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全國最大馬鈴薯組培中心投用

德州新聞網訊(記者 胥愛珍 通訊員楊佔忠)1月9日,希森馬鈴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商都縣建設的佔地4萬平方米的馬鈴薯組培中心投入使用。據悉,該中心年可繁育馬鈴薯脫毒苗1.5億株,年能產原原種4億粒,可向全國提供優質脫毒種薯300萬噸,規模和產能均為國內最大。“在商都縣建設組培中心是集團在全國佈局馬鈴薯產業的重要一環,也是我們助力全國脫貧攻堅和中國薯都建設的實際行動。 ”集團行政總監李化明介紹,之所以選擇在商都縣建設馬鈴薯組培中心,公司進行了綜合的考量。

被譽為中國薯都的烏蘭察布市是我國最大的馬鈴薯產區,海拔高、空氣乾燥的商都縣是傳統的馬鈴薯育種優勢產區,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和廣闊的市場前景。 2006年,希森馬鈴薯種業有限公司落戶商都縣,將馬鈴薯種薯繁育及加工這一輻射面廣、帶動能力強的產業帶到當地,改變了農民種植莜麥和旱地馬鈴薯的生產方式。希森集團以平均每畝每年300元的價格租用農民土地10餘萬畝,年付土地租賃費3000多萬元;大田種薯生產每年用工1200人,帶動人均增收1.125萬元。同時,公司還與商都縣七臺鎮政府開展了原原種繁育合作,通過“公司+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發展新型大棚訂單種植模式,馬鈴薯產業成為該區域精準扶貧的主打產業,“扶貧土豆”成為脫貧路上的一塊金字招牌。目前,希森集團已在商都縣建成國內最大的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基地,年種植種薯3萬至5萬畝。截至2019年底,集團已在全國範圍內累計推廣種植“希森”系列良種面積3100萬畝,遍佈全國28個省份,輻射帶動160多萬農民群眾致富奔康。“隨著種薯種植面積的擴張、種薯產業的發展,配套建設組培中心成為公司長遠發展的當務之急。”李化明說,商都縣組培中心的投用有助於希森集團在商都縣形成從組培中心到大田繁育,再到全粉生產全產業鏈佈局。加上2005年投用的樂陵原原種繁育基地和2009年投用的延慶原原種繁育基地,目前,希森集團年可生產馬鈴薯原原種8億粒,能滿足全國馬鈴薯面積三分之一的用種需求,可以進一步完善希森集團種薯銷售網絡,鞏固希森集團在馬鈴薯行業的龍頭地位。“組培中心投用,意味著公司育種產能的提升,必會帶動商都縣種薯繁育基地面積擴大和全國優質馬鈴薯種植面積的增加,進而讓更多農戶受益於馬鈴薯生產,讓扶貧土豆走得更遠、發揮更大的作用。 ”商都組培中心總經理黃兆文表示。

正因如此,希森馬鈴薯組培中心的建設得到從當地政府到企業的重視:烏蘭察布市和商都縣兩級政府對項目建設給予大力支持,希森集團將其列為2019年的重大工程,董事長梁希森掛帥督促,全體員工加班加點,僅用了6個月就完成了項目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