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远嫁的你,在婆家没有存在感,怎么办?

肥妈苑子


我浙江远嫁安徽,我在安徽碰到很多跟我差不多的,跟我同一个区的,隔壁村的,她们都有自己的烦恼。有一个特别羡慕我每年回家,我老公回开车过去陪我过年,接我回家。但是他不知道,以前我都是先婆家,再娘家,娘家无下限的贴婆家。我跟我老公结婚10几年,吃苦耐劳,有我份,条件好了,我要靠边站了,我边上的朋友,劝我劝了很多年,我在19年的5-6月份突然间看开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一点不由我,就直接发飙,我再贤良淑德,善解人意,不计前嫌又怎么样,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变成你应该的,自从我改变了之后,生活很自在。没有存在感就放弃他们,我为什么要融入他们啊,我一点都不稀罕,自己开心就好!


方芳96372


亲眼看了很多远嫁女的事儿,很心酸,很想说一句姐妹们共同的内心话:“远嫁,我们究竟失去了什么呢?”

这两天,我的姐妹,因为回公婆家过年的事情,吵了好几次了,昨天更是直接大吵了一架,气的她昨天一天没吃饭。

姐妹是河北的,她老公是湖南的。知道这两个地方的人,应该都知道,北方的冬天,室内是有暖气的,而南方,尤其是南方的农村,是没有暖气。家里老人连空调都舍不得打开。取暖完全靠的是煤炉。

姐妹有两个孩子,大的今年刚上一年级,小的才两岁多。去年回去过年,小的受不了那边的潮湿和寒冷,一过去就感冒了,一直到他们返回,好几天之后,才好。

再加上今年武汉病毒性肺炎闹得挺严重的,而从北京回湖南的车,几乎每趟必经过武汉,这让她对回婆家过年,心有余悸,不太敢带孩子回去了。偏偏她公婆和老公完全不理解她的顾虑,非得让她带着孩子一块跟着回去过年。

我和姐妹说:“要不,你让你老公自己回去过年,你带着孩子在这边过年算了。等天气暖和了,暑假的时候,你再带孩子回去玩玩。先别急着生气,好好沟通。”

没想到,她说:“他说死也要跟他回去,他就说是要回去”“他爸一个电话一个电话一个电话的催,我本来就挺生气的,结果他也这样”。

哎,这就是远嫁,永远都无法沟通!

而我的另外一个姐妹,也是远嫁。同样的,在婆家也是处于没存在感的地位。

婆家那边,说的是当地方言,她完全听不懂。很多时候,婆家一大家子人围在一起用方言聊天,聊得可起劲了,可是,她只能是在一边干坐着,一句话都插不进去。虽然已经结婚两年多了,但她平时很少回婆家,也就是过年了才回去一趟,所以,她听不懂婆家那边的方言。而她老公,也丝毫没顾及她的感受,从来没在她旁边给她翻译一下,或者是用普通话把他解围一下。她觉得自己很尴尬的坐在那里,犹如木头人一般。

还有就是,她公婆还有小姑子,对她犹如只是一个亲戚而已,客套的很,这不是她心里想要的亲人的感觉。既然都已经嫁入到他家了,成为他家的一员了,为何要如此虚伪的客套呢?她希望她的公婆、小姑子,别对她如此这般的客套,她希望这个家,能够让她像在自己家里一般自由自在,而不是拘束的坐立不安!

在这里,我很想说,婚姻是自己的,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千万不要远嫁。当你没做好心理准确的时候,你没有一颗强大的内心的时候,千万不要远嫁。远嫁,意味着你婚后未来的一切,都将有可能独自来面对,很可能你会孤立无援,很可能不管你多么努力,都会有种被排斥、不被真正接受、没有存在感的尴尬!


幸福鱼儿


远嫁的你,在婆家没有存在感,怎么办?

未经他人事,莫劝他人善!

没经历过的人可能都会劝你大度些,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哪做的不够好,是不是自己性格原因多疑了。

  • 我都经历过,我仍然想劝你善:善待自己!

我和老公都是多子女家庭,但是我们定居的城市距离婆家比较远,再加工作原因,老公基本上也就是过年有时间回去,我觉得夫唱妇随,跟着他回家过年,他也很开心

可是因为跨省的原因,我在方言、饮食和生活习惯上很不适应。我尽量的去想办法和他们多互动,显得不生分,可是好像没什么作用,我感觉自己永远是被孤立的那个……

开始我劝自己:可能他们是觉得我远道回来的,所以当客人一样不想让我多干活。

慢慢发现,这只是我为他们找的借口,来化解自己的尴尬罢了!

同样的包饺子,她们说我包的不好看,说我的馅儿少了,实际上,妯娌包的馅儿比我少多了,但是她们什么不敢说,我有些郁闷,跟老公说又怕他为难,换回来的多数都是“你想多了”

我帮妯娌做菜的时候,无意提起这件事儿,玩笑说我在这都不敢干活,怕人家说不满意。妯娌小声说:“嫂子,你是太软弱了,这种情况多跟她们怼几句,知道你有脾气,她们就不会再那样了”

她跟公婆生活在一起,委屈也是不少,开始委屈后来就直接反击,几次之后她们确实对她好了。

可能也是觉得我们离得远,指望不上我们。

过年宴请亲朋剩了不少菜,我在他家吃饭只吃眼前的菜,不会手伸太长,眼前能吃的就一盘剩鱼,看我吃了几块鱼,公公居然站起来把鱼放到了我妯娌眼前,让她多吃鱼。。。我脸腾的就红了,带着委屈和愤怒,强忍着泪水吃完半碗米饭!

我不吵不闹是考虑老公每年难得的回家机会,况且是过年!可我真的很恼火!几乎每年自己的到访,于婆家人来说都是多余的!

还有太多经历,痛苦过为什么对他们那么好,确换不回她们的平等对待;纠结过以后要怎么和她们相处!

最后我选择了,以彼之道,还与彼身。无视我,我也可以无视你们。我选择继续孝顺公婆,但不会再亲近她们,何苦因为她们的态度而为难自己?

选择放下并不是放弃,是放过自己,未生你养你,何必要求她们多在乎你,选择继续孝顺是因为爱老公而已,看开了,就不要纠结,开开心心🥰


末画苏情


存在感得自己刷出来。

我堂妹十几年前从师范学院毕业后,与男友回到他的家乡浙江余姚,半年后结婚。

一个东北妹子嫁入典型的南方婆家,语言、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人情往来等等都有很大不同。老公家在当地的亲戚很多,三叔六舅,七大姑八大姨……,小家庭长大的堂妹从小就不善于与亲戚长辈打交道,突然间面对这些陌生的婆家人,那种慌张失措和内心淡淡的抵触可想而知。家族聚会时,大家说着她听不懂的方言,无法插话,尴尬陪坐,强颜欢笑,她感觉自己似乎是被孤立的,被排斥的,粗心的老公指不上,她第一次深切地体会到了远嫁的孤独。

初为人媳,小心翼翼地与婆婆相处,生怕一时大意失了分寸,与婆婆产生矛盾。于是她尽力降低自己在婆家的存在感,不多事,不多言,慢慢摸索与他们的相处之道。

好在堂妹是个事业心极强的人,她的教师工作做的很出色,没几年就被挖到了当地最好的高中,成了重点班的班主任,这些年她陆续送走了几届的毕业班,学生们高考的赫赫战绩也为她带来很多荣誉。除了教学认真负责外,她为人非常爽朗热情,既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又能和家长随和交流。同学们毕业了也常回来看她,有些家长还与她成了朋友。

事业发展得好也给她带来自信,心胸开阔,格局变大,处理家事时,也不太计较得失,她常常主动帮助亲戚家的孩子补课;有孩子报志愿时,亲戚都要来咨询她的意见后才放心。

公公婆婆生病住院,她找当医生的学生家长帮忙联系床位和专家,尽管她工作忙没时间陪护,但是她事事安排得周到,让公公婆婆也不住地说好。

现在婆家有什么事情都找儿媳商量,儿子似乎成了摆设。

原本不善于处理家庭关系的堂妹,渐渐地在婆家站稳了脚跟。是她认真的生活态度和努力工作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和尊重。

远嫁的女人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才能提高自己的影响力,有了影响力才有话语权,才能在婆家过得风生水起。


吾拾金


我就是远嫁,安徽嫁贵州,我感觉我在婆家真的没有存在感。首先是语言不通,他们讲话我听不懂,唉,我讲普通话他们也听的迷迷糊糊的,特别是老年人。时间久了,就不想讲话了,不愿意多说话。有时候看到她们有说有笑的,我不知道她们在说什么,笑什么就感觉自己是多余的人。后来我就自己找外地人玩,也是远嫁这边的。相处还挺好,时间久了,老家的话也慢慢听懂了一些,自己也能说上几句,慢慢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加油。



远嫁云姐


我不是远嫁,但是在婆家也没存在感,举个例子来说吧!有时候他们一家人在那里聊天,说的时候我刚刚走过去的话,人家就会突然不说,因为我就是一个外人,有一次我记得婆婆卖鸡鸭卖了四百块钱放在身上不小心掉了,跑过来问我,如果是我拿了他的就还给他,当时我气得要命,我虽然没钱但不至于差你那四百块钱,最后是我婆婆上厕所掉了我公公捡到了,第二次是我结婚第5年,也是一百块钱找不到怪我拿了,那天晚上我加班9点才回家,刚进家门公公就问我,你妈的钱放在抽屉里是不是你拿了,当时我就怼了回去,干嘛什么东西不见了就怪我,结果在抽屉里一本书里找到,既然人家都没把我当一家人,我又何必要硬挤入你们家里,我现在都是有什么问题一律不参加意见


A紫花地丁


我没有远嫁,但是婆家娘家在生活上确实也有些差异。

第一次去婆家过年,他们是赶场子一样地过年,三亲六戚,这家吃了吃那家,因为是轮流吃,谁家也不备多的菜,基本就是刚好够吃。而且在我看来,他们那边对过年看似隆重,实际上却就是随茶便饭。

我到现在都记得,去我老公家过的第一个年,团年饭是在大姑家吃的,三桌,桌上多是素菜,而且素菜中最多的是儿菜,有炒儿菜,有水煮儿菜,唯一的一个肉,是个泡菜炒肉丝!

那个年,过得不欢快,主要是吃得不称心,而且这家吃了又去那一家,休息不好,走得腿都累了。

在我老家,过年是极其郑重的。过年之前十天半月,家家户户都准备年货了,腊肉,香肠,磨豆腐,做魔芋,至少两整只猪脚(一只二十斤左右),一整个猪头,猪肝儿,猪心之类的,都是早早备好,待客的时候还会买各种非时令的蔬菜,糖果,饮料,肉有炒的,炖的,炸的,而且吃了剩得不多的时候,主人家会马上再加一份。过年当天,是要先放鞭炮的,放得不多,但都有那个仪式,小时候每次听到别人家鞭炮响了就知道他们要团年了,每当那个时候,就会赶紧跑厨房,问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吃团年饭。老家团年都是要杀一只公鸡来炖汤的,半年前就会选好,选鸡群里最好最雄壮的一只。团年饭一定是在自己家里吃,那是一年到头一家人团圆的日子,虽然那时候大家一年到头都在家!

第一次去公婆家过年,还好那时候收入不低,而且和老公自己已经在主城买的有房,不会和公婆长住,所以只是觉得诧异,并没有觉得委屈被怠慢。

我有女儿,多年后,如果她要远嫁,我不会阻止,大概率会去女儿的城市买个房子,让她随时有娘家回吧。不过也蛮难的,因为我还有儿子。

题主的问题忽然让我想起要多挣钱了,您觉得呢?


早睡早起才乖


远嫁、在陌生的城市找不到家的感觉,是因为没有归属感吧。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对婆家也不是很熟悉,感觉有点糟糕。我自己也是远嫁,非常能理解这种感受,嫁的距离不算太远,两百多公里。口音没有沟通障碍,但因为总是一个人,那种新城市的疏离感、总是会让人伤感。我们是群居的个体,我们除了爱人还有朋友,是爱人给不了的。当逛街没有人一起,当心情糟糕也没有交心的闺蜜可以分享,也会失落也会闷闷不乐。别担心时间久了一切就会好了。

在婆家没有存在感?其实我之前也一度觉得自己在婆家存在感不强,我也有把话摊开说。我先生说我没有良心,是想要的东西没给你买,还是你想吃的没给你做。什么都为你想好你这这样说。后来慢慢就想开了,挺好的,不用操心多好。随遇而安。


  • 愿多年之后大家都没有后悔远嫁他乡。
  • 希望我的小姐姐能一直陪着我。

z王元


首先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是未婚大龄剩女 我之前也考虑过远嫁,但是为了父母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

因为我的妈妈是比较容易感性的一个人,爱哭鼻子,所以我不能让她哭 我也不会远嫁为了我的爸妈。

但是最终还是希望自己能遇到幸福,也祝福远嫁的你们都能幸福。


小六六生活记录


我算是远嫁的,远嫁的难处多少都有体会。存在感这个事怎么说呢,每人经历都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我自己有没有存在感我还真不清楚呢。我没有跟公婆住在一起过,因刚结婚那几年有过几次不愉快,也就慢慢形成了一套自己跟婆家的相处之道。无特殊事情,不见面,不聊天。过年过节,除非他们一请再请否则坚决不露面。即使哪次聚会,能不动手干活坚决不动手,多吃菜少说话。婆家那边的人情往来一律不碰不参与。现在结果是这样的,猜测公婆心里可能对我不满但是无处挑剔,因为我什么都没参与过,干的多落埋怨多,不干的人你能说什么呢。因为我自己要求的规矩不少,所以只要我出现他们很是小心,怕哪里出错我会拂袖而去,随时黑脸的人有无形的防护罩。当然最关键的没人敢说的理由我也知道是什么,我不曾拿过彩礼,我孩子是自己一手带大的,我不需要别人经济支援,我更没有继承别人遗产的兴趣,此消彼长,我这里越来越强大,公婆越来越老以后还有可能有求于我,形势一清二楚。不过总的来说吧,也别多琢磨什么存在感,毕竟家和万事兴,人生短短几十年,自己的日子过好是王道,别人怎么看不用搭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