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苏联为什么第一个承认以色列建国?

游弋的皮埃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简单,就是因为地缘政治。

中东是英国的势力范围,法国也有一些实力但不多,美苏都很难挤进去。

以伊朗为例,在二战期间由于老巴列维国王亲苏,英美苏三国才联手占领了伊朗,各自驻军。

由此,苏联在中东才有一个比较稳固的支点,但战后苏军就只能从伊朗撤退。

当时阿拉伯人基本都是英国人的小弟,不听苏联人的话。

从地缘政治考虑,英国虽然是最早允许犹太人进入以色列的国家,二战后却不支持犹太独立建国。

因为也犹太人一旦建国,就会大大削弱阿拉伯人在中东的影响力。

犹太人虽没有国家,但在欧美都有很强的势力,尤其美国商界有大量犹太商人,富可敌国。

而二战中从军的犹太人也众多,苏军中就有不少犹太军人。

可见,犹太人一旦复国,就会建立一个强大国家,将英国人的小弟阿拉伯人压制住。

因为英国反对犹太人复国,被犹太人当做公敌,袭击众多。

比如:1946年,犹太复国主义武装分子在耶路撒冷大卫王酒店,即英国托管政府所在地,引爆炸弹,造成91人死亡。

在犹太人复国这个态度上,美苏基本都是一致的,试图借此清除英国在中东的势力。

所以,早在1947年斯大林就公开表示支持犹太人复国,愿意同美国人联手。

随后,在联合国大会的投票决定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分别建国时,美苏都是投赞成票。

在美苏支持下,以色列顺利建国。

不过,随着以色列迅速投靠美国,而苏联的力量又渗透进入中东,政治上有出现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苏联开始支持阿拉伯人反以色列!

当年几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人的武器大部分是苏联货。


萨沙


以色列建国初期的主体人群,是来自东欧的犹太人。所以,基于这个主要因素,继美国之后,前苏联在国际上第二个承认了以色列。1948年当选以色列第一任总统的哈伊姆·魏茨曼,被誉为以色列之父,他就是于1874年出生于俄罗斯的。



我去过以色列。我通过走访了解到,欧洲犹太人移居以色列的风潮是自西向东逐步蔓延的。早期移居以色列的犹太人,以地处中欧的日耳曼地区的犹太人为主。海法古城最热闹的海滨公路两侧,就是原德裔犹太人的聚居区。至今,他们的家中,还弥漫着浓郁的日耳曼风情。



1898年,德皇威廉二世历史性地访问了圣城耶路撒冷。此行的目的何在?其实,就是新崛起的德意志帝国,向老牌殖民帝国英国发起的强有力的挑战。名义上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治下,实际上已经属于大英帝国势力范围的耶路撒冷,热烈地拥抱了威廉二世。在此期间,大批中欧犹太人也纷至沓来。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东欧包括俄罗斯的局势陷入了动荡。此后,大批的东欧犹太人涌入耶路撒冷以及特拉维夫等城市。据统计,那时在以色列地中海沿岸各港口登陆的东欧犹太人,最多一日可以达到万人以上。


以色列第一任总理本古里安的家族来自波兰;前任总理贝京也是波兰裔。现任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家族也来自东欧。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东欧犹太人又掀起了一次移居以色列的风潮。



原苏联秉持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者建国的政策的理由之一,就如同先前的德皇威廉二世一样,是企图削弱英国在中东的影响力,在处于英国实际控制的中东地区,打下一个至少不敌视红色苏联的楔子。当然,在英美资本和强权的夹击之下,前苏联此举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那时,地缘政治统治着大国的思维。不但力挺以色列,前苏联还积极支持以色列的邻国埃及和叙利亚。相比之下,这一战略的效果不错,至少,叙利亚现任总统阿萨德,至今,还是俄罗斯的坚强盟友。


中东历来不太平。近日,美国杀死伊朗将领苏莱曼尼,又引发了局势的剧烈动荡。貌似将来,小小的以色列也不能置身事外吧。


可以说,从建国时起,以色列这个弹丸之地,就是大国博弈的最好的样本之一。以色列将何去何从?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俚言杂谈


第一个承认以色列的,不是苏联而是美国。

1948年5月14日,在英国托管期结束的头一天晚上,以色列国宣布正式成立,美国政府在当天就宣布与以色列建交。以色列宣布建国十天之后的5月24日,苏联政府才跟以色列建交。

但无论如何,苏联在当时以色列建国是坚决支持的。

一、法理支持。

早在1947年11月联大表决《1947年联合国分治方案》的时候,苏联积极推动,不但自己投票赞成,还动员自己的东欧伙伴国投赞成票。

二、军事支持。

苏联支持以色列建国还表现在行动上。

以色列宣布建国,但国防力量非常薄弱,没有像样的武器。在此刻,苏联政府伸出援助之手,对以色列雪中送炭。

1948年4月初,苏联通过自己的小兄弟捷克斯洛伐克将一批军火卖给以色列。其中包括1万支步枪、4500挺机枪、300万发子弹。一个多月后,苏联再次授意捷克卖给以色列5000万发子弹、2.45万支步枪、5100挺轻重机枪。

苏联还通过捷克卖给以色列运10架战斗机,以色列正是用这些战机成功击退了已推进到特拉维夫城外的埃及装甲部队。

此后,又有59架英制“喷火”战机被捷方卖给了以色列,苏联政府还派出空军小组帮以色列保卫机场、培训飞行员和伞兵。

三、人力支持。

苏联境内生活大量犹太人,以色列建国前后,苏联政府为犹太人回国大开方便之门,先后有30万犹太人回国参战,占到了当时以色列人口三分之一还多。(当时以色列全国总人口是80.6万。)

正是由于这些支持,以色列才能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从容对付阿拉伯国家的群殴。

众所周知,苏联跟美国,一个是社会主义国家,一个是资本主义国家。两国属于不同阵营,是水火不容的死敌。因此,苏联跟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始终是常反调的。

那么,在以色列建国问题上,苏联的立场为什么跟美国罕见的一致,积极帮助以色列建国呢?

一、斯大林的错觉。

以色列建国前后,工党占据主导地位,而工党带有左的色彩,跟苏联的主张相近。而且以色列在没有建国前就有不少集体农庄,以色列人把它叫做基布兹。

这些集体农庄在1909年就开始建立,是犹太人从阿拉伯人那里购买巴勒斯坦土地建立的。这些集体农庄到以色列建国的时候,已经有了177个。

这些集体农庄跟苏联的农庄有点类似,在农庄里大家一起工作、一起学习,一起教育孩子。斯大林一看,以色列搞的制度这不跟我们一样吗?我们跟以色列说不定以后还会成为同志,值得支持。

二、想争取中东话语权。

苏联在战后成为大国,一直想在国际事务中扩大自己的影响。

英国在当时一直控制着巴勒斯坦,同时对整个中东地区,包括伊拉克、科威特、沙特、埃及甚至约旦都有很大的影响力,而叙利亚和黎巴嫩则是法国的势力范围。

苏联想要在中东地区扩大影响,只能给英国对着干,削弱英国的影响,支持以色列建国。(英国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是坚决支持阿拉伯国家的。)

三、想在日后得到犹太人的回报。

众所周知,犹太人聪明、勤奋,犹太人中有很多科学家,实业家。犹太人创造了无尽的财富,在欧洲和美国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如果苏联支持犹太人建国,苏联就可以得到犹太人的回报,因为谁都在知道,犹太人是个知恩图报的民族。

而且苏联国内当时生活着300多万犹太人,不少犹太人还是国家精英,支持犹太人建国可以得到这些人对政府的好感,有利于国家稳定和经济建设。

四、为日后控制阿拉伯做准备。

斯大林也知道以色列跟美国的关系要远远好于跟苏联的关系,将来以色列极有可能倒向苏联,分治决议通过后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利克就明确指出“我们很清楚以色列迟早会倒向西方”,但斯大林高瞻远瞩指出,即使那样,苏联也一样可以从中获利,并且能够获得长远的战略利益。

苏联在当时倒是希望阿拉伯国家在战争中被打败,因为美国是坚定支持以色列的,阿拉伯国家被打败后,没有靠山,只能抱紧苏联的大腿,苏联就可以从容控制阿拉伯国家。所以只有支持以色列才能让阿拉伯国家一败涂地,倒向苏联。

俄罗斯学者帕维尔·苏多普拉托夫就在自己的专著《情报机关与克里姆林宫》一书写到,斯大林之所以坚定支持以色列建国,就是为了首先加剧英美之间乃至西方阵营内部的矛盾,接下来再利用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的矛盾,坐等阿拉伯国家投靠苏联。

事实证明,斯大林做出的决定非常英明。

以色列建国后,阿拉伯国家中断了跟美国等国的贸易,跟苏联的贸易额猛增,阿拉伯国家的军火则几乎全部来自苏联,阿方在购买军火的时候还不能挑肥拣瘦、讨价还价,就是挨宰也有苦难言。

即使苏联解体了,叙利亚、伊朗等中东国家,还只能死死抱着俄罗斯的大腿不放,拼命跟俄罗斯搞好关系,购买俄罗斯的武器。

总的说来,支持犹太人建国对苏联来说是一笔无风险、高回报的买卖;所以,苏联政府毫不犹豫选择了支持以色列建国。


小约翰


美国是第一个事实上承认以色列的国家;苏联是第一个在法律上承认以色列的国家

美国对以色列建国的支持很早就有,也默认1917年贝尔福宣言;1947年在美国支持下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方案;1948年以色列建国,因为国务卿马歇尔担心承认以色列会导致美国和阿拉伯世界关系、美国会被中东国家限制石油,让支持以色列的杜鲁门没有在法律上承认以色列。

杜鲁门政府的原话是:

“美国承认(以色列)临时政府是新的以色列国的事实上的权威。”

1949年美国在法律上承认以色列。

事实上承认以色列的国家除了美国外,还有:伊朗、危地马拉、冰岛、尼加拉瓜、罗马尼亚、乌拉圭。

在法律上承认以色列的国家除苏联外,还有: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和波兰。

1948年5月14以色列宣布建国,5月17日,苏联第一个在法律上承认以色列。

美国承认以色列的文件

苏联为什么第一个承认以色列

苏联承认以色列主要原因有两个:

1、斯大林在1944年末就公开支持犹太复国主义,意图在中东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以色列;

2、承认以色列以拉拢以色列,以削弱英国在中东的影响力。

事实上,1947年联合国讨论巴以分治方案时,苏联更偏向在巴勒斯坦建立以色列国家,而非巴以分治。

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中,属于苏联集团的捷克斯洛伐克为以色列提供武器,为以色列取胜提供了关键性作用。

但苏联很快发现它想要让以色列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削弱英国的意图,很难实现后,就改变策略,在1951年就放弃了和以色列友好政策,改为支持阿拉伯国家。

而以色列的武器来源国,也从苏联集团的捷克斯洛伐克,变成了法国。

简单的说,美国支持以色列,更多是因为彼此具有相同的价值观,美国支持阿拉伯国家更多是因为石油和与苏联争霸中东等现实利益;苏联不管是开始支持以色列,然后支持阿拉伯国家,都是处于和美英争霸的显示利益,不存在价值观上共享。

因此,美国和以色列虽然存在大小不等的纠纷——6日战争时以色列就误炸了美国情报船,造成34死、171人伤的后果,但美国和以色列的关系并没有变坏。而苏联虽然第一个承认以色列,但不能从以色列获取预期利益后,立马抛弃以色列,改为支持阿拉伯国家。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苏联为什么第一个承认以色列建国?


二战之后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犹太人国家,苏联可是在联合国率先承认以色列的合法建国,并非是第一个承认国家。俄罗斯之所以现在中东仍然能分得一杯羹,斯大林的先见之明可谓是功不可没。在二战之前苏联对于犹太复国主义还是有着敌对态度,但随着二战的结束,以色列占领着巴勒斯坦的重要战略位置开始建国,并且开始影响中东阿拉伯国家时,苏联从自身的利益考虑有必要对以色列进行足够的支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初期,打击英国在中东的势力范围,成为了苏联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战后初期的中东仍然是英国的势力范围,所以当时的苏联视中东的第一劲敌是英国而不是美国。不仅巴勒斯坦地区依然处于英国的统治下,而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国家,如伊拉克、约旦、埃及等……阿拉伯国家都与英国有着密切联系。在这种情况下,苏联自然视英国为主要障碍,千方百计打击英国在巴勒斯坦的势力,力图将英国赶出中东,特别是赶出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巴勒斯坦,那么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建国就起到了举足轻重作用。



二战之后,中东地区虽然还在名义上是英法帝国的殖民地。但这两个老牌帝国,在二战后国力严重下滑已根本无法掌控中东局面。当面对苏联和美国这世界两大超级国家在中东地区的不断扩张,英国曾经一度想通过"阿拉伯联盟",来维持自己在中东地区摇摇欲坠的殖民统治,但遭到了犹太复国主义的武力反抗。历经数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地区立足根基,并且打遍周边阿拉伯国家,发展成为目前中东地区最为强大国家。

虽说后来的以色列成为了美国的铁杆盟友国家,但之后的苏联和美国以两大超级国家出现在世界上。中东的阿拉伯国家除了紧跟美国就是在拉拢苏联。这跟当时苏联支持以色列建国,并且向中东阿拉伯国家不断渗透起到了关键作用。当时苏联支持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显然这个决定是正确的……俄罗斯至今在中东地区的深远影响力,之前的苏联可谓是功不可没。

"水煮老牛"2020.01.03日23:35分发布 图片来源网络。


水煮老牛慢火炖


首先需要执说明的是,苏联是第二个承认以色列建国的国家,第一个是美国在以色列建国当天的 1948年5月14日,苏联则是在5月17日。苏联当时承认以色列出于冷战的需要。实际上,如果没有苏联对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国家的支持,以色列可能就不会建立。

随着冷战的开始,1945-1947年,苏联与英美先后在希腊、伊朗和土耳其进行了较量,但都败下阵来。就在此时,英国统治的巴勒斯坦由于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冲突加剧而陷入危机,这给苏联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给予,希望可以改善一下高加索以南边界态势。

早在1945年7月,苏联就想通过单独托管或者美苏联合托管方式取代英国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不过为了阻止苏联染指这个地区,美英一直牢牢控制着主动权。1947年4月,由于英国拒绝接受美国提出的10万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计划,美英双方联合解决巴勒斯坦计划失败,英国不得不将问题提交联合国解决。

苏联于是抓住了这个机会,提出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并在1947年11月29日决议获得通过。苏联很清楚,中东地区是英国的势力范围,因此支持犹太人建国成为苏联将英国赶出中东、伺机进军中东的唯一选择。

实际上,苏联很清楚,最终以色列会倒向西方,那么她为什么要支持以色列建国呢?这是因为从苏联整体战略考虑,因为当时处于各自战略考虑,英国为了维护在整个中东地区统治,竭力支持阿拉伯人,而美国由于国内和其他原因则支持犹太人。这样如果犹太人建国后,冲突不会仅仅在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而是会将英美也卷进来,从而加剧他们的冲突和矛盾,这样对于苏联整个战略发展有利。即便以色列最终舍弃苏联投靠西方,苏联还是有所得。

而苏联更深的考虑则是,如果英国为了维护英美战略关系,选择向美国靠拢,那它最后的选择肯定是抛弃阿拉伯国家。这样的话,阿拉伯国家别无选择,只能寻找苏联获得帮助。所以支持犹太人建国对于苏联来说,无论以色列最终倒向何方,苏联都是稳赚不亏。

1948年5月15日以色列宣布建国第二天,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军队军队就像向发动进攻,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战争期间,苏联授意捷克为以色列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为以色列获得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按照目前公布的档案,捷克向以色列大概提供了如下军事援助

-步枪3.45万余支、机枪9580挺,子弹5900万余发,战斗机74架(59架喷火IX和15架Me.210)坦克22辆。要知道以色列建国时部队装备仅有步枪1万支、冲锋枪1900支、机枪630挺、子弹489万余发和700余门迫击炮

-为以色列培训了飞行员(50-75人)和伞兵

-为以色列培训志愿军,将东欧的犹太青年组成了捷克旅

在这一点上,以色列首任总理本-古里安(Ben-Gurion)说过“毫无疑问,与捷克的武器交易对我们帮助最大。它拯救了我们,没有它我怀疑我们能否挺过第一个月”。

这次战争胜利后,苏以关系也逐渐冷淡,1953年基本没有来往。而随着阿拉伯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1955年埃及开始接受苏联援助,中东纷争中又开始了苏联元素。


荣华之武器堂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犹太人之所以能够在中东地区建国,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支持密不可分,而苏联的支持更具有实质意义。以色列国成立于二战结束后,在两大军事集团对抗的年代,双方在许多国际问题上往往针锋相对,然而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美苏两国同时选择了支持犹太人建国的政策。

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第181号决议,英国军队于1948年8月1日之前撤出,在2.7万平方公里的原主要是巴勒斯坦居住的领土上,分别建立巴勒斯坦国和以色列国。分治方案中,以色列获得57%的领土,而人数占多的巴勒斯坦仅获得43%的领土,耶路撒冷由联合国代管。由于方案过于偏袒以色列遭到阿拉伯国家的一致反对,巴勒斯坦拒绝建国。在决议中,美国与苏联取得了惊人的一致投了赞成票。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成立后,得到美国、苏联的火速承认。苏联为什么从一个反对犹太复国主义者变成支持以色列独立建国?

一、与英国争夺中东地区主导权

巴勒斯坦地区处于欧、亚、非交界处,石油资源丰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英国在几个世纪前就抢先占领了有利的位置。二战后,主要国家的实力对比发生了明显变化,英国虽然还控制了中东,但实力下行,显得力不从心。苏联在二战中迅速崛起,挟二战的余威,想在中东分一杯羹,就积极插足中东事务,全力排挤老牌帝国英国的位置。而英国在二战中实力受损,害怕犹太复国后失去对这一地区的控制。苏联利用犹太复国主义思想,鼓励犹太人乘势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并取而代之,为渗透中东创造条件。

二、打击中东亲西方国家,削弱美国势力

在中东的阿拉伯国家,大多是君主制国家,一向是采取亲西方的反共政策,甚至有些国家谈共色变,害怕威胁自己的统治和社会稳定,在其国内禁止宣传共产主义。美国利用这一点,逐渐走上中东的前台,扶植亲美势力。伊拉克、伊朗、沙特等大国都积极投靠美国,土耳其又是北约成员,中东各国都在美国这一边,这样苏联很难插手中东。苏联当时利用承认以色列,想把以色列拉入苏联阵营,以抗衡美国的势力,确保自己在中东的利益。

三、犹太人的势力过于强大

犹太民族在历史上曾多次被迫害,多次被集体流放、迁徙,也造就了不屈不挠、勤奋吃苦、善于思考、凝聚力强等优秀品格。二战后,大批犹太人从世界各地纷纷跑到故土上,就是为了一个目标,建立一个民族国家。在联合国讨论以巴分治前,许多犹太人到处游说,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从而在分治时占据了优势。在苏联,犹太人虽然占比不多,但在政界、经济界、文艺界都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对苏联政府决策施加影响力。

总之,苏联迅速承认以色列,是出于国内自身利益的考虑,从而在当时采取实用主义政策。而它当时所作出的决策,巩固、发展与以色列的关系,对于今天俄罗斯中东战略调整仍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的俄罗斯,仍然是以色列的座上宾。


胡家成hujc


1、战略布局考虑

苏联外交战略的中心从战前的单纯保卫自己的安全转向主动扩大势力范围。二战后,中东再次成为英法的势力范围,巴勒斯坦直接被英国接管,中东其他国家也或多或少受到英法的影响。中东地区处于东西方交通要道,石油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苏联正好成为借助以色列建国的契机,将势力和影响力扩大到中东,并从中牟利。

2、犹太人在苏联的影响力

苏联境内生活着几百万的犹太人,虽然只占苏联总人口不到2%,但是他们却在经济领域占有绝对的优势,掌握着巨大的财富。当时苏联最高委员会将近一半都是犹太人,犹太人在苏联的政治和经济这两个重要领域地位都非常高,决策方面自然也会亲近犹太人


3、国际舆论导向和战后复苏

苏联之所以支持以色列建国,主要能得到两大好处,一方面是二战期间犹太人遭受德国人的迫害,在国际舆论上受到全世界的同情。如果苏联否决,那么定会有失大国风范,被世界舆论指摘,而相反,直接支持的话,则能受到世界各国的支持。另一方面就是能获得国内外犹太人的支持,战后苏联经济正处于复苏时期,而当时世界的大财团基本上都是犹太人,苏联支持以色列复国这个行为必定能讨好他们,如果获得他们的支持,对苏联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云海文史苑


美国第一个承认以色列的。

苏联算是第二个吧。

这个纪录对苏联而言,也不错了。

不过以色列和苏联的历史还是挺有意思的。如今以色列和俄罗斯的关系也很有意思。

木叔可以多说几句。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按照联合国巴以分治决议独立,几个小时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就承认了。之后苏联也承认了。

当年巴以分治决议,之所以通过,因为五常都没否决。其中美苏法是赞成的。

可见苏联都犹太人建立国家也是支持的。这也就是为啥苏联能尽快成立以色列的原因。

主要是因为以色列当年有大量从俄罗斯和东欧移民过去的犹太人。

内塔尼亚胡的祖上也是从那边来的。

在苏联看来,这些人接受了苏联集体主义的思想,在巴勒斯坦建立了很多集体农庄,是是公有制和共同劳动集体防卫的措施,这是一种苏联生活方式。

也就是说,未来苏联是考虑以色列作为自己阵营小伙伴一员而接触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以色列独立后遭到来自中东5个阿拉伯邻居们的入侵后,苏联竟然没有帮助阿拉伯人,而是帮助以色列提供武器的原因。

当然提供武器不是苏联直接给的,是让捷克斯洛伐克转手给以色列的。

要是没有苏联和苏东集团的帮助,同样要是没有美国犹太人5000万美元的支持,以色列早就亡国了。

所以此后以色列和苏联关系在50年代前期还不错。

(以色列当年的海报,很有苏联的感觉吧)

但是50年代中后期,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此后印尼召开了万隆会议,两国关系就逐渐变了。

这是排除美苏等大国召开的第三世界的一个自己的大会。而印尼是全球最大的穆民国家,当然排斥了以色列。

苏联看到了印尼和第三世界特别是阿拉伯人竟然有这么大的号召力,于是更倾向于阿拉伯世界,外交出现了调整。以色列被苏联视为侵略者,于是关系越来越差。以色列也只能寻求美国一边倒外交。

苏联在90年代不存在,俄罗斯继承后。以色列和俄罗斯关系长足发展。

因为苏联时代的100万犹太人移民到了以色列。

这些人素质很高,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和专业人士,他们的加入,让以色列经济二次腾飞。以色列政府当时又是帮他们找工作,又是帮他们安排房子,就是要让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

最终以色列成为创业创新大国,一个诱因就是接收了这么多苏联和东欧的犹太人同胞。

这也是普京念念不忘地说,以色列的犹太人是俄罗斯同胞的原因,也是普京说,以色列安全对俄罗斯有特殊重要的原因。

再有20天,普京就要到耶路撒冷,参加纪念纳粹屠戮犹太人的活动,也是表达他对犹太人和以色列的热爱。


木春山谈天下


这个说法不准确,当时承认以色列的国家不止有苏联,苏联只能算最早承认以色列国的国家之一,无论从各方面来的角度来讲,以色列建国对苏联有利,符合其战略的发展要求。在当时二战之后,有关土以色列建国的问题上,苏联出了相当大的力,尤其是在以色列建国的过程当中,苏联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如果没有苏联的同意,以色列根本无法从欧洲弄到大量的军火,在苏联的默契之下从捷克等国获得的,当时许多的以色列原本为苏军,即便在今天,俄裔以色列人依然在以色列国内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后来双方在战略上的一些分歧,苏联选择了支持阿拉伯国家,而不是继续支持以色列,以色列在战略上选择投向西方,而不是投向苏联,这才造成双方关系破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