的數據、輿情,都會直接關聯起片的份額。”

由此,在互聯網、大數據對發行端和銷售端的雙重作用下,爛片再難覓其溫床。

沒有春節檔的春節!近百億票房蒸發,恐改寫中國電影未來發展之路

另外,國產影片在類型方面的突破和敘事視角方面的長足進步,有為票房帶來了新的增長點。從《戰狼2》和《流浪地球》的爆紅,可以看到內地影視工作者在類型元素和敘事手法上的進步和突破。去年,動畫電影《哪吒》的大賣也宣告了動漫電影成為國產片新的增長點,所以《姜子牙》才會如此受人關注。

沒有春節檔的春節!近百億票房蒸發,恐改寫中國電影未來發展之路

另外,北上的香港導演已經完全融入了內地影視行業的生產體系中,據已經看過《奪冠》的部分業內人士表示,陳可辛的新片完全有實力,從敘事和主題上都拿捏得當,具有爆款相。而香港導演林超賢此前憑藉《湄公河行動》與《紅海行動》,已經成為內地資本方炙手可熱的導演。

沒有春節檔的春節!近百億票房蒸發,恐改寫中國電影未來發展之路

類型融合,類型元素與主流價值觀的嫁接,已經成為近來年爆款電影的關鍵因素,越來越多中小規模投資的影片依靠這兩個法寶成為了黑馬爆款。相信在投資方更為謹慎的未來,這樣“小而巧”的電影將成為主流。

流媒體大戰已經開啟,新巨頭將會誕生

好萊塢電影已經完成了流媒體割據江山的革新。今年奧斯卡上,流媒體公司製作的影片向好萊塢傳統制片廠發起了最有力的衝擊。今年,傳統制片廠不得不建立自己的流媒體陣營,影視行業正式進入洗牌期。

而內地影視行業同樣也面臨著衝擊。據2019年《電影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至2018年,院線票房Top10影片的線上片均播放次數均遠高於片均觀影人次,許多業內人士表示,這也是去年上半年院線票房下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沒有春節檔的春節!近百億票房蒸發,恐改寫中國電影未來發展之路

流媒體在衝擊院線票房的同時,也在嘗試著與老牌影視公司互利共融,從而從中汲取影視創制的經驗。除了製作上的合作,最值得一提的還是流媒體為電影宣髮帶來的契機。

2018年被視為院線電影的網絡營銷元年,《前任3》《一出好戲》《地球最後的夜晚》在短視頻宣發上都受益不少,短視頻宣發也成為電影年輕目標受眾的主要宣發陣地之一。

沒有春節檔的春節!近百億票房蒸發,恐改寫中國電影未來發展之路

去年11月,直播賣電影票又成為新的營銷案例。大鵬和柳巖主演的電影《受益人》是線上直播賣票的試水者。之後,胡歌、桂綸鎂走進直播間,與超級直播網紅李佳琦一起售賣《南方車站的聚會》的電影票,25.5萬張優惠票在6秒內售賣一空,效果令人咋舌。

沒有春節檔的春節!近百億票房蒸發,恐改寫中國電影未來發展之路

如此高效,連電影界的老炮馮小剛,都忍不住帶著新作《如果芸知道》的主演們,走入了直播間參與影片推廣。院線電影與直播形態之間的藩籬開始逐漸被打破,在直播面前放下高貴的身段,在調動更多粉絲熱情的同時,也為了擁抱更多下沉用戶。部分業內人士認為,未來,線上路演將成為最主要的宣發手段之一。

由此看來,無論是黑天鵝的突降,還是各類政策的出臺,都將促使影視行業上下游趨於理性,內容製做成本費和產品成本顯著降低、頂尖知名演員的指導價紛紛被拉低,這些改變對於行業屬於絕對利好。影視行業,正在經歷“去蕪存菁”的週期,近幾年的陣痛,或將成為未來理性迴歸,走上更為專業化的一劑良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